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基于混合研究方法的泉州市艺术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08 18:47

  摘要:采用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以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师专业发展为指标对泉州艺术教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并通过对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的访谈和观察进行质化分析,总结了泉州地方特色艺术课程的成功经验和可借鉴模型。研究发现,泉州市艺术教育发展比较均衡,教师的职称、专业对口程度,经费的多少并不对教学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地方特色艺术课程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但也应借鉴国家课程规范化、体系化;不同课程类型和地域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在以传统艺术为来源的地方特色艺术课程的发展中,经济发展、地域文化、教育管理、教师实施和课程资源开发共同促成艺术教育模型的生成。


  关键词:混合研究;艺术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泉州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兴起的科学技术理性使各门学科不断分化,艺术学科也被分得愈加精细,学科研究成果丰硕。长期以来,我国在普通学校艺术教育体系中音乐、美术课程分科进行,直到2001年教育部出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艺术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首次被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2011年再次修订,几十个地市试验区开始实施“艺术课程标准”。艺术教育又开始回归其综合性的本质。


  在教育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我们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也不断拓展,探索科学、系统的艺术教育模式也成为当务之急。


  一、研究背景


  经过国家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艺术教育综合改革研究”课题组的调研,可以看到,在实践层面,在国家课程留给各地、各学校的自主空间中,在各种校本课程中,在课后、课外的教育活动中,综合艺术教育已经以课程的形式普遍存在,并形成很多成功经验,研究典型案例可以为艺术教育模式的探索提供借鉴因素。


  在理论层面,进入21世纪,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者们对艺术教育的研究也逐渐展开。管建华教授以哲学、心理学、文化学为基础分析了“当今的综合艺术教育绝不是有些人士担心的那种简单回到李叔同、丰子恺时代的唱歌、诗歌、绘画的综合艺术教育”,①提出了“以音乐为基础的中学艺术教育课程标准框架构想”②。缪胤和霍力岩借鉴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的美国“艺术推进”课程的启示,提出“重塑艺术教育目标、扩展艺术教育内容、丰富艺术教育方式、革新艺术教育评估、建立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艺术资源”等建议。③滕守尧提出“生态式艺术教育不仅强调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然、主课与副课、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等对立二元之间的联系和对话,还强调人文意识和科学意识、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之间的对话和相互生成”,④为当代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生态式理论基础。王登峰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指出:“在新时期,要从战略全局,从实现教育现代化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从中华古代礼教与乐教的启示中,充分认识艺术教育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⑤,并提出了号召和建议。郑莉在国家社科重点课题“艺术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中也提出了“城市、农村、少数民族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教育模式”。


  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时期艺术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多元视角和理论指导。遗憾的是,艺术教育的践行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难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和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扎根艺术教育一线,从典型案例中归纳出有代表性、可复制性的模式,自下而上地探索新时期艺术教育路径便成为可能。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就是在当前背景下选取泉州市的艺术教育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在调研中,通过微信问卷星对艺术课程教师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收回685份有效问卷,进行量化分析;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小学、初中、高中共确定13所学校,通过听课、观摩演出等观察方式实地走访了样本学校,采访了泉州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教研员、教师和学生,进行质化研究。


  由于研究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针对研究对象的状况不能轻易做出假设,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去探索结论,结合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结果构建泉州艺术教育的模型。


  1.研究对象的选择


  泉州,历史悠久,出土有西周礼乐器和原始壁画,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地处沿海,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宋代理学家朱熹称泉州为“此处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现有48个少数民族,自古就是多元文化的集中地。泉州有丰富的艺术遗产,首先当属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还有北管、梨园戏、高甲戏、唆啰嗹和提线木偶等等一系列传统艺术形式。跟随国家社科重点课题“艺术教育综合改革”课题组调研发现,这些艺术形式在泉州中小学艺术教育中普遍得以传承和发扬,泉州具有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实践经验,这正是选择泉州艺术教育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


  2.研究思路与方法


  量化研究方法:鉴于当前艺术教育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难以量化,本研究采用了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⑥以及2012年9月发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⑦为参照标准,将其中的指标作为多选题的选项对泉州艺术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考察泉州市艺术教育在师资、课程、地域、经费四种影响因素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的交叉比较(见图1),运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多重应答的频率和交叉表分析,以及卡方检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而选择《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师进行考察的原因是,经过对比小学和中学的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不仅涵盖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全部内容,其表述和分类更符合艺术教育活动的特点。比如《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教师专业能力”的两个指标“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被表述为三个指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更具体和清晰,便于教师在回答问卷时迅速做出反应。


  质化研究方法:为了避免量化分析结果对质化分析的主观影响,量化分析的同时,对访谈和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将所获取的文字记录、音像资料进行整理和转录,分别由三位研究者进行编码,再进行一致性讨论,确定编码原则,经过三级编码,对所提炼的质化研究主题进行描述,最后将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结果进行比对,针对量化分析结果,寻求质化分析的解释,形成混合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三、量化研究结论


  1.通过对教师作答的多选题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的卡方检验,结果显示,渐进显著性都为0(P<0.01,见表1),说明所有多选题的选项被选中的频次存在显著差异,教师们的答题有效。


  2.通过多重应答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对泉州艺术教育师资、课程、地域、经费四个方面与代表教学效果的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进行交叉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在泉州艺术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师资、地域、经费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性,但与课程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可见,教师职称的高低不影响教学效果。访谈发现,越年轻的教师职称越低,但他们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教师专业对口程度也不影响教学效果,一旦承担艺术课程教学任务,教师普遍能胜任教学。泉州经济水平较好,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别不大,且都重视艺术教育,农村、区镇学校的特色艺术教育资源丰富,同样有优势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无论学校专门立项艺术教育经费还是统一支配整体教学经费,亦或缺乏经费,学校都可以在各自的基础条件上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农村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但兼课教师义务开设了书法课、剪纸课,将地方文化融入书法和剪纸,有教师表示:“学生养成了练习书法的好习惯,一走进教室就能马上从课前的活跃、喧嚣中安静下来。这就是学生素养的提升。”因此艺术教育可以做到低成本、高收效。


  (2)不同的艺术课程类型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双向的(见表3)。国家课程在提升“科学精神、健康生活”两个方面优于地方特色课程,地方特色课程在“人文底蕴、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其他方面”都优于国家课程,在“实践创新”方面二者无差别。教师们在访谈中表示,国家课程有规范、成熟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所以在“科学精神”和“健康生活”方面有更为明确和系统的指向,而地方特色课程往往个性化突出,不是所有的校本课程都有专门的教材,有的课程只是作为国家课程的一部分,也没有教材,但在艺术教育中地方特色课程更容易让学生找到文化认同感,积累“人文底蕴”,也更需要学生在课程探索中“学会学习”,从而建立文化自信,提高“责任担当”的意识和精神。两种类型的课程都包含着“实践创新”的内容,对学生的提升无差别。总体来说,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地方特色艺术课程比国家课程具有优势。


  3.通过多重应答交叉分析的卡方检验对泉州艺术教育课程类型、地域两个方面与代表教学效果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个方面进行交叉比较,P值均大于0.575(见表4),表明交叉的变量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1)与课程类型的交叉分析结果表明,国家课程和地方特色课程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都产生作用,但二者无明显优势。也说明,地方特色课程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方面既不优于国家课程,也不劣于国家课程,在实际的艺术教育中,开设地方特色课程或将地方特色课程融入国家课程不会降低教学效果,甚至可以不断地在地方特色课程开发中凸显其优势。


  (2)与地域的交叉结果表明,泉州市不同行政区域的教师专业发展相对均衡,区镇和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弱于市中心的教师,这也与教育部门的组织管理、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关。


  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两个方面来看,泉州市艺术教育效果受师资、课程类型、地域、经费的影响并不大,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为何?也许质化研究的结果可以进行解释。


  四、质化研究结论


  通过对实地考察、访谈和教学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编码发现,参与者谈及最多的是泉州地方特色艺术课程,教师们从师资、模式、成果等不同方面都反应出对传承传统艺术自信、自豪的优越感,但也有少数教师觉得学校不够重视,艺术课程仅限于能开起来的程度。最终提炼出以下五个主题:


  1.经济发展均衡


  泉州市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GDP连续19年保持福建省第一名,其所辖大部分区域都有特色经济,如泉港“石化基地”、丰泽“中国树脂工艺之乡”、晋江“中国鞋都”、石狮“中国服装名城”、南安“中国建材之乡”、惠安“世界石雕之都”、德化“世界陶瓷之都”、永春“芦柑之乡”、安溪“乌龙茶之乡”等。⑧因此,泉州经济发展发达且较为均衡,加之其典型的开放程度,公民的思想意识也比较开放,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的社会意识形态比较积极和包容,必然有助于艺术教育的决策、实施。在访谈中,很多教师和管理者都提到“泉州经济”这一关键词,流露出对泉州有史以来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的自豪感。


  2.地域文化自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上,文化、艺术也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但是,经济发达的地方还有很多,为何泉州人的文化自信独树一帜呢?


  首先,“泉州文化”是一张靓丽的名片,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的多元文化交融,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这种文化是具有历史独特性的。其次,在民族融合背景下形成的泉州方言——“闽南语”很难被外地人所掌握,泉州很多艺术形式,如南音、高甲戏、梨园戏的继承者和普通民众,都有一种传承、保护“传家宝”的使命感,因为除了他们,外地人不可能传承。再者,泉州艺术教育很自然地将这些独特的艺术资源引入基础教育中,与特色经济、特色文化一道,形成了特色的艺术教育。


  C教师在访谈中说:“要研究泉州的艺术教育,首先要研究泉州的文化,我们的文化太厉害了。”泉州在高度现代化的同时,仍然保留着其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文化、社团。正是因此,泉州很多老年人和中年人或是在家经常唱南音等传统艺术形式,或是经常去南音社边喝茶边听曲,亦或参加南音社等艺术形式的海外交流,都参与着传统艺术的活态传承。同时,中小学也对南音等传统艺术形式进行传承,形成了一个相对良性的生态圈,为艺术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教育管理保障


  对教育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可以看出,泉州市教育部门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紧跟国务院、教育部的相关政策和导向。针对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艺术测评,有的区域已经积极探索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进行题库和网站建设。针对艺术教育、美育的通知、文件,落实到位,全市基本上开足、开齐艺术课程,并伴随特色项目发展,各中小学的艺术教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课程得到家长的支持,问卷结果显示,约58%的家长还参与到艺术课程中,72.4%的中小学校有与艺术课程相关的艺术社团,67%的艺术课程参与过社会活动,33%的艺术课程已开设有10年以上。在调研中,教育部门积极配合,协助课题组设计调研方案,一些负责人还亲自带领课题组成员下基层、进学校,都能切实感受到泉州教育部门对艺术教育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施的有力保障。


  4.艺术教师敬业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师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质量。通过观察和访谈,泉州艺术课程教师的敬业精神令所有课题组成员敬畏,甚至几度催人泪下。


  首先,各级教研员都以提升自己所负责辖区的艺术教育为己任,认真负责地开展教研活动,组织各类展演、比赛,艺术课程教师普遍具有进取精神,在教学上不甘落后,一些教师本身就是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往往更具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不计得失地参与到艺术课程中,还常常传播这些艺术项目的知识,纠正大众的错误认识。在采访中很多教师都情不自禁、毫无保留地进行现场示范、表演,流露出传承人的一份责任和自豪感。


  其次,在教育局、学校的政策和号召带动下,除了专职艺术教师积极发挥作用,很多其他学科的教师也根据自己的特长投入到艺术教育中开设特色艺术课程,丰富了艺术课程资源。比如美术教师开设书法课,语文教师开设剪纸课,舞蹈教师开设南音课。S老师在访谈中说:“其实我们的老师开设特色课,都是义务的。他们如果在社会上办培训班可以挣很多钱,但他们都没有在外边带课,当然我们政策也不允许。但他们把这些课当作自己的责任,一丝不苟地去上,很有奉献精神。”还有一位义务开设特色课程的农村教师含着泪花提到:“因为自己的经历,很遗憾没有读过大学,所以我希望自己能为更多的孩子服务,让他们全面、优秀,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还有一些教师兼任社会上一些社团、研究社的工作,他们把研究、传播和教学结合,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创新发展。比如Z老师对南音进行多声部合唱的创新,还取得过国际合唱比赛的奖项,但也遭到过质疑,因为南音改编为合唱后可能会影响它本身的艺术形态和韵味,但她说:“如果不创新,就面临着很难传承的局面,时代在发展,传统也可以发展,不是非要保持一成不变才是传承。”


  5.资源挖掘到位


  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除了最著名的南音,还有北管、梨园戏、高甲戏、唆啰嗹、拍胸舞、妆糕人、木偶戏、闽南童谣等等,可谓资源丰富。但像看待全国其他非遗资源丰富的地方一样,调研人员觉得这些可能都是“老古董”,很难在中小学生中传承。通过两次调研,我们看到不仅限于南音,而是所有的泉州地方传统艺术都在中小学校里得到了普遍的传承,一些小学甚至可以做到全员参与,打破了调研组一行的先前认识——“用闽南方言传唱的南音应该既难懂又难传承,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同时,又给调研组一个大大的问号——“南音等传统艺术是如何在泉州的中小学校中如此广泛地传承的?”


  带着问题,我们观察了各类艺术课堂,采访了任课教师,发现泉州市各学校对于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只停留在生硬地将传统艺术引入课堂这个层面,而是创新设计多种形式,探寻让学生接受的方式,达到良好的效果。


  方言的局限性反而不是传承的绊脚石,教师们有耐心,也有信心将方言和唱腔融入教学,同时还有角色、化妆等舞台表演,综合的艺术活动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所以南音、高甲戏、梨园戏、木偶戏等都没有受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在追求艺术神韵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一些唱段。教师还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和家长都参与进来,比如动手制作迷你戏服、传统艺术主题画展,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类艺术的相关文化;将社会上的一些非遗传承人请进课堂,带来生动的展示和教学,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将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编入情节,带入相关的艺术项目,如木偶戏,提升学生的表现力和创作能力;将一些成年人语境的唱词和情节改编成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内容;有些区、镇的学校还为专业的社团提供场地,在学校里经常有专业的活动,学生们都可以享受这种资源。如此种种都巧妙地开发了课程资源和利用方式。


  五、结语


  以上几个方面,验证了量化研究中的结果:泉州教育部门的有力管理,教师的文化自信和敬业精神,课程资源的纵深挖掘,都使得教学效果不受教师的职称、专业对口程度,经费多少的影响;地方特色艺术课程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但也应借鉴国家课程的规范化、体系化;不同课程类型和地域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泉州市艺术教育发展比较均衡,但也有少数地域的艺术教育相对滞后,原因主要存在于教育观念、师资力量两个方面的影响,如“校长不重视”“能正常开课就不错了”“教师自身的原因,没有精力发展艺术课程”。


  由于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艺术教育水平测量指标或工具,且考虑到中小学生对艺术教育以及研究术语的认识和接受度有限,本研究只是对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艺术教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在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师专业发展两方面的认识,且随机抽样的问卷主要来自于以音乐为主的艺术教育教师,美术和其他专业的教师约占20%,因此量化研究部分有一定局限性。但调研也发现,以音乐教师为主体师资展开的泉州艺术教育已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同时质化研究结果对量化分析进行了解释,验证了量化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总体来说,本文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达到了研究的目的,从泉州市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得出其规律,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以传承传统艺术为导向的艺术教育模型(如图2),即“现在”要传承“历史”,将历史资源融合为课程资源,通过教师实现课程资源的利用;“现在”又要响应教育部的艺术教育方针,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保障教师的顺利施教,而这些关系不是线性、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


  泉州在艺术教育方面较为成功的经验只是众多优秀艺术教育模式中的一种,它对地方传统艺术的传承经验可以为一些尚在艺术教育困境中的区域提供参考;鼓励了年轻教师的发展困惑,只要不断创新进取,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成就;也鼓舞了农村地区或欠缺经费的学校,利用好地方艺术资源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成效的艺术教育。

上一篇:我国理工类院校雕塑艺术教育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戏剧艺术教育视角的大学生德育路径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