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联合检测PTC和心肌酶谱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5-10-07 09:47

摘 要:目的:探讨血中降钙素原(PCT)与心肌酶谱浓度检测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早期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同期住院的败血症患儿56例(实验组)和非败血症患儿 68例(对照组),测定两组患儿血清PCT和心肌酶谱。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急性期PCT阳性率(89.3%),血培养阳性率为(42.5%),感染组患儿心肌酶谱含量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生素治疗1周后PCT和心肌酶谱含量降至正常水平;而非感染性疾病组患儿PCT与正常足月儿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别。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早期血中PCT和心肌酶谱明显增高,联合检测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关键词:败血症;新生儿;PCT;心肌酶谱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延迟诊断或不适当的治疗可致新生儿预后不良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血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但其阳性率低,检测结果需3~7 d才能回报,影响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心肌损害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早期即可有心肌酶的异常[1]??。有研究表明PCT在新生儿全身感染时明显增高,而在病毒感染、各种非感染性疾病时水平正常或轻度增高,是早期、敏感、特异的诊断指标。本文通过检测血PCT水平和心肌酶谱评价其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124例住院新生儿,根据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2],将诊断为败血症的新生儿作为实验组(56例)。同期住院的新生儿年龄3~28 d非败血症疾病的新生儿6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临床病例资料完整。
    1.2 方法
    入院后分析患儿的诱因、临床表现,考虑有败血症时即作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 心肌酶谱,PTC和血培养。根据败血症诊断标准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研究实验组心肌酶谱和PTC的变化,检测PTC与败血症的依从性. 部分患儿3天后复查PCT、心肌酶谱。PCT测定结果分为4个等级,即<0.5ng/ml,0.5~2.0ng/ml,2.0~10.0ng/ml,>10.0ng/ml。PCT值≥0.5ng/ml为检查结果呈阳性。心肌酶谱。采用OLYMPUS-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OLYMPUS试剂盒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酸肌酶(CK)和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算降钙素原对败血症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它与败血症诊断标准的符合率。
    2  结果

    3 讨论
    目前认为PCT在体内可能作为一种次级炎症介质发挥其生理功能。当严重细菌感染时,甲状腺细胞,肝脏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肺、肠道组织淋巴细胞以及神经内分泌细胞都合成分泌PCT,此时血清PCT水平会明显升高[3],在新生儿期,只有胎膜早破>18小时才对PCT有明显的影响。其他因素如窒息缺氧损伤、母体PCT水平、母孕期糖尿病、高血压、手术创伤和麻醉不会对新生儿PCT产生显著影响,仅与新生儿自身的细菌感染严重程度有关。说明PCT可反映新生儿自身的感染状况,对新生儿疾病诊断有特殊意义。本组败血症组PCT阳性率达86.8%,与血培养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所以临床上对危重新生儿、怀疑败血症的新生儿,应检测PCT,及时鉴别是否细菌感染,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可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
    而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易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而肺炎克雷伯菌是社区和院内获得性感染的较常见致病菌。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时,以心血管系统的损害较常见,常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炎、全心炎、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大约1/3发展成严重心血管损害。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时,由于病原体和毒素对心肌细胞的作用,导致心肌细胞缺氧、缺血引起心肌炎、心力衰竭[4]。这时机体产生大量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它们具有活性,一旦发生反应常呈链锁式,损伤细胞膜的完整性,使其通透性改变,继而引起超微结构受损,导致血清心肌酶升高。临床上通过测定这些心肌酶来识别心肌受损程度。Arimura等报道, 新生儿肺炎急性期时AST、CK活力高于正常值10倍时病死率明显增高,高于正常4倍时,则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病率显著升高[5]。说明心肌损害程度与血清心肌酶谱活力升高程度相平行, CK-MB能早期敏感反映心肌损害的程度,对判断心肌受损具有高度特异性。CK-MB活性越高,提示心肌损伤程度越重[6],即心肌酶峰值越高心肌损害范围就越大,峰值持续时间越长,心肌损害则越持续。
    本文感染组患儿心肌酶含量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K-MB表现出较强的活性。说明心肌酶是我们判断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一项重要指标。
    PCT和心肌酶谱是诊断全身细菌性疾病的重要标志物,与血培养相比,其优越性更明显。在新生儿感染,尤其是重症感染时,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可作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参考文献】
[1] 邓曼君.新生儿败血症60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J].安徽医药,2008,12(2):551.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J]. 中华儿科杂志,2003, 41(12):897-89
[3]王瑾,张蓉,邵肖梅.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2):105-107.。
[4] 郭春燕.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6, 27(1):40.
[5] Arimura JL,Berre on medical management of severe brain injury[J].Crit Care Med, 2005,33(6):1392.  [6] 雷后兴,刘春香,兰菊红,等.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0):706.

上一篇:浅议急诊昏迷病人的诊治思路

下一篇:规避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风险和不良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