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内地体育用品企业的私募融资
摘 要:针对融资难且公司治理结构不建全的中国内地体育用品企业而言,私募融资不仅解决融资困难,而且更有助于推动企业治理机构的建立和健全,以及提升企业现代管理能力。
关键词:体育用品企业 融资 私募融资
今年6月央行决定在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7月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给国内企业的融资带了巨大冲击。在“钱荒”的融资环境下,内地体育用品作为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其融资渠道极为有限且融资成本越来越高。
但私募融资在最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采用,并成为重要的融资方式。在内地体育用品企业的融资中,也被广泛应用,如国内L公司于2003年完成了由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GIC)和鼎晖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组成的私募融资。
同样,国内K公司于2007年,采用带有附有商业条件的承兑票据转为私募股权的融资形式,从私募投资者为摩根士丹利募集资金近3亿人民币。
此外,国内P集团在2007年7月前,完成Sequoia Entities和优势资本的私募融资,以增发股本7.837%的代价,共募集2340万美元。
所以,私募融资不愧为当前内地体育用品企业最重要的融资策略。
一、私募现状:
1.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为活跃、潜力巨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据清科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年有40只可投资于中国内地的亚洲基金,这些基金已经成功募集了141.96亿美元。它们为体育用品企业的私募融资,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支持。
2005年10月我国通过了修订后的新《公司法》和《证券法》,允许上市公司采取非公开方式发行新股。张合金和徐子尧认为这为我国私募证券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空间,一些制约私募股权市场发展的基础法律障碍已被消除,这将激发私募基金的快速增长。
2.私募融资运作不断成熟及成功的实践案例,激发了体育产业私募融资的热情
私募融资的运作不断成熟,为操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特别是体育用品领先者的成功融资案例,大大激发了其他体育用品企业的融资热情。目前私募成功的企业有蒙牛、无锡尚德、盛大网络、李宁等,他们都是借助如凯雷、华平、摩根、英联和鼎辉等私募股权基金入资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他们树立了很好的私募融资榜样。
3.私募能够有效帮助企业未来的公开上市
私募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公司治理结构和优化内部管理,完成企业公开上市的准备工作。
二、私募融资在体育用品企业融资模式中的价值分析
私募融资模式,由于程序简单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备受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的推崇。对于那些准备上市的公司来讲,公开上市前的私募,不仅创造融资的新途径来解决企业资金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为公司带来了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为上市做好准备。
私募的主要作用如下:
1.优化财务指标、改善经营绩效
(1)提高权益资本、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
私募融资相对金额较大,从L公司和K公司的超过亿元的私募金额来看,从银行融资渠道筹集的可行性极小。这些资本金,提高了企业权益资本,也大大降低了企业财务费用。
L公司完成私募后,资产负债率由2002年末的59.19%下降到46.67%。流动比率由2002年末的1.43提高到1.89,增强了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由于公司自有资本的充实,改善了公司资本结构。
K公司在私募融资前(2005年末)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75.68%,如果在2006年为收购品牌而采取债务融资形式,根据2005年末财务数据测算,其资产负债率将接近90%,这必然进一步加剧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而利用私募股权融资后,使资产负债率迅速降低到30%左右,极大地改善了公司资本结构。
(2)增强盈利能力
表1 L公司私募前后的盈利指标比较
财务指标 | 私募前 (2002年度) | 私募后 (2003年度) |
营业额(千元人民币) | 958,005 | 1,276,224 |
营业额增长率 | 30.35% | 33.22% |
净利润(千元人民币) | 66,889 | 93,960 |
净利润增长率 | 34.80% | 40.47% |
每股盈利(分人民币) | 8.92 | 12.53 |
每股盈利增长率 | 34.74% | 40.47% |
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营业额增长率提高了2.87%,净利润增长率提高5.67%以及每股盈利增长率提高5.73%。私募后极大地增强了L公司营业额增长速度和盈利能力。
2.改善股东结构、加强公司治理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
改变原先的创业投资者一人治理公司的结构,通过私募投资者的引入,加强监督企业不同利益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和利益平衡,有利于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此外通过引入丰富经验和专业背景的董事参与企业决策,为企业带来行业领先的管理模式和决策程序,推动企业逐步建立起符合上市要求的治理结构、监督体系、法律框架和财务制度。
3.增强公司投资能力、提高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利用私募公司,增强公司对外收购实力。K公司就是借助私募资金的2.93亿,完成其品牌的收购。私募还带来品牌效应和其他商业资源,比如L公司的现任首席财务官,就是由私募投资者推介而来。
4.为公开上市做好铺垫和准备
由于私募投资者,不仅具有丰富、成熟的退出经验和机制,同时还拥有专业的合作伙伴和商业资源,包括上市券商和整个上市中介团队。由于公司引入了战略投资者,所以很容易获得这些中介的关注和信赖,并积极参与上市安排。
L公司的上市券商,就是星展亚洲融资有限公司(简称DBS),该前身为新加坡星展银行下的证券投资部,与L公司私募投资者GIC同属于新加坡政府投资下的公司。正是因为GIC的背景,L公司很快获得了DBS的肯定和信任,并全力推介其在香港上市。
同样,K公司由于引入私募投资者摩根士丹利后,成功地找到了美林远东有限公司和德意志银行香港分行作为券商以辅导上市。同样在摩根士丹利的影响下,老虎基金、中国人寿以及银泰百货也相继成为K公司的基石投资者。
企业在公募之前,引入投资银行或金融机构介入,从而完全改变其原来的资本结构和优化管理,使得企业在公募时有更好的市场价格。
同样,私募融资也需要评估其给体育用品企业带来的主要弊端:
1.分散股权
由于私募股权融资中投资者需要获得股权,这样必然会分散企业的股权结构。由此导致股权结构下的决策权力分散,这会改变原先企业决策程序和效率。当投资者进入后,在保证决策程序科学和规范的同时,却降低了决策的灵活性,尤其是体育用品行业目前正处于的高速发展阶段,决定企业必须迅速且科学地做出决策。
2.融资时间较长
私募投资者在整个融资程序中,对被投资公司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评估和谈判,整个时间一般在6个月到1年之间,并且会有多轮谈判和商业博弈,所以时间较银行贷款更长。
3.融资费用相对较高
在整个私募中,需要向财务顾问、律师和评估师等中介支付高额的服务费用,而且整个融资费用都在数百万之上甚至到千万,这些费用对目前的体育用品企业规模来讲,也是不小的负担。
4.私募投资者要求的严格承诺和回购条款
私募投资者通常要求高于整个行业平均水平的回报,并且更多是基于未来上市所进行的。所以,对企业的业绩增长和公司治理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除了有最低的业绩承诺外,还可能对未来的退出有明确和严格的约定,如要求老股东在约定时间无法完成上市的情况下,溢价回购出售的股份,以确保其投资收益和降低其投资风险。K公司就承诺如果不能收购并完成其品牌登记,K公司向票据购买人(私募投资人)承诺支付15%的投资回报和当年分红的25%股息,即1年的投资回报率高于15%,这远高于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同时,还承诺2006年纯利2240万美元和2008年纯利4970万美元的财务目标。
5.融资市盈率相对不高
对体育用品企业来讲,由于私募的市盈率一般都在5-10倍之间,所以与在香港上市市盈率为25-40倍和新加坡10倍左右来讲,显然要低。此外,由于私募定价中缺少公开上市模式中的询价机制,可能造成公司被贱卖的结果。
中国内地体育用品企业需要结合私募融资的特点和作用,尤其要结合企业资金需求和未来发展计划,有效地制定适合自身的私募融资策略,发挥私募融资价值。
三、实施私募的注意事项
体育用品企业选择私募融资,除了充分认识其优点和存在的弊端外,还需要在融资决策中注意以下问题:
1.明确具体私募投资者的类型
投资者类型是指私募投资者的具体身份,是产业投资者还是财务投资者(或称为金融投资者)。产业投资者和金融投资者都有利弊,如果纯粹为融资和引入好的治理结构,同时为上市做准备,应该优先考虑引入金融投资者,避免出现杭州娃哈哈和达能基于同业竞争而引发的股权之争。
2.私募投资者的退出机制
需要建立可行的退出机制,确保私募投资者的退出和投资回报。
3.承诺条件的可行性
在私募中,包括盈利能力、公司重组和股份回购等方面的承诺,这些需要公司在决策融资时必须充分评估和权衡,否则会承担极大的履约成本和法律风险,同样也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融资。
4.募集资金使用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从私募投资者角度而言,他们需要评估私募资金使用计划的合理性和财务回报,以确保实现他们预期的投资收益。作为企业,也同样需要评估资金使用计划,以科学确定具体的融资规模和可接受的承诺及要求。
5.历史财务业绩和未来增长趋势
私募投资者关注行业的增长性,过去3年的财务表现以及未来盈利预测,这些都是决定融资金额和投资合作条款的关键指标。
参考文献
1. 张文魁.私募资本市场:作用、风险与对诈骗的防范.经济研究,2001,(5)
2. 高利恒.私募— 中小企业融资的创新性选择.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5)
3. 王冉.中国企业的战略性私募之路.中国企业家,2002,(4)
4. 巴曙松.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面面观.上海国资,2007,(8)
5. 张合金,徐子尧.私募股权融资: 融资方式的创新.财会月刊(综合),2007,(2)
6. 乐之.私募股权融资与金融创新— 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副主任朱武祥教授.经济学人,2003,(10)
7. 李宁有限公司.招股书[EB/OL].:香港交易所网站,2004-6-15
8. 中国动向(集团)有限公司.招股书[EB/OL].:香港交易所网站,2007-9-25
9. 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招股书[EB/OL].:香港交易所网站,2009-9-16
下一篇: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风险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