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民国时期电影杂志

发布时间:2023-12-08 02:28

民国时期电影杂志

1923年叶劲风编辑的《小说世界》,其中几期经常报导好莱坞电影,包括中文的电影简介和明星照。自1933年8月到1937年7月,天津的《北洋画报》出版了107期周刊性的《电影专刊》,经常报导西方电影的消息。30年代中期,国家电影检查委员会的电影检查报告列出所有批准公映的电影,大多数是好莱坞作品,但也有大约60部在1931-34年被禁的国产片。40年代初一些流行杂志,像顾冷观的《上海生活》,刊登一系列由百老汇戏剧改编的电影与好莱坞1941-42年的制片计划。40年代后期,《电影杂志》半月刊用主要篇幅来报导好莱坞消息,并辟有像「影星标准译名」和「外国电影在上海」之类的专栏,按制作公司的顺序列出好莱坞电影的中英片名。苏联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可能不像好莱坞那么直接,因而也就很难估计。然而,它对30年代左翼影评的影响就很显然,因为从那时候起,苏联电影理论的翻译就开始影响年轻一代的评论家。关于民国期间上海电影的更多资料可以从那些名导演、剧作家、演员的大量传记中收集到,而这些个体经验的叙述往往是被标准的电影史所排斥的。如果光论正规的出版物,1927年的《中华影业年鉴》可能是最早的全书,它涵盖了电影业各个方面。想要继续探索与民国时期上海电影与文化相关的问题,我们必须意识到另外一些文化形式所担任的重要角色:像摄影、画报、漫画、报纸、电台和其它大众的媒体。显而易见,电影和印刷文化的关系构成了本书的一个焦点。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目标是探索这些印刷物以外或银幕画面背后的隐藏层面,在这个层面中,政治观念、大众观点和私人幻象交汇成一个表面无法察觉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尽管它们之间还是有互相排斥的一面。

为什么黄色是低俗代名词?

很多人心中都有个疑问,为何那些低俗的新闻,被称为“黄色新闻”?还有黄色电影、片子等等。

在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黄色是最高贵的颜色,时间有多长?至少要从唐朝开始算起,到清朝,这期间一千多年里,虽然各朝代皇帝所用的黄色不尽相同,但自始至终,黄色一直都是皇室所用的颜色,是高贵的代名词。

在那些时候,只有皇帝和小部分皇亲贵族可以穿黄色的衣服,那时如果没有皇帝的允许,你该私自制作或穿黄色的衣服,就要受到惩罚,严重者可能连性命都不保。清朝时,因此还出现了“黄马褂”热,谁要是被皇帝赏赐穿黄马褂,那简直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

记得《雍正王朝》里的一幕,年羹尧在被罢官之后,一个人坐在城门口,落魄的像个乞丐,但即便如此,他也比经过城门的那些官员要身份高贵,那些官员见了他也不敢对他动粗。并不是因为他曾经是大将军,而是他身上穿了一件黄马褂。

这么高贵的颜色,到了近现代却成了令人所不齿的低俗的代名词,不得不让人生疑,为何会这样?这主要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在19世纪末的英国,曾出现一本叫《黄杂志》的杂志,刊登了大量低俗、颓废主题的内容。这引来一向自认为高雅、风趣、文艺的那些英国小说家、作家、画家等等人士的声讨,后来一名英国非常著名的剧作家,因同性恋被抓,而他被抓时,正好拿了本《黄杂志》,这让人们更加觉得这本杂志是低俗的代名词。

此前,在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也有一则关于“黄色”事件。19世纪末,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普利策在他的《世界报》上办了一个漫画专栏,主人公是画家奥特考尔特画的一个发型稀疏、没有门牙、穿着肥大黄色睡衣的男孩。专栏借“黄孩子”之口讲述纽约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黄孩子每天在纽约平民区遇到的事情当中经常会出现抢劫、打架偷窃、下三滥等各种事情。

这与此前这类报纸杂志一直刊登严肃新闻,一本正经的讲“高大上”的新闻事件不同,但也正如当年《还珠格格》小燕子打破人们传统观念中女子形象而广受欢迎一样。《纽约世界报》刊登的黄孩子漫画受到了普通读者的广泛好评。

这也吸引了普利策的竞争对手,《纽约新闻报》的赫斯特的主意,在他的运作下,包括专栏画家理查·奥特考特在内的一大批《纽约世界报》的精英们被挖了他的麾下,这让普利策不得不开始和他正面交锋。双方一边继续利用媒体阵地进行白热化的竞争,一边诉诸法庭。这场争夺“黄孩子”的战争在整个纽约引起轰动。人们将双方在这一竞争中,在媒体上发表的粗劣的、低俗的、带有刺激性的、吸引眼球的那些新闻,统称为“黄色新闻”。

民国时期,随着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那时已没有了封建皇家,更没有黄色是皇家专用色的习惯,“黄色新闻”的说法也随之传入,并一直沿用至今。

希望能对您有帮助,也祝您生活愉快!

上一篇:会议论文投稿要求

下一篇:淮阴师范学院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