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5-08-06 10:32

【内容提要】本文从西方哲学的背景来探讨如何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认识。首先分析 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发展趋势如何成为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理论背景,接着分 析了马克思怎样在这种背景下实现哲学上的革命变更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往后的发展, 最后提出怎样从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中更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意义 。 
【摘 要 题】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 键 词】背景/根本观念/发展/比较研究
【 正 文】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深化对它们的认识,是当前哲学研究的重要 课题之一。不仅对专业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如此,对从事其他哲学学科、特别是 西方哲学研究者也如此。没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实意义的准确理解,我们在其他方 面的研究很难有顺利的发展,更难充分发挥这些研究的现实作用。为了深刻认识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它的丰富和发展,需要从各方面做出努力 。重新认识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怎样在西方哲学发展的理论背景下发生,这种变 革的主要意义或者说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意义是什么,怎样看待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过程, 怎样从与同时代的西方哲学思潮的比较研究中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意义,这些都是 应当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此谈些个人想法。
  一、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理论背景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以往较为流行的说法是: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 的唯心主义,继承了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继承了其唯物 主义的基本内核。正如许多专家早已指出的,这种说法虽然符合事实,但并不全面。在 西方哲学中,马克思所批判继承的不只是德国古典哲学,更不只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而是古希腊罗马以来的所有重要的优秀思想遗产。就马克思哲学产生的更为广义的理论 背景来说,还包括马克思对其他思想文化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所作的科学的总结 和概括。
  其实,在理论来源上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和科学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只是马克思在哲 学上的革命变更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方面是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与以往哲学有 着根本性区别的新哲学,从而超越(本文所谓超越都是指超出界限,并非全盘否定)了这 些遗产。这种超越不只是对他以前的个别哲学家、个别哲学流派或者个别国家和个别时 代的超越,而是对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的整个西方哲学的超越;这种超越 也不只是个别哲学观点和哲学理论的超越,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根本性的哲学思维方 式的超越。正是由于有这样的超越,我们才能说马克思在哲学上所实现的变更是革命性 的变更。而这种变更又适逢其时地适应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换言之,马克思在 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科学地体现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客观趋势。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西方哲学已陷入了深刻的困境和危机 之中,为了得以进一步发展,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变更。
  在西方哲学发展中,由笛卡尔肇始的近代哲学所实现的认识论转向被公认为是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转向。这一转向具有丰富的内容,在不同哲学家和哲学流派那里有不同的表 现形式。例如经验论和唯理论、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都各有其特 点,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论。其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就一直很是激烈,无论从 理论上说还是从社会阶级背景说都有不同的内涵。但它们又有着重要的共同之处。这突 出地表现在如下三点上。第一,它们都撇开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的信仰主义限 制,肯定人本身具有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认知其所面对的世界的能力,后者就是 广义的人的理性。对理性和理性能力的肯定和倡导,是近代哲学的认识论的转向的前提 。第二,它们都把心灵和身体、自我(主体)和对象(客体)、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明 确区分开来(这就是所谓主客二分),并由此出发而把主体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 以及在什么程度上认识客体(人所面对的世界)当作它们的哲学活动的基本内容。以充分 发挥主体的能动性的主体性原则由此得以建立,哲学基本问题更是突出地表现为主客、 心物、思有的关系问题,它为整个近代哲学的发展、特别是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以及 科学反对宗教开辟了道路。第三,它们把在理性的旗帜下,从主客二分出发建立一个完 整的认识论体系,并进而建立一个关于整个世界图景的无所不包的理论体系当作其哲学 研究的根本目标。这种体系、特别是认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人的认识、特别是对自然 界的认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实验自然科学的发展。
  上述近代哲学的三个突出特点可以说是近代哲学作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维 方式的主要特点,在哲学发展的一定历史时代都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然而,由于三者 在后来的发展中都越来越脱离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都被绝对化而转向其反面,以致以 之为特征的近代哲学思维方式成了西方哲学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例如,对理性的倡 导转化成了对理性的迷信或者说绝对理性主义,似乎不仅一切认识问题、而且一切社会 问题,都可以在理性的光环下获得解决。最可靠的科学是理性的科学、最理想的社会是 理性社会。实际上,这种绝对理性主义从认识论说反而堵塞了人们通过实践和经验进一 步获得真知的道路;从社会上说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现实的社会矛盾和危机,成了社 会进步的障碍。又如,主客的区分导致主客分离的二元论,而二元论本身就蕴含着脱离 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无法解释人的认识中主客的相互作用和转化,从而也无法使人获 得真知,最后必然倒向怀疑论。休谟的怀疑论是彻底发挥二元论的必然结局。笛卡尔以 来的唯理论者外表上肯定知识和真理的可靠性,但那不是依据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而 是依据所谓万能的上帝所赋予的观念(天赋观念)或者作为上帝的理念化的绝对观念的保 证,因而他们的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独断论。一旦排除了上帝或抽象的绝对观念,独断 论同样必然转向怀疑论。再如,近代哲学家在理性主义前提下从二元分立出发所建立的 哲学体系,由于被绝对化由促进科学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变成了凌驾于科学之上的思 辨形而上学,即所谓科学的科学,而这就成了科学发展的阻力了。这种体系本来是由人 所建立的,然而由于体系被绝对化,人就成了体系中的一个次要环节,人的主体性、能 动性也就消融于封闭的体系之中了。
  怀疑论、独断论和思辨形而上学的内涵当然有所不同,但它们又是密切相关的。思辨 形而上学内在地蕴含着独断论,而独断论如失去上帝或绝对观念的支撑就必然倒向怀疑 论,反过来说,在脱离现实生活和实践的条件下,为了克服怀疑论,必然走向独断论。 因此,近代西方哲学在其发展中所陷入的根本性的局限性集中地表现于其思辨形而上学 性。
  西方哲学发展到19世纪上半期,其思辨形而上学性发展到了其顶点。黑格尔的绝对唯 心主义体系可谓集西方近代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之大成,他的哲学中尽管有丰富的辩证 法,但终究被其唯心主义的体系所窒息了。西方哲学为了求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克服 独断论和二元论、特别是将二者包容在内的思辨形而上学的局限性。我们平常所说的唯 心主义和反辩证法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也包含在这种局限性之内。但是,这种局限性并非 唯心主义所特有。一切脱离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的唯物主义、或者说纯粹自然主义的唯 物主义同样有这样的局限性。
  因此,克服近代哲学中的思辨形而上学的局限性,既集中地表现为对黑格尔绝对唯心 主义体系的批判,但其意义远不局限于黑格尔,它同时应当是对全部传统哲学、特别是 近代哲学中的以脱离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为特征的思辨形而上学的批判。换言之,这不 只是对个别流派、个别哲学家的哲学理论的变更,而应是对一切具有上述局限性的哲学 流派和哲学家的理论的变更,或者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变更。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正是在上述哲学发展的理论背景下发生的这种哲学思维方 式的变更。其实,与马克思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也在寻找实行某种程度的变更,以超越 近代哲学的困境和危机的道路。不过由于他们与马克思有着完全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 社会阶级背景,因而在实现哲学变更的社会目标和理论取向上也与马克思有着根本性的 区别。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念和基础理论
  西方近代哲学因思辨形而上学等片面性而陷入困境和危机既然是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 革命变更的理论背景,因此批判和超越思辨形而上学等片面性必然成为这一变更的前提 和出发点。事实上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开始实现这种变更时,就把他的哲学批判的主 要矛头指向以思辨性、独断性等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形而上 学。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着作中所作的哲学批判虽然具有多方面的内 容,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也正 是在这样的批判中形成和阐释他的哲学的根本观念的。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包括世界观、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等多方面的丰富内 容。但马克思不是体系哲学家。他在哲学上最为关注的不是按照某种固定的架构去建立 一个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而是针对他以前的哲学发展陷入困境和危机的症结所在、并 按照他所代表的革命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要求,使哲学摆脱思辨形而上学等的束缚,回 到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中来。现实生活和实践的观念由此成了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观念。 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与对已陷入困境和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 判、他所追求的哲学的解放与人的解放(首先是无产阶级的解放)是统一的。这种统一的 基础正是现实生活和实践。马克思哲学中的各个部分的丰富的内容也正是通过现实生活 和实践而联系为一个统一整体。
  关于现实生活和实践的观念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观念,马克思本人在19世纪40年代开 始实现他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时所写的上面提到的那些着作中、特别是在《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中已有明确的阐释。恩格斯由此称《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的第一个文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72年第1版,第208-209页。)。
  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 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 ,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 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1972年第1版,第16、355、18、18页。)
  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问题在于如何结合《提纲》的其他部分以及马克思的其他着作 、并在西方哲学的大背景下较为全面地理解它的深刻意义。我想,至少应当承认这段话 中包含了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否定以及对“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的肯 定。
  关于马克思对唯心主义的否定,很少有人表示异议,甚至也较少存在误会。因为马克 思几乎在所有的场合都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形式的唯心主义,维护唯物主义。马克思虽 然对黑格尔等唯心主义哲学家的理论作过许多肯定。例如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就 曾生动地描绘了德国唯心主义如何战胜18世纪的唯物主义。但他在所有这些场合都不是 肯定唯心主义本身,而是肯定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的理论中包含了辩证法这种符合现实 生活的合理内核,正是这种合理内核能战胜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辩证法既然与现实 生活相符合,从本质上说与唯物主义必然是相统一的。
  至于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否定,大家在具体理解上往往存在着较多差异、有时甚至 是很大的差异。关于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流行的说法是它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社会 历史领域内的唯心主义。这种说法当然可以找到恩格斯等权威的根据,无疑是正确的。 问题是人们有时没有进一步追问旧唯物主义为什么存在这些局限性。其实在马克思上面 这段话中已有答案,那就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 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这段话的一个主要意思就是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把事物、现实、感性时只是 看作客体本身,而没有看到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对这些客体的作用。换言之,只是看到 了事物、现实等的物质性,而没有看到这种物质性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的关系。在马 克思看来这正是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所在。在《神圣家族》一书中的《对法国唯物主 义的批判的战斗》一节中,马克思具体论述了18世纪的唯物主义如何战胜17世纪的形而 上学、而后来又怎样发生德国唯心主义的“富有内容”的复辟。这里关键的东西就在于 唯物主义能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之战胜17世纪形而上学并不 是它抽象地肯定了物质第一性,而在于其理论体现了“当时法国生活的实践性质”(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1页。)。至于德国唯心主义之得以复辟,就在于 它富有与生活实践相符合的内容。
  总之,在评价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马克思所最为关注的不在抽象地提出物质第一 性还是精神第一性,而在是否具有与“生活实践”相符合的内容。如果与生活实践脱节 ,那即使肯定了物质第一性,仍可能被唯心主义战胜;而如果能富有生活实践的内容, 唯心主义也能战胜那些与生活实践相脱离的唯物主义。一切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都肯 定物质第一性。但并不是肯定了物质第一性就能坚持唯物主义。恰恰相反,如果脱离了 与现实生活和实践的联系而仅仅抽象地肯定物质第一性,那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倒向唯心 主义。马克思曾多次讲到纯粹的自然主义、或者说抽象的唯物主义将转向唯心主义。“ 抽象的唯灵论是抽象的唯物主义;抽象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年第1版,第16、355、18、18页。)这样,作为马克思 的哲学的理论基础、或者说出发点的,不能是旧唯物主义者早已肯定了的抽象的物质、 即直观形式下的物质,而是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实践”所理解到的物质。因此, 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观念、或者说根本观点不是抽象的物质观点、而是现实生活 和实践的观点。
  在马克思一生的哲学思考中,现实生活和实践的观点一直是他始终关注的核心观点。 对现实生活和实践的强调既蕴含着马克思对事物、现实、感性的肯定,或者说对世界的 物质性的肯定;又蕴含着对主观方面,即人的能动性的肯定,从而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在马克思看来,只有这种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的生活实践 的观点才能解决处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的人所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他在《提纲》第八 条中指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提纲》最后一条指出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如果说“解释世界” 要靠系统的认识理论,那么“改变世界”还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对世界进行能动的改造, 由此可见,《提纲》中已从各种角度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的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石、或者 说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观念是现实社会中的人的现实的感性活动,即实践。
  被马克思作为生活和实践的主体的人不是脱离与他人和社会的联系的孤立的个人,而 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 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1卷,1972年第1版,第16、355、18、18页。)。如果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把 个人孤立起来的“市民”社会,马克思所主张的“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 社会化的人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年第1版,第16、355、18、 18页。)
  总之,马克思在《提纲》中已从各种角度指出了他的哲学的出发点并非脱离人的现实 存在的抽象的物质存在,后者早已为旧唯物主义者提出、并因其片面性而被富有辩证法 内容的唯心主义所战胜;而是同时蕴含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原则的社会的人的现实生活 和实践。
  由于人的生活和实践是一个历史过程,因而马克思这种以强调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为 特征的唯物主义可以说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事实上,马克思在后期的更为成熟的着作 (例如着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将自己的观点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而作了更为明 确和完整地阐述(这些是人所共知的,在此就不引证了)。因此,如果说现实生活和实践 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观点,那么由这种观点出发所建构出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就 成了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
  值得指出的是,恩格斯概括马克思在哲学理论上的贡献时,也明确指出是历史唯物主 义。他在着名的《马克思墓前演说》中提到马克思在理论上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 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是政治经济学上的,唯物史观则是哲学上的。


  恩格斯以后的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中很有影响的普列汉诺 夫)较多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由于辩证唯物主义 这个名称较好地概括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继承,更 由于在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着中也可以找到根据,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这种称谓便成了更为通行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
  这两种提法是否一致呢?关键在于如何具体解释“唯物史观”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的含义。按照“左”的影响的理论框架下写出的众多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 书的解释,历史唯物主义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解释社会历史。这种提法 的最大根据是斯大林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四章二节中的论断。前苏联的许多哲 学家对这种论断作了大量论证,以致被认为是正统的论断。按照这种论断,历史唯物主 义就难以说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而只能说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 从辩证唯物主义中派生的部分。这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与马克思赋予历史唯物主义 的本来意义以及恩格斯把唯物史观当作是马克思两大贡献之一的论断显然有不同之处。
  然而,如果具体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来意义的论述、特别是具 体分析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革命变更的背景,就不难发现,这两种说法并不存在实质性 的差别。
  如果我们有理由把马克思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 那些论断看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阐述,那这种历史唯物主义指的显然不只是把辩 证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而是作为他的整个哲学的基础。其中本身也包含了辩 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因为正是由于马克思揭示并强调了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实 践的决定性作用,才使他得以将从黑格尔等人那里批判继承的辩证法和从费尔巴哈等旧 唯物主义者那里批判继承的唯物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才有唯物辩证法或者说辩证唯物 主义。在此,历史唯物主义不只是解释狭义的社会历史过程,它同时也把人与自然的关 系的过程当作是一个历史过程。历史唯物主义同时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意义。反过来说 。辩证唯物主义既可以用来解释自然现象,也可以用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从马克思实 现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具体历史过程来分析也是这样。从这种观点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基础理论,那说它是唯物史观与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完全一致。
  最近一些年来,我国哲学界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物主义,已进行过较多讨论,至今似乎还未较好地达成 共识。我个人的研究方向是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不深,在这方面没有独 到见解,我只是主张在全面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真实含义的前提下兼容这些不同的提 法。如果单提历史唯物主义,那就应当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包含在内。如果提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要注意不要把历史唯物主义看作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 应当充分认识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键作用。如果提实践唯物主义,应 当避免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的内容发生抵触。这个问题还应当作更深入的 探讨,不宜仓促把不同意见政治化。
  这里附带作点说明:在我作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 向》的书稿(已于200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曾明确赞同把历史唯物主义看作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这一观点有的专家早已提出),并从西方哲学由近代到现代转型 的角度作了论证。有的专家在这一课题的结项评审中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只是把辩证唯物 主义的原理运用于社会历史,因而不能把它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对此我 很难苟同。原拟专门做出回答。既然上面所作的论证大体上已讲明了我的观点,似乎不 必另外作答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发展
  当前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加强把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特别是要深 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 的。所谓一脉相承,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新的实践的要求,继承和发展马克思 主义原有的基本原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开来说,其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都有论述。但把三者同坚持共产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上升到党 的指导思想的高度,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使它们具有 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后的许多伟大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各国共产党人, 都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发挥了马克思的理论。他们的理论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 的,总结了新的革命实践的经验,因此在具体提法上都与马克思当年的提法存在某些差 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往往正是他们对马克思的理论作了创造性的发展的具体表现。如果 看不到这些差异,而只是片面强调他们的完全一致,那就会抹煞后来的伟大的马克思主 义者和共产党人的创造性发展。
  这种创造性发展当然只能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的发展。这个基本 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容可以广义或较为狭 义地来加以阐释。上面提到的恩格斯所概括出的唯物史观应当说是其中的核心内容。马 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发展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唯物史观上 的发展上。例如,毛泽东思想在哲学上的最突出的贡献是它结合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 义建设初期的具体实践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发展。邓小平理论在哲学上最突出的贡 献是结合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践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同样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唯物史观的继 承和发展上。******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就此提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 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 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 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 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这里所讲的三个方面都与唯物史观密切相关。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应当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这不仅要关注 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形态上的差异,也要关注马克思本人在不同时期的具体 提法上的差异。
  马克思早期的观点与他后来的观点在具体提法上的确存在某些差异。国内外许多学者 对此都是肯定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者对马克思早期的一 些重要着作(主要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未能作深入具体的研究。近些年来许多 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并由此对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了更为全面而真 切的理解。这特别表现在认识到了马克思对人的现实生活和实践、对人化世界、对人的 全面发展在哲学上的首要意义的强调,对纯粹自然主义和体系哲学的批判。这些对克服 以往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的模式的片面性很有意义。
  但也由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中引起了一些意见分歧。有的专家可能认为马克思早期 的观点不够成熟,还较多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从而认为应当更为关注马克思 的中后期的思想。这种提法当然是有道理的。问题在于究竟应当怎样看待马克思观点前 后期的区别。国外以阿尔图塞为代表的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前后期之间存 在着思想“断裂”,但也有不少人不承认有这样的断裂。国内的情况也这样。这是一个 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具体探索讨论。就把唯物史观当作整个马克思哲学的核心来说, 我个人倒是觉得马克思前后期并无本质的不同。马克思在《手稿》、《<黑格尔法哲学 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等论着 中已相当明确地阐述了他的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 》等中后期着作中并没有改变这个思想,而只是对它作了更为具体、更为完整、更为系 统的论述,特别是将唯物史观具体运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并用以为无产阶级的革命 斗争制定战略和策略。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过程将会使我们对他的观点有更为深入、 完整和具体的理解,似乎不应由此而把马克思的思想割裂开来。
  四、从比较研究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形态而产生的,它的基 础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当然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但它不仅是在西方资本 主义制度内在矛盾激化、以致陷入深刻的危机的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也是在 西方近代哲学发展陷入深刻的危机的特定思想理论背景下产生的。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 革命导师,又是生活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家。他在哲学上实现的革命变更既体现 了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的现实的革命要求,又适应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客观趋势。这种 趋势要求超越西方近代哲学在本身的范围内不可克服的思辨形而上学等局限性,实行具 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变更。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正是这种变更的最彻底 的形式。
  与马克思在哲学上实现革命变更同时,为了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 也在寻找克服、至少暂时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的方策,他们在哲学上同样要在某种 程度上超越近代哲学的局限性,以某种形式进行哲学思维方式的变更(或者说从近代到 现代的转型)。近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实际状况也正是这样。尚在19世纪前期,在法英 两国,先后出现了以孔德和穆勒、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在德国及其影响下的 丹麦,出现了以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哲学。这两种哲学虽彼此有别 ,但都有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近代哲学的特征。19世纪40年代以后,它们越来越引人注目 ,以致逐渐发展为现当代西方社会中两种影响最大哲学的思潮,也就是一直延续至今的 所谓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尽管它们从阶级背景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处于对立地位 ,但由于它们面对的哲学遗产同样是陷入危机和困境的西方近代哲学,并且也企图对近 代哲学有所超越,从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对立外还必然存在某些相通之处。更为重 要的是,它们的产生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处于同样的历史时代,它们必然会以自己 特定的方式对这个时代的物质和精神动向有所反映。只要作为它们的社会支撑的现代西 方资本主义社会还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它们所作的反映就必然存在某些现实的、合理 的因素。
  上面这种状况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它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即现代西方哲学无论从产 生和发展上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更为深刻和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理论,很有必要将其与现代西方哲学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比 较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怎样超越已陷入困境的西方近代哲学,二是比较这两 种哲学怎样在超越近代哲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哲学。这种比较研究还可以而且 应当从不同层次上进行。例如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整体的比较,对各个具体的哲学流派和 哲学家的理论的比较,对各种哲学理论和概念、范围的比较,等等。这类比较研究不仅 有利于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原则界限,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理论认识;还有利于通过剖析现代西方哲学在克服传统哲学的局限性以及体现时代精神 的动向上的是非成败,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笔者的有关意见已在《马 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一书以及后来发表的一些文章中作过较多论述,这 里就不多说了。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哲学界只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他们 以前的西方哲学的批判继承,对于现代西方哲学基本上笼统否定,似乎它们只能作为马 克思主义哲学的反面材料而存在,因而很少有人去作深入具体的研究,更谈不到将其与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求实和具体的比较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这方面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哲学界许多人对于西方现当代哲学已不 再简单否定,而是承认它们之中有的可能存在合理因素。不少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甚至已在利用西方哲学思潮的某些思想来阐释和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理论(例如 用海德格尔的生存哲学来论证与传统本体论根本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论),取 得了不少成就。
  但究竟如何从产生和发展上、从整体上和个案上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 学的关系,深入具体的研究还较少,哲学界在这方面更远未达成共识。许多人(例如一 部分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人和有关方面的领导人)对现代西方哲学在当代中国可 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往往还缺乏具体分析。例如,对于社会上还存在的自由化和 极端个人主义思潮,他们往往还笼统地将其归咎于某些特定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例如 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和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这就可能有失于偏。因为这些流派的哲 学理论的实际所是与他们的理解往往存在较大距离(例如,杜威之提倡个人主义意在充 分发挥人的个性和能动性,以服务于社会。就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说,他明确主张 私利要服从公益。对利己主义意义上的个人主义,他一直采取批判态度)。如果仅仅根 据这些不实的理解、却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义去进行批判,效果并不好,甚至可能 适得其反。例如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错误认识。我的意思当然不是反对将自由 化、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与西方哲学思潮联系起来,而只是认为在作这样的联系时要对 这些哲学思潮作具体的研究和分析,有具体的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不应脱离它们的理 论的实际所是以及它们发生作用的具体条件来谈论其消极影响。
  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现当代哲学的关系在哲学界尚未有共识,特别是还有人 至今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按照以往教科书的理论模式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使一些 研究现当代西方哲学的学者回避谈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来 谈论二者的关系容易脱离西方哲学流派的实际所是),倾向于仅仅从西方哲学本身的角 度对它的具体派别或哲学家的理论作个案研究。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出色的 成果,但这些成果往往不为广大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人所理解,也难以充分发挥 其本来可以发挥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现当代哲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客观存在。双方都不能回避。研 究西方哲学的目的固然包含了在哲学研究上与国际接轨,掌握世界哲学发展的脉络,更 为重要的是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缺乏对现 代西方哲学的了解,也难以对前者的产生和发展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在求实的前提下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是哲学界的共同课题,它对促进我 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认识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上一篇:马克思哲学研究“当代性”问题

下一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语境中的价值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