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论马克思的现代哲学范式

发布时间:2015-08-06 10:33

一马克思究竟完成了什么样的“哲学范式革命” 
近些年来,一场围绕“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意义”问题的辩论呈愈演愈烈的景象。 其中,有一种看法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在于,它实现了从近代的主客体二分的实体 主义的认识论哲学向现代的主客体统一的生存论哲学范式的提升。此说一出,和者纷起。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 
现在许多学者讨论的“范式革命”,其实并不是指马克思哲学在历史上所导致的范式革命, 而是要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解释框架这个“根本范式”进行变革,这也正是“当代性意义” 讨论的根本用意。但这里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研究方法上的选择:是通过回到马克思的“经典 语境”而“接着马克思”讲下去,还是将马克思哲学硬拉到当代西方哲学语境中,进行比较 与对话?笔者以为,讨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不能不回到马克思哲学范式革命的经典语 境中,马克思哲学范式的当代意义与其历史性变革意义是不可分割的同一个问题。 
无论是“存在论转向”还是“生存论转向”,这两种说法可能对马克思哲学范式的革命意义 都做了“过度诠释”。所谓“认识论哲学的式微”与“本体论哲学的复兴”,所谓从实体论 的知性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向关系论的感性生存实践的存在论的过渡,这种宏大叙事,可能 会捕捉到现当代哲学史的某些演变趋势,但难免简单与草率。我们还得深入到马克思哲学思 想内在的微观的逻辑转换过程中来讨论问题,即马克思是如何从黑格尔的泛逻辑主义、费尔 巴哈的人本主义与古典经济学的物理实体还原论等近代哲学思想方式,一步步地走向辩证的 历史的总体性思想视野的。理解马克思哲学当代意义的起点,不应当是将成熟马克思的辩证 法 束之高阁而“另起炉灶”,或立足于青年马克思与存在主义的“横向联合”,而是经典社会 历史辩证法思想在21世纪语境下如何重新理解与重新表述的问题。我们要说的是,正像马克 思哲学革命的经典语境主要不是批判近代的认识论而是古典人本主义,哲学范式的主要转换 领域不是个人的生存问题而是历史辩证法一样,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主导语境也不 是 认识论科学、生存伦理、价值哲学,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批判问题,所以当代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仍然是社会历史辩证法。“生存论转向”或“新本体论”的主张遮 蔽了两个基本事实: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意义在于它是反对任何脱离社会历史前提的本体论哲 学,却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合法性;马克思哲学是通过瓦解古典人本主义而 走向了科学的历史辩证法,在方法论上是反对一切形态的(包括存在主义在内)的人本主义哲 学的。在所谓“存在论转向”的视野中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仍然有可能把马克思主 义哲学主旨人本主义化,把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异化批判逻辑当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 初形态”。更深层的问题是,它还会把青年马克思的费尔巴哈式的类本质哲学与现代西方个 体主义的生存哲学互相置换。这显然是“时代的错位”。 
总之,问题的焦点就在于,马克思哲学范式革命究竟表现为反“实体主义—认识论”的“生 存论转向”,还是反人本主义的历史辩证法?换言之,马克思哲学究竟如何看待历史上的本 体论哲学或实体论哲学、近代的人本主义哲学以及现代的存在主义哲学? 
[HT4”F〗二马克思哲学是反对一切本体论哲学的历史辩证法 
在西方哲学史上,本体论作为哲学中的一门学问,众说纷纭,但大致被理解为关于“存在” 的学说,而“存在”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把“存在”理解为不同于具体事物的普遍的一般本质,是隐匿在现象世界背后的超 验的本质。这种作为与现象世界相对立的本体意义上的存在,不属于具体科学,仅属于形而 上学的研究对象。作为超验之物,它或者寄托了人类对知识的无限寻求,或者寄托了人类精 神的无限追思。这种先验与经验、本质与现象的僵硬二分与机械对立的本体论哲学,其最大 的问题并非忘了“人的存在”,而是主观地设定与纯逻辑地演绎出某种脱离历史与现实的彼 岸之物。 
第二,是对上述的超验本体论进行重建,即把分裂的现象与本质统一起来,认为作为本体 的存在既是“实体”又是“主体”,并为此建立了一种从本体世界向现象世界推移转化的逻 辑概念的演绎体系。黑格尔哲学对存在范畴就是做这样一种相对“动态”而“历史”的理解 的。它倒是特别强调此岸的统一,但问题却是用“实体”、“自我意识”、“绝对精神”这 些形而上学范畴来冒充自然界、精神和现实的人类。 
第三,是把“存在”界定为“一定的存在物”的实体性的本体论哲学。对于这种本体论来 说,“存在”即存在着的存在物或“存在者”。只有存在着的存在物才是“惟一的”实体与 本体。费尔巴哈是近代的这种唯物主义本体论的代表。他的哲学扩大并深化了对“存在”理 解的视野,从绝对精神与机械论的自然转向人的感性存在,这预示着近代本体论哲学的研究 朝着关注“人的存在”方向转变。但近代哲学“实体论”的抽象顽症并未因为费尔巴哈以感 性的“人的存在”为本体而得到克服,因为他只是把人当做“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 ”,他仍然把事物、现实、感性当做“现成的”实体去理解,而不是当做人的实践即“上手 的”历史关系去理解。人本主义完成不了对传统本体论的革命与超越。 
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意义,不是发现了一种新的哲学本体论,而是发现了任何哲学的“本体论 承诺”都是对现实社会统治关系的无意识抽象。作为一切形而上学的反对者,马克思哲学不 从“现成的”概念与“永恒的”实体出发来解释感性的世界与历史,而是在动态历史的实践 视野中透视各种抽象神秘的社会关系与观念体系现象。 
[HT4”F〗三马克思不是存在主义发动的“现代哲学范式革命”的同路人  
我赞成一种说法,即马克思哲学不是“前康德”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而是“后黑格尔”的现 代性话语,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哲学与所有源出黑格尔而超越黑格尔的现代哲学流派同出 一辙。虽然有海德格尔与萨特等人认为马克思哲学是“存在主义前驱”或“存在主义同道” (这也是后来“存在论转向”说法之滥觞),但在西方也有不少学者反对这种着名说法, 下面我们就以哈贝马斯、勒维特以及广松涉的观点为例说明马克思哲学与存在主义本是两种 “不可通约”的现代哲学范式。 
(一)哈贝马斯:青年马克思并不是海德格尔哲学的同路人 
从表面上看,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存在论上都自觉地将“人的存在”问题上升到理论上的“ 优先地位”,但这种类似并没有掩盖他们在基本观点方法上的实质性分歧。借用哈贝马斯的 说法,海德格尔哲学的出发点是对青年黑格尔学派哲学“向外转”的实践主义方向与社会理 性批判方向的双重颠倒:既是“向内转”的又是“反理性”的。[1]也就是说, 海 德格尔的哲学出发点是把青年黑格尔所极力贬黜的哲学理性权力“翻转”为一种神秘的非理 性的优先性权力,将理性主义哲学所压抑与忽略的前反思的、前判断的非理性神秘体验改造 成先验的意识基础,这仍然是古典先验意识哲学的翻版。 
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是对德国古典先验主体认识论的一种“本体论化”改造,是把抽象的 绝对的主体(自我意识)转变为一种定在的非理性的直观,从而把主客体对置的认识论哲学改 造成为一种与现实无关的“向内转”的、自省式的、自我解释的、“自我安慰”的哲学解释 学;它通过解释学的语境化将哲学的基础奠定在一种有限生存的先验基础之上。[2] 马克思的特定历史情境论及其对泛逻辑主义的颠覆,与海德格尔的此在生存论历史观对 形而上学的解构,显然不具有“互文性”或范式上的“可通约性”。前者是面向特定社会现 实的科学批判与追求人类彻底解放之路的历史辩证法,后者则是面向个人的“死亡”这种“ 永恒的”问题结构与生存状态的诗意化与神秘化的直观。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无论如何 也不是海德格尔的同路人。 
(二)勒维特:面向生存的“虚无与自由”(克尔凯郭尔)与走向个体的“社会解放”( 马克思) 
勒维特(Karl Lowith)有一个着名的说法:19世纪的哲学史就是“从黑格尔到尼采”。而其 中的1843年便是“后黑格尔”时代的开端,一个决定以后100年的现代哲学命运的关键年代 :这一年发表了费尔巴哈的《未来哲学原理》,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及克尔凯 郭尔的《非此即彼》。在这些着作中,无论是马克思还是克尔凯郭尔都摧毁了古典的抽象类 本质哲学,而直接指向那个具体个人的存在或实存。这些“后黑格尔”的哲学家们的共同原 则,不再是某种纯粹的“意识”、“理性”或绝对“精神”,而是处于赤裸裸的存在当中的 人本身。从此以后,精神世界完全个人化了、主观化了、非理性化了[3]。 
在这种主观精神的“极端个人化”中,一方面是马克思,另一方面是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首先得出了同样彻底的但却“完全相反”的结论。一是克尔凯郭尔直面“个人”生存与虚无 之境的悲观哲学孤思。在他看来,“个人”只有彻底斩断与社会的本质统一联系,体悟到自 身生存中的虚无,才能最终获得神佑与自由。二是施蒂纳以追求“惟一者”的彻底自由为快 事的思想冒险:与克尔凯郭尔同时,他以粗俗的却相似的方式,将整个客观世界解释为应当 占有的、纯粹的“个人”的“财产”,并因而同样将这个占有者和他的特征“置于虚无之上 ”。三是马克思的乐观的实践哲学理想,即主张通过重建社会来拯救个人、通过人类解放来 实现市民社会解放。 
这就证明,马克思、克尔凯郭尔与施蒂纳虽同处于一个时代,共同面临着黑格尔所留下的一 个基本理论难题,即如何哲学地面对“个人的生存”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认识角度与实践道 路却完全不同,由此便形成了现代哲学史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与存在主义之间的根本 思想鸿沟。 
(三)广松涉:从“异化论”批判逻辑走向“物象化论”认知构图 
广松涉是日本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他相当独特地发现,施蒂纳的“惟一者”是宣布 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哲学瓦解的重要因素,也是使马克思从人本主义哲学美梦中觉醒的重要因 素。从此,马克思发现,近代主客体二分式的认识论哲学、人本主义哲学,其实都是以某种 脱离开社会历史过程的抽象形而上学“主体—实体”作为逻辑起点的。而马克思对人与自然 之 间的、以物质生产实践为中介的相互构成关系的发现,则突破了以主体的外化与异化为中轴 的 、主客体两极对立性实体思维方式,开辟了以关系为中心的、不断移动着的历史认知的地平 。 马克思还通过批判扬弃实体—主体的二元论哲学,突破了以主客体图式为基础的近代哲学的 异化 论而上升到一种物象化论的观点。马克思所说的“物象化”,并不是近代以来思辨的唯心主 义哲学与人本哲学所理解的那种意识的外化、物化,那种“主客观转化”意义上的“物化” 或者“异化”,“物象化”并不是主体性的东西直接变成了物的存在,而是说,人与人之间 的社会关系恰好似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一样,被“误看”成具有物体形象性质的东西,实质上 这仅仅是一种假象[4]。在近代主客二分的人本主义哲学构图中,主体将客观现实 视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异化表现;而在广松涉的物象化哲学构图中,所谓“主体的东西向 物的存在的转化”这种异化认知逻辑,其实是对主体间社会关系外观的一种“实体化”的误 认,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拜物教现象的哲学无意识。只有在批判的反思的历史辩证法视野 中,我们才会自觉地把对象化世界中的“似物性”现象历史地、动态地透视为社会关系的表 现物,而在日常生活视野中,世界从来是作为“现成—在手之物”而被非反思地把握与直观 的。 
广松涉给我们的重要启发就在于,他是用海德格尔的观点来解释马克思的后期思想,并通过 后期马克思而最终超越海德格尔,而不是用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来反注青年马克思的哲学人 本 主义。他将海德格尔的“在世之在”改写成马克思的“在历史世界中的存在”,进而改写为 “在商品世界之中的存在”。从“在历史世界中的存在”这样的历史辩证法高度来看,海德 格 尔的“在世之在”、“上手的存在”这些“本真的视野”,其实仍是囿于对日常生活界即“ 周围世界”的一种“图像化”的直观误认。马克思的物象化哲学图景就是要通过多维的开放 的社会历史视野之间的动态转换,超越存在主义对世界的“本真—异化”二重幻想。 
[HT4”F〗四马克思哲学是多维度透视的辩证历史现象学 

综上所述,马克思哲学与近代哲学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它放弃了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前提及其 认识论基础,而转向一种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新人本哲学或生存哲学。 
马克思哲学所引发的范式革命,就在于它实现了对近代类本质异化论的总体性逻辑转换,是 以社会历史(而非个体生存的“本真”状态)为始基的辩证的历史观、自然观与认识论的统一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经典原象”表现为,它是以“历史的差异化”(而非“本真统一”的 生存体验)为终极视野的、“多维透视”的辩证法,是一个不断自我扬弃而形成的多层次的 历史—逻辑提升与展开过程: 
第一个层次与视野是绝对的永恒的“自然先在性”:这是一个未分化的、前历史的、前 反思的、非对象性世界。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自然本身(或自在自然)固然是人类生存发展 的永恒前提,但它并不能因此就非历史地、无中介地直接构成哲学的起点与基础,更不是哲 学直接研究的对象。马克思哲学不是物质本体论。第二个层次是在扬弃“自在—自然先在性 ”基础上所实现的对自然必然性王国的历史性突破:作为人与自然间相互构成的关系与历史 过程始基的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理论逻辑体系的起点,总体性认识论的历史逻辑起点。但马 克思哲学不是抽象的实践本体论。第三个层次是从一般实践概念中提升出来的物质生产和再 生产的历史过程与历史关系,它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真实起点,也是马克思哲学整个理论体系 的原发逻辑形态、初始视野。第四个层次是在扬弃社会生产一般概念基础上所显现出的特定 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形态的总体性生产与再生产,即社会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支配力量,它 是马克思哲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核心与方法论上的主导逻辑框架。第五个层次是实现对经济必 然性王国的历史扬弃的自由王国,即实现人的历史主体性与自我解放,这是人类历史的最终 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怀”。 
复言之,这种多维透视的历史现象学展示出一种层次分明、方向明确的递进上升关系,一个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扬弃与上升的过程:绝对的永恒的历史前提(自然)——具体总体 的历史起点与基础(实践)——深层历史的逻辑构架(生产)——特定的主导的历史逻辑结构与 社会现实现象(经济社会关系总体)——未来的批判的历史目标(自由王国)。 
注释 
[1][2]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十二讲》,政体出版社,剑桥 ,1987,第131~132页;第146页。 
[3]参见卡尔•勒维特:《克尔凯郭尔与尼采》,载刘小枫、倪为国选编《尼采在 西方——解读尼采》,上海三联书店,2002,第489~513页。 
[4]参见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70页。 
 (责任编辑贾红莲)  本文载于《哲学动态》。 

上一篇:天才马克思及其信徒

下一篇:什么叫后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