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浅谈民主社会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

发布时间:2015-07-16 12:08

  [摘要]民主社会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政治思潮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今天,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必然受到这两种政治思潮的影响。文章根据这两种政治思潮的主要观点,对其在当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指出了其真实面目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点,并简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在其影响条件下传播的对策。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潮;马克思主义;影响

  近代以来,随着全球局势和经济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政治思潮,这些思潮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在我们力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今天,这些思潮也有着新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着较强的影响作用。如何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正确、正常的传播,不仅是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此,笔者略述己见,并希望能为马克思主义更快更好的传播作些有益的探讨。
  一、民主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众所周知,一段时期以来,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言论曾经泛滥一时。甚至有人宣称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正统。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那么,民主社会主义到底是不是社会主义呢?对这一点需要人们有清醒的认识。因此,需要进一步去辩证说明,以解除人们的疑惑。巩固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我们首先看看民主社会主义的过去和现在。民主社会主义最初发源于欧洲。一直是欧洲左翼政党的指导性理论。最初,它的基本主张就是将资本主义的优点与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起来,幻想寻找一条介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以克服两者的不足。这也是恩格斯1889年为什么直接指导创建第二国际的原因。其所属的各国社会民主党。在其纲领上都曾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经济理论、阶级斗争理论、国家学说和革命理论为根据,在其党纲党章中阐明自己的社会主义性质,把通过阶级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民主社会主义与传统的“第三条道路”发生了重大的区别。
  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首先,民主社会主义否认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从理论上消灭了社会主义产生的先进性。民主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不是历史必然,而是一种社会道德。幻想利用这种道德价值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中的矛盾来淡化资本主义社会中实际存在的阶级利益的不公平。不仅如此,民主社会主义还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反人性的,从而忽略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能动性。其次,民主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的斗争局限在资产阶级民主的框架内,无疑是给社会主义的传播戴上了枷锁。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一样强调自由、平等、博爱等反映资本主义买卖劳动力的商品交换关系的价值概念,强调绝对的自由,认为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民主制才能实现和完成,而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完全局限和融解在资产阶级民主之中。从而抹杀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正当性和必然性。再次,民主社会主义取代了消灭私有制,直接破坏了社会主义的阶级和群众基础。消灭了社会主义生存的土壤。
  竭力倡导新“第三条道路”的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他说:“不进行变革的政党将会死亡,工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运动。而非是一座历史纪念碑。”“在一个资本主义已经无法替代的世界上”,“第三条道路”的新信念是既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又考虑多数人的利益。“资本主义如果不能为国家的多数提供财富。不能建立体现民主和平等的机制,就维持不了稳定。就可能在选举中失败。”
  可见,布莱尔的新“第三条道路”目的就是借用某些社会主义的东西来维护资本主义的继续生存,而不是转变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因此,掩饰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真实面目,有很大的欺骗性,这是资本主义垂死挣扎的一个挂羊头卖狗肉、换汤不换药的无奈欺诈手段而已。它不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更不是马克思主义,但对二者有着较大的冲击和影响。仅仅揭露它的实质是不够的,应该利用它的某些社会主义因素进行反宣传,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巧妙地占领阵地,是削弱其负面影响的有效办法。
  二、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新马克思主义”(Neo-Marxism),一种20世纪初出现的名为反对所谓“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为用某种资产阶级哲学体系或错误思潮修正和伪造马克思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新马克思主义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所先夸的唯一真理。转而借助于黑格尔哲学、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以及理性选择理论的观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战争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俄国抓住这一时机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从1918到1920年,芬兰、巴伐利亚、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波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其他国家一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激进的知识分子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本国的工人革命运动中去。然而迎来的却是革命的失败。马克思所预测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总体革命未能实现。20世纪20年代初,西欧资本主义的矛盾和斗争开始缓和,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西欧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与欧洲革命现实的反差进行反思,力图重建马克思主义。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1923年)、科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以及葛兰西的《新秩序》和《狱中札记》等是新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新马克思主义认为。欧洲革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经济即客观条件的不成熟。而在于主观条件即无产阶级革命意识的不成熟。因此,新马克思主义者把强调决定论的马克思主义称为庸俗的马克思主义,将研究中心从客体转向主体。从经济领域转向意识形态领域。
  “自从资产阶级科学被迫放弃以往用来排斥作为‘自修者’的卡尔·马克思的简便方法时起,它便力图使为我们事业而斗争的伟大斗士适合于其资产阶级的需要。”国外学者(主要是西方学者)试图按照他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现实所作出的新的理论解释。它虽是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直接产生的,但却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变种。新马克思主义既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也不同于其他西方的主流政治理论。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试图根据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现实来阐释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某些论断,或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论断加以详尽的发挥,然后反过来又用这种修改过的新颖理论来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现实。新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

主义持激烈的批判态度,它揭露当代西方国家政治不平等和不自由的种种事实,并试图用阶级分析、经济分析和性别分析等方法去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刻根源。它倡导激进的政治改革,积极推动福利国家的进程,明确反对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政治主张。新马克思主义针对苏联和东欧理论界在辩证唯物主义宣传中的机械论倾向,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突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其政治哲学中,“阶级”遭到驱逐。因此,离开唯物主义基础,抛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片面强调主体能动性,主张实践一元论,离开阶级斗争现实,宣扬抽象的人道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对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无产阶级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出现“新左派”运动。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上世纪60年代达到顶峰。在美国,一些主要大学的课程表上几乎都有马克思主义、激进派历史、工会等课程。新马克思主义成为上世纪60年代欧美学生运动的理论旗帜。然而就是在这种顶峰时期,在这种激烈的运动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小资产阶级式的激进。这一时期的新马克思主义继承卢卡奇等人关于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观点并用异化理论对人的主体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发达工业社会是个单向度的社会。社会分为两部分:极权主义和消费主义。劳动阶级作为消费者完全依附于极权,失去了革命意识。(2)人的主体意识的产物——科学技术已经异化成商品,变成了极权主义统治人的工具,成为一种虚假的、单面的意识形态,与人的欲望、爱情等意识形成对立。(3)无产阶级革命的希望仅存在于人的欲望的觉醒中。可见,新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只有拒绝优先化的普遍阶级本体论立场基础上的任何认识论特权,才可能真正讨论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现实有效性程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否定。
  正是如此。由于东欧各社会主义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重视不够,而且也不善于斗争,把意识形态问题简单地等同于政治问题。采取了简单粗暴的做法。其结果反而使这股思潮在社会上到处泛滥。以至直接渗透到党的上层领导,从内部瓦解了工人阶级政党的思想体系。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主义政权的垮台。
  新马克思主义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不只是一个技术过程,它也是一个社会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力是雇主对利润的追逐。而利润的获得不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而是尽可能使更多的工作常规化、组织化。也就是说。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劳动者牺牲个人需要和能动性,成为异化的组织人为前提的。但是,“劳动者既不是机器,也不是商品。而是为了满足自己个人和社会的需要而参与生产过程的人。雇主的核心问题是要建立一整套企业内的和整个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组织形式。这些社会关系和组织形式将把满足劳动者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目标纳入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剥夺轨道。因此。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并始终存在着爆炸的可能性。虽然阶级的冲突会以许多形式表现出来,但最基本的冲突则发生在创造和剥夺剩余价值中”。新马克思主义否定技术是生产和社会变革的动力。实质上否定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同时,它所强调的冲突看似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而实际上则是劳动者个人需要与组织化的冲突,是主体与客体的异化,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上的冲突,更不是生产方式与生产力之间的冲突。因此。新马克思主义的冲突论只是一种抽象人道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这种社会主义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小资产阶级式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大杂烩,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以个人私有为核心的,所谓平等和人道的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矛盾、冲突决定了这种模式只能是小资产阶级书斋里的空想。在资本主义生产中,雇主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在企业内和整个社会建立一套将个人需要纳入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社会关系和组织形式。将科学、技术和文化从人的意识中去掉。剩下的当然只是欲望等生物生命意识。把异化作为一种永恒现象,同时又否定人运用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可能,否定人的主体性,从而也就否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新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是大相径庭的。不过,新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向普遍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其自身也弊端重重。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争论越来越多,分歧越来越大,矛盾也越来越尖锐。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会严重困扰它的发展,资本主义不会永存,就像以往的社会制度不会永存一样。新马克思主义者普遍表示反对西方的文化霸权和理性中心价值观,主张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变革,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
  以上使我们可以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性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新马克思主义从他们的异化理论出发,认为异化是工业社会的永恒现象,而不是私有制的产物,从而否定了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不仅对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对社会主义制度也展开了批判。由于以异化理论为核心。新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抽象的人道主义思想,它对人的意识的产物——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积极作用的否定。是对人的主体性的最大的否定。但是,新马克思主义主张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无疑也给我们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空间和机会。马克思主义应当主动地利用这一有利因素。扩大自己的影响和阵地。
  因此,虽然民主社会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等政治思潮都在历史上和马克思主义有过某些联系,但绝对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它们只是充当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和护士”,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改良。
  综上所述,可见民主社会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等政治思潮与科学社会主义根本不同,与马克思主义亦是完全背离。因其都带着马克思主义的假面具,它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关注可能对人们可能产生误导。因此,马克思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并揭露这些伪马克思主义的真面目,否则,就可能造成人们思想上的进一步混乱。当然,在撕下它们的假面具的同时。马克思主义还必须与时俱进,在解决人们实际生活的实践中发挥作用,以得到人们的拥护、取得人们的信任,不然,就有可能被这两种伪马克思主义暗害和掉包,从而失去已有的阵地,堕入历史的地狱之中。

上一篇:试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推动科学发展

下一篇:浅谈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演变过程及他们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