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实

发布时间:2015-07-22 09:32

  一、前言
  随着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影子银行的定义范围也将扩展,现代影子银行的定义为:除正规银行体系之外的所有信用中介、信用中介活动都被归纳为影子银行行列。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十分迅速,为我国社会经济、社会稳定都作出了一定贡献。中国式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不容小觑,据工信部资料显示,2013年中小企业融资量占总企业量的81%,在正规银行中的融资率还不到15%。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正在转向影子银行。
  二、中国式影子银行的特点
  影子银行体系的概念是2002年剑桥大学教授提出的一种新型理论,影子银行体系是将地下银行或地下外汇交易机构、替代性汇款机构等合称为影子银行。影子银行相比传统商业银行的特点较为突出,监管部门不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没有成熟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条例;另一方面由于影子银行属于非正规金融机构,未存在相关保护,因此,存款没有保险制度、贷款没有保护机制等,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由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一直有所阻碍,金融服务、金融产品、金融化社会都相对落后与国外发达国家,形成的中国式影子银行也极具中国性,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两点:一是中国式影子银行同样不受政府监管,属于一种民间金融,能够提供的资金机构多为钱庄、典当行、民间借贷机构等;二是不受政府监管的证券化业务合作,如银行与信用机构合作(包括信托公司、委托贷款、金融租赁、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
  具有中国特征的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中小企业或人们的融资、贷款等业务,对社会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明显提升货币供给量。
  三、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
  我国的金融市场一直处在发展中阶段,金融产品、金融社会一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我国影子银行是否应该存在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出结果。但是,民间借贷机构、委托贷款、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确实也为金融行业创造了一定的利益、承担了正规金融机构的部分功能。因此可以看出,中国式影子银行虽然不完全具备西方国家影子银行的特点,但具有中国特征、符合中国市场的中国式影子银行正在蓬勃发展。虽然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空间较大,但是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受控于政府机构,银监会对银行的管控十分严格,以此方面来看,影子银行没有生存空间。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影子银行已经在社会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无论政府是否支持、是否正规,都不能影响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四各层面进行分析:
  (一)政府不支持,处于民间金融机构
  中国式影子银行包括了一些民间信贷机构,也包括互助金、私人钱庄等,正是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步伐而衍生的一种民间金融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银行业,民间金融不受到政府认可,甚至长期受到政府打压,从原有的“地上机构”转为“地下组织”[1]。但民间金融并未就此消失,反而衍生了更多金融产品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与正规金融机构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产生明显差异。中小型企业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时,由于受到严格的监控、审查,并且融资款额较少、金融产品不适合、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因素,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民间金融机构在此“缝隙”中求得生存。民间金融机构的发展并不是偶然,本文将其总结为两点因素:一是我国的金融管理政策一直十分严格,在长期的压抑性金融管理政策中产生了庞大的资金需求群体;二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的提高,为民间金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支持力量[2]。
  (二)政府支持,正规银行作为中介提供委托贷款
  由于我国的《贷款通则》和《商业银行法》中都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从事金融业务活动”,但是市场中无论中小企业还是上市公司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周转来实现资金融通。因此,在我国法律的规范下,企业之间的信贷服务形成了一种委托贷款的形式。政府虽然禁止单位和个人从事金融业务活动,但是允许银行作为中介方,三方签订融资合同进行企业间的融资[3]。这种方法虽然受到政府支持,但是其产生的后果也十分严重。比如,市场资金向来较为趋向国有企业或大型上市公司,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可募集到大量资金,再对下属子公司、关联公司等第三方放贷,以银行作为第三方中介,获取超高利润回报。
  (三)政府支持,银信合作理财
  银信合作理财的产生,是基于上述政府支持,正规银行作为中介提供委托贷款而产生的一种融资类型。银行面向社会公众设计、发行理财产品,以此来募集资金,然后通过募集到的资金向企业放贷。银信合作理财由于不存在存款和贷款模式,因此不受政府信贷规定的制约,银行通过金融产品吸取资金,能够有效调整银行内部的资产负债率。银行是公众和企业之间的融资中介,并不是银行直接给予融资[4]。但这种模式下的银行筹资成本会加大,因此放贷利率也会增高。
  (四)政府批准,给予备案
  目前市场中,民间金融机构已经对经济市场带来了不可或缺的资金支持,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因此,政府通过相关监管部门给予民间金融机构批准备案,备案后的民间金融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资金保障,政府不会直接干预运营。此类民间金融机构的运营方式是以存款方式向公众吸取资金,然后作为中介方向中小企业进行贷款融资,履行了上述第三类中银行的职能。由于政府给予鼓励、融资风险小等优势,政府备案的民间金融机构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共有基金900余只,净值达到32100.23亿元。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有9000余家;典当行6000余家;小额贷款公司5500余家。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一再大力支持和频繁出台的各种鼓励政策,传统金融对公众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更多的企业愿意通过影子银行进行融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还需要借助影子银行的发展力量[5]。
  四、中国式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影子银行的发展受到我国的高度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市场中的主要支撑力量并不是国有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市场平稳和经济健康 发展多数在于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由于融资困难经常面临着倒闭的风险。中国式影子银行的兴起是由于正规银行的业务与产品中产生的缝隙,而目前来看,正规银行的业务与产品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转变为影子银行,这是因为影子银行受到的固定制约较少,并且可以在双方资金之间获取较大利益。在这种不正常发展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造成了一定困难[6]。
  影子银行的金融产品较为符合中小企业的需求,并且贷款手续简单、费用成本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更倾向于影子银行。但是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通过影子银行进行贷款融资只是解决短时间内的资金问题,影子银行提供的融资资金属于一种过渡性的应急资金,并不能成为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一种资金依靠。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年以前95%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会选择影子银行,中小企业对影子银行十分依赖,数据中显示,虽然正规银行的融资利率低于影子银行融资利率的10%左右,但是考虑到融资成功率高、成本低、风险低、融资金额低等因素,这种利率差被部分中小企业所接受[7]。
  另一项数据中显示,2012年影子银行的利率达到了30%~57%,高额的利率使部分中小企业无法承受,在调查的300家中小企业中,90%的企业不会选择影子银行贷款,仅有10%的企业在一年内多次通过影子银行进行贷款,并且贷款额度较小,影子银行的高额利率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选择。专家指出,这是由于影子银行的发展太快所导致,虽然中小企业规模庞大,但是市场规范性不够、供求失衡,影子银行为了谋得自身利益,加大资金成本,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另外,委托贷款和委托理财的产生也是典型的中国式影子银行,这种方式的产生目的是为了保证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扩充,但实质上大多数大型企业使用此种方式进行企业之间自行贷款,集团企业通过委托贷款方式向下属公司发放贷款,回收的利率高于市场利率而获得更大利润,国家对此没有相关规定政策,使市场中逐渐形成一种经济实体的“空心化”,这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国家急需宏观调控金融市场,加紧收缩影子银行放贷方式,调控市场中的“空心化”现象,否则,中小企业的生存会极为困难[8]。
  五、结论
  近年来中国式影子银行发展迅速,多种类型的民间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中国式影子银行缺少一定的规范性,政府的监管、推广、支持等政策对影子银行金融市场而言并无太大关联。本文指出了由于中国式影子银行过于谋求自身利益,发展过快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国家需要宏观调控、收缩影子银行放贷方式、调控市场“空心化”现象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种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海绒.中国影子银行的现状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3,07(16):140-141.
  [2]季伟.影子银行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3.
  [3]周晓燕.浅析中国式影子银行系统及其发展、影响和政策建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4]陈旭炜.产业集群与中小企业融资:基于浙江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3.
  [5]薛钰显.河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中心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
  [6]高远.我国影子银行系统的功能、发展方向与监管框架研究[D].河南大学,2013.
  [7]席茜.金融脱媒的深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影响分析[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8]刘伟.中国式影子银行:内涵、缘起、影响与应对——以商业银行为分析视角[J].现代金融,2013,09(06):29-31.

上一篇:中国税务营商环境测度的问题分析

下一篇:我国互联网理财业务风险及其防范的技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