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提高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5-12-15 11:36

摘 要:教学管理工作是独立学院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充分认识到独立学院目前教学管理水平现状及问题,找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办法,对于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新生力量,在为我国创新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缓解社会压力等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教学管理工作作为独立学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工作,是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保证。教学管理工作如何在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中发挥监督作用,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意义
  在独立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工作是核心,教学运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教学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一般包括教务、考务、师资管理、教材管理、教学检查、实验实习管理、毕业工作管理、教学档案管理等。这些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互相交叉,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其它环节出现问题。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像一个庞大的工程,每个工作任务就像是一个零件,缺一不可,又互相影响制约。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的教学秩序,影响到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提高办学规范性、科学性、实效性有着其它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现状
  独立学院在成立之初,是源于母体公办学校的二级分院,因此管理结构设置上更多效仿了母体公办学校的设置方式,甚至有的学校完全照搬。这种管理结构导致的结果是机构设置不合理,有的部门人敷于事,工作效率低下;有的部门岗位重要,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但人员紧缺。所以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水平较低,效率不高。
  《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26 号令,以下简称26 号令)颁布后,教育部对已经设立的三百多所独立学院提出了一个5年的考察验收期。在此期间,独立学院将面临五种选择:或者以独立学院的形式继续办学,或者“回归”申办普通高校,或者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或者并入其他民办院校,或者被终止办学资格。在转型期间,由于学院的办学定位及发展方向不够明确,教职员工对未来前途的渺茫,导致很多院校的管理人员纷纷转向其它公办院校,或者谋求新的发展。这种不稳定的人员管理状态使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水平一度停滞不前。
  (二)存在问题
  1. 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不明确
  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一个独立学院发展的前瞻性的、基础性的关键问题,能体现出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凝聚师生员工力量的行动指南。截止到2011年5月,教育部统计我国共有296所独立学院。从统计数量上看,比2008年时的统计数字少了很多,独立学院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就是办学定位不够明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很快夭折了,有的停办,有的合并到其它独立院校。
  2. 独立学院缺乏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
  独立学院近年来为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事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成立时大多依附于母体公办学校,很多教学管理方法和制度都来源于母体学校,比如教学计划的制定、考试管理等等完全沿袭了公办母体院校的工作办法,因而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更无法谈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
  3. 独立学院缺乏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优质的师资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存在参差不齐的局面。队伍年轻化、有经验且授课效果好的老教师较少;教学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工作效率不高。要改善这种现状,只有以优惠的政策和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 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4. 独立学院教学监督机制不健全
  教学监督机制不健全将对一个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带来严重的影响。比如成绩管理不到位,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不负责,随意改动成绩,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正确评价;考试过程中没有规范性的文件,考试作弊、试卷漏题现象出现时如何处理,日后如何防范这些问题的发生。所以教学监督机制健全十分重要。独立学院的学生素质相对于公办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素质低一些,独立学院的教师素质与公办院校的教师素质、学术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在这样的前提下,没有良好的教学监督机制作为教学工作的保障,教学质量无从谈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态度,还需要任课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监督机制作为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与“学”两个环节的正常运行。
  三、提高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对策
  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制定适合学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独立学院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办学过程中的一股新生力量,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顺应社会发展环境,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大胆的对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创新。如有的独立学院定位在国际化,采取2+2合作办学就是有益的尝试。如果定位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在课程设置上、教学计划安排上多样化,保证每个专业的学生能同时学习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在教学年限上也可以不拘一格,学习成绩突出的,可以申请提前毕业;开展辅修第二专业的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大学学习本身就是对各种知识的深入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拓展的过程。开设多种学习机会与创造学习氛围,是每一所大学最基本的工作任务。
  2.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责任到人
  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学管理人员就没有严谨的工作规程,工作行为没有约束,容易引发各类问题。因此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可以制定《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教学检查人员工作规程》、《教材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等等。
  3.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建立人才竞争机制
  教学管理要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服务来完成,学院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有利于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学院应在员工中树立竞争意识,通过一系列的考评制度,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每年通过工作业绩考核,了解教职员工的工作情况,业务素质好的派到重要的工作岗位;组织多种多样的培训 ,或者校内组织培训,或者派到外地进行交流学习;工作表现好、业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工作出现事故的,有适当的惩罚。
  4. 加强教学监管力度,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高效的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监督机制,即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一个是对考试环节的监控。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包括对教师的备课、授课、课后辅导的监控。具体操作时可以通过学生为教师评议,及时掌握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可以通过设置专家组,即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组成的听课团,对教师的授课进行评议打分,并提出提高授课效果的办法。考试环节的监控包括教师出卷、考场纪律的制定、监考人员的监考职责、试卷保密制度、成绩管理规定等内容。为了保证学生有公平客观的考试环境,从教师出卷这一环节开始,每个工作细节都要有相应的管理办法作为工作依据,否则将无法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严谨、规范、高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创建良好学风的前提,为独立学院的教学工作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上一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三维一体”课程管理模式

下一篇: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的研究型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