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伦理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6-12-04 15:06


伦理学是从道德意识的角度去研究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它的宗旨是要充分发挥人们的道德自觉性,来调整人们社会关系中的矛盾,以达到控制社会系统的目的。管理科学则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手段,在管理的过程中调节、控制生产领域的人事矛盾,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因此,就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伦理与管理是相通的,理应把道德因素摆到管理过程中的应有地位,发挥它应有的“管理职能”。建筑管理伦理就是参与这些工程活动中的管理人员应具有的伦理精神和道德品质、应自觉遵循的道德规范与应承担的道德责任。


1.以人为本的伦理原则


当前,我国政府确立了社会发展的新思路——科学发展观。国家建设正在努力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新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社会“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也是包括建筑行业在内的管理伦理的根本依据。建立建筑管理伦理价值之所以“可能”,遵守建筑管理道德规范之所以“应当”,就是因为在天地万物中,人是最宝贵的,最有价值的。中国古代《尚书•泰誓》早已提出:“惟人,万物之灵。"《荀子•王制》进一步认为,人不仅有灵知,而且还有道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人之所以为天地间最有价值者,是因为人不仅自身有价值,而且能够创造价值。管理实质上是对被管理者的行为一种有意识的控制和调节。“以人为本”的伦理原则在管理中究竟占什么地位呢?曰本经营管理学家土光敏夫的“经营管理之道”的特色,就是注重伦理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作用,从而竭力把管理方法带上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对现代管理中领导者应有的道德素质,进行了很有见解的阐述。他十分强调管理者在职工中的以身作则精神,主张要强化权威、弱化权力,强调上级应当为下级服务,处室等职能部门应当为现场服务。这样,人们就会感到相互关系是平等的、和谐的。很显然,这种上下级之间的融洽道德氛围是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尊重个人”。这家国际著名公司的成功经验表明,任何组织为了生存和取得成功,必须有—套牢固可靠的信念作为一切方针和行动的前提。从某种意义来说,一个组织的基本哲学、精神、动力比技术或经济力量、组织结构、革新、时机,对它的相对成功更为重要。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的根本之道,同样也是建筑管理伦理的基本原则。


2.安全至上的伦理底线


安全至上是建筑工程活动中贯彻“生命神圣与以人为本”的逻辑结论。建筑工程活动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自身服务的活动。人既是建筑工程活动的主体,也是这项活动服务的客体。人命至重、工程安全的伦理底线要求体现这种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的统一,为他人创造价值与实现自身价值的统一。确保“安全至上”则是实现这种价值的基础。如果工程不安全可靠,那么建筑管理中的伦理价值就无法实现。造成建筑工程安全责任事故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若从深层的伦理精神来看,则主要与轻视的人的价值,不遵重人的生命权,违反人道主义精神有关。其实,对建筑工程安全负责,使之万无一失这是建筑管理者的责任、义务、良心等最起码的伦理底线。建筑工程安全主要指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要因为设计、施工、管理等问题,而发生人员伤亡、危害人的健康和造成财产损失。企业管理者要自觉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等措施,指挥作业时有高度的职业道德责任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不强令职工冒险工作,以避免工伤事故。不仅如此,在施工的“高危地带”还要以仁爱之心与人道精神考虑施工人员以外的他人安全。如果建筑管理者没有这种安全意识,像修建房屋的脚手架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因脱落、坠落而砸伤、砸死路人等事故是很容易发生的。建筑管理者不注意安全而造成的后果不仅要受到民法的制裁,同时,还会引起内在良心的自讼和社会舆论的谴责。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安全至上”的伦理内涵也有时代的变化。它不仅从人类的安全,而且还扩展到生态的安全。对一些小区开发、道路建设和水库修建等大型建设工程,要特别关注工程项目周围的生态安全问题,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危害。工程完成后尽力进行生态的重建、修整或创造新的生态系统,使生态的完整性和完善化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同样也体现了我们当代人对后代人的伦理关怀。


3.创优工程的伦理目标


以创造优质工程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一个优良企业要达到的崇高目标。同样也是建筑工程管理者道德责任感的集中表现。“百年大计,质量第是建筑行业的座右铭。质量第一所体现的是价值取向,百年大计所体现的是行业精神,因为质量符合标准或优质的建筑工程是工程安全的直接前提和基本保障。针对市场竞争,人们要求追求经济效益,要用竞争手段。由于目前建筑行业的法规还不够建全,一些建筑企业的管理者为了拿到工程项目使用各种手段,其中手段之一就是盲目压价,用根本无法完成工程的造价去投标。中标后就在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做文章,启用非法设计人员搞黑设计、施工中偷工减料、材料上买低价伪劣产品,最终使建设物的”百年大计“大大打了折扣。某建筑工程公司承担了一座办公楼的建造任务。由于甲方单位对工期要求很紧,并提出”提前一天交工奖励1万元,延期一天交工罚款1万元“的合同要求。由于施工过程中遭遇防水涂料短缺的情况,这家公司的一位工长情急之下,取消了楼内各洗手间的防水层施工工序,使工程提前数天结束。工程验收时,有关方面发现问题提出质询,那位工长主动交上了可观的罚金。他精明地发现交这个罚金比拖延工期的罚金少,另外还有提前交工的奖励。这位工长为自己的公司谋得了利益,又按规定交了钱。从法律角度讲没有什么责任,但从道义上,他要负道德上的责任,因此而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办公楼的使用者为该工长的”精明“大吃苦头,在使用洗手间遭遇了长年”下雨"的窘境。应当指出,创建优质工程并不仅限于消极地避免安全事故,没有漏水和漏气等问题。它还有更高的伦理追求和更丰富的道德规范。也就是说,应当将维护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扩展为满足人的享受权和发展权。如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使建筑物更加人性化和更具有方便性、舒适性和审美性,并遵照管理工效学的原理,进一步满足人的感官和心理的需求。正在兴起的居民生态住宅、绿色商务楼等,就是真、善、美有机结合起来的建筑物,这样的优质工程的建成,应当说德艺双馨的建筑管理者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贡献。


4.精益求精的伦理手段


要使建筑工程安全可靠,质量优质,体现以人为本的伦理原则,管理者必须做到对工程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项建筑工程的落成少则一年,多则几年甚至十几年。建筑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监查,几十个环节上百道工序中,任何一个地方管理出现问题都要涉及到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讲得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主席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这一论述对我国建筑行业很有意义。如果我们在工程管理中疏忽大意,粗制滥造、因循守旧就很难达到工程的科学管理和效益良好。我国某城市建造跨江大桥时,就出现了一次重大的返工事件。有关部门在工程的关键时刻把水泥的标号弄错了,错把低标号的水泥用到了应用高标号水泥的工段。等到这个重大失误被发现时,几十吨混凝土已经灌注到了桥墩上。工程总指挥发现了这个错误后,立即要求工程停下来,并要把已灌注的混凝土弄掉。然而,一部分混凝土已经凝结硬化,如果用炸药炸,不仅影响桥体强度,而且影响其它工段的施工,所以,只能靠人工一点点敲,工程之艰难可想而知。有的技术员经过紧急计算后,认为这部分水泥标号虽然低一些,但对桥的质量没有多大影响。但是,工程总指挥力排众议、坚持返工。他认为建大桥要想到百年以后,质量问题不能有丝毫马虎,宁愿让施工人员对他不理解,宁愿让市民埋怨他拖延了工期,宁愿建筑公司的经济效益受到的损失,也要返工。总指挥反复向大家陈述利害,终于用他高尚的道德榜样感召了大家。几十吨混凝土被敲掉,一座坚固和完美的大桥终于横跨江面。管理人员疏忽大意、考虑欠周、缺乏求真务实、严谨慎重的精神,决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从态度及其引起的后果看,这里常有价值指向与道德追求的问题,反映了他们对国家建设与人民生命财产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义务感。至于不顾主客观条件,违背科学规律而搞“献礼工程”,为抢工期而不按程序设计施工,结果求虚名而得灾祸,留下质量隐患,其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主要应由领导者来负。


5.廉洁公正的伦理监督


建筑工程管理伦理是一种制度伦理,其基本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已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设标法》等诸多法规和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但这些法规条例是需要人,首先是有关官员和企业管理者来执行的,他们如果品德低劣,不是廉洁奉公,而是贪赃枉法,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做到公正处理承包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预防工程风险。建筑工程中的偷工减料、克扣工资、压低造价和粗制滥造等违法悖德行为,大多是与发包、承包、转包中以权谋私,索贿行贿和收取“管理费”等形式出现的盘剥现象密切相关。“豆腐渣工程”实质上是“腐败工程”。"豆腐渣工程”一词出自1997年浙江钱塘江一段防洪挡潮工程。这项工程经过层层剥皮式的五次转包,到最后一轮承包者手里已无利可图。于是包工头乘夜晚无人监理的情况下,指使民工不是按规定向沉井内灌注混凝土而是灌注泥沙,结果给这段大堤留下了严重的隐患。经媒体揭露后称为“豆腐渣工程”而臭名远扬。同样招标投标制度在贪官那里也成了一纸空白,暗箱操作使公平竞标徒有虚名。少数人借机大捞一把,一边举行招投标仪式,一边搞幕后的“灰色交易”。解决建筑管理中腐败问题的重要对策,除了加强和完善管理监督体制外。一方面,要运用法律武器,提高对腐败管理者的惩罚力度,以逼制他们曰益膨胀的私欲。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提高官德技德的自律教育,加强公众舆论的伦理监督。根据管理伦理的要求,权力管理机构对施工单位资质审查等监管运作应当规范,自觉按照程序进行,使招投标公正合理;监理人员应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全过程全天候地跟踪检查,监督施工现场的每个部位和每道工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验收人员应尽心尽职、客观公正地按质量标准评价工程的优劣,严格把好质量验收关。因此,坚持“廉洁公正”的伦理监督,也是防止腐败工程产生的重要因素。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一个有规律的现象,即伦理学中的关于道德调节的理论越来越明显地渗透到管理科学之中。道德因素的作用在现代建筑管理伦理中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因此,自觉地把有关伦理知识纳入建筑管理过程中,将有助于提高原有的建筑管理水平,并促进建筑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作者:马云华(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上一篇: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特点

下一篇:综述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质量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