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体会

发布时间:2015-09-11 08:5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炎症性肠病。以腹泻,腹痛,黏液便,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病程迁延难愈,单纯西医治疗本病效果不理想,而中药保留灌肠可使药物直达病所发挥作用,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作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1例患者均符合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修改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均有腹痛,腹泻,黏液血便和里急后重等典型症状,并经结肠镜检查确诊。其中男24例,女27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1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6个月。其中,轻度溃疡29例,中度溃疡16例,重度溃疡6例。
  1.2药物制备方法将黄连15g、黄柏15g、白头翁15g、茜草根15g、诃子6g、仙鹤草10g等中药加水500ml浸泡半小时,再煎至200ml备用。将白芨15g(研成粉),青黛15g加入药汤中搅匀备用。
  1.3治疗方法嘱患者将大便排空后取左侧卧位,臀下垫一次性中单,采用专用灌肠肛管,前端涂少许石蜡油,由肛门缓慢插入,插管深度为40cm。将中药液加温至39℃用60ml注射器缓慢灌入。约10-15min灌完后采取胸膝位,然后再采取右侧卧位,多次变换体位,扩大药液弥散面积,延长保留时间。有患者灌肠后发生腹痛,不能保留灌肠液,可加入2%利多卡因5ml入灌肠液中,能止痛并延长灌肠液保留时间。20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取大便镜检,并行结肠镜检查。
  1.4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学术研讨会疗效标准制定》制订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1~2次/d,结肠镜检黏膜基本正常,停药6个月后,观察无复发,病理检查未见炎症性改变。好转: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一天2次以上,结肠黏膜糜烂或溃疡消失,肠黏膜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息肉形成。无效:临床症状及结肠镜黏膜及病理检查无改善。
  2结果
  治愈:20例,好转:2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6%
  3讨论
  3.1药方中黄连、黄柏、白头翁主要作用为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止痢,仙鹤草、白芨主要作用有收敛止血、解毒、消肿生肌等功效,诸药合用达到消炎、消肿、减少出血,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灌肠液在肠道内存留时间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当溃疡面严重时,药液与充血破损的肠黏膜直接接触后引起疼痛,肠蠕动加快,加速药液的排出。灌肠液可加入2%利多卡因,能解除平滑肌痉挛,速效止痛,解除了灌肠液对充血破损的肠黏膜的刺激,使其在肠道的保留时间延长,保证药液的充分吸收,发挥治疗作用。由于灌肠液在肠腔内弥散,对肠黏膜起直接的修复和保护作用,并且温度为39℃,由于温热刺激,引起肠黏膜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修复结肠黏膜炎症。
  3.2护理:①做好入院评估入院时,责任护士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消除其紧张不安的心理,评估患者的病史,对疾病的认识等,讲解有关内容,做好入院评估。②心理护理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迁延难愈,患者心理负担很重。护士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尽量满足其合理的生理、心理需求,给患者情感支持,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能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各种问题。③灌肠护理为患者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操作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灌肠时关好门窗,用屏风遮挡,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操作时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患者有腹胀或便意,灌肠时有阻力,可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并适量减慢推注速度。观察患者大便次数、性状,有无脓血等。④饮食护理饮食对本病的影响较大,合理的饮食可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应指导患者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食物易温热、软、熟、易消化、新鲜、富有营养,易炖、煮、烩、焖等形式,不宜粗硬、油腻、生冷及刺激性和纤维多食物,避免油炸、煎、熏等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腹泻时烹调各种菜肴应尽量少油,宜少量多餐,增加营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胃肠病学).中华消化杂志,2001,6(1):56-59.

上一篇: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儿科门急诊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长护理沟通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