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试论张亚中:解决两岸问题要有民族高度

发布时间:2015-07-14 11:25
  “一中三宪”:“一国两制”的新认识
  《同舟共进》:您对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如何评价?台湾民众支持这种政策吗?
  张亚中:台湾民众基本支持马英九的“维持现状”。但是,“维持现状”只是一种讨好式的政策。马英九主张“不统、不独”,是对统派说“不独”,对独派说“不统”,大家都满意;而不是对统派说“不统”、对独派说“不独”,让大家都不高兴。因此,马英九“维持现状”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妥协与讨好的产物。“维持现状”这四个字有语言上的盲点,在哲学上也是不存在的,正如一个人是有机体,是会不断成长的,两岸关系也是一个有机体,任何有机体都不可能维持现状,而是一定要不断往前走。
  马英九执政一年多来,做得比较好的是两岸关系,大陆方面不断给出一些惠台政策,包括在台湾的外交空间问题上,大陆也释出善意。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马英九执政一年多的成果是建立在大陆对台善意之上的。但这种善意能持续多久?你自己有没有方向?能不能通过两岸互动使大陆的社会建设也有一些改变?这是马英九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台湾民众大概有五成是满意马英九的,但作为观察家,我们看到了马英九政策背后的问题和陷阱。台湾的民调是很脆弱的,台湾有一句话:民意如流水。一个领袖不可能依靠讨好民意来治国,最重要的是马英九能不能把台湾带往更好的方向。但现在还看不出来,特别是在两岸问题上。
  《同舟共进》:两岸学者普遍倡议制定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路线图,您怎么看?
  张亚中:我曾提出“两岸统合”的七大构想:文化统合(如两岸文字趋同化,简繁体整合)、货币统合、经济统合、身份认同(促成“中华卡”,两岸居民持卡可免签证进入另一地区”,“中华卡”可涵盖港、澳地区乃至全世界华人)、安全认同、国际参与(以“两岸三席”的方式处理,即北京代表团、台北代表团与两岸共同体代表团共同出现在国际组织中)、和平框架。以上七个构想,都有很具体的内容。现在两岸之间最需要做的,是去落实“和平发展”这个框架,通过点滴的累积,丰富它的内涵。
  《同舟共进》:大陆学者和官方对您提出的“两岸统合”构想有何反应?
  张亚中: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让大陆的“爱”字里面有个“心”,这个梦想希望能够尽快实现。马英九提倡“识繁书简”,两岸舆论对此评价很高。我所属的“两岸统合学会”在推动文化统合方面,其中一项工作,就是邀集台湾和大陆的专家一起尝试对繁体字和简体字进行整合。有些简体字简化得有点离谱,比如“厂”,里面没东西了还叫“厂”吗?比如“爱”,没有了心还能“爱”吗?也有一些繁体字可以简化,比如“体”可以与“体”并用。可以根据中国文字学的标准去统合,制订新的文字表。
  对于我提出的两岸统合,多数学者比较赞同。但我觉得两岸学者最大的分别是:大陆的学者把这些当作一个议题讨论,而两岸统合学会的学者则是带着一种情怀在推动。
  《同舟共进》:解决两岸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张亚中:我认为对两岸问题的讨论,最重要的是大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而不是仅从双方政治的角度去思考,不要总抱着大陆是不是要把台湾“吃掉”或台湾是不是要从中国“逃掉”的概念。如果大家都怀抱着民族利益和民族情怀,很多问题都可以讨论;如果双方都作狭隘的利益考量,就没法谈了。
  我们未来思考的“统一”不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统一“中华民国”,而是两岸怎样共同创造统一的环境。从“中华民族”的角度看,“中国”应该是两岸一起建构的“一个中国”。我的主张是,两岸都应该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不是两岸哪一方的政府与人民可以独占,而是属于两岸全体人民的。目前法律方面的现状是,在整个中国内部存有两个不同的宪法,各在其领域行使完整的管辖权(即“一中两宪”)。在整个中国内部存在两个宪政实体,并不如一般人所认为的两个宪法就一定是两个国家,比如美国,每个州都有自己独立的宪法,只是在统一后,它们将其中的一些权力交给联邦政府行使。“一中两宪”的两个宪法并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而是整个中国的内部关系。在推动统一的过程中,可以在两个宪法之上再加一个宪法,即以“一中三宪”的架构运作,统领的宪法可以只作有关两岸关系定位与走向的原则性规范,两岸仍依据其现有的宪法行使“治理”。这个“一中三宪”的第三个宪法可以共同体的方式来运作,刚才谈到的“两岸统合的七大构想”就提供了比较具体的操作方式。

  “统一”并不是只有一种方法,“一国两制”的内涵是可以不一样的。邓小平当初提出“一国两制”就是一种新的方式,那现在两岸也可以探索新的方式。欧盟统合的经验值得借鉴:1950年代起,欧洲精英用欧洲共同体的方式创造了“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欧洲,在欧盟内部,人员、货品、劳务、资金可以自由流通,绝大多数政策领域也受到欧盟内部超国家组织的规范,它的共同体法律也是超越国家的。
  两岸关系要做“加法”,不要做“减法”
  《同舟共进》:有评论认为,2012年是两岸关系取得突破的最佳时期:如马英九顺利连任,在第二个任期的第一年可以有所作为。
  张亚中:如果双方有意愿的话,我认为最好的时间是在2012年的3月底到4月初。因为******在2012年秋天会卸下中共总书记职务,而保留国家主席的身份到2013年。胡、马最好是以党主席的身份见面。马英九如果连任,是在2012年3月底开始第二个任期。而“胡马会”最好的时间段是2012年3月29日到4月5日,为什么呢?2012年是辛亥革命成功100周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的纪念日,但也是台湾的“国庆节”,这个时间不可能见面),而1912年3月29日举行的黄花岗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前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就在广州,而且3月29日也是台湾的青年节,所以这个日子很有意义。4月5日是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也是很好的时间点。这几天是跨越了政治意涵,也跨越了民族意涵的。如果2012年见面,这是最好的时间段。
  《同舟共进》:马英九兼任******主席,您怎么看?台湾民众有何反应?
  张亚中:最核心的问题是,马要兼任的是哪一个党的党主席,是想做一个偏安一隅的台湾******主席还是胸怀中华民族的中国******主席?马英九以“总统”身份接任******主席,从结构上,成为台湾政坛唯一的强人,所以他必须说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接党主席,“总统”的权力还不够大吗?二是接了党主席,要为党做些什么?党主席和“总统”是两个概念,作为“总统”,因为代表全民,有时必须考虑到不同意见者的立场,但作为党主席,必须对党的理念、方针、路线有明确的表述。不能让人说******是没有方向的政党,特别是在两岸问题上。
  当然,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如果有心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是有利的。马可以提出两岸的定位和走向,结合党政权力,在政策的推动上有更大的挥洒空间,这也是兼任的最大意义所在。但马英九现在的两岸政策是“不统、不独、不武”,以“一中各表”这种仅具“防御性质”的两岸定位表述,又以“先经济、后政治”这种“拖”的方式来回避两岸发展的一些重大而根本的问题。这是一种减法,而不是加法,可能把台湾带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困境而不自知。
  台湾民众对于像两岸关系这样的大事的反应是:大家都不去思考,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厌倦政治的情绪中。经过陈水扁执政8年的折腾,老百姓觉得马英九已经很不错了,不会像陈水扁那样太烂或者太****了。但作为一个领导人,最重要的不是硬权力——即“宪法”规定的实质权力,而在于软权力——以“总统”身份享有的社会影响力。马英九是700多万台湾人民选出来的,他应该充分发挥他的社会影响力,提出两岸关系的方向与愿景,清楚地告诉台湾人民:要把台湾带到哪里去。

上一篇:试论新局面下打造两岸交流合作先试先行区——

下一篇:试论两岸交流的热潮再次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