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医药企业的现状和开展创新的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28 18:18

摘 要 目的:了解近年来上海医院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的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统计2009-2011年上海119家样本医院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销售金额、排序和增长率等,结合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金额仅次于抗感染类药物,列为第2大类,复合年均增长率11.81%。用药金额领先品种有银杏叶制剂、氨氯地平、缬沙坦、发酵虫草制剂等,增速较快的有银杏叶制剂、丹参多酚酸盐、替米沙坦、厄贝沙坦和灯盏花素等。结论:心血管系统用药是一大类常用药物,需求量逐渐增大,市场前景广阔。
  关键词 上海医院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 金额领先品种
  中图分类号:R972; F713.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23-0027-04
  Analysis of th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dication
  in Shanghai samples hospitals from 2009 to 2011
  GUI Cheng, XU Hong-bing, HUANG Kun
  ( ement of Pharmac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0, China;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Shanghai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Shanghai 200233,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nd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dication in Shanghai sample hospitals in recent years. Methods: W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data of drugs sales, sorting, and growth rate and so on and discusse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119 sample hospitals from 2009 to 2011 in Shanghai. Results: The drug sales used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as the second largest category after the anti-infective drugs with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11.81%. The leading drug sales included tablets of Ginkgo biloba L extract, amlodipine, valsartan, fermented cordyceps preparations. The growth rate for tablets of Ginkgo biloba L extract, salvianolate telmisartan, irbesartan and erigeron elements is more rapid than the others. Conclusions: Drugs used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re a large class of commonly used ones with gradually increasing demand and their market is prospective.
  KEY WORDS Shanghai hospital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dication; drug sales
  心血管系统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多年来,该类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一直受到临床广泛重视。笔者就近年来上海医院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作一比较分析,供科研、生产、营销和使用部门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按医院用药分析系统(HPDIS)分类,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包括抗高血压药、调脂药、抗心绞痛、血管扩张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剂、抗休克升压药、抗血栓药及其他药。资料来源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用药数据库的2009-2011年上海市119家样本医院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购药数据,包括药品品名、规格、金额和用量等。这119家医院中有三级医院31家,二级医院75家,一级医院13家。
  1.2 方法
  按国际通用方法,统计2009-2011年上海市119家样本医院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主要品种、金额、排序、份额、增长率及复合年均增长率等,结合临床应用的情况分析和讨论。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2011年费用或用量/2009年费用或用量)1/2-1]×100%。
  2 结果
  2.1 近年来上海医院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慨况
  各年度上海医院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慨况见表1。
  由表1可见, 2009-2011年上海医院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金额逐年增长, CAGR 11.81%,用药金额仅次于抗感染类药物,列为第2大类。份额变化较小,为14%~15%。3年来用药金额领先的第1位品种均是银杏叶制剂。
2.2 近年来上海医院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金额领先前20位品种
  2011年上海医院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金额领先前20位品种与2010年、2009年比较及CAGR见表2。
  由表2可见,2009-2011年上海医院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品种金额排序前7位的是:银杏叶制剂、氨氯地平、缬沙坦、发酵虫草菌制剂、阿托伐他汀、氯沙坦和硝苯地平,多年来保持排序相对稳定,是上海医院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用药。2010年后新进入排序前20位的品种有磷酸肌酸和三七制剂;2011年后新进入排序前20位品种的有长春西丁、丹参红花制剂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CAGR 20% 以上的有银杏叶制剂、丹参多酚酸盐、厄贝沙坦和灯盏花素。排序明显下降的有单硝酸异山梨酯等,此外,2010年的辛伐他丁(第17位)、丹参酮A磺酸钠 (第19位)和马粟种子提取物(第20位),2011年均在第20位以后。
  3 分析和讨论
  3.1 银杏叶制剂
  2009-2011年上海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金额排序均为第1位。银杏叶制剂含蒽酮苷和银杏苦内酯,前者可清除氧自由基,后者可选择性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E)的有害作用。该品近年来用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与人口渐趋于老龄化有关。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而银杏叶制剂对老年性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等有一定疗效,且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研究还表明银杏苦内酯A对胆碱能损伤记忆功能具有恢复作用,且能防止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活力降低,也适用于老年性痴呆的防治[1]。
  国内批准上市银杏叶提取物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口服液和注射剂等剂型,全国生产厂家多达百余家,上海医院常用产品是贵州信帮、黑龙江珍宝岛制药、江苏扬子江、石家庄神威等生产;进口产品有德国威玛舒培博士大药厂的“金纳多”和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公司的“达纳康”。
  国内已批准上市的复方银杏提取物注射剂有国产化学药银杏达莫注射液、中成药舒血宁注射液等。上海医院常用的产品是山西普德药业、贵州益佰制药和湖北宜昌民康药业等生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及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意识的增强,

[1] [2] [3] [4]  下一页

银杏叶制剂用量逐年增加,市场前景看好,但由于生产厂商众多,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3.2 氨氯地平(amlodipine)
  2009-2011年上海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金额排序均为第2位。氨氯地平是钙拮抗剂,对血管有高度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并改善侧枝循环,而且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轻微,对脂质、糖及盐类代谢均无不利影响,特别适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或周围血管疾病的患者。常用品种有大连辉瑞的“络活喜”、苏州东瑞的“安内真”、上海海尼的“兰迪”等。
  左氨氯地平(levamlodipine) 经化学分离去掉无效有副作用的右旋体,产品“施慧达”为吉林无风生产,“玄宁”为石家庄欧意生产,可避免由于消旋体可能引起的肢端水肿、头痛和头晕等不良反应,尤其适合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因此,左氨氯地平受到临床的关注,近年来上海医院用量逐渐增加。
  其他同类钙拮抗剂还有硝苯地平(nifedipine)控释片,为北京拜耳公司生产,商品名“拜心同”,2009-2011年上海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金额排序均为第7位。非洛地平(felodipine)缓控释片为无锡阿斯特拉公司生产,近年来用量比较平稳。
  3.3 缬沙坦(valsartan)
  2009-2011年上海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金额排序均为第3位。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s ,ARB),由瑞士诺华公司开发成功后,首先在德国上市。1996年12月获得美国FDA批准,次年在美国上市,1998年北京诺华公司在我国获得注册,商品名为“代文”。除“代文”外,国内还有鲁南贝特、北京赛科、海南皂隆、常州四药等产品。缬沙坦长期应用还能降低尿蛋白的水平,尤其适用于肾脏损害所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对伴有心衰的患者可显著降低心率衰竭发生率和心脑血管事件等风险因素。缬沙坦是目前沙坦类中增长较快,用得较多的品种,巳成为抗高血压药物的领军品种。 除缬沙坦外,ARB还有氯沙坦、厄贝沙坦和替米沙坦等。
  最早产品是杭州默沙东的氯沙坦(losartan),商品名“科素亚”,原来占市场主要地位,后来由于ARB新品种的陆续上市影响,2009-2011年上海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金额排序均为第6位。
  厄贝沙坦(irbesartan)是百时美施贵宝与法国赛诺菲-德拉堡共同开发的药物,国内杭州赛诺菲民生公司生产,商品名为“安博维”。其能减轻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作用,与受体亲和力大,生物利用度高,降压时对心率影响小。近年来增长较快,CAGR 21.67%。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的复方制剂商品名为“复代文”,也获上市,具有协同作用。氯沙坦、厄贝沙坦与利尿剂氢氯噻嗪的复方制剂,商品名分别为“海捷亚”和“安博诺”,也受到临床关注。
  替米沙坦(telmisartan)为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制药公司的后起之秀,商品名为“美卡素”,用于高血压患者,可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而不影响脉搏,可抑制肾小球硬化和心肌肥厚,保护肾脏和心脏功能,并能改善心肌狭窄障碍。2009年获欧洲EMEA和美国FDA批准,已成为具有全面保护心血管的药物。近年来用药上升趋势较快,CAGR 24.24%。
  ARB不良反应少,不引起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还有保护心血管、脏器的作用,耐受性好,有助于患者坚持治疗,是当前抗高血压的主流药物。
  3.4 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
  近年来,在上海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金额排序中2009年为第5位,2010年为第4位,2010年为第5位,属于他汀类(statins)药物,具有调脂作用强、耐受性好的优点,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重要药物,他汀类药物治疗在降低高危患者的冠状动脉事件、冠状动脉手术和卒中发生率方面起的作用十分肯定。近年来广泛用于冠心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3]。
 中图分类号:F406.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23-0033-03
  在我国医药行业呈现较好增长态势的同时,行业自身却面临创新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资料,目前我国生产的化学药品97%都是仿制药,就2010年的资料来看,SFDA共批准药品注册申请1 000件,其中除去114件进口药,886件国产药中759件为改剂型和仿制药,占批准药品数的86%(数据来源:《2010年药品注册审批年度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缺乏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因此,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医药创新政策,《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支持和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提高药品、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在《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增强新药创制能力被列为10项重点任务之一。目前,创新是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保障已成为共识,但由于我国药品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医药企业创新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从分析国内医药企业的现状入手,谈谈对医药企业创新活动的理解和思考。
  1 我国医药企业的现状及对创新的影响
  我国医药企业包括研发型、生产型和销售型3类,本文所说的医药企业主要是开展药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生产型企业,主要包括化学药、中药和生物技术制药3大类,就2010年市场份额来看,化学药5 952.7亿元,占56%,中药3 359.1亿元,占31.6%,生物制品1 314.2亿元,占12.4%左右,总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1.1 医药企业总体规模小,盈利能力差
  据统计,我国?6 000余家医药生产企业中,90%为小型企业。2010年,全国医药前100位企业总收入5 468亿元,占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的51.5%,其余企业销售收入共计5 159亿元,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盈利水平差。近年来,虽说医药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2010年版GMP认证的推进和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实施,企业投入进一步增加,许多企业挣扎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没有能力开展新产品研发等创新活动。
  1.2 创新制度缺乏,创新团队建设薄弱
  新产品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包括创新机构、创新团队、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激励制度的建立。目前,由于医药企业被基本条件所限制,许多企业缺乏创新制度层面的规范,在人、财、物上都不能满足新药研发的需要。企业没有规范的研发机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和团队,研发工作就缺乏计划性和连贯性,也就缺少硬件和软件条件的积累,无法达到创新的目标。
  1.3 创新投入不足,软硬件设施落后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疾病谱的变化,新药研发越来越困难,对研发的投入也就越来越大,不仅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更需要一些软件设施,比如政府关系、信息共享、平台合作等。由于新药研发具有尖端性、长期性、不确定性以及团队合作的特点,人力资源的投入也占有较大的比例。2010年,世界范围内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为18.8%,我国占比例不超过3%,由于投入少、积累少,在我国6 000余家医药生产企业中,具有符合现代意义上的新药研发软硬件条件的企业极少。
  1.4 观念落后,管理者缺少创新的战略眼光
  在我国6 000余家医药生产企业中,大部分是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由于体制的问题,导致管理者观念和管理方式落后。国企管理者由于任期等问题对创新活动缺乏长远的规划,民营企业对创新投资风险承担能力差,这些都导致了对新药研发等创新活动缺乏热情,忽略了企业以开发新产品为驱动的成长模式,而热衷于资本推动的营销拓展。
  2 对医药企业创新的理解和思考
  一直以来,我国科研创新主体错位,科研院所成为了技术创新主体的角色,企业是次要角色。近年来,国家完善了相关创新政策,突出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这条主线。这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是,仅有政策是不够的,企业如何利用好政策,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创新活动,提高企业产品水平和竞争力是医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2.1 建立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创新计划,明确创新目标
  创新分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医药企业的创新主要是指前者,创新的重点是新药的研发和现有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企业应进行市场分析,根据已有的技术基础确定新产品开发的目标及现有产品技术提升的计划,包括达到的技术要求、市场满足度、时间周期、资金投入、组织建设和人员队伍等。创新目标应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前期研究基础、专有技术掌握、市场拓展能力、资金支持力度、技术团队等,确定企业是开发原创药物、引进仿制药物,还是对现有药物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优化和提升。
  对一些资源不充沛的中小医药企业,要慎重开展原创药物的研究。因为按照目前的投入,一个原创药物的完成在国外大概要8~10年的时间周期,投入超过5亿美元,国内一、二类新药的研发也要数年的时间和上亿元的投入,而这是许多效益不好、规模偏小的中小医药企业无法承受的。中小医药企业要对自己的创新能力合理定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集中优势开展仿制药的研发或者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和二次开发,可避免创新目标盲目造成的创新风险。
  2.2 创新内容和方向的确立
  新药研发需考虑对治疗领域和产品形式的选择和论证。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每年都对生物医药的科研支撑计划发布指南,重点是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开展研究,这也是企业关注的创新导向。中医药作为我国最具特色的产业,在疾病预防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在化学药占半壁江山的国内医药界,发展中药和生物技术制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2.3 组建创新团队,建立创新体系,确立领军人物
  医药企业的创新具有高技术特性,同时又是一个涉及多个行业的系统工程,包括基础研究、药学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研究、工程建设、注册申报和企业管理等各个专业。因此,要组建一支包含各个专业人才的创新团队,建立高效率的管理架构和公平的分配体系,同时,要求团队人员要有与创新目标一致的价值取向,建立适合创新活动的团队文化和氛围。医药企业要建立健全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保证新产品和新技术能够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组织体系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硬件结构,是技术创新得以进行的基础。缺乏与技术创新活动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将导致技术创新失效。此外,对于一个向着创新目标前进的创新团队,一个既有专业素养、又有人格魅力,既有技术能力,又有管理水平的领军人物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具有良好效益和品牌效应的大型医药企业,由于占有的资源非常丰富,因此组建一支优秀的团队并保证其正常运行是比较容易的。事实上,确实有许多大型医药企业组建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和研发团队,构建自己的创新体系。比如上海绿谷制药,成立了研发中心,致力于丹参多酚酸盐的研究。而对于许多中小医药企业,可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但并不意味着就无法开展创新团队建设,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构建自己的研发体系,如采用产学研联合、采用企业间合作、加入产业联盟、利用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各种社会资源来满足企业的创新活动。例如上海乔源制药与上海医工院进行联合,并充分利用研发服务平台,开展新药研发。
  2.4 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加大创新投入
  由于企业本身的原因和国力限制,我国医药企业创新投入普遍不足,企业自身投入的研发资金一般不足销售收入的3%。2007年,我国800多家大中型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总额约为65.88 亿元,而早在2005年,仅美国辉瑞公司的新药研发投入就达到74亿美元。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后,新药研究成本大大提高,一类新药的研究需要大约8~12年的时间,研究经费需要1~3亿元,还不包括市场上的学术推广和Ⅳ期临床研究费用。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比重低,一方面使得科研人员进行新药研发时在资金上捉襟见肘,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内部难以形成科研创新的氛围,无法吸引高级研发人才。近年来,国家相对提高了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包括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的支持,同时也开拓了风险投资等新药研发渠道。因此,对于大部分中小医药企业来说,要以政府投资为引导,积极获得政府支持,同时加大企业自身投资,通过多种投资形式集聚资金。除了研发经费外,人力资源投入和文化建设投入也必不可少,创造创新的氛围,这种投入将对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5 加强创新活动的管理,降低创新风险
  任何一种创新活动都存在风险,主要表现在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政策风险、生产风险和管理风险,越是具有价值的创 第一论文网新隐藏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越大的风险,这是需要创新团队尽量避免的。医药企业创新,从研究到最后的产业化期间存在着许多风险,拿一个原研药来看,在化合物研究、成药性、药效学、安全评价、临床研究、产业化和销售等各阶段都存在风险。创新活动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必须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这就要求对创新活动加强管理。创新活动的管理就是利用创新团队的计划、领导、控制,树立风险意识,进行充分调研,分段决策和加强合作等风险控制措施,将每一个风险降到最低。
  2.6 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创新政策
  我国创新政策进入了最好时期,尤其是对于生物医药行业,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制定多种政策鼓励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包括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及各地政府生物医药项目,以企业为主体直接支持创新活动开展,还有加计扣除税收政策,公共服务平台及补贴政策、产业化补贴政策、人才补助政策等。企业创新团队要抓住机遇,熟悉相关政策,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利用政策。企业的创新团队要配备熟悉创新政策的专业人员,实时关注政策动向,并正确判断政策对本企业的价值,整理相关资料,及时申请政策支持。
  在医药行业创新活动开展中,需要充分理解运用的政策还有《新药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GMP以及各种药品申报、临床研究的指南等,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都对创新活动开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3 结语
  目前,2/3的人类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随着疾病谱的变化,需要更多的创新药物与之适应。由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健康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制药工业是未来最有前景的行业,而支持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动力是不断创制的新药。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制药企业快速发展,政府对新药创新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大,国家在《科技发展纲要》中首次明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部、卫生部制订“十一五”创新药专项时把相当多的重点放到了企业创新上,医药企业创新也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对医药企业尤其如此,创新是医药行业永恒的竞争力,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正如管理大师托马斯·彼得斯所言“一个企业,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上一页  [1] [2] [3] [4] 

上一篇:伴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增高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

下一篇: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综合的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