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X线及CT诊断

发布时间:2015-10-05 14:18

摘 要:目的: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特点,探讨其家庭性多发病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15例已经病理确诊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的X线、CT资料中筛选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3例患者的父母或兄弟姐妹具有类似发病的病史。结论:特发性肺纤维化具有家庭性多发的特点,家庭性多发对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家族性;多发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炎性反应性间质性肺病,据统计IPF的5年生存率<50%,而且有越来越高的趋势[1-3]。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早期诊断难度较大,中晚期被误诊的机率也较大。临床病史结合影像学方面的表现基本可以明确诊断。

1 临床资料

    本组已经临床病理确诊的特发性肺纤维化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1~59岁,平均45岁。其中3例具有家族性发病的家族史。1例男性患者呼吸困难和干咳,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并有紫绀、杵状指,病程2年,其父亲患有特发性肺纤维化。1例女性患者反复性呼吸困难伴干咳,病程半年,其弟弟患有特发性肺纤维化。1例男性患者无明显症状,仅于体检X线胸片时发现,其两个姐姐患有同种疾病。前两例行X线胸片检查,后1例患者(21岁)及其一个姐姐(26岁)采用 Philip 螺旋CT行胸部薄层平扫,层厚1.0 mm,层距1.2 mm。

2 结果

2.1  X线表现:2例X线均显示双肺粟粒状及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阴影,局部见条索状及蜂窝状阴影,略呈毛玻璃样改变,见图1~2。

   

图1  男性

图2  女性

2.2  CT表现:2例薄层螺旋CT平扫均显示双肺磨玻璃样影、不规则线状或网格状影、斑片状实变影、小结节影、蜂窝样影。见图3~4。

 

图3  男性

图4  图3中男性的姐姐

3 讨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通常发病在40~70岁之间,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组病例的患者均较年轻。IPF主要表面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早期症状不典型,晚期症状常有感冒发生,同时会有发烧发生[4-5]

3.1  IPF的病因和病理:特发性肺纤维化病变局限于肺部,有学者认为吸烟和不良的环境是两大主要致病因素,另外煤尘、金属粉末和木屑是另一重要致病因素。IPF起病隐匿,发病过程主要有三个步骤[6-7]:①肺泡的免疫和炎性反应;②肺实质损伤;③受损肺泡修复和纤维化。IPF病理主要是肺组织内出现片状、不均一、分布多变的间质改变。

3.2  IPF的影像诊断:①X线胸片:95%异常,具体表现为双侧弥漫分布、相对对称、多位于基底部、周边部、或胸膜下区的网状或网状结节影,多伴有肺容积缩小。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多发性囊装透光影(蜂窝肺);②高分辨率CT(HRCT)平扫:HRCT是诊断IPF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判断IPF疾病的活动状态、指导治疗和疗效判断、对患者的预后判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组病例中的患者与她姐姐的肺部CT表现相符(见图4),病变在两下肺外围部集中分布,有时会累及到肺中央,从胸膜下至肺门病变慢慢有所减轻。

    早期:主要是肺泡间隔的急性炎性反应改变。CT表现为两肺下部弥漫性小片状和颗粒状高密度影,两侧大致对称,愈近胸膜病变愈密集,HRCT显示小片状阴影主要为小叶性实变或小叶融合性病灶,其内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影。磨玻璃样阴影是早期常见的CT征象之一,分布于小片状阴影相同,只是密度比小叶性实变阴影低。早期的小叶间隔增厚主要见于胸膜下区,在薄层CT上呈现与胸膜垂直并达到胸膜平行线状影,长约1~2 cm,边缘光滑,可能与淋巴性水肿有关。

    晚期:主要是慢性肺纤维化。各种CT表现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肺间质纤维化的过程,或反映了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的纤维化表现:胸膜下区的弓线影,小叶间隔增厚扭曲,网状及细颗粒状影,肺界面征,蜂窝状阴影,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局灶性肺组织密度增高等。

    综上所述,结合病理改变,IPF的HRCT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毛玻璃状改变;②不规则线状或网格状影;③牵拉性支气管扩张;④小结节影;⑤蜂窝状。

3.3  鉴别诊断:本病诊断较为困难,应仔细询问病史,进一步行高分辨率CT扫描,影像特征结合临床病史资料,再排除各种致肺间质改变的疾病并作相应检查。肺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在X线胸片表现为双侧弥漫性粟粒状、小结节状时,应与粟粒型肺结核、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矽肺病和其他一些肺部弥漫性结节疾病这几种疾病相鉴别。

    总之,在本组病例中,有3例患者的家人均同时患有特发性肺纤维化,其中1例患者及其亲人在早期未见有明显临床症状,仅于常规体检时发现。近年来,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鉴于该病有家族性多发的情况,家族性多发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参考文献

[1] 肖振平.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和影像诊断[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8(1):22.

[2] 李秋根.特发性肺纤维诊断的新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02,3(6):1200.

[3] 于润红.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新认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19(1):22.

[4] 张雪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X线表现[J].实用医技杂志,2003,20(1):42.

[5] Katzenstein AL,Myers thic pulmonary fibrosis,clinical relevance of pathologic classification[J].Am J Resp Crit Case Med,1998,15(1):22.

[6] 侯  杰.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对肺弥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附100例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1985,24(1):8.

[7] 贺  文,马大庆,冯  捷,等.肺磨玻璃密度高分辨率C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1):19.

上一篇:痛风性关节炎的高频超声表现

下一篇:外支架结合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