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流通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5-12-02 16:52

  流通经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在经济日益全球化、信息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在商业社会时代,流通呈现出国际化、社会化、信息化、多维化的时代特征,经济呈现出流通主导型经济。因此对流通的深入研究就显得日益重要。但是,西方经济学却把流通抽象掉,回避研究流通,流通经济方面的国外文献甚少。在西方经济学成为显学今天,流通经济学日益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我国的流通经济学期待振兴。近年来,我国的流通经济学者纷纷开展研究,在流通地位、流通产业组织、流通现代化、流通创新、物流、流通经济学课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一、流通地位的研究

  对于流通地位的研究,一直是流通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重新探讨和研究流通的地位,对于正确处理流通和生产的关系,建立新型的工商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流通地位的研究,已经突破了以前的仅局限于流通和生产的争论,而是把流通放在全部产业中进行研究。

  (一)先导、主导产业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将由社会再生产中的末端行为升位为先导行业(刘国光,2001;宋则,2003)。生产和流通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逐渐发生战略性的转变,从生产决定,转向流通决定,流通决定生产,商业资本主导生产,流通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将决定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这个转变影响是深刻的:对于国家来讲,国民经济的重点将从生产转向流通;对于企业来讲,流通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王之泰,2003)。商品流通业在市场运行将中处于前沿地位,这种前沿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易的频繁,市场关系的密切,地位也将愈益明显(李金轩,2002)。搞活流通对拉动消费、解决就业有重要作用。上海、广州等城市已提出流通是支柱产业,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抓。

  (二)基础产业论。流通是个基础产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它,应该按照基础产业来研究,来认识,来摆正它的社会地位(黄国雄,2001)。应转变过去将流通视为末端产业的传统观念,而将流通界定为基础产业。之所以需要重新界定流通的地位,是因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流通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在小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处于从属地位;到商品生产时期,生产与交换互为条件,相互决定;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换决定生产。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交换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业应处于基础产业的地位。流通业作为基础产业的五大特征:(1)流通产业的社会化程度高;(2)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3)流通产业吸纳就业的数量大;(4)流通产业与其他部门的联系紧密;(5)流通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黄国雄,2003)。

  (三)生产流通融合论。生产与流通日益融合,其边缘界限益愈模糊。工业革命时代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相对独立的形态逐渐隐退,社会的分工和交易都被流通的“囊袋”所吞食,真正体现了“生产生产着流通,流通流通着生产”(陈文玲,2001)。特别是在信息经济时代,网络取代了商业流通渠道,将传统的物流交易方式转变成信息流的交易方式,因此,从根本上消解了传统商业流通存在的价值(丁乙,1998)。

  二、流通产业组织研究

  (一)流通产业化的依据。流通产业化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条件。从世界上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看,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都经历了一个流通产业化的阶段。如日本曾在60年代连续推出三个流通现代化的五年计划,意在配套和促进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韩国在70~80年代也效仿了这一做法,并大大提升了流通产业化水平,为增强本国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再从我国的情况看,尽管工业化发展水平与世界上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但相比较而言,流通产业化水平滞后于制造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向欣,2000)。流通产业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系十分密切。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对社会就业具有特殊贡献,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发展流通与西部开发具有紧密关系,流通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转移(郭冬乐,2002)。建立现代流通体系,通过市场实现商品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但是流通领域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文启湘,2003)。

  (二)流通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流通产业的运行机制不健全、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低、流通产业的集中度低、流通产业的增长模式总体是仍属于粗放型、农村市场流通组织发展滞后和缺位等方面。其原因在于流通企业尚未成为自主经营的产业组织的微观主体、条块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得到根本变革和市场机制缺陷与行政性垄断并存(金永生,2003)。现代经济的特点体现在个性化、差异化、速度快、感性化和综合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的要求,流通产业要改变一元产权结构,加快人才的培养,建立信用制度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流通产业要重塑和优化流通组织机构,建立社会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以零售商和生产者为主导的多种流通渠道,促进交易方式的现代化,加快市场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进程(文启湘,2003)。要着眼于宏观经济目标,提高流通业的贡献率;从理论、体制、结构三个方面,解决内外贸一体化的问题;建立精确、可靠、实用的流通现代化检测指标体系,加速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将流通现代化由第三产业扩展到第一、二产业,制定有利于流通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尽快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政策(宋则,2003)。

  (三)流通产业组织的创新。针对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需要进行流通产业组织形式创新,即根据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消费心理的变化,积极推行新的流通组织形式;进行流通组织的市场营销创新,流通企业应在营销观念、营销方式、营销组合和营销管理上积极进行创新,提高流通组织的活力;进行流通组织的企业文化创新,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流通组织企业文化,通过创新从整体上提高流通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金永生,2003)。同时,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进行流通产业政策创新,包括:(1)流通产业结构政策创新,重点是发展物流业,把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以物流业的发展带动流通产业的结构升级;(2)流通产业组织政策创新,实施追求规模经济、流通企业自由进出、流通产业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政策,以促进流通企业的规模扩大和有效竞争格局的形成;(3)流通产业布局政策的创新,通过选择流通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制定物流产业的集中发展战略和制定城市流通网点规划 , 对流通产业 的空间布局分布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合理的调整;(4)流通产业技术政策创新, 通过制定流通技术的发展计划与政策,促进流通技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最优配置,确保流通产业技术的持续进步(文启湘,2003)。

  (三)新学科体系构建思路。

  1.第一种思路。流通经济学应从商人活动论、商业产业论和分工交换论三个层面展开,从个体分析到产业分析再到综合分析,构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学科研究体系(晏维龙,2003)。

  2.第二种思路。流通经济学应由流通发生论、流通形态论和流通政策论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分别研究流通产生和演化的机理、流通过程的具体形态及其运行机理、流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效应(石奇,2003)。具体框架为:(1)基本假设前提,即理性经济人———牟利中介人的假设,以此为基础,先解决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2)流通发生理论,主要是对流通行为形成的假设、流通价值的形成和流通的局部均衡进行研究;(3)流通存在形式理论,包括商业结构理论、商业流通组织理论、商业的市场结构理论和流通的一般均衡理论;(4)流通宏观运行理论,包括流通圈、流通政策、流通规则、商业与流通的发展等内容(高觉民,2003)。

  3.第三种思路。以商学学科取代原有的流通(商业)经济学科的观点。原因在于,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第四次商业革命,使传统的交易理念和交易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我国原有的流通经济学理论既无法解释、预测电子商务所形成的新兴商业模式,也无法回答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问题(蔡文浩,2001)。对于商学的体系构架,可以采用点线面结构,点是指对个人或单个企业的交易行为研究;线是指对流通业及现代流通的五流,即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需求流的研究;面是指对区域市场结构和国际市场竞争结构的研究。通过商学的研究,不仅可以涵盖原来流通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而且可以更好地反映流通与流通的活动过程及其规律,适应市场经济下商品流通的发展的要求。

  4.第四种思路。中国经济过渡时期的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在兼顾理论建设的同时,应围绕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许永兵、李建平,2003),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研究和建立流通领域中的资源配置评价体系。根据我国经济转轨期的实际情况,应把研究和建立流通领域中的资源配置评价体系以及资源配置中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的关系作为重要研究内容。(2)商业制度创新与资源配置问题研究。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商业制度创新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特别是将商业制度创新与中国流通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3)流通转型问题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改进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下实现流通模式的平稳过渡。(4)市场体系的培育问题研究。(5)区际流通问题研究。(6)流通秩序问题研究。(7)国内外商品流通业的比较研究。此外,转型时期的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内外贸一体化问题、商业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等问题。

  参考文献(略)

  冉 净 斐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陕西西安 710061)

上一篇:通辽市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