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推荐优秀的社会问题心理学论文范例欣赏(共4篇)

发布时间:2023-12-11 06:11


   什么是社会问题心理学?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存在的社会问题也是不相同的,所以社会问题心理学的内容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社会问题心理学论文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心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


  1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几个社会问题


  1.1对自身的认识存在偏差


  这里提到的人的问题,笔者其实强调的是人的形体和精神之间能否高度统一的问题,这与人类的自我修养的息息相关,与人的人生阅历和受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关系。在儒家的道理中,“修身养性”是社会人需要在社会环境下达到身心和谐的重要通途。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传统儒家“修身”的思想并不能决绝商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全部问题,在法治社会的底色之下,我们的社会依旧需要道德、呼唤道德,这道德本身却不能为我们所有的成员所践行,这成了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单纯并完全依靠法律来制约和影响人的行为,对于这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运行来说,显然远远不够,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成员对道德的心理认同——即道德感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2人与社会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是处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并与其所存在的社会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由此而来的许多社会问题愈发凸显,众多的社会问题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群体的心态,人对于社会的仇视、冷漠,对于他人的敌意、不满,正在成为整个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细究人与社会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能得到践行;社会保障无法落实;社会安全无法保障。我们一方面承认这种竞争为整个社会的物质发展带来的重大变革、作出的重大贡献,同时也必须承认,很大程度上,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为转型期的社会心理的稳定创造了很大的困难,这也成为了整个社会变化发展中产生种种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


  1.3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


  在以往人们的人之中,人与自然之间是索取与给予的关系,伟大的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让人类能够得以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不断地进步发展,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然而由于工业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人类有了更高的物质需求,同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在逐渐提高,加上人类贪图更加安逸、更加享受生活的想法逐渐支配人的行为,让个体私欲极端膨胀,在这种欲望的支配之下,人类开始试图违背自然规律,向自然过度索取,不断地破坏自然环境,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地酿成自然灾害,危及人类正常的生存发展。以此为背景,社会逐渐开始产生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渴望向自然索取更多,另一方面有恐慌自然界反噬给自己生活环境、乃至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在矛盾心态的牵缠纠葛中,人类迄今为止也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不能在实践中更好处理好相关的问题。这样一对原罪式的矛盾,客观上影响了人们幸福感的获得,更多的人会因为环境指标的持续下降而感到非常的焦虑和痛心,与此同时也会为社会的高速发展之下的个人的发展进步速度太慢而感到焦虑。这种种的问题都需要心理学家进行普世价值感观的宣讲、对于人们的消极的社会心态加以调节,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在和谐稳定中找到前进的方向、踏上前进的坦途。


  2心理学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所能发挥的作用


  2.1社会心理学能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出贡献


  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源动力,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社会发展做贡献,是摆在当前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重要问题。为了直面和解决这一问题,心理学家可以尝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去研究劳动劳动者在生产生活中的样貌状态,寻找和勾勒一个群体的心理学画像,总结社会人群的心理学规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满足劳动者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上述方法一方面能够排解劳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苦闷情绪,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也能让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大程度的激发,让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更大层次的激励和满足。推而广之,以达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实现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2帮助政府制定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


  改革发展的事业固然需要全民参与,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和指导事实上正在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于社会情绪的把控,对于社会思潮的引领,对于公众舆论的监督,都是决定社会是否能够正常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面对这样的一个社会,政府若想要在引导公众、引导社会舆论潮流方面有所建树,就需要认真思考这个过程中的我们社会心理学学者所能做到的事情,创造条件和契机,让心理辅导和心理救助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风尚,形成一种习惯。


  2.3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展开


  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社会风气的好转与各方面的工作都息息相关。其中社会心理学学者在此参与党和政府的工作,通过研究社会群体的各类行为,探求这些人的心理学根源,则对于正确引导人们的正确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认为,对心理想象的研究和对社会人群的社会心态的引导,关系到我们的社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实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社会心理学事实上研究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意识支配下的行为,这从根本上反映了整个社会群体的行为倾向。分析和研究社会行为,能够帮助解决社会中转型期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能够帮助社会群体排解心理压力,以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第2篇: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和谐社会与贫富差距


  [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对民众的社会心理造成了一定冲击,也必然影响到社会和谐。文章对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现状进行总结,对这种差距导致的某些社会心理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促进和谐社会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心理学;贫富差距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与此同时,我国已成为一个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国家。社会心理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且敏感的问题譬如上述的贫富差距问题,势必会在社会心理上得到及时且较大的反响,而这种反响必然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拉大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给社会各阶层、各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既深且广,其在社会心理及社会和谐方面的影响更为强烈。本文拟针对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状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做一初步分析,进而对如何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提出看法。


  一、贫富差距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平均化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得到一定遏制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了另一个极端,贫富差距逐步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目前,我国近6000万成年人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确定的贫困线,同时我国已产生了一个约400万人的富有阶层(人均拥有财产都在100万元以上)。据资料统计,当前我国占家庭总数约20%的最贫穷家庭仅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中的5%左右,而占家庭总数约20%的最富有家庭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50%。其次,城乡之间的差距。建国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一直存在。据统计分析,1998年城市居民中收入最高的占全国家庭总数20%的家庭,同农村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户相比,差距约13倍,城乡居民之间的实际收入差距很明显。再次,行业之间的差距。在国有垄断性行业、外资企业、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内就业的员工,不但工资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员工,还且还有各种奖金、提成、分红以及住房、保险等隐形收入,而一些企业由于受国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及因企业内部管理、经营等方面的原因,长期外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甚至破产倒闭,企业职工的收入相应受到影响甚至没有保障。最后地区之间的差距。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差距已普遍接近或超过1:4,其中东部地区和诸如贵州、甘肃等省份的差距已接近1:7甚至更高。可以预见:随着业已形成的优劣环境,随着各类人才的“孔雀东南飞”,随着中西部资源的廉价东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已经拉大的地区差距可能还有进一步拉大趋势。


  二、贫富差距产生的社会心理对和谐社会的不良影响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是和谐的。但是总体和谐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没有利益冲突。由于过去我们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至于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与此相伴随,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从经济增长规律来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存在一定的经济差距是正常的,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差距拉得过大,必然会造成诸多方面的严重后果。其中,在社会心理方面产生的不良后果显而易见。首先是导致公众的心理失衡。中华民族一向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心理,改革开放之前,实际上实行的“平均主义”导致了全社会普遍贫穷,但公众的心理基本上是平衡的。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在一二十年内骤然拉开,人们的心理天平猛然失衡,心灵受到强烈撞击。部分民众的心态长期处于不安、失落、惶惑和焦虑之中,尤其在看到一些人依靠手中的权力和非法手段,发不义之财,过着奢靡的生活时,民众的不满和愤怒情绪迅速蔓延,萌发并不断产生一种“仇富恨富”心理。这种情况,如果没有适当的方法予以疏导和宣泄,就可能危害社会和造成冲突,威胁社会稳定及安全。其次,还致使多数人求富心理失控。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准有了普遍提高,但人们的满意度并没有同生活水平成正比。一度流传的“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就说明了生活水准的提高对缓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多数人都感到自己相对贫困,自己是穷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剥夺”,而那些处于温饱或贫困状态的人们,他们的挫折感必然更为强烈。应该注意的是,挫折能引起承受者的情绪愤怒,而且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果某种挫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因素使受挫者众多,那它可能产生的反社会行为就不能不给予重视了。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另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就是激活了部分人冒险求富、违法求富心理。一些人在富起来以后,个体价值本位意识张扬,不思回报社会、造福乡梓,而是胡作非为,横行地方。一些恶人热衷于谋权,金钱在他们手里似乎是万能的“魔棒”,可以换来一切。一部分地方腐败官员对这些人没有给予应有的打击,这种现象反映到社会心理上引发了一种“示恶效应”,造成并强化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感觉。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公平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在理念和制度上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主要就是体现公平。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思路,认真研究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从利益协调入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社会风险,使我国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应该看到,效率与公平都极其重要,不可或缺,只有二者兼顾,把效率和公平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总的目的,这也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毋庸讳言,诸如权钱交易、分配不公、官商勾结、行贿受贿等多种社会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成员经济收入的差别,而经济收入的差别已经在社会层面显示出不良后果,即导致社会中等收入阶层人数减少,低收入者增多,社会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已迫在眉睫,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讲话所提出的观点,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三、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要求,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到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到十七大报告,“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的提法随处可见,从中可以清晰看到,这些年来我们党对于社会和谐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根据我党关于社会和谐这一问题的相关论述。针对贫富差距产生的社会心理状况,依据社会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当前的实际情况,就社会心理的优化途径作如下思考。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从全局“做大蛋糕”。社会公平的前提是财富的极大丰富,否则就会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错误公平观。国家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努力加快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从而缩小成本和代价。社会转型持续的时间越长,体制转轨的速度越慢,社会所付出的代价越大。


  第二,从宏观层面构筑社会安全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在城镇,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相关福利机构和其他制度性安排:努力为下岗职工和失业者创造边缘性就业机会,建立职业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其素质;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快人才信息流通;在农村,积极探索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从制度上保证成本的最大节约和效率的最大发挥,加大农业的投入,积极减轻农民负担,探索因地制宜的税收政策。


  第三,探索真正代表公平的分配制度,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公平分配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充满活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公平的收入分配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公平。每个人不管他的出生、能力、背景如何,社会都应为他的发展提供同样的机会,这就是起点公平,起点公平包括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和每个劳动者拥有平等的就业权利。过程的公平就是指人们在竞争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从而获得相应的利益,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过程公平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激发社会活力的源泉,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分配结果的公平,就是社会的一切财富和利益要均衡分配于全体公民,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当然,结果的公平并不是意味着平均主义,收入差距是必然存在的,但这个差距必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保持在社会各个收入阶层都能认可和接受的程度。


  第四,加强社会整合功能,建立畅通的流动机制和沟通渠道。社会系统的结构要素面临着新的整合,社会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面临着怎样“洗牌”的问题,这就需要有全局的高瞻眼光,进行制度的创新和完善,逐步建立高度整合的制度,形成一个覆盖所有阶层的心灵的沟通网络,淡化阶层的边界,提升整个社会的亲和度和人文关怀,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曾对和谐社会的特征作了简要的概括和论述,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据此,遵循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把缩小贫富差距置于社会心理学视野,必然大大有利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3篇:简论合作学习的角色扮演在“社会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众多高校已将“社会心理学”作为普及大学生心理知识的通识课程,但传统教学不注重将课程与社会需要、优化学生心理需要、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些因素结合,只是单纯的理论讲授,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有必要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基于合作学习的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自身遇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位身心健康、具有合作精神、能力出众、主动参与的真正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社会心理学


  一、合作学习的提出和我国大学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学习的提出


  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用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解释了合作学习(coperativelearning)的优势,从而使合作学习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应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氛围,同时对提高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质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称为是最近十年来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限选课,它的内容涉及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多个因素,比如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个体如何认识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会力量;个体基于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关系;个体如何将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他们对心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为他们的学习、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沟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模式。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向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生按时听课并做笔记,课程结束后参加本门课程的期终考试即可拿到学分。老师没有对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关注和重视,这必然造成了我国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缺乏对知识的质疑精神,最终也导致了大学生人才的质量令人担忧的状况。在大学“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变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合作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体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相互依赖的学习环境,能够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心。这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和谐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方法。过去常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现在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和发展。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学发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心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积极做人、积极愉快的交往和获得终身的发展。笔者在大学“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特别是针对大四学生到课率低的实际情况,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之下,发挥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院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学课堂上的许多理论,依靠单纯的讲授方法,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深刻体会这种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如果不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程度也不高,更谈不上学生应用和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了。笔者给大四文科学生上课时发现,学生到课率仅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学生考研复习、找工作、考各种资格证书,放松了对专业课程的要求。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须打破当前这种僵化和无效的教学模式。作为目前全球众多国家都在采用的一种富有实际效果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应考虑到在该课堂的教学设计一般程序中,将构建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结构为主,同时还要把合作学习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务、方法、管理、评估、情境、技能等)纳入到课堂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关于如何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而言,笔者采借了西方学生小组学习法中的“拼图链接”和主题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按自愿的原则组成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9人,老师将每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按小组数量分成一定数量的单元。每个小组随机从学习内容中抽取一个作为本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内部讨论和商量每位成员在这个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身份。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一次机会成为一次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或“专家”。小组成员认可抽取到的教学内容,努力掌握内容,同时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和协作,集体备课,写出一份质量较高的讲义。在即将到来的课堂上,“专家”或“教师”将给所有的学生讲授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同时由本组所有同学一起负责全部同学的疑难解答工作。每个小组都必须认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学内容,每位小组成员也不断地进行着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如何让各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彼此关心,从而共同提高课堂学习的良好社会新氛围是这种合作学习法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先讲授相关理论,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各个主题扮演活动中实际的角色体验活动掌握理论知识。比如讲“偏见”这一章知识时,学生以9人为一组,老师先对学生提出主题扮演活动的要求,然后由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分工下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主题剧本,讨论主、次要演员的人选,经过彩排,最后开一个角色扮演活动的总结报告。笔者专门拿出6节课(共3次,每次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全专业总共有76名学生,被随机分成为11组,每组为6~7名学生,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会参与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之中,而且小组内部成员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高度互动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气氛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主题任务。每小组自愿产生一名组长,组员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准备活动。笔者根据每章的重点内容,给出了11个主题(比如著名社会心理学专家莅校讲座、爱上你、傲慢与偏见、助人为乐、一次重要会议等等),然后按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11个小组。其中各组的组长由学生自愿申请担任,但必须得到本小组成员的认可。角色扮演活动一般安排在本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在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通过合作学习,在统一的主题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动作为一种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2.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笔者在对这种教学方式近10年的运用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同时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学生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非常积极,为了能让本小组的扮演得到全专业和老师的肯定和认可,他们积极为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出谋划策、群策群力,不遗余力地在一起讨论剧本、商定演员、排演剧本,直至达到他们希望看到的效果为止。笔者从学生身上看到了真正属于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内心感到十分欣慰和快乐。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他们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的理论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提高。而且,学生们坦言自己在今后的人际相处中会更多地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和主体的位置,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随着教师进一步积累教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这门课会越上越好,让更多的学生从合作学习中受益。


  第4篇;浅谈腐败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1产生腐败的社会心理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性的全面张扬和“解放”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一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动因。腐败从心理上说,其根本原因还是人性的非善良因素的恶性膨胀。心理的形成,既不是与生俱来、后天无法改变的,也不是完全由客观环境决定、个人无力抗拒的。它是腐败主体内在动因和外在诱因相互作用、转化的结果。外在诱因包括微观社会环境,即与腐败主体在各个方面保持着长期而密切联系的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中观社会环境,即以腐败主体的交际圈为范围,包括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同乡、邻居等;宏观社会环境,指一定时期的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比如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由于风气不正,监督机制乏力,使得少数腐败分子得不到及时查处,即使查处了也是不痛不痒,有的甚至边查处边升官;而一些清正廉洁的干部却往往吃不开,被斥为没本事。


  1.1贪婪心理


  有些人从小打小闹开始,贪污受贿达到一定数额后,贪欲已无法控制,有的受贿多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仍感到不满足,聚敛金钱已成为一种习惯性心理。违纪违法金额高达100多万元的浙江省台州市原市长孙某一次收受一笔美元后,竟与妻子两人坐在床上一张张地数着、欣赏着。


  1.2失衡心理


  许多现职领导干部认为收入与贡献不相符,有的甚至与企业主、大款、外商、发达国家公务员盲目攀比,心态严重失衡,认为通过手中权力谋取一定利益“是合情合理的”,尤其是一些过去曾取得过“政绩”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得到的太少而失去的太多,想趁自己还有职有权时捞一把。


  1.3集体安全心理


  在近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犯罪案件中,串案、窝案越来越多,关联犯罪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参与串案、窝案的腐败分子中,有一种较普遍的集体安全心理。往往以某个企业为核心和纽带,当地一些党政领导和海关、边防、公安、税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与一些非法运作的企业经营者结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利益集团,或称之为“圈子”,圈内之人对“圈子”有一种安全依存心理,认为只要大家相互保护,上不怕组织调查,下不怕百姓举报。


  1.4侥幸心理


  一些人在腐败犯罪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法不责众,东窗事发者是倒霉,撞在枪口上了,或者“大意失荆州”。相当一部分犯法犯罪的领导干部自认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组织不知,群众不知,风险小,保险系数大。一旦事发被查处,不从内心反省忏悔,而是自认倒霉。


  1.5消极从众心理


  随波逐流是引发腐败较为普遍的心理。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处在中层领导岗位的领导干部,在集体腐败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腐败的危险性,主观上并不想参与,但因种种利害关系,“无可奈何”,混迹于腐败分子之中,同流合污。一些行贿者在给某些领导班子成员送红包时,一旦遇到拒收者,就声明“其他领导都收了,就看你的了”,拒收者往往因担心班子其他成员对自己不信任,只好随大流。


  1.6尊敬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送礼的方式来表示尊敬。这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本无可非议。但一旦这种活动介入政治生活,界限就模糊了。如果拿国家、集体的钱财来表示尊敬,就不是一般的送礼问题了;即使拿个人自己的钱财来对领导干部表示敬意,弄得不好也会形成不正常的人际关系,甚至违纪违法。


  1.7寻求保护的心理


  行贿者的基本动机是寻求保护和支持,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一些行贿者或为了寻找靠山,背靠大树好乘凉,或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以求出人头地。“怕吃亏”的心理。一些领导干部原本靠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干出了一定的成绩,但看到那些跑得勤、送得多的平庸之辈比自己升得快,心中失望,于是也耐不住寂寞,加入跑官买官者的行列。


  2腐败的社会心理救治


  腐败个体的心理历程,大都有一个从启蒙、试探到被动参与再到主动出击甚至疯狂的渐进过程。在启蒙阶段,每个腐败分子都有无形或有形的“引路人”,耳濡目染,由看不惯到渐渐习以为常。在试探与被动参与阶段,由于有人试图用不正当手段来交换他的权力,千方百计与他“联络感情”,其计之巧,简直令人防不胜防。他也被动地参与一些请客受礼或收受少量金额,大打“擦边球”。当然他内心是战战兢兢、惶恐不安的,但只要一直“平安无事”,则慢慢心安理得,甚至不如此反而不习惯了。这是一种心理的适应过程,一旦适应,就会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模式因此,进行心理教育和救治,包括认知、情感、意志、需要、信念、能力、性格等方面心理素质的培养,对防治腐败十分重要。


  2.1理想信念救治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真实性和实践正确性的确认。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持久的活动动机。我国国家公职人员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确信。人一旦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发生怀疑和动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精神支柱,就可能以物质上的满足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持久、扎实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应加强理论学习。通过深化理论,提高认识,以坚定公职人员的崇高理想信念。为重实效,理论学习必须抓紧、抓实、抓牢,要正规化、制度化、定时定点定人集中学习。要将政治理论水平的考核作为公职人员晋升、评职、奖励的硬指标,要改变理论学习形式化、业余化、不稳定化的缺点,使其牢固树立公仆观念,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发扬民主、主持公道、廉洁奉公、勤政敬业、遵纪守法、依法行政。2.2品格意志磨砺


  品格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行为目的,并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其作用在于促进个体完成行为动机的斗争。如何处理行为的动机斗争,反映了一个人的品格意志水平。品格高、意志强的人解决动机斗争的原则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坚强的品格意志是抵抗不良行为的重要心理屏障。心理学家范德尔(Funder)研究发现,抗诱惑力的强弱与性格特质有关。抗诱惑力强,其性格特质主要有慎重、注意、理智、合作、专心,由此可见,在塑造公职人员的性格时,要注重培养其积极的性格特征,以明确其目的性、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英勇、镇定、纪律性等,从而增强其抗诱惑力。


  2.3自我教育复苏


  自我教育是一种对自己品行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以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教育方法。其心理基础是心理素质中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成熟。它具有自觉性、自主性、自教性、内控性等特点。是以高扬主体自律精神来塑造完善自我,在反腐倡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公职人员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就是自我教育力度不够。自我教育的复苏,是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公职人员的自我教育包括:自重,即尊重自己人格,珍惜自己名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坚持为“官”之德,掌权为公,服务于民;自省,即按照社会要求或模范人物的言行经常进行理性反思;自知,即严格解剖评价自己,发扬优点长处,克服缺点错误。


  2.4个人需要调控


  需要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反映,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即有机体的活动总是被某种需要驱使着,欲望的不满足是激起有机体活动的普遍原因。当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因极度贪婪时容易产生腐败行为,所以要防止和消除腐败,必须对个人需要进行合理调控。首先,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个人合理需要。其次,培养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一种内化了的优越标准的成功需要。

上一篇:女性犯罪心理学因素及预防作用论文(共2篇)

下一篇:大学生交往心理学障碍研究论文(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