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气管插管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7-13 09:01
【摘要】目的:总结气管插管在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期提高抢救水平和普及气管插管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68 例气管插管抢救危重病人的资料。结果:50例气管插管时间小于2分钟,16例气管插管花费时间介于2-10分钟,2例气管插管花费时间介于5-10分钟;66例经口插入,2例经鼻插入;67例气管插管均未损伤牙齿及口腔粘膜,1例损伤门牙,无出血。68例行气管插管患者存活32例,其中21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存活3例。结论:气管插管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时极其重要的抢救措施之一。经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后,有利于清除气道内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入食道,防止误吸;通过插管施行机械通气。在心肺脑复苏和抢救治疗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气管插管术;危重症;抢救

  急诊科接诊危重病人多,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危重病人往往都是在急诊科进行抢救,病情稳定后再转入病房治疗。抢救危重病人,畅通气道非常关键,对心、肺复苏、意识丧失的病人尤为重要;在进行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和畅通气道简便易行,人工通气中口对口人工呼吸虽然有效,但因传染病等原因已不作为强求方法[1、2],且因舌后坠致口对口通气效果不佳。故气管插管在急诊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我科自2008年12月-2010年7月68例次行气管插管的经验,供同行们参考,以期提高抢救水平和普及气管插管技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自2008年12月~2010年7月在急诊科行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66 例,2例经鼻气管插管,分别为心跳呼吸骤停21例,重度颅脑外伤11例,脑溢血8例,多发伤4例,药物中毒8例,呼衰5例,心脏疾患3例,其余疾患8例。

  1.2 方法

  当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急慢性呼衰严重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溜,昏迷或衰竭病人痰液堵塞气道,自主呼吸微弱或丧失时立即行气管插管。插管由急诊科医师操作,用麻醉喉镜经口明视下插管及逆行引导气管内插管,经口困难者经鼻盲视插管。

  2 结果

  50例气管插管时间小于2分钟,18例气管插管花费时间介于2-5分钟,66例经口插入,2例经鼻插入,67例气管插管均未损伤牙齿及口腔粘膜,1例损伤门牙,无出血。68例行气管插管患者存活32例,其中21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存活3例。

  3 讨论

  气管插管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时极其重要的抢救措施之一。经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后,有利于清除气道内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入食道,防止误吸;通过插管施行机械通气。在心肺脑复苏和抢救治疗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目前尚无资料证明仅做按压的CPR与按压配合通气的CPR是同样有效的,而已有资料证明按压配合通气的CPR可增加复苏患者的存活率[3]。高级心肺复苏的具体措施包括①气管插管;②除颤复律和(或)起搏;③建立静脉通道[4]。气管插管建立通气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肯定的,且能有效去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增加给药途径,在成功插管后能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由此可见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

  我院急诊科医务人员均能熟练进行气管插管,笔者总结几条经验供大家参考。①合适的体位是气管插管成功的前提,保持头后仰颈伸位,肩颈部可垫一小枕头,易于显露声门。②解剖结构清楚是气管插管成功的关键,喉镜末端置于会厌与舌根之间,左手上提喉镜,即可看到粉红色的声带和白色的声门,良好的暴露甚至可看清主支气管的白色环状软骨。③牙关紧闭者,可使用肌松药及镇静药,如安定10mg静脉推注或安定50mg加入5%葡萄糖水250ml中滴注,每分钟15滴。④呛咳明显者可在咽喉部喷射利多卡因。⑤必要时行逆行引导气管内插管。

  【参考文献】

  [1] 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心肺复苏术外科学(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Richard O,Cummins MF,Hazinski most important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EEC and CPR gnidlines 2000[J].Circulation,2000,102(suppl I):371-376.

  [3] Safar P,Bbriher N,Prette EJ,et ant of bystanders to perform mouth-to-mouth ventilation[J].Respir Care,1998,43(1):124-127.

  [4] 沈洪.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会议集萃[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14(11):960.

  [5] 施海明.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见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1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14.

上一篇:手术室助理护士职业倦怠与身心健康调查研究

下一篇: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