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浅谈士官院校《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教学与当

发布时间:2015-07-16 12:08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有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士官院校及其《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具有自己的优势与条件,因此,应在课程教学中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士官院校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士官院校《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教学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头脑,增强科学理论的教育引导作用。
  一、士官院校《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教学特点
  (一)课程教学重点突出
  士官院校是为军队建设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合格的高素质士官人才。人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创造素质等。而政治理论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方面。士官院校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担负的便是这一立德树人、成人成才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基础》课作为为其他各门政治理论课程提供科学的认识基础和认识方法的基础课程,主要教学任务就是帮助士官学员接受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把握其关节点,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为提高、强化未来部队建设的优秀士官人才的政治理论素质奠定基础。
  (二)教员品格高、业务强
  政治素质高:正人者先正己,育人者必先在德能素质上优于受育者。重视思想品德修养,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集体、国家利益面前,能够做到无私、忘我;学习空气浓:士官院校的教员们都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在教学实践中自觉知识能力不够,更新充电已成共识;教学能力强:钻教学、研教法,是教员活动的主要形式;科研干劲大: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是每一名教员的自觉行为。
  积极向上的氛围不但能够带来丰硕的教学成果和显着的工作业绩,而且钻研之风也能够带动团结之风、互助之风,一个团结、积极、热情的团队会激发团队成员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智慧和激情。
  (三)青年学员可塑性强
  士官是我军的一支特殊队伍,其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关系部队现代化建设,关系军队长远发展,而且关系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未来。现在,在校的士官学员绝大多数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生人,部分为九十年代初生人,与生长干部学员相比,知识起点低,理论基础薄弱,因而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等一系列重要的政治问题上认识比较模糊,特别是对诸如经济发展不平衡、军地收入差距、****现象等社会敏感问题缺乏正确分析,然而,他们政治认同感强,政治态度健康向上,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关心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如我系2008级新学员,有相当部分参加过“5.12”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抢险工作,2007级则有占二分之一的学员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了爱国爱民的新歌,受到百姓的称赞,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很多学员立了功受了奖。因此,只要有科学的思想、理论、观点引导,一定会提高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化《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教学
  条条道路通罗马,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方法,学者、同行各有己见。笔者以为,立足士官院校这一大前提,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强化《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教学:
  (一)目的精当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和武装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科学理论,构成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开拓创新的政治和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根本方法、核心价值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社会发展问题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核心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什么是发展、怎样推动中国发展的系统、全面、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各个组成部分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所以,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方面全面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基础》教学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解析一定要围绕这一主线,契合上述目的。
  (二)内容精粹
  本着“精”和“管用”原则,浓缩教学内容。所谓“精”就在于利用有限的时间,传授影响学员思想行为的理论精华和科学信念,着眼于解决学员思想中最主要的问题。“管用”则着眼于教育教学的现实效果,选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借助科学的教学方式,帮助青年学员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使之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任课教员应依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不断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和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三贴近”——即贴近社会、贴近部队、贴近学员,以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说服力。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被确立和完善,而理论又必须在正确解释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被大众理解和接受,进而体现出其指导生活实践的威力。“三贴近”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逻辑要求。
  (三)语言通俗
  通俗,是指其表达的载体和方式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并不代表内容简单、思想浅薄,而是用生活中的、身边的活生生的典型事例,通过直白的语言技巧和艺术,阐明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和深邃的思想。语言生动,才能感染人,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才能把需要宣教的内容转化为群众接受的东西。语言生动的本质是讲话者自己投入真实的感情。生动感人的语言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力工具。

  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不是理论的庸俗化,而是要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也不是理论的呆板化,而是要以生动的形式感染人。这本书正是做到了这一点。读后使人感到科学发展观并不神秘抽象、遥远陌生,就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为什么理论需要通俗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观认为,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渊源在实践,归宿也在实践。从实践中来,揭示了理论是对实践在认识上的总结与提升,它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理论具有这样的基本特征:抽象性、概括性、深刻性、彻底性。那么,理论与大众的认识水平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距离。要让大众掌握科学理论,就必须要求理论的表达要通俗化、大众化。能否做到这一点,取决于教员的功力。这个功力既在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更在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四)方法多样
  一是在理论教学中推行“精讲、多思、共析”的组织形式。即把一门课程所需的学时三等分,三分之一教员精讲,三分之一学员思考,三分之一师生共析。这样一来,加大学员思考与实践的比例,进而促进他们能力的再提高。二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广辟新径,拓展空间。与专业教学不同,政治理论实践性教学不可能有固定的实习场所,它必须以个人家庭、日常生活乃至整个社会为课堂。为此,我们采取实地考察、模拟情景、代职体验等多种渠道,帮助学员在实践中增长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案例情境模拟。根据课程进度、教学内容,选择适当案例,设计与社会现象或过程(原型)相似的情景模型,让学员在仿真的环境中“身临其境”,扮演各种“角色”,以获得类似的实践经验,从而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还有走入社会实践等。此外,要围绕所学专题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赛等,让学员由台下走到台上,师生角色互换,实现教与学双向互动。依托实践性教学,学员对理论的理解、把握、运用均会有极大的提高,不仅掌握了理论的实质,而且能够将其切实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不再冲动或盲从,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东西的取舍持豁达、超然的态度,对责任与义务则认识明确,态度严肃,行动果决。
  (五)手段现代
  教学手段是实现政治理论教学目的的必然途径,运用现代科学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员加快掌握政治理论知识的过程,而且能够创设学习情境,实现教员与学员之间的多维信息交流。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集中代表之一——多媒体课件,以其形象、直观、灵活、通俗、易于理解把握的诸多优势与士官学员的认知层次、特点契合。在教学中,教员运用多媒体课件可激起学员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打消他们已经先入为主的所谓“马克思主义基础最枯燥,最难学的”畏难情绪,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此外,依托校园网实施网上自习、网上答疑、网上批改作业,为学员自修马克思主义基础创造极为便利的条件。只要他们上网点击马克思主义基础课程的页面,便可以借助网络自修,如遇问题,教员也可在网上随时帮助解决。就这样,从课堂应用多媒体手段将丰富的、直观的教学内容展示给学员,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到课下通过网络为交流界面,帮助他们巩固提高,形成比较系统的体现师生情感互动的教学手段辅助体系,也为在课程教学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有效的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神笔马良网.2009-09-22.
  李春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关系.新华网.2009-6-16.
  中宣部理论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和建议.新华网.2008-12-30.
  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华网.2008-08-04.
  王同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通俗化贴近化载体化.江苏社科网.
  孙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3).
  陈艳玲.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华程网.2009-07-03.

上一篇:浅谈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的哲学变革

下一篇: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两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