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15-12-14 11:07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新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正在发生迅速变化。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总体上出现了竞争能力减弱、增长速度回落、经济效益下滑、出口增长明显放慢、融资困难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融资难问题日益成为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解决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关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
  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严重影响中小企业产业层次的升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经营规模的扩大。我国中小企业的短期贷款缺口很大,长期贷款更无着落,大部分企业认为一年内的流动资金只能部分或不能满足需要,多数企业没有中长期贷款,贷款期限越长,能获得的比例越低,且获得中长期贷款企业的满足率也相当低,企业资金总体紧张。因此,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
  中小企业存在着普遍的资金短缺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金融缺口”,又称“麦克米伦缺口”。这种金融缺口实际上就是在一定利率水平下资金供求之间的差额。从根本上说,金融缺口是因为我国存在金融压抑所造成的,实际利率没有反映真实的资金供求,导致资金的过度需求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出现金融缺口。同时,由于存在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资金有效供给减少,加大了金融缺口。中小企业自身信用不足,使企业难以获得外部资本的支持;而其内源融资功能也不足,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的内部动因。
1、内因
  在目前中小企业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的条件下,企业自身信用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获得银行贷款的能力大小。中小企业信用不足是先天性的,体现在它的银行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以及企业信用档案记录的缺乏等方面。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不高。据调查,我国的中小企业50%以上的财务管理不健全,信用等级60%以上都是3B或3B以下,而银行放款对象80%集中在3A和2A类企业(梁峰2000,南开经济研究)。信用不足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向银行借款时,银行可以因其信用不够而拒绝贷款;在企业交易活动中的赊销也会因为信用不足而受到种种限制,难以扩大规模;而在面向消费者推销产品时,缺乏信用往往是假冒伪劣产品的标志。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占企业融资方式第一位的是企业的内源融资,发达国家内源融资的比重多在50%以上,且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国家(如英、美),内源融资的重要性越高。目前,我国企业内源融资比重不足1/3,相比之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中小企业内源融资严重匮乏,自我积累能力严重度下。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低下,既有体制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从我国的资金供给制度上看,当前我国实行的是银行主导型的资金供给制度,这种资金供给制度使国有中小企业丧失了进行内源性融资的外部压力,国有银行商业化,虽然逐步取消了对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贷款,但由于种种原因,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在获得银行贷款上仍然有绝对的优先权。
2、外因
  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各地都设立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一些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他们倾向于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有国家担保因而收益相同但风险系数比较低的国有企业中去。这造成了中小银行和信用社定位的转移。近几年经济紧缩过程中,由于民营企业破产风险加大更导致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市场风险提高。
二、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融资支持体系,包括资本的供给、融资保证和指导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保证是要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相关的法规、政策和环境支持。此外,还需要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服务支持,使其能够降低融资成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逐步的推进和深化。
1、提高内源融资能力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归根结底还在于企业自身,没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无论外界机构如何帮助,也无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增强中小企业内源融资能力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从对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内源融资比例低下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要解决内源融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制度问题,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形成合理的产权关系。在具有良好的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追求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增加企业的经营业绩,为企业内源融资能力的增强提供保证。最后,企业要形成有效的自我积累机制,在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助下,最终提高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
2、完善商业化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仍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主要渠道。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机制转换的变革之中,业务竞争日趋激烈,其自身体制的弊端、信贷品种的缺乏等都使中小企业融资产生困难。这一时期,金融机构很容易出现忽视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倾向。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的发放权限过于集中,造成了贷款发放环节多,手续繁,而且也缩小了贷款在数量上的供给。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改进信贷管理制度,进行业务流程与金融产品的创新,挖掘优良客户,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扶持中小企业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处理好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我国的资金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局部不平衡现象,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远远小于其需求,主要是因为我国的金融机构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这些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大型国有企业,难以满足中小企业临时性、突发性的金融需求。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是一个较好的措施。今后应加快中小金融机构改制,改善其股权结构,使之成为股东利益动力较强的金融机构。另外,应允许绩优中小金融机构发行中长期金融债券来扩充自身实力。无论股权多元化,还是发行金融债券,都将为增加中小企业信贷提供资本金基础。
3、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直接融资虽然不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更缺乏外部股权融资的渠道,从公开市场上的融资规模 极为有限。我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存在重大的缺陷,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小,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场所缺乏,因此促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建立规范的、适用于各类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这一体系应该是场内与场外交易市场相结合、私人权益资本与公开权益资本相结合的系统;分层次推进的中小资本市场体系包括私人权益资本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和二板市场。
4、健全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经验,当前应当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是市场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根据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应建立和完善以市场分析、信息咨询、创业辅导、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应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中小企业的管理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商会、工商联等应根据各自优势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公平竞争的发展规划与规则;推动和构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社会化促进体系,特别是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完善和健全对中小企业的行政和司法监督。具体来说,政府应以社会公共管理者的身份,以立法、财税、金融等方式,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涉及到金融体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既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更要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制定整体性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国有金融机构占垄断地位,其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垄断和单一的金融体制机构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经济和金融转型时期的“惜贷”政策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少,可运用的金融资源有限,而且还受到行政干预,难以为中小企业融资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君.  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企业特征获取银行贷款的可能性[J]. 财会研究. 2011(07)
[2] 陶惠忠.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析[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10(07)
[3] 章杰文.  我国中小企业资信评级体系建设[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12)

上一篇:关于杭州市再担保运作模式的探讨

下一篇: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