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原始统计资料及记录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

发布时间:2015-11-05 09:55

摘 要:

关键词: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球经济日益趋于一体化,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原始资料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尤为重要,它是各项管理的基础,通过对原始资料的记录、整理、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准确的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原始统计资料在企业管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 原始统计资料的概念及其特点
    1.概念:
  原始统计资料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最初记载,是未经整理、加工的第一手资料。原始统计资料是把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随着事情的发生经常性地进行记载,必须遵守规定的时间及时地登记核算。原始统计资料要依靠广大职工做好记录工作。它是进行各项综合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是反映企业工作状况、管理水平、生产经营活动等情况的原始资料。企业统计工作中的原始资料包括:生产进度及生产数量和质量方面的记录;反映生产设备增减、利用和维修状况的记录;反映财务收支情况的记录;还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员变动、考勤、绩效考核、工时定额的记录等等,其来源是多方面的,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之后统计报表的质量,进而影响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因此必须做好原始资料的记录工作。
  2.特点:
   (一)记录内容的广泛性
  企业的原始统计资料,记录内容广、范围大。它涉及到基本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服务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其他人员;记录的内容涉及整个企业的一切生产性、服务性活动,既有各类人员生产活动中的产品、时间定额、人员及销售的变动情况,也有业务、管理、技术部门的发展情况等。
   (二)记录工作的群众性
   企业原始统计资料的记录来源于实践,这就决定了它根植于群众之中,因此,要求企业各方面人员都要动手,分别记录,只靠极少数人是不行的,要依靠职工、相信职工,走群众路线,才能把原始资料的统计工作做好。
  (三)记录项目的具体性
  原始资料的记录内容都是发生在企业各职能岗位上的每一次的具体事实和情况,要求一一记录。做到不缺不漏,把这些具体事实和情况,经过整理汇总,就是多方面需要利用的重要资料了。
  (四)记录时间的经常性
  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经常进行的,连续不断的,随着业务的发生,产品的生产,工作的进程,销售工作的进展,人力资源的变化等都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因而,原始资料也必须经常地记录,不断地补充完善,按时、按事进行记录。
  二、原始资料的记录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一)原始资料的记录是统计工作的基础
  原始资料全面地、系统地、及时地记载了劳动资源与占用、劳动消耗、劳动收入、生产运行、销售完成及人力资源变动等方面的具体数据。这就为劳动统计工作绘制有关统计报表,提供所需要的资料。原始资料记录工作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劳动统计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建立和健全原始统计资料的记录工作,是整个企业劳动统计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内容。
  (二)原始资料的记录是企业劳动经济核算的基础
  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力求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这是企业劳动管理的一项重要经济原则。在经济核算中,无论会计核算,统计核算,还是各有关部门管理工作,都要利用有关的原始记录资料。如:职工劳动时间记录,既是会计人员计算成本的依据,又是统计人员计算时间利用程度的依据,还是业务人员确定定员定额和工资分配方案的依据。没有这些原始资料,核算工作就没有依据。可见,原始资料记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核算和经营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
  (三)原始资料的记录是企业实现科学劳动管理的工具
  企业实行科学劳动管理,是通过各项制度、计划管理等工作,把人、财、物各项生产条件严密地组织起来,并将供、产、销整个经营过程协调地衔接起来。同时,要具体掌握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变化着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如定额员在制定和检查定额的执行情况中,在修订定额工作中,都离不开劳动定额的原始记录资料。可见,企业原始统计资料是组织和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工作。
  (四)原始资料的记录是贯彻“按劳分配”、开展劳动竞赛的依据
  按劳分配是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原始资料的记录反映了职工从事生产活动的情况,它为评定和核算劳动报酬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开展优质、高产、安全、多品种、低消耗的劳动竞赛中,原始资料为评比竞赛、实行多种奖励制度提供了可靠数据。因此,做好原始资料的记录,及时公布生产经营活动成果,能鼓舞职工、动员职工,不断激发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生产的不断发展。
三、 建立原始资料记录的原则
  原始资料记录的设置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既要满足企业管理和核算的需要,又要考虑实际可能,力求精简,便于记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既要符合企业的特点,又要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
  原始资料记录是为满足企业核算与管理需要而建立的。它必须与企业特点和状况相适应。在不同的单位、不同的车间、不同的小组,原始资料的记录会有所不同。企业内各种不同的原始资料记录是根据其工作范围、内容、形式、方法、程序来确定,因此,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具体地研究解决。
  (二)既要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又要符合国家统计制度的要求。
  原始统计资料记录的目的,在于为企业的统计核算、经济核算、业务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企业劳动统计原始记录的范围、内容、指标及计算方法、传递程序等,都要以满足上述各方面需要为出发点。在原始统计资料记录时,应将这些方面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加以考虑,避免顾此失彼或相互矛盾,以保证各项统计指标的完整性。
  还应指出,企业原始统计资料记录在满足企业本身管理需要的同时,必须符合国家统计制度的要求,便于为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统计工作奠定可靠的基础。
  (三)必须与企业基础管理和各项制度密切结合
  企业原始资料的记录,是企业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它基础工作和各项制度的建立协调配合。因为它涉及定员、调配、工资、奖励、出勤等,也涉及生产计划方面的产品数量、品种、质量等,还涉及原材料管理制度中的收发、领用及消耗等。在建立原始资料记录时,要充分考虑同 这些制度协调配合,不仅有利于各项记录的顺利开展,更能发挥原始资料记录的多功能作用。
  (四)必须从职工便于参加出发,依靠职工,做好原始资料记录工作。
  企业中的职工对生产业务情况最熟悉、最了解,把企业中劳动统计的原始资料记录,建立在群众基础上,才能保证质量。原始记录应提倡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四、原始资料记录的管理
  原始记录需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企业各业务主管部门统一对统计原始资料的记录进行有关规定,以保证原始记录的统一与协调。而各个业务部门实行分工负责,谁搞什么业务,谁就管什么原始记录。从本人从事企业劳动统计工作10余年的经验来看,还需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关于原始资料记录的管理体系问题
  原始资料记录管理体制、机构、专业人员的设置,应按三级管理(主管部门、业务单位、班组)。一般是:主管部门负责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等总体部署工作;业务单位负责业务部署和有关的记录事项的修改、补充、汇总工作;车间、班组应保证统计原始记录具体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关于健全统计资料原始记录的管理制度
  为使原始资料记录工作能持久、稳定地开展,必须抓好制度建设工作,如责任管理、记录管理、数据管理、奖惩工作等制度。
  (三)、关于保证性措施问题
   首先是领导重视,加强原始记录工作的思想教育工作;其次建立检查考核标准及奖惩制度,把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再次,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总之,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的趋势下,企业管理已成为企业取得和维系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而原始资料的认真记录、不断积累又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人员配备、经济核算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记录良好的原始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成为企业评估过去和现在、预测未来的有力武器,因此,原始统计资料记录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有效沟通在现代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