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数育规律探析 以掌握和运用

发布时间:2015-10-04 15:04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规律 内容
〔论文摘要〕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在规律,是改进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把自身的特点和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要求相结合,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在规律,以期对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无产阶级政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一种客观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体等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过程,是教育者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给受教育者的充满矛盾运动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辩证运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需要我们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在规律的认识,并遵循这些内在规律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避免随意性。我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特点与受教育者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要求相结合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集中体现为使受教育者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一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必须遵循这一内在规律。具体说来,以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具有丰富的理论内容,既有反映其本质规定和精神实质的根本内容,也有结合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形成的一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我们必须理清它的理论层次,用科学的辩证的态度对待它,做到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切实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两个“毫不含糊”,即“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二是一定要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复告诫人们,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所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和让人们背诵的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丰富他们的思想,坚定他们的信念。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光辉典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深人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引导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始终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武装人们头脑,紧跟时代发展变化,紧跟理论创新步伐,紧贴党的中心任务,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教育内容的建设,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是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广大人民群众
长期以来,我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存在许多误解,以致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很多弯路,犯了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加大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更是取得了巨大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其内在各个要素(原理、形态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任何肢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做法都是违背马克思主义本来要求的。因此,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传授和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从整体性上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是从不同的组成部分中获得一些有时自己都很难统一起来的支离破碎的个别结论,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无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面貌和精神实质。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有学者指出“要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就必须首先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即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过去对这个问题正如小平指出的那样‘没有完全搞清楚’。”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特性,我们必须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集中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就是要用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的根本思想教育和引导群众,使他们明辨真假马克思主义,自觉地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如何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论界探讨颇多,观点各异。然而,胡锦涛总书记在二00三年“七一”讲话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论述,为我们准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供了指导。即,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特征和世界观方法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以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为根本目标的科学社会主义或科学共产主义学说;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以致力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根本政治立场的无产阶级学说;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以与时俱进为根本理论品质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四位一体,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本质规定,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深刻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这是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必要前提和内在要求。

三、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个体系和内容,无处不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它是以人作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始终以人为中心进行理论探索和理论建构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本质内容和根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未来“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更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正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生动体现。可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理论导向和教育理念中,片面突出强调社会制度的目标而忽略了人的发展的目标,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要求。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忽略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给人们造成人只是手段和工具的印象,从而使受教育者产生疑惑和厌倦,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威信和实效。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那里,他们始终强调了人的重要性,关注人的利益需求,重视人的精神需要,把一切发展都建立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之上。可以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义。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来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条重要规律。

四、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阶级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相比较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行动的指南,其阶级性是十分鲜明的,它从一开始就公开声明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服务的,任何试图抹杀或者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阶级性的做法都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本来特征和要求的。但我们还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恰恰就是因为它具有科学的内容,它揭示了无产阶级获得自身解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无产阶级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阶级性与科学性并不矛盾,而且是高度统一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才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才能够与各种错误观点、错误思潮划清界限,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此,列宁有过明确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实际上,这里直接地提出理论的任务、科学的目的就是帮助被压迫阶级去进行他们已在实际进行的经济斗争。
翻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我们看到的正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在与错误思潮作斗争、与敌对势力相较量中不断走向成熟、走向胜利的光辉历史。可以说,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敢于同错误思潮和敌对势力作斗争,因而在斗争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这样一个特点,决定了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也必须做到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相比较中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且,一般来看,正确的思想总是同错误的思想相对立而存在的,人们接受一个思想往往也是在两种思想激烈碰撞、相互比较之后进行取舍的。引导人们在比较中鉴别,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人们自我认知、自我选择的主体性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在比较中接受教育的良好效果。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在我们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人们思想活跃,各种观念大量涌现,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和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这是难以避免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干部群众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正确和谬误。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面对这种形势,马克思主义理一仑教育必须以开放的态度和勇气,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正确引导人们开展理论交锋和思想斗争,分清正确与谬误,划清是非界很,真正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切实增强鉴别力和免疫力。
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作用,“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后来他更是明确强调,“确立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论。看我们是否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键看是否能运用它来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推进党的事业发展。这些论述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在规律的科学揭示,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与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的内在必然性。

上一篇:关于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转

下一篇:浅析关于广州亚运会对学校体育改革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