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初等教育专业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

发布时间:2016-05-23 15:45

  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艺术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偏远农村,艺术课程因受师资条件的影响无法开设。初等教育专业应注重开发和利用广泛的艺术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树立艺术课程观念,关注艺术教育、教学方法,开展积极有效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艺术教育的技能,适应不同地区初等教育艺术课程的需要。

 

  教育部2005年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主要任务。新任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09117日全国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表示,2012年义务教育实现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实现基本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城乡、地区、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素质、教育质量等方面大致平衡。重要的保障是教师队伍建设,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形势和任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开展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显得更加紧迫。

 

  目前小学师资队伍,尤其是偏远农村,教师的学科结构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合理。小学音、体、美和信息技术教师严重不足,有些小学由于采用复式班教学,一个教师包几个年级的课,艺术课程根本无法开设,且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给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艺术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地位。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①

 

  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杭州师范大学初等教育专业,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包括东部、北部和中西部地区,他们是将来城乡义务教育的生力军。培养具有师范教育专业基本知识、综合能力,同时又具有健康的审美观点、良好的艺术素养、一定的艺术教育技能的教师,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不同地区、不同区域教师的不同层次和义务教育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等教育专业的艺术课程教学中,不应只满足对艺术概念、基础理论的学习和课本知识的掌握,教师应注重开发和利用广泛的艺术课程资源,指导学生树立清晰的艺术课程观念,关注艺术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开展积极有效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艺术教育技能,适应不同地区初等艺术教育的需要。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下,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课程资源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它具有多样性、多质性、价值潜在性等特点。

 

  艺术课程资源可理解为根据学校教学实际、有利于艺术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的总和。

 

  1.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开发艺术课程资源有利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资料,满足不同特长和爱好的学生需求,使教学充满新鲜感,增添教学的活力。同时,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创新,拓宽课程研究的范围,对学科的发展、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资源,以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等特点,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感受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将教材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同实际生活、社会活动、教学实践相联系,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在提高学生艺术感受力与鉴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力。

 

  3.增强艺术素质,提高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不同地区、民族、时期的艺术文化传统,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情操。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艺术文化的历史和发展,开阔艺术视野,理解、尊重多元文化,放眼世界共享人类的优秀艺术成果,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

 

  4.培养教育技能,拓展教学能力

 

  在充分了解各地区小学艺术课程特色、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的初等教育艺术课程资源,根据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艺术理论基础知识和艺术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结合当前初等教育的地域特点和需求,提炼出适合学生发展艺术素养、培养一定的艺术教育技能,包括艺术课程的设计、教学、组织、创新等能力的课程资源体系,为他们将来担当一定的艺术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艺术课程资源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下,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

 

  明确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艺术教育教学和校园艺术活动的组织能力。在资源的选择上明确三个目标,一是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扩大视野、提高学习效果;二是具备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具备参与艺术活动的一定技能;三是掌握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和教学技能,承担一定的艺术教学活动。

 

  2.层次性原则

 

  针对不同学生的艺术特长、个性特点、就业方向、个人志向,制定内容形式不同的、可供选择的艺术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主要有三种层次,一是旨在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为目的,二是具备一定的小学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能力,三是能够担当小学艺术课程基本的教育教学工作。

 

  3.实践性原则

 

  艺术具有情感体验的特性,只有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才能获得审美愉悦。根据初等教育专业特点以及培养目标,艺术课程资源应提供学生大量的艺术实践环节,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艺术活动,使他们走近艺术,得到审美的体验和心灵的陶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艺术教育的基本方法。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下,艺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1.开发区域性艺术文化传统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艺术底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艺术瑰宝,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结合笔者学校所在的浙江省以及学生就业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反映本地生产、生活的民族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供教学使用。

 

  (1)地方民歌、舞蹈。浙江地形复杂、生产形式多样、物产丰富、住民勤劳聪慧,歌舞形式多样。民歌有号子、山歌、小调、灯调、莲花、仪式歌等,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有奉化布龙、长兴县的百叶龙等。

 

  (2)地方戏曲。浙江的戏剧艺术底蕴深厚,是被认为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的著名南戏的发源地。越剧是中国主要剧种,曲调优美婉转,细腻抒情。浙江还拥有婺剧、绍剧、瓯剧、甬剧、姚剧、湖剧、温州乱弹、新昌高腔,以及流行于杭嘉湖地区的昆剧、评弹等多个剧种。

 

  (3)地方工艺美术。浙江省内的浦江民间剪纸、青田石雕、象山竹雕、乐清黄杨木雕、仙居皤滩花灯、东阳木雕、东阳竹编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技艺,久负盛名。

 

  地方艺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华文明的精髓,是艺术教育取之不尽的宝贵源泉。

 

  2.开发高校网络信息资源

 

  利用高校网络信息传播迅速、资源丰富、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帮助学生有效、便捷地学习、补充、扩展艺术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能力、习惯、时间、方法等进行选择。不仅听教师讲授,还可以动手操作,通过找、听、看等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艺术知识信息,进行主动的学习、体验、欣赏、创作,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使他们的音乐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得到发展。

 

  (1)艺术教育网站。相关的艺术网站有很多,可以针对初等教育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专业特点,推荐给学生相关的网站,例如中国艺术教育网、中国美术教育信息网、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等网站,供学生浏览、下载艺术资料,了解有关艺术教育的新闻和艺术教育改革动态等。

 

  (2)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化图书馆。笔者所在学校图书馆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阅览图、文、声、像一应俱全的电子艺术类书刊,提高学习的效率。

 

  (3)艺术课辅助教学系统。教师开发的艺术课辅助教学系统,可以高效地扩充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思路,提供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与研究的全面、详实的参考。可以根据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倾向、兴趣、爱好等不同需求,更准确、快捷地找到数据与分析资料,提高教学效率。

 

  3.开展校园艺术文化活动

 

  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针对不同群体,精心策划各类活动(参与的学生要多,普及面要广),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艺术表演与创造才能的舞台,加强同学之间的艺术审美交流。

 

  (1)艺术社团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对不同艺术门类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与志同道合的学友组成各种艺术社团,例如,江南丝乐、歌舞达人、快门望世界、动感行草等。学生社团具有时代气息,接受专业教师的指导,学校在活动场地、设施及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提供他们自主学习和提高艺术实践能力的环境。

 

  (2)艺术展演活动。校园艺术展演全面展示了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成果,促进了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反映了大学生乐观开朗、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例如杭师大初等教育学院每年开展的六艺节文艺演出。所谓六艺即弹、唱、跳、说、书、画。同学们通过精心的准备,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师范专业技能,体现了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3)艺术竞技比赛。可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艺术节的比赛起到学习、宣传、推广、激励的作用。例如,校园十大歌星大赛、趣味艺术知识竞赛、广场舞比赛、舞动青春等。通过比赛,学生的才能得到很好的施展,选手之间彼此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开发艺术教育实践活动

 

  教师职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要求师范生不仅仅自己会学,还要善于教学生如何学,艺术教育更是如此。加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体验和磨练的机会,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艺术教育教学能力,在就职后能很快地在教师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培养实践意识,奠定实践基础。从学生进校开始就有目的地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请小学校长、艺术教师进行专场的报告,聆听他们对初等教育艺术课程观念、课程开设情况的介绍,对现今小学艺术课程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阐述;并与小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对艺术课程的向往。

 

  (2)提供实践基地,实现长效体验。与杭州市的艺术特色小学开展合作,建立艺术教育实践基地。例如杭州市大关小学、哇哈哈小学、东城小学、文海小学等与杭师大初教院建立联系,请学生去小学担任艺术教师助理,辅导艺术兴趣小组,开展校园文艺活动等,使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以运用,发现自己的不足,有目的地提高、改进,充分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组织教育实习,全面提高技能。充实教育实习的内容,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艺术特长,尝试艺术课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了解、感受、体验艺术课教学的模式、方法和特点,具备基本的艺术课教学能力。

 

  结语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下,偏远地区对于具有丰厚扎实的师范教育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同时又具有健康的审美观点、良好的人文艺术素养的教师有着迫切需求。通过对于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进行艺术课程的科学、合理建设,构建师范生有效成长、多元发展的平台,使他们成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审美育人的合格教师,适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作者:丁星 来源:艺术教育 20105

上一篇:浅谈初等教育阶段体育教学的任务

下一篇:学龄人口变动下初等教育的发展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