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中医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4 10:41

  中医学的发展与现状是人们近年来关注较多的问题之一,在迈过了中医科学性争论之后,我们基本上已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要论述中医的科学性,要具体定义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概念所指不同,中医与科学的归属自然也不尽相同。然而,中医学如何能用现代的语言表达清楚,能够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将它的治病方法和诊疗思路推而广之,进而普及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复杂性科学是解读中医的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看待中医,无疑为中医的诊疗思维和治病方法的展示提供了有效地借鉴范式。


  1.复杂性科学视野中的中医


  什么是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无论在哲学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推进着时代和科学的前沿探索。目前我们还无法对复杂性给出明确的定义,迄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大英百科全书》中关于系统科学中的“复杂性”属性描述了八种特征:(1)不可预言性;(2)连通性;(3)非集中控制性;(4)不可分解性;(5)奇异性;(6)稳定性;(7)不可计算性;(8)突现性。这些关于复杂性特征的内容都具有确定的解释,同时也激发了把复杂性研究及其范式应用于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其思想和概念渗透到各门具体学科之中,成为重要的科学理念和思维方法。在复杂性研究领域内,Science(科学)杂志于1999年的复杂性专辑中选用了“复杂系统——超越还原论”的表述,后来学者们倾向于称之为“复杂性科学”这一用语。戴汝为院士更将复杂性科学称之为“21世纪的科学”因为复杂性科学打破了线性、均衡、简单还原的传统范式,而致力于研究非线性、非均衡和复杂系统带来的种种新问题。


  通过对复杂性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知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什么是系统?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或者说,系统集合内各要素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而成的一个整体,并在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功能。而中医正体现了复杂性研究中的系统论思想。系统科学和已有的其它科学不同,它是从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以及层次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这里的客观世界包括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系统在整体上具有其组成部分所没有的性 质,即系统的整体性。中医以复杂性科学为其理论依据,具有着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正是西医还原论所缺乏的。复杂性科学的许多概念,如:系统、信息、整体、反馈、自组织、非线性等已经顺畅地进入中医的话语体系。中医在认识论、方法论、逻辑思维等方面与复杂性科学有深刻的一致性,中医无疑具有复杂性科学的诸多品格。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倡过“中医系统论”研究。“人体科学一定要提倡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他提出了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理论。中医是治病救人的技术,它更实用,注重整体、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向下分析孤立、细微的元素。祝世衲教授也曾反复说过:“中医理论的很多概念范畴是落在西医还原论的视野之外的。”朱清时教授从现代科学不能解释中医的有效性的事实出发,认为“中医不是迷信,而是复杂性科学的一部分”。中医跟复杂性科学在学术思想上有诸多深刻的一致性,中医是否科学,哪方面科学,哪些方面不科学,衡量的标准应该是复杂性科学,而不是还原论科学。


  从复杂性科学的观点看,中医学中整体论和系统论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整体观。整体观是中医最大的理论特色。在中国古代传统中,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万物,始终是被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的。人与其它万物一样,是天地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与天地自然存在着相参、相应的密切联系。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五脏六腑又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在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中反映了大量现象属于人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属性、功能和行为,即系统的系统质,它们是无法还原为部分来理解的;目前西方系统生物学研究仍然只是集中在基因组、蛋白质、细胞这些比较低的层次或心、肺等特定系统,认为这个系统整体性能对它们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未来。


  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中医学研究的是人与天地自然、周遭环境(诸如气候,天象等)的联系,研究人的脏腑与天的五气四时的关系,研究人体疾病与针。灸按摩的关系,研究四诊法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具有复杂化学成分的药物如何配伍、如何减毒增效,研究如何通过辨别证候进行立法处方选药、调整药物等等,这些都是从相互联系的角度来诊断治病,望闻问切的。中国古代先哲们还习惯于把自然界和人体的一切事物都纳入到阴阳和五行的体系当中,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各种阴阳转化和五行生克的相互关系。自然而然地运用阴阳、五行的思维模式来建构人体的经络、脏腑系统。


  三是稳态观。中医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至”,以此来说明人体的健康、有序的稳态。人体的经络体系就是以十四经脉(包括了任脉和督脉)为主体,网罗周身的一个复杂经脉系统。它对内联络五脏六腑,在外分布于五官七窍、四肢百骸,沟通了人体表里、上下、内外,将人体各组织部分维持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的稳定状态。经络还承担着运行气血,濡养周身,协调阴阳的功能。通过经络的运输、协调和反应作用,使得身体各部分组织能够正常运行,以保持人体功能活动的稳定及其与外环境的统一平衡。


  四是动态观。中医学把人体看作是天地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孤立地研究人体,而是把人体放在自然界的整体运动和广阔的动态平衡之中进行研究,体现了一种整体和谐的生命观,它把人看作是天地自然自身运动变化的结果,“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必须通过“升降出入”,与天地自然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此来保持生命机体的正常运转状态。人体内在的经络、脏腑与外在的自然天地四时之气相通相应、平衡协调,这正是一种整体和谐生命观的具体体现。

blob.png

  2.中医学自身的复杂性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丰富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的医学体系。但同一个疾病事实确有中、西医两种截然不同的描述,这实际上是疾病表现的复杂性和不同的研究方法所导致的。中医学自身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中医概念的复杂性


  “中医”现在是医学界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总结起来它大致有三个含义:(1)指一门学问或学术体系,如中国的传统医学,就是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医术;(2)指从事中医、掌握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人,如医士、医生、医德;(3)指称学科分类,如中医、西医等。我们现在所称之的“中医”更多的是相对于西医而言的,是近代西方学术体系打破中国原有学统框架后,依据中国特殊的地理区域和民族特征而限定的。为区别于西医,将中国的医学称之为中医。


  不仅如此,中医还蕴涵了中庸思想里“中和”的意蕴,体现了一种中正平和、持中守一、平衡协调的状态,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文化内涵。它阐释着中医认识论中的“天人合一”、治疗原则上的“执中致和”、药物应用上的“补偏救敝”等。仅“中医”二字尚且有这么多含义,更何况中医学中其他纷繁杂多的概念,诸如藏府、经络、气血、风、贼等,其古今含义也必定千差万别,究其原因是这些概念背后的意义复杂性。在话语和文字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超语言的信息,它们是:语境、背景知识、文化因素、比喻含义、俚语行话等等,它们包含有语用学(语境信息)、语义学(词汇有多种含义)、修辞学(隐喻)、词源学、词汇学、社会学(文化习俗)、心理学(行为意义)、文学、历史(典故)等多方面含义。中医一些基本概念的发展、泛化与演变也必然充斥着诸多因素,例如《内经》中多“虚邪贼风”并称,此处的“贼”并非指现在的窃贼、小偷之义,而是损害、危害的意思,贼风是强调了这种风邪对人体正气的干扰和损害的特点。


    2.2病因的复杂性


  中医与西医对待疾病的致病因素看法不同,在中医看来,“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其中的外邪说并非仅指“气候的异常变化”,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由于人自身正气不足,而给予外邪可乘之机。这种关于病邪的认识在西医里是没有的。《内经》中还有“偏阴偏阳谓之疾”的说法。即是说,健康时并不意味着没有邪的存在,恰恰相反,它是人体正气在同邪斗争中,依然能维持自身正常的运动和平衡的统一而确认的,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从健康到疾病的转化也并不意味着“邪”的彻底消失。在正气与邪气相争过程中,最基本的自稳调节是阴阳自和,即一种“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西医与此不同,它认为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病菌、病毒,因而以细胞病理和基因病理为基础的生物医学一直牢牢地统治着医学界。18世纪,意大利的莫干尼提出,疾病就是器官形态学的改变。不久,法国的毕夏把疾病归结为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学改变。19世纪,德国的魏尔肖进一步宣称“疾病的本质在于特定细胞的损伤”,“一切疾病都是局部的”。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把疾病归因为基因的病变。根据西医《病理生理学》对疾病的定义:“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西医把这种病因归结为细菌、病毒导致的器官性病变,因此它们必然会采用还原论的方法层层深入追查病因、病理、病位,从局部的观点看待疾病问题。


  其实,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论中医、西医,任何疾病的发生,不仅有内在因素,也少不了外在的侵入,它包括了感染、情绪、饮食、气候等变化因素。例如,在临床诊断中,一个患有糖尿病、动脉硬化症的病人,其中一个表现症状是脾大。而脾大是否就是造成他所患疾病的原因呢?仅单一的一个症状并不能判断其是否与所患疾病的必然关联,中医从人的整体、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辨证论治,而西医则通过外在单一的疾病现象来探寻疾病的内在机制,采取的是针对症状,个个击破的方法。如果对复杂性疾病有整体系统的观点,治疗和诊治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3遣方用药治疗的复杂性


  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体现了它的诊疗思想。中医的对象不只是疾病,而侧重于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的健康和疾病的转化过程。因而,中医学在临床调方用药中主张,利用人体自身的正气、抗病机能来抵抗疾病,激发人体的自愈和康复能力,特别强调利用生长发育期把病抗过去。中医的治疗重视整体,坚持以人为本、提倡整体观念,以不破坏对象的整体性为前提,侧重从综合辨证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疾病的内外联系,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辨证诊治风格。


  14世纪时,中医学家王履即认为,药物病和医源性疾病是治病的根本原因,他提出了“端本澄源,中含至理;执其枢要,众妙俱呈”。刘河间也指出,消除疾病“皆根于内”,从而在诊断上要求“紧守病机,各司其属”;所谓的“求其属者求其本也”,即寻求发动“正祛邪”机能的亢进旺气背景,利用五脏阴阳网络来调节这个“本”。而西医在诊治疾病时,把主体性反应机能亢进的“旺气”当作了抗击、打压的对象,大量强力和长久用药致使他们在诊断上没有看到人体的抗病愈病的积极因素。由于西医治疗的着眼点是恢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正常,在临床外科手术中采取直接切除病变组织,结果是导致了病变细胞的死亡,而不是恢复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因而,可以看出疾病的本质并不能简单地以细胞病变来概括说明。


  再比如:糖尿病是近年来困扰人类的多发病之一,目前其病因仍然不甚清楚。若某人不幸患了此 病,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降血糖,通过药物和打胰岛素来维持,而且需要终身服药。


  临床病人的症状不是血糖降不下来,而是脑梗、心梗突发症增加,病人易休克、昏厥。其实,从中医来看,糖尿病中的血糖并不是敌人,不是打压的对象,血糖是生命机体的能源,血糖升高的背后蕴藏的原因很多,光降血糖是没有用的。身体内血糖升高了,可能是交感、肾上腺、肾上皮质、甲状腺、生长激素和胰腺等作用的结果。


  2.4临床实践的复杂性


  中医几千年来一直承担着为国人治疗疾病的重任,其临床实践的有效性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中医是一项讲求临床实践的医学,如何理解临床实践中老中医看病诊治的思维方式,理解辨证论治也是理解与解读中医的关键。中医药强调经验和独立病例的分析和记录,这是与科学寻求客观统合的研究方向背道而驰的。


  自金元时期,医家已注意到不能照搬古方医治时疫,治病法则要从现实实践出发,继而开拓了明清两代的“温病学说”。温病学的重要性,不只是建立了一个派别,而是从根本上批判了硬套古典的思维,反对把瘟病当作古时的伤寒病医治。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是以病者之身为宗师的,通过“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症治之”,中医运用司外揣内的黑箱方法,以表知里的方式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探讨整体稳定和变化的机理。前不久《中国中医药报》登载的张大明的《解读中医藏象》一文,代表了现代中医的主流认识,认为藏象的知识来源于“系统方法”、“黑箱方法”,与重视“元素分析”的解剖方法不同。


  3.复杂性科学与中医结合的几点启示


  中医的有效性和普遍性很难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加以解释,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将中医的基础理论与思维方式完整地展现出来,若还简单的用西方还原论的科学方法和理论是难以解释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的,还原论科学的路径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借鉴新兴的复杂性科学的视角,从系统科学和系统复杂性的角度进行考量和分析,无疑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思路,中医与系统复杂性领域在许多方面都不谋而和。西方医学是以近代科学为标准,建立在物质、牛顿的力、伽利略的实验方法、笛卡尔的演绎逻辑以及培根的实验等基础上形成的科学革命,是在牛顿物理学范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表现为原子论的观点,运用的是机械论和还原论的方法。而中医的哲学观点、科学观点和科学方法是结合在一起的,具体体现在《黄帝内经》中。它突出体现了天人合一观、阴阳五行哲学和整体系统的思想,强调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脉象、气血、津液、体质、经络和药物等。其方法是《易经》的辩证思维、整体观、取象比类的方法论,他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


  中医与西医虽然面对的是同一个人体,却有着明显不同的视域范围。中医不应止于“补足及另类医学”,著名的哈佛人类学家阿瑟·克兰曼(Arthur Kleinman)就曾指出,不同的人类文化孕育多元的医学,不是只得一种有效模式。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基因、细胞、组织、个体等层次,西医还原论是通过低层次来了解高层次的。而中医是以系统观念为指导,通过建立“中医是复杂性科学”的观念,可以看到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复杂系统是不能够用分析的方法去研究的,它必须考虑个体之间的关联和作用。中医的寒热、阴阳、表里、虚实的八纲走的就是系统分析的路子。


  人类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单从结构的方法分析是不全面的,也是很困难的,他的疾病不是仅靠还原论的方法,追查到基因层次的简单微观原因就能予以解决的。其实,人体的每一个功能和疾病背后都有复杂的生化反应,几乎所有的人类疾病都不是简单的单个基因作用的结果。中医学是以整体、动态、辨证的观点去把握生命、健康、疾病与药物的关系,其特色是“天人相应”,整体协调,是辨证论治,只能采用黑箱的方法,从功能实现和相互关系的角度,从人的整体动态中去把握。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体系具有系统性和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以还原论、经验论及“纯科学”为基础的经典科学正逐步吸收系统论、整体论和人文精神,从而也促使着复杂性研究的兴起。


    如果单纯地运用还原分析方法,将致使以往复杂性疾病的研究难以迈进生命的“整体”与“系统”层次。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和思维方法与传统中医药学理论及思维方法有诸多相似性。整体论思维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总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系统的功能不是组成系统的各系统质功能的简单相加。还原分析思维的基本假定是:所有的事物均可以分解还原成要素,将所有的要素相加,便得到事物的整体,要素之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可以割裂相互联系来单独研究要素,可以把要素的性质和规律加起来推导 出整体的性质和规律,要素与事物之间存在一条直线因果链。单纯地以还原论为方法论,用分析、还原的观点主要从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层次结构上寻找生命的规律,具有微观性、局部性、实验性等特点,但缺乏整体综合性。复杂系统层次上的性质不能用还原主义的方法即通过分析各组成部分而完全解释。比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各部分相互作用的重要性,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涌现性等等。


  借用陆广莘教授的观点:西方还原论是以物为本,它们追求物质性基础的对象性思维,在中医领域成为建构疾病的模型,它们是把疾病还原为物理、化学的模型。在使用方法上采用结构分析法和溯因分析法。这些都是建立在微观实体本质论的基础上,下一层实体是上一层实体的基础,追求解剖定位,是线性的因果论认识。由于它们强调病因的刺激,结果变成一种消极疾病观。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中医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运用还原论方法,而应从中医的核心概念着手,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出发来解读中医,也许才能寘正探究出中医的核心价值所在。比如:我们不从西医寻找细菌、病毒的对抗医学的视角出发,而是从机体的主体性抗病反应的层面看待化验检査,从机体自主调节抗病反应的角度出发,中医和现代化的化验检查就找到了共同点。化验结果的分析要有整体的和动态的观点,这些数据不过是机体自主抗病反应的整体的生命运动过程的不同侧面的一个剪影,这些枯燥简单的数据下所隐藏的是复杂的相互作用。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医,才是解读中医的正确途径。


  作者:张姝艳(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4)


 


上一篇:“实验中医学基础”课程建设回顾与展望

下一篇:中医学毕业论文的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