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三黄止血汤为主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0例临床效

发布时间:2015-10-04 15:09

摘 要:目的:探讨三黄止血汤用于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三黄止血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4%,观察组呕血消失时间和黑便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止血汤为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加速症状缓解。

关键词:三黄止血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西药

  上消化道是指位于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包括十二指肠、胃、食管等,上消化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胰胆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导致的出血也属于上消化道出血[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危害严重,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可导致死亡。本文就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断,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53±3.16岁,原因: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例,慢性胃炎8例,胃癌7例,十二指肠球炎5例,食管下段静脉曲张4例,其他3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3.14±3.57岁,原因: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例,慢性胃炎8例,胃癌6例,十二指肠球炎5例,食管下段静脉曲张4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出血部位、原因和中医分类等方面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将0.8g甲氰咪胍溶入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日,同时给予0.5g止血敏肌肉注射,2次/天。观察组:给予炒栀子10g、黄连10g、丹皮10g、仙鹤草10g、石斛10g、黄芩10g、象皮末10g、三七粉10g、知母20g、五倍子15g、制大黄5g、乌贼骨10g进行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两组均以一周为1疗程,总共3疗效。观察两组黑便、呕血、血压、心率等情况。
1.3 评价标准:参照赵贵明[2]研究,黑便、呕血停止,在7天内连续3次大便潜血试验阴性为治愈;黑便、呕血停止,在7天内大便隐血试验(±~+) 为显效;黑便、呕血停止,在7天内大便隐血试验(++ ~+++)为好转;治疗7天,黑便和(或)呕血仍存在,临床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α设为0.05,当P<0.05时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人数为46例,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人数为37例,有效率为7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观察组

50

24

14

8

4

对照组

50

17

11

9

13


2.2 两组呕血和黑便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呕血消失时间和黑便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呕血和黑便消失时间比较

组别

例数

黑便消失(d)

呕血消失(h)

观察组

50

3.74±1.23

54.24±4.27

对照组

50

6.32±2.65

71.64±6.53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血证中属于“吐血”和“远血(便血)”的范畴,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黑便。中医学认为络伤血溢是出血的本质,其主要病机是“瘀”、“热”、“虚”,当暴饮暴食、饮酒辛辣、过食肥腻和勉力负重等时,将会出现热积胃中而伤胃络,继而产生胃气失和,导致血随胃气上逆经口吐出,即为呕血,血下走大肠则出现远血,即为便血,大便色黑[3]。对于上消化出血的治疗,陈桂敏[4]等综合多家报道,发现中医学者主要主张辨证分型治疗,但分型方法多样,尚未统一。据范建国和程广勤[5]报道,上消化道出血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肝火旺盛型、胃热型、气滞型、血瘀型、气虚型五种证型,其主要治疗原则分别为泻肝、清热、理气、化瘀、益气。中医理论认为“急则治其标”,因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治疗原则为清热泻火、攻下降气、祛疲行血[6]。张学成[6]认为三黄止血汤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出血的理想治疗药物,其包括炒栀子、黄连、丹皮、仙鹤草、石斛、黄芩、象皮末、三七粉、知母、五倍子、制大黄和乌贼骨12味中药,其中栀子、黄连、黄芩、夏枯草、丹皮具有清肝泻火的作用,石斛、知母、仙鹤草有滋阴凉血和防火太过的疗效,五倍子具可收敛止血,乌贼骨能制酸护胃,因此,三黄止血汤具有泻肝和胃、凉血止血、柔肝敛阴、祛瘀生新的功效。赵贵明[2]研究表明,三黄止血汤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疗效优越。
  本文就我院治疗的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进行研究,研究中,在治疗疗效方面,观察组治愈率为48%,显效率为28%,好转率为16%,无效率为8%,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愈率为34%,显效率为22%,好转率为18%,无效率为26%,有效率为7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三黄止血汤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可明显增加治疗的有效率,降低无效率,提高治疗疗效。在呕血和黑便消失时间方面,观察组呕血消失时间为3.74±1.23d,黑便消失时间为54.24±4.27h;对照组呕血消失时间为71.64±6.53h,黑便消失时间为6.32±2.65d,观察组呕血消失时间和黑便消失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表明三黄止血汤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可明显减少呕血消失时间和黑便消失时间,缩短治疗时间,这与赵贵明[2]和张学成[6]研究结果相符合。
  综上所述,三黄止血汤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加速症状消失,缩短治疗时间,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是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的较好用药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贺香毓.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86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28-30.
[2] 赵贵明.三黄止血汤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1):13.
[3] 邹兵.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275-276.
[4] 陈桂敏,宋睿璞,刘茜.中医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2):281-283.
[5] 范建国,程广勤.上消化道出血辨证施治[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3):114-115.
[6] 张学成.三黄止血汤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199-200.

上一篇:咖啡酸片联合归脾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

下一篇:慢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辩证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