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信息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5-11-19 10:04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发掘它、传承它、保护它不但体现着现代人类对于自己祖先的尊重,也更体现着对于我们自己历史的善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有利于保护一些可能消失或正在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把信息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是管理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关键词:信息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与“物质文化”相对。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1)与自然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自然科学、宗教、艺术、哲学等;(2)与社会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语言、文字、风俗、道德、法律等;如楹联等。(3)与物质文化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使用器具、器械或仪器的方法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迄今为止,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先后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管理中心,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建立了各级申报体系。2006年,在文化部和艺术研究院的共同指导下,建成了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门户网站()。到目前为止,我们国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已经提到空前的高度,我们有理由把现代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更好的应用到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去。2011年2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文化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为契机,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观规律,建立科学的保护机制。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阐述
  曾有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是这样定义的:“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入开发利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抢救、利用和管理工作水平的过程。”2011年12月19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推进会议在杭州市湖光饭店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市、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文化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百余位嘉宾参加了会议。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要求,他指出: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非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积极推动非遗信息化建设工作进程。浙江在线视讯中心副总监章建栋、新浪网政府微博拓展主管张苗苗、浙江非遗网责任主编曾和分别作了互联网传播、微博、计算机技巧应用于非遗信息化建设的演讲。
  文化遗产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深入开发和充分利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提高文物信息资源开发深度和利用效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国家权威机构应该尽快给出提出数据的标准和模板,从大的方面入手,逐步细化到每个省、市、县,做到所有数据都能实现外部数据交换、文化遗产数据互操作协议和文化遗产数据共享,共享1同一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初步搭建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平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汇集与存储、数据加工处理、信息发布服务、数据统计分析与管理在各个区域的同步。通过对昆曲信息化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数据库建设、信息化人才建设进行调研,得出昆曲信息化建设虽具有面向知识的资源管理、面向知识管理的资源服务体系、完善政策资金保障等经验,但仍存在标准、合作机制和人才滞后等不足。为此,提出构建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政策资金保障、健全技术标准保障、培养综合信息化人才等建议,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我国申报的《京剧》和《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活字印刷术》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化的几种方式
  3.1 建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数据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系统的核心,也是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首先要建立数据库的标准化、规范化模式。标准化是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质量保证.同时也是信息资源共享的首要条件。数据库运行的可靠性、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和兼容性有赖于标准化,而且标准化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础。这要求数据库在建没过程中,要注意对各类型特色库实现统一元数据检索与分布式的全文服务功能.运用科学的分类和标引下具确保数据库质量。其次要对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深加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信息化存储,建立科学、实用、完备的资料性的符号库和素材数据库。
  3.2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应用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即利用现有的数字信息技术(如:数字录音、摄像;虚拟现实;网络数据库;搜索引擎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制作与存储,建立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库,并配有强大的搜索引擎,实现数字化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在手段和宣传效果上具有其他保护方式不具备的优势。我们现有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还仅仅停留在采访、拍照、收藏物品等简单的工作层面上,保护效果欠佳。而数字化保护可以有效地再现其文化空间,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其生产、使用、流通、传播传承等虚拟场景,到达身临其境的效果,产生普通博物馆所无法传达的意境,真正体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所在。
  3.3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是 指以数字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方面信户提供数字化的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数字博物馆系统一般由虚拟博物馆、实物数字化、虚拟游览、动态浏览及信息检索等几部分组成。数字博物馆的优越性首先在于可以借助网络而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从网上方便获得需要的信息,使海量存储的文化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利用和共享。借助网络环境,数字博物馆同时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宣传窗口,能够向公众及时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展情况和工作动态,汇集有关政策法规和研究成果,推动保护、研究、挖掘、利用。
  4. 结语: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保护和管理好我国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对祖先、对后代的责任,也是全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所有有远见的人们,都将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和广泛传播寄希望于信息化技术。
参考文献:
[1]柳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J].东岳论丛,2008年11月
[2]杨海波.数字技术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
[3]雷国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构:意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三峡文化研究,2009年

上一篇: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浅论

下一篇: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差异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