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让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发布时间:2016-08-04 11:16

  为让残障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将来能够融入社会,特教语文教学应把语文学科和残障学生的生理特点结合起来,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场景创设、真实情景互动、角色扮演等手段,寓教于乐,让残障学生不但掌握了语文知识,而且获得了生活经验,提高了生活能力。

 

  一、课前备好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等。我在备课时,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主旨是学生易懂、易学。比如在课堂上,我发现智障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黑板上的学习内容不能出现过多,应以单字或单句出现较好,这样学生学起来就简单明了了。教学点要重复再现。人都有遗忘性,智障孩子的记忆较弱且支离破碎,没有连贯性,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需要的时间比普通孩子多得多。针对这种情况,我每节课的前5分钟都用来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能简单自我介绍了,对学校里的标志物有了认识,但仍有一些的孩子表达不清楚。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对特殊孩子的教育要不愿其烦,需要反复进行教育。

 

  二、教学要求要放低

 

  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要求不能太高,不能用同龄孩子的标准要求他们。因此,对于课文教学不能走老套路,要根据学生情况采用灵活的方式。教学方式要多元化。智障孩子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是靠机械记忆。因此,我们的教学方式不能单一,对同一个内容要使用多种手段重复出现,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我在教学中结合了图片、实物、手语、肢体语言等各种途径来进行教学。比如,在教授这个字时,我让学生先学习声母c,再学习韵母ai,再利用一些实物蔬菜和图片来进行认知。这样,孩子们下次看到蔬菜时就知道是了。同时,在学生吃中午饭时,我引导他们用味觉进行体验,让孩子们真正理解菜的含义。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孩子们上课更认真了,学习也进步了,也更感兴趣了。

 

让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三、语文课堂生活化——源自生活,回归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自生活,教师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必须回归生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增加生活积累,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理解课文的催化剂,这就是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的目标所在。生活的课堂是活的,语文也是活的。只有将语文的课堂植根于生活的土壤,语文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培智语文课堂的情景化,游戏化,实践化,习惯化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生活。教材文本中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社会生活的天地是无限的。每一篇优秀的课文都是一个生活的起点,老师每一次的精心安排都是一次对学生生活的指引。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补偿智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缺陷,促进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的发展。多学科综合,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新颖性智力落后学生由于大脑生理的缺陷,所以单一、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不适合他们。我们应该遵循小步子,多循环,呈螺旋状上升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原则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太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变换刺激方式,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变换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一个系统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保证提高教学过程的效果,刺激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并加深所学的知识。而更主要的是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将数学、美工、常识、音乐、体育等知识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为丰富,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感知、理解、记忆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把各个科目整合在一起,虽然教学进度慢了一点,但是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容易记住。这样一来,学生在堂课上能自始至终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就真正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同时,这还有助于对智力落后学生综合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优化了培智语文教学的课堂。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们可以一直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四、帮助残疾儿童树立自信,体验成功,注重针对性

 

  自信是残疾儿童学习、生活的基础。因为智力和心理上的障碍,弱智儿童常会自惭形秽,缺乏自信,严重约束自己的尝试心理与探索动机,这种消极情绪将极大阻碍弱智儿童的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提倡教师降一点难度,给一个机会,要求教师对他们投以更多的热情,付出更多的关爱与信任。专门设计特别的问题、特别的作业、特别的试题以及丰厚的表扬,把知识降低难度,让问题、作业、试题成为随班就读生的乐趣,让他们愉快地接受。

 

  教学的最终教育目标就是把每个智障生最大限度地融入社会,使之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立足于社会。培智语文课程改革应当以《特殊教育培智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为指导,我们应该不断学习、理解、参与和实践《课程标准》新理念,优化课堂结构,改变课堂模式、学习方式,让培智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更多智障学生爱上学习,爱上生活!

 

  作者:索朗参旦 来源: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3

上一篇: 学习《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感悟

下一篇: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方式初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