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基于戏剧艺术教育视角的大学生德育路径实践创新

发布时间:2023-12-12 15:52

  [摘要]当前大学生德育面临转型的复杂社会大背景和西方社会思潮侵蚀的多重挑战;与此同时,艺术类学科在综合性大学普遍得到设置,但随着学科发展的日益壮大,问题与瓶颈也随之出现,如何更好地将德育融于艺术教育尤其是戏剧艺术教育实践就成了当务之急。大学生德育应该在明确戏剧教育实践定位的基础上,转变教育思路,通过系统优化路径,实现专业创新发展,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戏剧艺术教育;德育创新


  在转型期的复杂社会大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德育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而近年来戏剧学科在综合性大学的设置和迅猛发展,参与开设戏剧类专业的学校数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给大学生德育增添了新的依托和更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同时,由于艺术类学科的特殊性,也给这类专业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戏剧艺术教育这一“阳春白雪”的新鲜事物,如何认识其在德育中的重要意义,并在戏剧艺术教育实践中结合国情把德育有机地融合进来,既需要理论上的探索,更需要教育实践中的“拓荒”。


  一、大学生德育融于戏剧艺术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


  大学生德育在戏剧教育实践中的实现,既与大学生综合培养计划目标密不可分,也要紧密结合戏剧学科本身的教学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艺术体制的变化,综合性大学戏剧专业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演员、导演、制作人、教师等职业,他们在工作中需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同时具备编剧、导演、表演甚至舞台美术设计的能力,同时担负总体创作中的社会责任及传统文化价值观与道德传承的责任。这就需要结合戏剧舞台假定性观念的拓展,以及导、演、创综合能力的提升,把德育有机地融于其中。


  (一)德育的培养目标有助于保持戏剧“戏剧性”所要表达主流价值观的正确方向


  德育对“戏剧性”功能实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道德观对于教育对象审美观念的影响上,而正确审美观的确立,除了与良好的艺术学习和艺术修养有关,还与人生观和道德修养有关。“戏剧性”是指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中产生的合乎情理的、有机的、不可逆转的“突变”,这种突变导致人物关系发生质的变化,人物产生更加积极的行动以解脱困境,舞台上从而发生了使观众更感兴趣的戏剧情境。这一点对于作为舞台剧的戏剧来说极其重要,舞台剧的观众层次丰富,男女老幼各色人等,戏剧性的情节需要能够吸引住所有的观众。基于这种影响力,任何戏剧学习的过程如果缺少了德育价值理念的支撑,很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二)“戏剧性”的实现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首先,戏剧教育“戏剧性”的实现为德育提供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手段,将德育抽象的形式融于艺术形象的美感之中,使抽象的感性知识变得形象、活泼,避免了传统德育的被动灌输与空洞说教,让学生在美的欣赏与体验中获得情感和思想的愉悦、理智的满足和心灵的净化。其次,“戏剧性”的实现有利于现代德育突破传统教条的形式,实现向现代主体性德育的转换,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与可接受性,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再次,戏剧教育与德育的融合,有利于彰显德育内容的社会美、自然美、科学美与创造美,并使高校德育在内容结构、方法手段等方面给人以审美的享受与道德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道德学习与艺术审美体验中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进而追求美的理想、生成美的人格、塑造美的人生。


  (三)戏剧艺术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育


  高水平的戏剧作品对戏剧专业学生相应提出了高要求。戏剧作品不仅要表现社会主流价值观或者道德层面是与非这样的外部冲突和抉择,还应该是生活的浓缩,即将生活中缺乏意义及一些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剔除,强调表现生活最本质的东西,表现人物最本质的特质。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就业压力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即是最好的提前接触戏剧相关工作的机会,而通过参与艺术实践可进一步了解戏剧行业的工作环节流程、工作环境及职业发展,发挥综合类大学戏剧专业的优势,培养综合素质。


  二、大学生德育与戏剧艺术教育实践融合的定位思考


  近年来,综合性大学戏剧类学科爆发式疯长的同时,很多之前在宏大发展目标愿景裹挟之下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其中最明显地体现在,由于对综合性大学开办戏剧类专业的定位始终没有加以明确,造成有些学校或偏重戏剧研究,或注重技能训练,其甚者更是直接“生搬照抄”专业戏剧院校的教学培养计划。事实上,综合性大学的戏剧教育实践应该有别于戏剧专业院校,走一条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法、研究新的专业理论、尝试新的教学手段的扬弃之路。这种定位的不明晰造成了综合性大学戏剧教育实践与大学生德育的两难。为此,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将戏剧教育实践着眼于提升大学生的国民道德意识


  在社会思潮纷繁涌动、价值观复杂多元的当今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尤为突出。由于现行招生制度的种种条件限制,学生入学年龄基本都在18岁以内,甚至更小,且都成长在单一应试教育模式下,对社会生活缺乏了解,思维单一化扁平化,更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不正确引导他们的价值观,那么他们就难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与此同时,综合性大学因其历史文化积淀较为深厚,戏剧教育实践过程中可充分借助和利用人文学科的资源,吸收文、史、哲等专业对于戏剧史、戏剧理论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储备资源,最大程度地塑造大学生富有正能量的国民道德意识。


  (二)戏剧教育实践应强化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戏剧不仅是一门综合艺术,作为人际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从功能和作用上讲也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当今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新媒体与自媒体占领传媒行业高地,表演能力和交际能力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综合性大学借助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科研力量的优化整合、专业设置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与专业化戏剧教育实践的一种平衡,在熟悉戏剧规律、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同时,通过为期四年的立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掌握表面的戏剧技巧上,更要不停顿地抓大学生在其作品中的思想表达,引导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强化社会责任感。


  (三)戏剧教育实践立足于树立大学生的道德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时代前进发展的号角与强音,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而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素养更是影响着国家未来的文化方向及国家品格。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戏剧专业需要从事者具有思想高度和深度,这里所说的思想高度和深度并不是指掌握某一种解释生活的理论或者某一种意识形态理念,而是指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有充分的了解,对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有深切的体会,对他人不幸的遭遇抱有深深的同情和悲悯。傅雷曾在《傅雷家书》中表达:“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1]。综合性大学的戏剧教育贵在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和立体式的教学方法,整合学科资源,培养大学生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学底蕴、扎实的戏剧理论基础和全面的技能技巧等综合性能力,将其对作品的理解直接反映到最终的舞台呈现上,使戏剧能够真正深刻地洞悉人性,准确地解释生活,细腻地表达人物关系,温暖地理解他人,对他人的不幸遭遇饱含悲悯之情,不哗众取宠、不媚俗、不刻意取悦观众、不为潮流所动,用最高的美学标准要求自己,充分培育大学生深植于心的文化自信。


  三、大学生德育在戏剧艺术教育实践中功能与路径的统一


  理论上的说教是德育培养效果实现中最难以跨越的环节,在艺术教育中也面临同样的难题。常规基础艺术理论教育中经常出现理论与实践效果相脱节的问题,即所谓没有技术就谈不上艺术,“无技”即“无艺”,而此处的“艺”代表的是艺品或德行。基于这样的事实,在综合性大学开展戏剧艺术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就必须处理好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转变教师与学生传统的教学定位,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由被动存储向自主探索转变,从而完成德育在戏剧专业教学中从自在到自为的提升,将“技”内化为“艺”。


  (一)通过独立创作实现德育从被动性到主动性转换


  在戏剧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要着重将创作思维过程与理论讲解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与灵感。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大学生除了小说原著和现实生活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参照物,更没有导演或教师可以依靠,这就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要求大学生根据需要提供作品创意来源、相关资料、创作过程计划及说明文字等,将不易显现的认知过程通过合适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大学生担任剧本改编,将小说或现实生活转换为剧本,并进行舞台空间的构思、提升;通过和舞美等专业学生共同探索舞台空间表现的可能性,分别参与灯光、服装、道具、化妆、音响的构思与创作;通过运用舞台假定性的原则进行分场导演,在导演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舞台综合因素的合成。通过多措并举,最终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思维创作过程,使创作能力不断成长与完善,体味生活的多彩、创作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被动的德育转换为主动的“育德”。


  (二)通过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德育发展


  打破学科界限是综合性戏剧人才培养的需要,也为未来戏剧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更是为大学生德育提供了可依托的多彩舞台。随着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致,分科也走向越来越细致的发展趋势,长此以往,极易造成知识系统范围的割裂和限制,也容易造成大学生视野的狭窄和观察社会视角的闭塞。培养综合性的戏剧人才,开设的科目就必须是综合的,这是综合性大学戏剧专业定位实现的基本保证。综合性大学有学科资源丰富的优势,应做到因地制宜,发挥所长,打通艺术学科内部之间以及艺术与非艺术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根据喜好和能力,在全校各个院系之间选修各类课程,甚至鼓励学生攻读第二专业。另外,在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上也应打破界限,兼顾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比如,可以给戏剧文学专业的学生开设表演和导演课程,给表演专业的学生开设写作课和舞美造型课程,给导演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管理课程等。同时专业理论课的涉及面要尽可能广,内容要尽可能新;除了常规课程外,应增加贴合学生精神文化需要的德育课程,使学生形成公民精神、完善国民人格。


  (三)通过拓展交流助力大学生文化使命传承


  定期性的戏剧交流学习无疑是传播文化最有益的方式之一。目前形势下,专业戏剧学院学生的交流学习,主要在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剧院之间开展;而综合性大学因承担职责和学科基础不同,应更广泛地推进交流。一是实现戏剧实践“走出去”[2],引导学生带着作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的剧场,走向社区、工厂、学校、企业。这有助于在宣传戏剧文化、宣扬戏剧精神的同时,也从不同观众的反馈中获益,并提升不同题材作品的创作能力,达到双赢。二是实现戏剧实践“请进来”。既可通过专业戏剧学院请来戏剧大师、专家授课,拓展学生视野,更要发挥区位优势,挖掘民间艺术文化资源,邀请民间艺人进入学校交流,弥补课堂教学不足,使学生真切触摸到戏剧艺术的生活气息和永久生命力。通过实践,丰富和扩展大学生德育展现的舞台,也借此检验德育在社会中的实践效果。


  (四)通过建立多渠道推广项目实践体系构建大学生道德精神蓝图


  戏剧专业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将理论学习推广至戏剧作品实践才是戏剧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应有之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戏剧专业学生参与实践的渠道比较单一。比较常见的戏剧专业毕业大戏的排演,往往也是以教师为主导力量,很多学生直到毕业时仍然不具备独立完成完整剧目导演工作的能力。若想让戏剧真正融入生活并有益于社会,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功效,就应该建立全面有效的戏剧教育实践体系。在笔者参与的具体戏剧艺术教育实践中,作为上海高校“大师剧”的重点建设项目,东华大学以老校长、我国纤维高分子学科奠基人、教育家钱宝钧为原型,历时一年多完成剧本创作和话剧编排创作的原创大型话剧《钱宝钧》,首演即得到观众好评。在表现形式上,《钱宝钧》通过一位年轻编剧和主人公穿越时空的对话,让主人公在非写实的形式中回忆、畅想……艺术地展现了钱宝钧的内心世界,增强了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演出阵容方面,演员基本来自上海高校,主要角色由东华大学表演系师生担纲;通过新东华人演绎老东华人的故事,让学生在参与创作和表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矢志报国、热爱科研、无私育人的精神,无疑是对大师精神最贴近、最鲜活的传承,也是对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德育与戏剧专业教育实践方式的成功尝试[3]。通过这样的艺术实践方式,综合性大学就可以充分利用强大的学科资源与实践优势,用项目的方式,增加艺术教育实践机会,创作更多作品,加强大学生能力的锻炼,从而通过自主实践方式,用戏剧的方式关注和表达对社会的观察思考,也用戏剧的方式影响更多人,最终达到他们自身德行的升华。

上一篇: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泉州市艺术教育研究

下一篇:浅谈艺术教育与立德树人优化整合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