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构建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发布时间:2015-09-23 09:09

 在小学语文课堂,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引领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有效的问题设计可以尽快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创造性地感悟并表达,并能对语言文字进行准确运用,从而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那么,如何让课堂上的问题设计更有效呢?作为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笔者听了许多老师的课堂教学,发现不少老师课堂上的问题设计不容乐观,表现为课堂问题设计的随意模糊、片面肤浅、无序泛滥等现象,严重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
  为何课堂的问题设计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从教师的角度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文本解读深度不够
  很多专家都建议教师在教学前要细读文本,深读文本。也就是说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自己在文本里走个来回,深入研读课标、文本,知道文本想告诉我们什么,是用怎样的方法表达的;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该用怎样的方法帮助孩子掌握学习内容。
  而现实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在教学之前,对教材的解读是肤浅的,具体表现在:
  1.文本解读不够深入
  许多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仅仅停留在对教材、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资料的阅读上。他们没有自己对教材的独立思考,没有对文本内容的有机整合,甚至不能够把握住文本的重点,只是根据参考书要求,将书本上的知识要点全盘托出,一一灌输给学生。
  2.学段训练重点不明
  语文学科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连续一贯性,每个学段又有其相对独立的训练重点。而不少教师没有站在小学语文整体训练的高度俯视语文教学,不知道本学段应训练的重点,造成课堂的问题设计没有层次性,问题提出过深或者过浅现象。
  3.闭门造车视野狭窄
  不少老师在上课之前不会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借用他人资源不代表没有自己思想。无论是阅读网络上抑或书本上的资料,还是虚心请教名家同行,对自己的课堂教学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不少老师缺乏这种学习精神,闭门造车当然有其局限性。
  二、师生地位定位不准
  《语文课程标准》对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是这样定义的: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把握不准这样的定位,让师生的地位走向两个极端。
  1.紧扶不放
  文本上的很多学习内容,学生在预习的过程是能解决的,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对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内容进行点拨引领。而很多老师害怕学生课堂学得不够透彻,对于文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课堂上滤一遍。这样的教学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我们知道,每一篇文章的知识点有很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不可能将这些知识点一一解读。特级教师薛法根 “学生读了就能明白的不教,没有思维深度的内容不教,教师教了学生仍然不懂的内容不教” 的观点值得一线老师去思考。
  2.放任过度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很多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把握好自主合作的这个“度”。如课堂合作学习讨论,老师应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把握,以便对学习活动掌控调整。可是,许多老师布置任务后,任由学生自己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没有老师的引导,学习方向就可能偏离了学习重点,这样的合作成了自由市场,怎么能有好的效果!
  强调“学生主体”并不等于忽略“教师主导”的作用。成尚荣先生说:“以学生学习为核心,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慢,更不能放松教师积极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会学习,应该是对教师教学智慧一种新的挑战。把语文知识给学生讲个明白并不难,难的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如何进行点拨提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三、评价机制重知识轻能力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于语文学科的评价也应该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突出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然而,在现实教学活动中,真正实施多重评价功能难度大,而且评价主观性强,不太容易操作。所以,大多数学校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方法来检测学生语文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对于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考查却重视不够。由于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老师们在课堂上自然也是重知轻能,具体表现在:
  为学生能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体系,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了一个巨大的问题网,“问”无巨细,不加选择,将文本中的内容变成一个个问题“网”向学生。不少学校对于老师的考核也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老师在出卷时,会考虑到学生的得分会影响自己的考核,因此,试卷内容也是以基础知识为重点。这样的考试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课堂,学生当然成了毫无个性的标签答案。时间就在这一问一答中耗尽,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就成了纸上目标。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而我们老师首先是观念的更新,明确语文教学肩负的责任,我们该怎样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其次要有精深的专业素养,能够读懂课标,吃透教材,做到深入浅出;第三,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做到一切为了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服务。这样,我们的课堂问题设计才能做到高效。

上一篇:小学数学中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策略

下一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解决数学问题的“魔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