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布时间:2016-03-29 17:01

  2O世纪8O年代初,我国开始发展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我国的第一批生态农业试点中,形成了平原农林牧复合、草地生态恢复、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等发展模式,水土保持、土壤沙化治理及森林覆盖率有较大的提高。但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很大的不足,大多数地区的农业发展仍旧强调追求高经济收益,且政府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支持较少,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2004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了对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和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巩固成果,注重实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食品的生产和供应等,政府开始大力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扩大生态农业的实施范围和规模。要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必然的选择。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它主要通过对传统行业进行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以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农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它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的投人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使经济系统和谐的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得以统一。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农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先天条件使农业经济系统更容易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因此,推行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L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结束了农副产品短缺的时代。但是,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当前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力落后,现代化程度低,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资源掠夺性使用,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基础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农产品价格不升反跌,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社会稳定的坚实支撑,解决不好,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2.有利于解决我国发展常规农业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过去的50多年里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自然资源短缺,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可以说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带有掠夺性开发的性质。

 

  3.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加入WTO后,以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为主导的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稳定的生产基地,造成农副产品农药残留等超标为许多发达国家限制我国农副产品进口找到了借口。在国内,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一些农产品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或药残等严重超标,带来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

 

  4有利于农业环境的改善农业环境不仅常常遭受外源的污染,而且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重要源头。生产过程中的乱砍滥伐、过度开垦使生态环境恶化;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造成农业的面源污染;农产品的加工消费过程中造成的污染等,均已成为目前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依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吸取各种农业生产实贱,特别是在我国传统有机农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传统农业的生态转型,加快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度。

 

  加强舆论宣传,建立政策激励与监督机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战场在农村,只有让农民明白其科学道理和经济效益,才可能变为自觉行动。因此,要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农业循环经济知识的宣传和技术的普及,提高农民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同时引导科技人员在农村搞试点,采用多种形式,推广普及循环经济。应当组织力量充分总结以往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并根据当前农村改革的需要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与总要求,从政策上帮扶、资金上支持、技术上指导、价格上倾斜,以提高农民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真正实现生态农业产品的无害化、资源利用的循环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化。

 

QQ截图20160217162433.png


  2重视农业技术的研宄开发和技术成果的转化

 

  我国传统农业积累了数千年的丰富经验,隐含着许多循环经济理论的雏型,但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经济形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贱上,都需进一步探索,依靠科技进步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不少地区在人均耕地不足0.06hm2的情况下却创造出丰衣足食的奇迹,其中科学技术的应用起着巨大的作用。研宄开发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实施循环型农业的基础,而加速这些技术成果的转化则会极大地推动循环型农业的发展。要组建专门从事农业资源节约科技研宄和开发的机构,推动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进行革新和升级,建设农业循环型社会。

 

  3.拉长农业生态链,实现资源和农业废物的综合利用

 

  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废物量是较大的,但在循环经济过程中,上一级的废物即是下一级的资源,因此,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凡是与上下游企业能够形成产业链的项目应大力发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就是要使农业系统内部的能量、物质合理流动与转化,通过生态系统内部食物链、生态网络和农业废弃物的再生、综合利用,以弥补资源的不足,既节约能源、变废为宝,又改善生态环境。

 

  4.建设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标准化是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理,对农业生产种植养殖)、加工的全过程。通过制定标准与贯彻实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经验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对外贸易,指导生产,引导消费,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农业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为人类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要充实、完善省级和大中城市质检机构,优先考虑种子及农药、化肥、饲料、农机具等主要生产资料和粮、油、蔬菜等农产品检验的需要。地方检验、检测机构,要结合各地农业生产需要,以贴近农业、贴近生产单位、贴近用户为主要原则,进行完善和补充。

 

  5建立适应发展循环经济的农业管理体系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农业经济形态,是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只靠某一部门是难以实施的,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经营管理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持续推动力;另一方面是良好的生态氛围。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公众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如减少农用废弃物的排放、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节水节能等。

 

  6.抓好典型模式培育,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同现代农业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抓好典型模式培育,先从单向产业内部循环开始,然后到多产业组合的循环型生态示范园,再发展到整个农业产业群大循环上来,逐步建立农业循环产业经济体系。

 

  四、结束语

 

  在中国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三农问题一直成为影响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敏感问题。要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必须在农业生产方式上有所创新,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和推广不仅能够提高农业产量,更主要的是在不损害外部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对中国农业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上一篇:浅谈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下一篇: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对农立经务增长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