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助产士职业风险因素的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15-07-28 18:56

大量的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人群,助产士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发生几率更高。现将助产士所面临的职业危害、造成原因以及必要的防范措施进行论述。
  1 临床资料
  本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对1357例产妇进行调查,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48例,占3.5%;梅毒阳性患者4例,占0.29%;未检测出艾滋病患者。经血源性传播的疾病最常见的有乙肝、淋病、梅毒、艾滋病等。
  2 风险因素分析
  2.1 管理不规范因素
  医院临床配备的防护用品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或者没有配备;管理制度不完善,考核制度不健全。部分助产士操作不规范,沿用习惯性操作,年轻护士的工作经验不足,助产技术不熟练。
  2.2 防护意识不强因素
  对本科室30名助产士及实习助产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份,回收率达100%。结果见表1。 
  2.3 生物因素
  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或其他分泌物,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例如在做阴道检查和接生过程中频繁地使用刀、剪、针等极易造成损伤,特别是在会阴裂伤缝合过程中,由于阴道解剖位置的关系,意外切割伤,针刺伤的机会很多[1]。
  2.4 理化因素
  各种消毒剂如康灵、戊二醛、过氧乙酸广泛应用于医院的空气、材料、器械消毒中,对医务人员存在着潜在的毒性作用。长期、慢性接触不仅刺激呼吸道而且对人体的肝、肾、肺等器官也有损害作用。
  2.5 心理社会因素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不良的医患沟通环境,产妇对分娩时的医疗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也给助产士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3 防护对策
  3.1 完善医院管理制度
  医院要加大对标准预防工作的管理力度和经济投入,制定相关的法规,将标准预防落实情况纳入医院工作质量管理的范畴[2]。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上岗培训和在职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防护知识宣传教育,让她们充分了解职业感染的危害性。制定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和质量考评标准。各级卫生组织应投入资金,保证防护用品的供应。
  3.2 详细了解病情
  详细了解病人的病史,手术前必须常规检查术前全套,清楚病人的肝功能、梅毒以及艾滋病的检查结果。对阳性患者要求提前做好相应预防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即使检查结果为阴性患者,也应做好防护工作。
  3.3 提高防护意识
  护士的标准预防意识,标准预防氛围,是影响助产士防护行为的最重要的途径。助产士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意识进行多次、持续、多途径的培训[3]。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标准预防意识。加强无菌观念,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在给产妇进行外阴备皮、会阴冲洗时戴一次性薄膜手套;在进行人工破膜、接产、会阴缝合等操作时,戴橡胶手套;给产妇臀部加垫吸水性好的会阴垫,尽量避免被锐器刺伤及被血液、羊水污染。新生儿复苏清理呼吸道时,使用羊水吸引器进行吸引。
  3.4 器械处理及消毒隔离
  用过的听诊器、胎心监护仪探头,听筒、皮尺、胎心监护仪的束带、血压计的袖套用酒精擦拭消毒,床单及接生用过的器械应用含氯高效消毒剂浸泡后再清洗消毒;对空气、用物、地面以及物体表面用移动式多功能动态杀菌机进行消毒,每天一次每次一小时。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防刺伤。手术器械放置专用的筒中,用2%的戊二醛溶液浸泡30~60min后再进行清洗,然后高压灭菌。手术敷料均采用一次性敷料;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使用后均经毁形处理,连同一次性敷料,送到指定地点焚烧。
  3.5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
  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减少或杜绝化学消毒剂的不适当使用,消毒剂浓度要配制精确,现配现用,改变用量越多,消毒效果越好的错误概念。在接触化学消毒剂时,要加强做好自我防护措施,戴好口罩、帽子、手套,要熟练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吸入和直接接触。
  3.6 保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
  助产士应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以缓解自身的身心疲劳。同时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控制情绪的能力;加强心理调整、保持情绪稳定;形成愉快的工作心理状态。医院要开展必要的心理咨询,使医务人员能及时缓解心理压力。
  在健康护理事业发展的今天,助产士已成为职业危害中最为危险的群体之一。助产士应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熟练操作技能,严格三查七对制度,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最大程度减少职业暴露所带来的危害。保障自身的生活质量,才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郝彦娟,王明芳,徐丽华.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及预防策略[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24(8B): 95-96.
  [2]周阳,李映兰,郑月平.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及标准预防的管理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8,43(8): 737-739.
  [3]高英华,杨萍.对手术室护士经血液传播疾病防护知识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7,42(12): 1140-1141.

上一篇: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的治疗方式分析

下一篇: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