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体位变换对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

发布时间:2015-07-04 21:21
体位变换对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体位变换对法洛四联症术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行心内直视法洛四联症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在术后6 h采取半卧位与半侧卧位交替体位,对照组采用半卧位,比较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实验组在术后24 h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动脉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后4 h始采用半卧位与半侧卧位交替的体位能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体位;肺功能

  近年来普遍认为体位护理在临床工作中起重要作用。chao等[1]研究发现,将床头角度升高可以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从而改善肺功能。但对儿童机械通气病人的体位变换目前却少有研究。本研究观察不同体位对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后血气分析等结果的影响,探讨体位变换对患儿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心外科行法洛四联症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患儿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7岁~ 11岁(9.56岁±2.21岁)。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8.61岁+1.85岁,全组体外循环时间55.35 min±4.26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0.76 min±6.80 min。对照组男12 例,女13例;年龄9.67岁±2.15岁,全组体外循环时间52.29 min±4.82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8.48 min±6.85 min。

  1.2 方法 术后两组患儿取平卧位,应用机械通气,术后6 h始采用25°~45°半卧位。实验组采用1 h左侧卧位、1 h卧位、1 h右侧卧位、1 h卧位的交替变换体位。对照组仅采用半卧位。

  1.3 监测指标 术后24 h采集动脉血,检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等血气数值。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注:与实验组比较,p均<0.05。

  术后24 h两组间肺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肺通气、氧合均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先心病患儿异常的血流动力学可严重影响其呼吸功能和肺血管发育,大量左向右分流导致肺充血,易诱发肺部感染,肺血管压力和阻力增高;持续肺动脉高压又加重患儿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形成恶性循环[2]。而系统性炎性反应和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体外循环后肺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故术后护理以积极恢复肺功能对患儿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发现,法洛四联症患儿术后6 h始交替采用半卧位及左右半侧卧位,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其原因考虑为术后气管插管易使痰液增多,而体位变换可促进痰液排除,从而改善肺功能。

【参考文献】
   [1] chao yf,chen yy,wang kw,et l of oral secretion prior to position chang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for adult icu patients:a clinical controlled trial study[j].j clin nurs,2009,18(1):22.

  [2] 史珍英,蔡及明,陈玲,等.新生儿心脏术后呼吸管理策略[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20(4):208211.

  [3] 周智恩,孙小圣,严善秀,等.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9,7(3):129132.

上一篇:应用海螵蛸对Ⅱ期以上压疮清创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