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2 13:54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着严峻的形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解决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

 

  自学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为我国人才培养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众化,自学考试面临严峻的形势,该如何办,怎么办等问题摆在了广大的自考工作者面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自学考试带来了新机遇,如何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进行转型改革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自学考试存在的问题

 

  1.生源竞争激烈,报考人数下滑。随着国家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录取率的提高,自主自学考试生源范围逐步萎缩。现今自学考试的生源主要来自专科层次的专升本考生,社会在职需提升学历者,少部分的高考落榜者,而仅有的这部分生源还要面对网络远程教育、电大、函授教育的分流竞争[1]。同时自考相比较网络远程等开放形式教育而言,考试难度较大、管理模式陈旧、学习服务支持体系欠缺等,导致自学考试报考人数急速下滑。

 

  2.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自学考试创立初期,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其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设置、课程体系设置均参照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制定,培养学科学术型人才,专业课程体系也是按照学术型教育设置。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学校出现了各种层次和形式,有学术研究型、综合型、应用型等,层次上又有985211、本科、高职等,各高校都调整明确自己的办学定位,为适应新形式发展需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作用[2]

 

  3.课程内容枯燥、考试形式单一、所用教材陈旧。自学考试的课程及课程内容仍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所用的教材也很陈旧,很少结合案例、项目等实际应用的内容,缺乏职业适应技能,无法适应社会对职业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状。考试形式上多采用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纸质考试,这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多种形式的考试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单一的考试形式既不能完全评价考生水平,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研究


  二、互联网+”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相加还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3]201535日上午12届全国人大3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互联网+教育,是将传统的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间教室的教育转变为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的现代教育模式。互联网+教育的结果,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育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2015614日举办的2015中国互联网家创新大会河北峰会上,业界权威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教育这个中心议题,纷纷阐述自己的观点。互联网+教育,不会取代传统教育,而且会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措施

 

  1.提升管理水平,稳定现有生源,加强招生宣传。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水平,可以建立自学考试微信公共平台,及时为助学单位和社会考生发布推送信息(教育政策信息、招生报名信息、考试安排信息等);②为考生提供部分服务,如报名注册等简单业务,节省考生考生时间、,降低管理成本;③与考生间实施互动,解答考生疑惑,征求考生意见。也可以利用微信群、qq等通讯工具开展交流宣传,同时加大门户网站的建设力度,及时更新信息,多开发或引进先进的管理平台,为考生创造一个便捷、高效的平台。

 

  2.改变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设置。从如今的自学考试的生源范围来看,主要来自专科考生和社会在职考生,他们的目的不是去做学术科研,而是需要提升学历、适应就业工作需求,所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人才目标应该由培养学术型改变为培养可以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型、应用型人才。同时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也要做调整,去除一些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增设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课程。

 

  3.运用互联网教学平台,丰富课程内容,实施过程考核。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引进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段和教学方法,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创造出一种信息共享、互动交流、线上作业、过程考核,克服时间空间限制的环境,令考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学习。

 

  作者:刘晋涛 葛学锋 来源:亚太教育 201626

上一篇:高等教育学生工作的提出及其建构思路探究

下一篇:探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