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5-12-13 10:55
摘要:当前,高校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建设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针对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应采取的对策和解决办法,探索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党建;思想政治;研究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我们要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把握好领导班子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努力使高校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给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与考验。从外部来看,我们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长期面对敌对势力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严峻斗争。特别是近年来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借题发挥、蓄意炒作,利用各种渠道攻击我政治制度、司法制度、新闻出版管理制度,千方百计与我争夺群众、争夺人心、争夺阵地。从内部来看,中国社会问题进一步凸显,贫富差距拉大,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难度加大;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思想理论领域的噪音杂音时有出现;社会组织形式、经济成分、利益分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给部分师生带来了消极影响,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
  2.高校党的组织机构与领导体制改革,给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当前,大多数高校出现多种学制、多种管理模式并存以及一校多区、一校多制的新情况,党的组织机构如何与内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高校党委如何实施更为有效的领导,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的自身建设、组织制度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党员发展工作和党外群众的思想工作缺乏量化的评估标准和考核;部分高校基层党支部尽管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整体来说,工作创新不够,缺乏活力;高校基层党组织不设专职书记,无论是教工支部,还是学生党支部书记多是兼职,由于待遇、职务、职权等问题的客观影响,许多人不愿意承担,认为这是费力不讨好的工作。这些体制性的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影响高校党建工作顺利开展,阻碍高校的进一步改革、发展与稳定。
  3.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给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课题。网络已成为广大师生获取信息、与外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反动言论等内容。这对部分师生、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影响较大。对网络技术带来的挑战,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工作,是关系到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事,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现实课题。
  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力量不足。近年来,由于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师资不足,以及重专业、轻公共政治课、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导致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放松,使部分高校党建工作严重“供血不足”。
  二、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对策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在组织和队伍上加强,在教育方式和活动方式上创新,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
  1.进一步健全高校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时代的要求,加速构建强大的工作网络。要不断完善领导机制,如党、政、工、团各司其职的协调机制,专、兼职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机制,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各种社团机制;灵敏快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内外结合的考核监督评价机制,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与规范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要坚决唱响主旋律,主动占领舆论阵地,把先进的文化与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引导人、教育人的作用。要注重价值引导与知识提供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分清是非与循循善诱相结合,努力在“三贴近”上下工夫,不断增强亲和力和说服力。


  2.努力构建高校党组织“党内人文关怀”机制,强化党的政治优势。建立健全党内人文关怀机制,是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的内在要求。关心爱护党员,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新形势下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健全党内表彰制度,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因此,构建全方位的党内人文关怀机制,为更好地关心党员、服务党员提供机制保障,就成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3.加强高校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实行党政领导交叉任职。让党的基层组织的主要领导同时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在高校应该成为一项基本的制度安排。这样可以从制度上保证党的基层组织有效地参与到本单位的教学、科研活动及其他行政事务中去,从而积极组织党员在其中发挥骨干作用,体现自身的政治核心作用;可以使党的基层组织适时掌握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发展动态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紧密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好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党的基层组织掌握必要的社会资源,使之有能力帮助教职工解决他们在教学、科研乃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有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的这种能力对于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还有利于协调党的基层组织领导与同级行政领导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沟通、相互协商、形成合力,同心协力地推动本单位的工作。
  4.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配备专兼职党建工作人员,保证数量,提高素质。学院(系)应配备一名专职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副书记,应按规定配齐专职辅导员和兼职组织员。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是一个薄弱环节,要重点加强。应大力提倡专业教师兼做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并解决好他们的待遇,提高各级党务工作人员的地位,调动他们积极从事党建工作的积极性。要努力提高党建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精选、严管、强训、优出”的思路,确保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政治上过得硬,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广博的知识、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
  5.处理好党务与行政的关系。在具体工作中,学校党组织和学校行政要做到目标一致、步调一致。党组织要协同行政制定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根据总体规划确定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并团结和带领工会、教代会、共青团为实现学校的共同目标努力奋斗。学校行政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自觉接受党的监督,支持党组织开展工作,为党组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同时,党组织也要指导学校行政全面推行校务公开,把学校的财务、人事安排、重大改革方案等都及时公开,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加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6.加强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旗帜鲜明、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党建工作网站,构建网上党建新平台。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不失时机地找准切入点,做足网络大文章,充分利用网络灌输科学理论,帮助高校师生增强上网的自我约束能力以及自觉抵御网络不良信息侵袭的思想基础。要在校园中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校园网上建立党建和思想政治专栏,把教育融于服务之中,以丰富的内容、生动的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其中,积极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不断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高耀鸿.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11).
  [2]徐元玉,苏史生.关于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5).


  [3]敖祖辉,刘淑梅.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实现途径研究[j].学理论,2010,(20).
  [4]王悦,邹世享.高校党组织建设机制探析[j].理论建设,2009,(1).

上一篇:着眼学生成长 着力实施美育

下一篇:后进生转化 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