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孙中山对美国政治认知的多维审视

发布时间:2016-03-26 17:51

  孙中山对美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他的亲身感受和间接了解。相较于常人甚至其他名流,孙中山赴美次数更频、涉猎的美国读物更广、熟悉美国的朋友更多。加之,受个人境遇以及时事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向,形成了孙中山明显不同于他人的美国观。孙中山开展的革命运动与他的美国观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孙中山认知美国的途径

 

  孙中山对美国的了解与理解,在近代中国,恐怕无能出其右者。的确如此,与同时代的人相比,由于孙中山有着更为广泛的认知美国的途径,所以他对美国的认识也比常人更为深刻、更为具体。孙中山认知美国,_是源于亲历考察,二是靠读书,三是受到别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众多的国家中,孙中山对美国情有独钟,他有浓烈的美国情结。他一生多次赴美,与美国的关系较为亲密。1879年孙中山到夏威夷,接受正规的西方教育。虽然当时的夏威夷还非美国的领土,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已深受美国影响。在夏威夷生活、学习的5年时间里,孙中山从学校里学到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形成他对政府的概念。在生活中感受到夏威夷良好社会的运行,依赖于良好的法治,他当时认为:中国急需的是美国式的法律。”1(P56)可见,这个时候,在少年孙中山的头脑里已经种下了民主思想的种子,初步形成对美国政治的认识。

 

  毫无疑问,第一次在美国的经历给孙中山留下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形成的美国观毕竟有限。他对美国的认识只是懵懂的、破碎的、不深刻的。后来,伴随着孙中山六次再赴夏威夷,停留时间总计达七年之久,另有四次到达美国本土,这样频繁的赴美频率才逐渐促成了孙中山对美国认知的成熟。

 

  辛亥革命之前,由于受到清政府的通缉和港英当局的排斥,孙中山_直漂泊在海外。孙在亚、欧、美都留下过足迹。美国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如孙中山研究专家林家有教授所言:没有他在夏威夷的经历,就没有孙博士伟大的_生。的确如此,正是孙中山对美国的实地考察,让其直接了解与认识了美国,从而形成自己的美国观。

 

QQ截图20160323135913.png


  当然,孙中山对美国的认知与其博闻强识不无关系。孙中山非常喜爱读书,可以说读书成了他的最大嗜好。2(P81)当年他在伦敦时,大部分的时间,埋首于大英博物馆图书馆,潜心研究社会主义等各派学说。孙中山自言:_日不读书,便曰不能生活。孙中山一生读书广泛。据复旦大学教授、孙中山研究专家姜义华统计:在上海孙中山读过的政治方面的外文著作非常多,在其列举的孙中山所涉猎的书目中,有多本与美国政治有关。实际上,上图所列举的书目只是孙中山所读的相关美国政治的一小部分。较早的介绍美国情况的中文著作如《海国图志》《盛世危言》等,孙中山也极其喜欢。从这些著作中我们能够看出:孙中山涉猎的美国政治读物相当广泛,且具有代表性。内容涉及美国的宪政、政党制度、联邦制、司法制度等。由此可见,孙中山对美国政治是相当感兴趣并十分熟识的。当时英国著名的汉学家翟理斯约请孙中山写_篇自传。他在自传末尾写道:西方人崇拜耶稣,有点类似美国人对华盛顿崇拜。3(P103)他对美国开国之父的敬仰之情可见一斑。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都是源于书本的认知。

 

  总之,广泛的阅读使孙中山对美国式民主与自由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他也不断从书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对自己的美国观进行充实、塑造与修正。

 

  另外,_个人观念的形成、改变与身边人物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郑观应即为明显的例子,他是孙中山的朋友和老乡。研究孙中山的专家李敖曾说,郑观应影响孙中山,非常之重。另外,孙中山的哥哥孙眉是夏威夷富商,拥有丰富的社会关系;妻子宋庆龄是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儿子孙科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朋友

 

  中一王宠惠是耶鲁法学博士,陈锦涛是耶鲁政经博士;受洗时为其主持的是美国牧师等等。孙中山常与宋庆龄有意见的交融。由于他身边聚集了_大批深知美国、与美国关系亲近的名流志士,通过与这些人的接触,孙中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美国的认知也更加丰富、多元。可以说,没有这些人的影响,孙中山的人生道路颇有可能完全不同。可惜,孙中山与掌握美国政权的人没有更多接触。据台湾学者分析:孙中山和美国政要,甚至包括使馆人员的交往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孙中山对美国的认识。这也是孙中山倡导民主革命,却遭美国政府冷遇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孙中山的美国观是建立在亲身感受和间接了解基础之上的。相较于常人甚至其他名流,孙中山赴美次数更频、涉猎的美国读物更广、熟悉美国的朋友更多。加之,受个人境遇以及时事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孙中山明显不同于他人的美国观。正是在这一美国观的影响下,孙中山开展革命运动。

 

  二、孙中山对美国政治认知的特点

 

  第一,孙中山对美国政治认知具有全面性。

 

  孙中山对美国政治的认识是全面的。不仅了解美国政治发展史,熟谙美国政治文化,而且对美国政治的运作也是相当清楚。自由、平等历来被认为是美国政治的核心。对此孙中山有深刻的认识。革命是欧美传进中国来的……欧美的革命思想是什么呢?这就是大家所知道的自由、平等。”4(P102)“美国的日益强大,它的根本在于地方自治”5(P120)在孙中山对美国政治的认知中,他分别提到了自由、平等与自治。他准确抓住了美国式民主的精髓,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对美国政治发展史,孙中山也有所了解。他对美国国体所能起的重要作用赞美有加。他也看到,美国的进步与发展在于对政治的不断改良=“美之革命,成功垂百年矣,然而今日美之国民,仍尽力图其国家之发展,而不稍倦焉,何也?世界之进步无极,国家之存在无止境,则政治之改良亦无已时也。

 

  另外,对美国政治的运作,他说道,至于政府之组织,美国则是总统制度。总统制度为总统担负责任。美国政体采用总统制度,而美国又是联邦制,因此总统集权行政统一。5(P202)对美国政党制度,他指出:日本政党之党员,时常变更,欧美各国,莫不如是。”B](P1S0)美国政党对党员的约束并不明显,这一点孙中山的认识还是相当准确的。

 

  总之,孙中山对美国政治文化、发展历程、宪政与司法等都有一定的认识。对美国政治的全面认知,能更好地获悉美国政治之优劣,从而为经世致用做伏笔。

 

  第二,孙中山对美国政治的认知具有实用性。

 

  孙中山在《与梅乔林等的谈话》中曾提到:‘‘筹饷方法,各处不同。南洋筹饷,多为地方政府所限制,秘密而行。美国是自由之邦,筹饷公开,做事较为容易。”3(P237)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能够看出,孙中山深谙美国政治之道:在美国,金钱在政治中的作用尤为明显。金钱可以通过选举转化成政治力量,影响着候选人、政党、政党制定程序和政府政策。6](P218)美国作为成熟的法治国家,宪法保障人民言论、出版、结社的自由。因此,因政治需要进行公开筹款是很正常的现象。孙中山利用了这_点在美国开展行动,进行筹资,以此保证国内革命活动的顺利开展。实际上,孙中山对美国式民主的认知往往带有较强的目的性。甚至可以说,孙中山认识美国是基于利用美国的目的。

 

  孙中山认为,美国是民主国家的源泉,还是正义的保护者。基于对清朝腐化堕落的不满,他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像美国那样,成为民主共和国。1893年夏威夷王国在美国的操持下,仿效美制,变成共和国。当时孙文与擅香山华侨对美国民主政制,均寄予厚望,故而提出合众政府的主张,以资号召,而利宣传,为将来革命建国之理想铺路。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兴中会章程》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所谓合众政府,即仿效美国联邦政府,亦即民主共和政体。这时,孙中山已明确将建设美国式政治的理想确定为奋斗目标。孙中山在一次戏院的演讲中,强调:我们必须推翻清朝,建立新的民国。等到革命胜利后,效法美国总统选举,废除专制,实行共和。。3(P39)总之,孙中山终其一生的革命目标是希望按美国的制度建立新政权。他在《建国方略序》中提到:中华民族是五千年的优秀民族,我们应该顺从潮流,建设老百姓最安乐的国家。我们的政府是为民所有、所治、所享。实际上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就是孙中山对林肯的直接借用。孙中山的美国观之所以有如此明显致用的味道,与中国大的时代背景有关。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问题。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最强音,也是知识分子尤为关注的时代话题。19044月孙中山抵旧金山,并于5月份发表演说:善良的、政治修明的美国人民必能了解,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民对清帝国所怀的那种情绪,绝非是无缘无故的。H孙中山对清朝的腐化堕落尤为不满,对中国的前途命运极为关切。他也在对中国的将来进行着自己的思考与选择。虽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矛盾丛生,丑闻不断,但相较于专制主义中国来讲,美国式政治无疑是清明、高效的,值得艳羡与学习。

 

  孙中山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共和政体的雏形。所以,民国初建,他任临时大总统,南京政府仿照美国,推行总统制。在他看来:中国各大行省有如美利坚合众国诸州,我们所需要的是_位治理众人之事的总统。”3](P30)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在各个场合发表演讲,19111121日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中国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实最相宜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3(P69)192411月在黄埔军官学校的告别讲话,他再次提到:美国之所以富强,不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还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国家。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7](P28)在其革命的晚年,他对美国政治表现出的热情仍然十分高涨。还有一例,明显体现其美国认知实用性的特点,他说:大小诉务,仿欧美之法,立陪审人员,许律师代理,务为平允。不以残刑致死,不以拷打取供。。3(P185)他对清朝的严刑峻法尤为痛恨,寄希望实行欧美法律,以陪审团制保障人权。很显然,孙中山了解美国,是为了中国,他希望用美国好的制度来改造中国,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可见,孙中山富有实用主义色彩的美国观对其一生的影响深远。

 

  第三,孙中山对美国政治的认知具有创造性。

 

  孙中山虽然对美式民主充满向往与赞叹,但他并不主张全盘照搬。从孙中山的美国观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确十分注重美国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把美国的反面教训引以为鉴。取美国政治之长处补其存在之不足,孙中山创造了五权宪法的学说。

 

  宪法是孙中山非常重视的政治课题。在孙中山看来,国家宪法良,则国强;宪法不良,则国弱。所以,国家的有效运转,必须依赖于优良的先法。

 

  对美国宪法,孙中山评价极高。他指出:兄弟历观各国的宪法,有文宪法是美国最好,无文宪法是英国最好……美国宪法将孟氏学说作为根本,将那三权分得清楚……几为十九世纪以来第一之完全宪法。”8(P154)然而,他也清楚地看到,美国宪法所存在的不足。1906年,孙中山在同俄国人的谈话中,对美国政治进行了批判,他指出:美国的国务是胜利的执政党一手包揽。第个党派胜利蠃得选举后,从上面的主要官员到下面的低层官员都要更换,不但非常麻烦,而且具有很大的弊端。第二,只从选举来任命国家公务人员,看起来好像公平实际上并不平等。只通过选举来选拔人才弊端很大,那样往往会让有才能的、不善于言辞的人进不了政府的门槛,而那些夸夸其谈,只会演讲的人反倒进了政府。应该还是需要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美国政府议会就有不少庸才,只能大放厥词,这是其最大的弊病。孙中山在后来的演讲中用大篇幅谈了其对美国政治的看法,他说,选举和委任都有很大的流弊。选举让那些略有口才的人受益,真才实学者反而未必受人关注;委任制使得政党更替,官员则同时俱换……美国政治腐败散漫,是各国所没有的。

 

  当然,五权宪法也非孙中山所独创,其中借鉴了不少美国元素。正如他自己所言:美国并不是三权分立,因为它还有一个议会弹劾权,所以美国的政治是四权并立。因此,他所主张的五权分立,并不是出于个人的意见。他基本上就是对美式三权分立政制的一种局部修正。但是,孙中山能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创五权宪法,以补美国宪法之不足。五权分立在西方各国政治制度中也没有,并且在理论和学术探索上也少见,可以说是孙中山创造的新政体。这开创之功,是孙中山美国认知的独到性和创造性。

 

  第四,孙中山对美国政治的认知具有变化性。

 

  孙中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不断变化的一生。1866~1894年是孙中山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不满现存社会而试图进行改良的时期。1894年兴中会创建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为孙中山倡导革命,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时期。1912年辞职让位到1918年护法运动失败为孙中山捍卫共和的时期。1918年到1925年,是孙中山建国思想的成熟时期,也是其思想发生转变的时期。孙中山的美国观经历大致相似的发展轨迹。依笔者浅见,我们可以将孙中山的美国观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倡导学习欧美的改良时期。1890年他致书香山籍退职清吏郑观应,主张效法西方进行改革。之后,孙中山又上书李鸿章倡导学习西方。上书李鸿章说道,我们要特别留心国外的富国强兵之道,用于教化人们的成俗之规。3(P223)这一时期,虽然孙中山没有明确提出学习美国式政治,但已经蕴含学习美国的因子。尽管如此,上层人物并没有给予孙中山太多的关注。上书遭挫和甲午失利,使孙中山的思想和活动历程达到了第一个临界点。孙中山本想以和平方式要求立宪政体的实行,但和平无效,才不得不出于强力。他开始学习美利坚走革命之路。

 

  1894年到1923年是孙中山效法美国,创建共和国,积极靠拢美国的时期。任何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离不开外援,孙中山也不例外。基于对美国模式的崇仰,孙中山对美援极为在乎。孙中山虽曾四度游访美国本土,并居留两年半,但始终没有获得美国官方诚信的支持。直到1925年孙中山去世,孙中山所最期望、最崇仰,似乎能站出来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的美国却始终吝于给孙中山先生帮助。在亲美无果的情况下,孙中山选择转向苏俄。

 

  1923年至去世,也就是孙中山对美国认知的第三个时期。192411月在黄埔军官学校的告别讲话,能明显看出他思想的转变,那时他认识到,等到革命成功时候,中国会像俄国人一样,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联苏的情况下,孙中山对美国还是有一种难舍难弃的感情。这不能不说,长久以来形成的美国认知对其影响之深,对美感情一时无法割舍。中美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这种中国从未真正满意,却又对山姆大叔无可奈何的态势下推移。虽然美国在物质上并没有给孙中山太多帮助,但却给予他极大的精神依托一孙中山一生都在进行着对美国的认知,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一生不曾间断。只是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或环境的变迁,他的美国观也在经历着不断的变化,从变化中走向成熟。

 

  最后,孙中山对美国的认知也存在许多不足,那就是认识的片面和零碎性。虽然孙中山一生与美国关系甚密,对美国了解也颇为深刻,实际上,孙中山正面介绍美国的言论并不多,他多以间接的方式、只言片语谈及美国。他对美国的认识散见于他的各种著作、各类演讲和谈话中一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方式阐述着自己的美国观。他没有像同时代的梁启超_样,写就_部《新大陆游记》那样的关于美国的专著。更没有如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那样的经典留世。这对一生倡导以美为师的孙中山来说,不能不算作_种遗憾。对后人来说,欲想从这些零散的言语中,对孙中山的美国观做出全面系统的概括着实不易。

 

  阅读孙中山的著作我们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孙中山论述西方民主政治时往往把欧、美合为-体。实际上,欧洲与美国政治存在明显不同。孙中山笼而统之的叙述未免太不严谨。另外,即使是对美国政治的阐释也并不十分具体、详细。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孙中山对美国的认识只是些常识性的认知,并没有太大的深度。以对美国总统的认知来看,他常提及的是对国人来说相对熟悉的华盛顿与林肯二人,而对其他总统则鲜有提及。当然,我们应该理解,孙中山思想的受众是当时中国普通的民众。作为革命的先行者,他还承担着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的重任。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孙中山美国观的浅显是可以理解的。

 

  三、结语

 

  由此可见,我们不应以现在的眼光来苛求孙中山,从时代背景来看,孙中山当时的见解确实高人一等、发人深省。他的这些言论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对于当时处于混沌状态中的国人来说,孙中山对美国的认知不啻一副清醒剂,足以使普通百姓增加对美国的了解与理解。简而言之,孙中山美国观既体现出全面性、创造性、实用性等优点,也存在着较为零碎、浅显的不足。对此我们应该有全面的认识,不可偏执一方。

 

  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在具有以上特点美国观的指引下,孙中山才开展革命的。革命有成有败,此为后话,不再赘言。对于孙中山来说,美国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在于其勤于研读观察美国,对美国相当了解。而陌生在于,孙中山对美国的政策、举动还不甚理解;美国最终没有给他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他对美国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孙中山与美国的关系似乎有层隔膜。正因为美国是复杂多面的,所以对任何人来讲,企图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美国也不太可能,也没有人能在一段时间内穷尽对美国的认识。只能对美国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并予以把握,并从中得到启迪。中山先生比其同时代的革命者,都站得高、看得远,故能随时代而不断前进。综观孙中山一生的美国观,认知之广阔,了解之全面,都是当时所罕见。总体来看,孙中山美国的认知远在与他同一时代出类拔萃的诸人之上.


上一篇:从雇佣契约到劳动契约的法理和制度变迀

下一篇:浅议知识产权法教学中档案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