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浅谈中国的改革开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贡

发布时间:2015-09-24 09:06

    论文关键词: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理论 贡献

    论文摘要:我国自从上世纪}o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一点是任何人都不能置疑的。这不仅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更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完善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不仅表现在积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且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党的十七大对我国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作了大跨度的系统回顾与总结,深刻论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目的和性质、进程和经验,对我国改革开放作了高度科学的评价。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上述这些重大论断,高屋建骊,进一步表达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同时也不难看出十七大的报告对改革开放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也作了充分的肯定。这说明改革开放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作r重要的贡献,这也是笔者在本文中着重分析的内容。在分析改革开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作的页献之前,我们首先界定一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词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立场、观点与方法的高度统一,是一个极度概括、极度系统的范畴,是一个包容性极广、科学性极强的理论体系。从学科层面_!说,不仅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而且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研究;从所包含的内容上说,不仅包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和思想,而且包含其继承者的理论和思想,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形态,其内容十分广博;从研究的内容上说,不仅有本土化、认识论、方法论的研究,而且有与时俱进时代化的研究;从研究的对象上说,不仅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而且有历史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整体性和动态性是其最显着的特点。

    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开放实践积极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改革开放的实践使中国发展理论产生了飞跃,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宝贵经验中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条。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发展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着锲而不舍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持续深人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实现了发展理论的两次伟大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实现了发展理论的第一次飞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发展理论。进人新世纪新阶段,以******同志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站在时代高度,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中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同时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的理论升华。无论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都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展理论探索的时代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二)改革开放使我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新的认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首先,30年来,由于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今天我们已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发展和中国在世界发展中所处的历史方位,做到既立足中国,又从世界看中国。对什么是“中国具体实际”、什么是中国国情、怎样认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我们已有了更广阔的视角。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时代主题和特征得出科学判断,把立足中国国情与放眼世界相结合,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背景和要求,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规律。

    其次,通过改革开放,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仅仅强调民族化、强调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还不够,还必须和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时代化相结合。正是因此,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这一理论体系所包含的三大战略思想,在概括时都着重突出了它们的时代背景和内容。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界定,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界定,十六大对“二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界定,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界定,无不反映了我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种新认识,即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进到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现代化。

    二、改革开放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列宁“新经济政策”是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第一次改革开放的伟大试验.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科学价值。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开拓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总书记于2007年12月17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新经济政策”,把列宁未竟之业推向了新的时代高度。

    实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开始了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中国的改革开放,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思想。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在改革开放目的和效果上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通过特殊的国家资本主义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同样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目的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体现在改革开放的进程、措施、手段上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首先从农村开始。苏俄实行粮食税,在农村发展市场经济;在城市,允许个人开办小型工业企业和从事商品流通,对于国有、国营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核算原则,让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中国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突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84年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阶段。由此看出,中国在引进和利用外资、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都是从“新经济政策”中找到理论渊源和历史借鉴的。

    (三)体现在改革开放的重点选择和重大突破上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列宁“新经济政策”最大的创新在于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发展市场经济的尝试。他虽然没有来得及从理论上作出明确和深刻的概括,但却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邓小平同志在借鉴列宁创新思想的基础上,解决了列宁没有来得及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难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样就破除了长期束缚人们的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理论障碍。在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改革开放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贡献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历史”理论不是泛指一般意义上的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而是相对于相互分裂的民族历史与地域历史而言的,是指各民族、国家由于普遍交往,整个世界开始形成为相互依存的统一的历史,即世界整体化的历史。

    根据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历史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总会形成一种潮流。这种潮流一旦出现就将席卷全球,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可抗拒,都必须遵守,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马克思认为那些对这种潮流毫无认识因而未能主动跟上历史潮流的国家和民族,注定要蒙上被宰割的命运。史料表明,马克思在晚年研究东方社会时,曾对东方一些国家未能主动跟上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将最终会走上衰落而提出警告。结果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不幸被马克思所言中了。历史证明,中国历史上较为开放的时候,都是国家较为繁荣的时期。然而,到了近代,“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成为世界历史的落伍者。建国以后的一个时期,我国同样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虽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对外开放的,不过那时只能是对苏联、东欧开放,以后就关起门了。20世纪60年代,我们有了国际上加强交往合作的条件,但是我们自己孤立自己,这样就拉大了我们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不要关起门来,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

    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将中国社会主义引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与世界的交往,实行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在二者良性互动中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进步。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五形态论”。从经济体制改革等的巨大成功,到“一国两制”形式下香港和澳门的胜利回归,我们可以逻辑地推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只是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而且是部分国家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形态更替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环节。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成功推进无可非议地表明了中国社会历史及当前社会形态存在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同时,我们对改革开放实践的历史价值进行理论总结,也即是总结中国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

    总之,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还是时代赋予它的使命。

上一篇:试论戴维·佩珀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一篇:试论运用“发展教学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