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农业合作社现状管理发展对策论文(共3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06:29

 

 第1篇: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促进辽宁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织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近些年来在辽宁省铁岭市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著一些问题,导致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下文主要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以期推动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经济的发展。


  1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外部发展环境所存在的问题


  1.1.1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从《合作社法》的规定中可以知道,成立合作社的门槛较低,只需要准备相关资料交由工商部门审核批准即可;第二,合作社自成立之后,有关部门对其监督与管理有所缺失[1]。如此导致了辽宁铁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一些合作社在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够及时的进行解决,而且有一些合作社仅仅是为了套取资金而成立的,并没有办理什么经济业务。


  1.1.2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因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较为特殊,农村信用社或者银行在对其进行信贷支持时,很容易变成个人贷款,这样就会造成信贷支持力度不够,会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效益。


  1.1.3农经站的力量较为薄弱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成立之后,就需要承接一些业务活动,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这就需要业务人员一方面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另一方面还需要体现国家的政策。这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队伍,来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活动进行指导。当前,指导辽宁铁岭专业合作社开展业务活动的是农经站,但是因为农经站的工作人员较少,而且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不但对业务不够熟悉,而且还没有后期的培训,这样就很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也就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水平。


  1.2内部运行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合作社的运行不够规范


  与国家所制定的《合作社法》相比,尽管辽宁铁岭的大多数合作社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却没有经过实践检验,所制定的制度不符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在运行过程中,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受到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影响[2]。另外,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未能实行民主管理,也未能制定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督机制,在这之中表现最为显著的就是缺乏财务管理制度。许多合作社没有安排专职财务管理人员,对合作社的财务进行相应的管理,遇到一些重大的经营决策之时,通常是由少数人决定。


  1.2.2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要想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利于不败之地,那么就需要拥有专业的人员队伍,要拥有一个专业的管理人员,以便对合作社进行科学的经营与管理。但是在辽宁省铁岭市,许多合作社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合作社的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由农业大户或者是出资人来担任,而这些人员的管理经验较为缺乏,大多是依靠经营传统农业的积累,并没有学习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管理知识,这样就导致合作社的竞争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


  1.2.3社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许多农民并不是非常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义,对其与普通企业之间所存在的主要区别也不是非常了解,对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没有清晰的认识。有些农民尽管加入了合作社,然而他们的合作意识非常淡薄,他们之所以加入到合作社之中,是因为他们期望合作社能够在短期内带给他们丰厚的收益。还有一些社员加入合作社是抱着“搭便车”的心态,他们只想着得到回报,但是却不愿意付出,这种社员即便加入到合作社之后,也只能利益共享,却不能够进行风险的承担。也正是因为这些社员的整体素质较低,导致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


  2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策略


  2.1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合作社的重视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只有将弱小的农民联合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威力,才能够去购买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才能够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才能够提高生产的效率。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关乎着国家的繁荣富强[3]。因为我国相关部门就需要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在推动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要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加强对合作社的重视程度,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推动农业合作社的建设,通过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督与管理,来促使辽宁省铁岭市的合作社运营变得更加规范,这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加强对农户的宣传力度


  要让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合作社之中,让他们来壮大合作社的力量,进而发挥出合作社更大的威力,则需要加强对农户的宣传与指导。要让广大农户都了解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含义,了解到合作社对他们切身利益的影响;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要不断的加强当地农经站的发展,安排专业人士驻足,随时给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业务开展提供专业性的指导,这样就会让更多的农户认识到加入合作社的可行性,了解到加入合作社对自己的意义。


  2.3加强对合作社的服务力度


  2.3.1加强对合作社的领导


  为了让合作社取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合作社的领导,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都对合作社的发展规划进行负责,对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如此就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辽宁省铁岭市众多合作社所出现的管理混乱的现象,能够让这些合作社在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中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2.3.2加强对合作社的登记管理与年检管理


  许多合作社的创办并不是为了开展相应的业务,而是为了套取资金,对于这种“空壳社”一定要进行坚决的打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创办之初,有关部门的登记管理是其入口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把关,要对提交登记材料的申请人进行严格的审核。当合作社成立之后,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其进行年检管理,相关部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回访,以确保这些合作社真实存在,而非“空壳社”。


  2.4构建服务平台,推动合作社的发展


  2.4.1构建信息服务平台


  合作社要搜集一些与农业经济发展有关的信息资料,为合作社成员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安排专业人士建立专业的信息服务网站,对农产品的产销市场预测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并对市场行情进行深入的分析,帮助合作社成员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他们的市场应变能力。


  2.4.2构建经营管理服务平台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要鼓励他们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这一战略,鼓励他们建立属于自己的生产基地,引进一些优秀的专业人才,引进优良品种。此外,还需要组织合作社的相关人员开展学习考察,为合作社提供生产组织、市场开拓等多形式的服务。


  2.5进一步完善合作社的制度建设


  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都缺乏一个完善的制度建设,即便有个别合作社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但是其贯彻实施的力度却不够,这样就削弱了制度的作用。因此,农民专业合作设要不断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来推动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如,会计核算制度、理事会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等等,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要实行民主管理,对于合作社的一些重大经营决策,不能够由少数权威人士决定,而是要经过理事会最终投票决定,要正确实现合作社的民主管理。


  2.6加強对合作社人才的培养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内培训工作人员,对合作社内的工作人员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培训,(1)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2)经营管理培训、(3)市场营销培训等,使合作社的工作人员能够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与知识能力,更好的完成社内所安排的业务工作。此外,还需要重视引进高素质人才,招聘一些农业企业家或者是具有高文化水平的管理人员。这样就能够提升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结语


  综上,在辽宁铁岭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促使辽宁农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当地政府加强对合作社的重视程度;需要加强对农户的大力宣传,让他们切实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与意义;需要当地政府加强对合作社的服务力度;要构建服务平台,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如此,能够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辽宁铁岭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史新文

  第2篇: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截至2016年12月末,笔者所在乡镇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94家,实有入社农民10088人,约占全镇农业人口总数的25%,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部分合作社做到了“四有”,即有会计、有账簿、有记录、有档案,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1会计人员配置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


  职业素质不高,对国家财经政策理解能力低,没有掌握财务制度和财政税收政策。很多会计、出纳都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1.2会计制度的误用,无法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


  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但还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在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制度的误用,无法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


  1.3原始凭证不规范


  在原始凭证上,相应的证明签字、審批签字与支付方式不完整,应该加盖如现金付讫或银行转账等常规印章。还有一些合作社,账本封面没有说明,看不明白具体业务与时间。


  1.4会计账簿设置不完整


  有些合作社只设有总账,没有必要的明细账。合作社与成员、非成员发生交易只有80%的合作社分开核算,没有设置成员往来明细账;8%合作社的股金账户只有总账没有明细账,从会计账中看不出有多少社员,每个社员交纳多少股金,这必然要影响盈余分配的正确性。


  1.5会计核算不正确


  进行账务处理时,有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计人员对会计科目不能准确使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如不会使用“内部往来”科目,把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经济往来记入应收款、应付款账户中;有些会计核算简单化,把合作社的费用都记入经营支出;还有合作社把所有开支都记入生产成本;农业资产,牲畜(禽)资产和林木资产没有按照会计制


  1.6成员往来不详实


  合作社成员往来账户没有任何记录,而按制度规定只要是成员的款项,一定要通过成员往来体现,非成员的计入应收应付款科目。有些合作社在年底进行盈余分配时,因为交易量记录不实或缺失,代购代销没有记录,只能按估计值进行分配。如合作社帮成员代购的生产资料,很少经过“受托代购商品”账户进行成员往来的核算。


  1.7财政补助的账务处理不得当


  合作社零散收到的小额补助,一般都是直接计入收入与支出,没有通过专项应付款。也有合作社全部计入专项基金,按要求只需要将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记入专项基金并量化到成员账户。


  1.8出资额与注册资本不符


  现行的合作社注册资本没有验资的要求,自行填报,虚报注册资本的现象比较普遍。合作社财务入账时成员出资额与注册资本往往不匹配。


  2建议及对策


  2.1认真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


  强化财会制度落实。在完善制度建设、账簿设置、岗位职责设定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账务处理流程,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


  2.2加大财务人员培训力度


  建议增加对农民合作社财务人员培训的投入,加大这一群体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对财务软件的推广与培训。通过培训,从财务管理规范的角度来推动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从而提升农民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公信度。


  2.3强化农民合作社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多方监督


  一是内部监督。要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监事会职能,全程监督财政补助资金的到账及使用、量化情况,了解财政补助资金核算知识,监督财会人员正确核算。同时,设置财政补助资金到账及使用、量化情况备查账簿,于成员大会召开期间,置备于办公地点,供成员查阅,发挥成员民主监督作用。二是内部审计。县、乡农经部门要按照规定,加强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审计后形成书面报告,并将审计结果及时向合作社成员公布。三是外部审计。财政、审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取得财政资金的有关合作社财政补助资金接受、运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也可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审计。同时,加大审计结果的处理力度,确保财政补助资金用到实处,发挥实效。


  2.4税务系统与合作社会计报表对接


  建议在税务系统上增设与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相对应的报税端口,在税务人员中普及农民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相关知识,为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2.5大力推广合作社财务软件的应用


  通过一定的财政支持,开发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要求,且易被合作社应用的软件,由中央部署、地方落实,逐级推广财务软件的使用,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率,提升合作社财务会计的规范化程度。


  2.6继续规范农民合作社运营


  合作社规范运营是核算规范的基础。合作社必须按《农民专业合作法》的要求建章立制,规范制定合作社章程并遵照执行,做好民主管理,落实“三会”制度,做实成员账户,实现盈余分配。


  作者:汪强等

  第3篇: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现状分析与对策


  查阅海南岛热带农业经济史实并走访海南18个市县(三沙市除外),笔者发现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依然处在我国土改(20世纪50—60年代)时期的发展状态,即原始农业及传统农业氛围相对太重,规模性不强,组织依然以血缘关系来维系。面对国家对现代热带农业整体推进的新形势,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新常态下“短板”现状越来越凸显。


  1存在的问题


  细致梳理海南岛熱带农业组织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我国逐步步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海南岛热带农业组织、特别是农业合作社,跨入匹配海南岛热带农业经济大发展大整合的最好时期。但是由于其先天发育不足(孕育中缺少环境氛围),后天发展壮大时又缺少各个关键环节的系统整合,导致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况[1-3]。


  1.1不具规模且带有明显自发性,内耗多发生


  尤其要指出的是,同一农产品(或与同一农产品相联系的产品)在区域发展中规模性不强。以在全国有“长寿之乡”之称的海南省澄迈县桥头镇为例,该镇总面积70.3km2,耕地面积2166.67hm2,管辖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共有67个自然村,8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482户,总人口1.915万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据镇政府统计数据显示:农业合作社就104个,以富硒地瓜这一长寿品牌为例,在同一个自然村有2~3个地瓜种植合作社。自然村的土地、人力及技术等资源的整合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整合不具规模,不仅不能发挥规模效益,而且会出现同一区域(最小到自然村)同一农产品在产供销等环节内耗及无形竞争现象,直接影响每一个农户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会影响地瓜需求市场消费者的利益。而这一现象在整个海南热带农产品市场明显存在。


  1.2专业性被血缘性取代,合作社作用难发挥


  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应该是建立在专业性基础上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经济组织。但是笔者在对海南岛几个农业合作社建制比较齐全的市县(如澄迈、保亭、乐东等)现场调研后发现,合作社很大程度上是以血缘关系来维系,且在发展壮大中很大程度上趋向于血缘型组织的边缘(图1)。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系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的目的,但是限制了合作社的规模性,更限制了其专业性的提升。由此,在现实农业合作社推进中不难发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农业合作社真正主体力量无法彰显,加之海南“五害”(特别是风害、寒害),合作社只是相当一部分种植户套现的一种手段[4-7]。


  1.3整体技术性弱,无法形成联动


  当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的专业性被血缘性取代,适度规模性被家族小作坊模式取代后,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关键的农业科学技术就无法彰显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手的作用。按照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约翰·梅尔对农业发展三阶段的划分,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混合发展的现状下:一方面必然造成整体技术性不强且生产率低下的情形;另一方面也就不可避免热带农产品销售市场流通链过长,农产品成本增加,海南岛热带农产品价格暴涨的现实消费情形。


  1.4服务型政府功能没有体现或体现很少


  面对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现状(图2),作为基层政府乡(镇)政府或村集体的代表(村两委),特别是村级集体组织,在血缘裙带关系中也就无法真正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剖析当前存在于海南岛热带农业经济组织(特别是热带农业合作社)的“症结”也就无从谈起且无从下手,更不要说积极创建基层服务型政府及服务型组织。


  2现实与理论支撑


  现代农业模式下的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应是摈弃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理念和实践的最好抓手。其克服了同一农产品组织内及组织间内耗,节约了成本,维护了农户切身利益,同时由于适度规模,成立了风险分摊农业可保基金,增加农产品利润,巩固了农业这一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


  2.1长期动态供需价格下的蛛网理论支撑


  英国经济学家N·卡尔多提出:在现实生产中(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当价格发生变动时,需求会立即作出反应,但是供给却不能立刻对变化的市场作出回应;并且当供不应求时,生产者从消费市场获得信息及进行消费市场回应需要时间(生产周期),这就形成供给的滞后。特别是对于农产品这一具有周期性、季节性的社会必需品的生产更是如此,即便在没有冬季的海南,农业本身规律是无法也不能跨越的准则。N·卡尔多蛛网理论:在不完善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就会经常发生收敛型、发散型、封闭型3种不同的动态网状波动。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应主要通过2个方面对上述动态网状波动进行调节:一是由政府运用支持价格或限制价格之类的经济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二是利用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机制进行调节,即运用期货市场来进行调节。笔者在对N·卡尔多蛛网理论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季节性的海南热带农产品进行深度分析引证中发现,海南岛热带农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特别是农业合作社,这里指的是现代农业下的农业合作社)是积极应对农业蛛网动态模型的最好形式。因为现代农业合作社是农户最好的“靠山”,无论是对需求还是供给都保持着一种动态均衡,是一种人、财、物的节约[8-10]。


  2.2农产品“剪刀差”下的差价理论支撑


  有人对海南物价暴涨产生疑问(本文仅指海南岛农产品的高物价),如果不进一步加快海南岛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步伐,使用行政手段只能是“火上浇油”,并且会使得以往计划经济下“黑市高价交易”死灰复燃,或者说是这种形式的简单变形。因为在笔者对海南18个市县农产品市场调研中发现,当前对于海南岛热带农业有2把“剪刀”:工农产品“剪刀差”和海南独特地域、气候及流通环节的“剪刀差”。第1把“剪刀”这里不再论述,这是无论海南岛还是大陆都存在的。这里主要论述海南独特地域、气候及流通环节的“剪刀”应对。笔者要指出的是,第2把“剪刀”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长期以来忽略了海南岛热带农业组织(特别是合作社)的作用,使之形同虚设。笔者以青瓜为例,在对海南省五指山毛阳镇、番阳镇与邻近的乐东佛罗镇、抱由镇有无合作社及合作社建制是否完善进行比对(地区差价与批零差价比对)发现,已知产、销两地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


  地区收购差价=集散地收购价格-产地收购价格;


  地区销售差价=销地批发(或零售)价格-产地批发(或零售)价格;


  購销差价率(%)=购销差价÷收购价格×100。


  通过问卷(200份)调查(取平均值):五指山2个镇青瓜种植户价格1.2元/kg,乐东青瓜种植合作社价格3.0元/kg。且五指山2个镇青瓜种植户时常出现青瓜积压、溃烂、滞销,而乐东2个镇青瓜脱销,于此时乐东合作社又通过上述地区收购差价、地区销售差价及购销差价率从五指山青瓜种植户手里获得份额,这就是上述第2把“剪刀”的作用。当然上述在质量差价及适度规模下季节差价方面也是非常显著的[11-15],如通过合作社组建冷库等实现时令优势,澄迈桥头镇沙土村地瓜合作社(地瓜研究所)在这方面已有苗头。


  3破解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症结”的对策


  3.1积极构建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立法和执法体系


  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壮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积极加大海南岛热带农业立法与执法体系的建设力度,特别是针对海南岛热带农业组织(主要是农业合作社)。虽然早在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四次常委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海南岛热带农业生产主体由千万家农户逐渐变为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海南岛热带农业生产格局正由小而散逐渐变为标准化、规模化,但是此法在农户土地流转、土地股份合作方面存在不精细、模棱两可的问题,即缺少精准细化的合作社法及合作社相关规章。可想而知,很多情况下执法就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只能采取大致的“一刀切”做法。最终结果出现2种情形:一种是农业合作社运作变味、畸形发展;另一种则是骗保套现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3.2以乡镇为单位,纳入农业发展体系


  在相关规则制定出台后,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难度。针对步入现代农业的拐角如何积极创建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不应仅对农业合作社进行简单的统计登记,更应在对其进行农业扶持、财务管理机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孵化推广的力度,以乡镇为单位,责任到人,因为工作绩效如何,人是关键。如果说农业合作社是维系厂商和农民、城市和农村的纽带,那么海南岛基层(乡镇)农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就是这条纽带上的一个结扣。因此,责任到人、保持问责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海南岛18个市县(三沙市除外)农业合作社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凡是合作社内部体制运作规范合理及外部(主要是基层政府合法参与)监督有力,其参与的农户就多,出现跨村、跨镇甚至跨县(市)的大型(超大型)农业合作社,如海南定安县龙湖镇黑山羊合作社就是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以小农户形成大规模、建设产业链、扩大扶持覆盖面”的发展思路。


  3.3突出海南岛返乡大学生建设主体地位


  海南岛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村级人口规模相对较少且同一个自然村(甚至是行政村)就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姓氏家族,要想实现政令畅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村中的年轻一代培养成村级经济发展的主体,正如海南岛实行几十年的“搬迁移民”最终输给“教育移民”一样,海南岛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坚力量是海南岛年轻一代。从图3中可以明显发现:在近5年的抽样统计中,海南岛返乡大学生无论是返乡人数,还是合作社创办、主要参与人及加入当地村“两委”的人数都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增长;并且,农业合作社负责人主体35周岁,占95%,其中返乡大学生又占98.5%,并且尤其可喜的是海南岛农业合作社已具规模、发展良好的占96%。剩下的不是因为合作社思路不对,而是因为这些青年没有相应系统体系对接,即“撒胡椒面”方式现状下,缺乏资金及精准法律法规等现代农业合作社支撑系统,或者是形同虚设,没有执行力。因此,突出海南岛返乡大学生在推动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地位永远是加快海南岛热带农业转型的重中之重。


  4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发展展望


  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型以及积极创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关键。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海南岛热带农业是海南岛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依仗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把热带农业和热带旅游业作为两大支柱产业,从广义上说海南岛热带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也是以海南岛热带农业(大农业范畴)为基础,没有海南岛热带农业发展,热带旅游业也就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而这个动力源就是由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为纽带带动。党的十八大以后,特别是从2015年6月开始,海南省委省政府加大精准细化扶贫力度,更加突显出农业合作社在巩固和加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的核心带动作用(即有力做好上述破解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症结”的路径探析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运作升级将不断推进海南岛农业结构改革、产业升级,更好地成为中国农业的温室“大棚”与四季“菜篮子”。


  作者:赵红亮

上一篇:农业资源利用发展问题策略分析论文(共4篇)

下一篇:农作物施肥技术要点问题对策分析及作用论文(共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