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策略

发布时间:2015-09-17 1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称本病为耳胀、耳闭,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耳胀为病之初起,以耳内胀闷为主,或兼有耳内疼痛,多因风邪侵袭而致,亦属“风聋”范畴;耳闭为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听力明显下降,多为耳胀反复发作,邪毒滞留耳窍,迁延日久转化而致,也属“气闭耳聋”范畴。
  耳闭一名出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耳闭不可以听”,《罗氏会约医镜·卷六》内有“舒气释郁汤,治肝胆喜怒,气逆耳闭”的记述,《外证医案汇编?卷一》内也有“陆浒墅关,风木之郁,耳胀欲闭”的记载,在这些古医籍中“耳闭”都是言症状。
  一、中医病因病机
  1、风邪袭耳,痞塞耳窍:生活起居失慎,寒暖不调,或过度疲劳之后,正气虚弱,肺卫不固,风邪乘虚而袭。风邪外袭,首先犯肺,结穴受病。风邪外袭多有兼夹,其属性不外寒热两类。风寒外袭,肺失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湿,积于耳窍而为病;若风热外袭或风寒化热,引动经热上循,结于耳窍,以致耳窍痞塞不宣而为病。《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云:“风入于耳之经脉,使经气痞塞不宣,故为风聋。”《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云:“风热,毒气攻耳,暴聋,由肾气实热所致。”《景岳全书》卷二十七指出:“邪闭者,因风寒外感乱其营卫而然。”说明了风热或风寒之邪对耳的影响。《温热经纬》卷四有:“肺之结穴在耳中,名曰笼葱,专主乎听。”明确指出了肺与耳窍的关系,故肺经受邪可致耳胀耳闭。
  2、肝胆蕴热,上壅耳窍:外感邪热,内传肝胆,肝胆火热上蒸;或七情所伤,肝气郁结,郁火上扰,致火热之邪闭阻耳窍而为病。《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认为:“气闭者,多因肝胆气逆,其症非虚非火,或因恚怒,或因忧郁,气有所结而然。”脏腑失调所致的气结、气逆,或化火,都能使经脉痞塞,而成为耳胀耳闭之证。
  3、脾虚湿困,痰湿泛耳:久病伤脾,或平素失于调养,或年老、久病、过劳,导致脏腑虚损,精气不能上濡而成耳闭之证。或因肝郁气滞,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浊内困于耳窍而为病。《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素问·玉机真藏论篇》曰:“脾脉者,……其不及,则令九窍不通,名曰重强。”所指的“重强”,是由于脾之不足,而令五脏之气不和或相并,使脏腑之精无以上奉而致九窍不通故耳闭。
  4、邪毒滞留,气血瘀阻:耳胀反复发作,或病情迁延日久不愈,邪毒滞留于耳窍,阻于脉络,窍络气血瘀阻以致闭塞失用,终成耳闭。《医林改错》卷上认为:“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直接从局部解剖中去解释耳聋的病机,所指的耳聋,其中也包括本病在内。这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解释较之前人是一种较新的理论。
  此外,尚有虚实挟杂之因。如《丹溪心法》卷四说:“耳者,宗脉之所附。脉虚而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痞而不宣,是谓风聋,必有头痛之证。”除了指出病因病机外,还说明本病初起的特点与本病相符合。《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云:“正气强盛不至此,惟经气不足然后邪气得以夺之。此正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谓也。故即系实邪而病至聋闭者亦无不有挟虚之象。”前人的这些理论,从理论上和临床实践都很有启迪
  二、西医病因病理
  非化脓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最常见的病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力、不彻底,或非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生,病程迁延所致。咽鼓管功能障碍与本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有上呼吸感染,鼻咽部肿瘤、腺样体肥大、下鼻甲后端肥厚增生等,都可能压迫咽鼓管或咽鼓管咽口,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头颈部放射治疗后因鼻咽部及咽鼓管,肿胀、局部静脉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咽鼓管狭窄;在儿童,由于管理小儿咽鼓管开放、闭合的肌肉收缩无力,将影响咽鼓管的正常开放功能;小儿咽鼓管的软骨弹性差,当鼓室处于负压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易发生塌陷,这是小儿非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当咽鼓管功能不良时,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黏膜吸收,鼓室形成负压,引起中耳黏膜静脉扩张、瘀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导致中耳积液,积液吸收后,可能形成鼓室内某些部位的粘连,甚至引起鼓膜局限性萎缩;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鼓室内压力下降后,亦可导致鼓膜内陷,病情反复或程久者,可进一步引起鼓膜混浊、增厚、钙斑,由此产生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此外,本病的发生,也与低毒性感染(细菌性、病毒性)、变态反应,以及机体的功能状态失调有关。
  三、诊断要点
  1、病史:急性者多有近期感冒病史;慢性者一般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非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史。
  2、症状:以耳内胀闷堵塞感、耳鸣、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急性者,患耳胀闷堵塞感,自声增强,或有耳内微痛,耳鸣特点为低音调,在打哈欠、喷嚏或擤涕时稍觉好转。慢性者,耳聋逐渐加重,耳鸣声低,耳内闭塞感。
  3、体征:早期可见鼓膜轻度充血、内陷,若中耳有积液,则可在鼓膜上见到液平面,或见鼓膜外突。若反复发作,可见鼓膜增厚凹陷,或见灰白色斑块,或萎缩、疤痕粘连。
  4、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音叉试验中,任内试验(RT)阴性,韦伯试验(WT)偏向患侧,施瓦巴赫(ST)试验延长。纯音测听显示骨导听阈正常,气导听阈提高,气骨导差大于10dB。反复发作者可呈混合性耳聋。声导抗检查呈B型或C型鼓室导抗图,镫骨肌反射消失。

上一篇:静脉药瘾者继发败血症致脑出血的案例分析

下一篇:结节性甲状腺肿大伴颈淋巴结转移癌误的策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