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问题和效益分

发布时间:2015-07-28 18:07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笔者深刻意识到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进行创新教育。2013年1月笔者成功申报并获得立项省级规划课题《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研究》,选取了两个基层学校作为课题调研基地,尝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概述
  1.创新教育的由来。创新教育起源于美国。1941年,美国BBDO广告公司经理奥斯本出版了《思考的方法》一书,提出了一个后来颇具影响的重要创造技法——头脑风暴法。该书的出版标志着人类研究创新能力、创新发明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创造学的正式诞生。1948年,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即开设了“创造性开发”课程。1949年,奥斯本在布法罗大学开办了“创造性思考”夜校,致力于推进创造教育。之后美国的创造教育(也称创新教育)随之兴起。
  2.我国创新教育的发展。在我国明确提出创造教育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于1943年发表《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他身体力行,主张以激发人的创造性为办教育的目的。1980年前后,上海交通大学的许立言教授把创造学引入我国。随后二十年来,我国高校多名教授学者,除进行创造教育的实践外,从创造学原理、创新文化、创造技法、创新教育等多层面、多角度地对创新和创新教育理论展开了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6年初,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提出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目的在于把发展战略重点转移到创新上来,赶上世界先进国家。
  3.创新与创新教育。创新是创新系统(包含创新主体、创新对象、创新过程与创新时空四个基本要素)中的各个要素通过人的创新意识,对创新对象实施创新行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获得对社会发展有益的创新成果的过程。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方位的改造教育过程和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创新特征的教育;是一种发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人格的教育。
  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尝试
  1.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尝试教育理念创新。在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到三个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是生物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基本理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创造性地运用它们,不要墨守成规,要尝试创新。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在生物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创新灵感,不放[第一论文网提供写作论文的服务]过任何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机会。教师就是要把这种创新的理念传授给学生。总之,只有理念创新,在生物教学中才能进行创新教育。
  2.在生物教学中尝试教育技术创新。教育技术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育技术越先进,教学目标越容易实现。教育技术已从小黑板、挂图这种简单教具和投影仪、幻灯片等电教设备发展到如今的多媒体技术。这就是教育技术的创新,它为教学所带来的变革是有目共睹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那些色彩绚丽的生物图片,使人印象深刻;而那些拍摄精美的视频,又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设计严谨的课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置身于这样的课堂氛围中,谁能说生物课不是一种享受呢?
  3.在生物实验教学上尝试创新。(1)做实验要遵循课本的实验步骤,但不被课本所束缚。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觉得按课本染色慢,直接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稀碘液,然后制作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的染色效果更佳。学生虽然没按课本做实验,但从实验结果看,这个实验这样做也是可以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实验的改动,我们尊重课本,但不应被课本所束缚。(2)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实验材料和用具,鼓励学生做家庭小实验。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适合做家庭小实验的药品或实验材料。食品包装中经常用氧化钙(生石灰)作为干燥剂。把这种易得的实验药品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家庭小实验。一位学生讲解了自己做家庭小实验“验证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过程。这位学生找来上述干燥剂、透明的饮料瓶和较长的吸管作为实验材料。首先制作澄清的石灰水。把干净的饮料瓶剪成杯子(大杯子),倒入纯净水,然后加入生石灰,搅拌,静置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后,找来小的干净的透明饮料瓶也剪成杯子(小杯子),将静置后的大杯子里的上清液倒入小杯子,这样澄清的石灰水就制作好了。接下来他用长吸管向小杯子里吹气,于是大家看到小杯子里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小实验很成功。通过这件事,笔者认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教师平时要多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启发。
  参考文献:
  [1]钱贵晴,刘文利.创新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志东.创新教育的研究与探索[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上一篇:农远资源如何服务初中物理教学的方法

下一篇:高中美术乡土资源利用的策略创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