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李达哲学著译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7-08 09:46

李达哲学著译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

李达与毛泽东这两位在中国共产党论文联盟http://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一生交往密切,特别是哲学上的交往更甚。1921年中共一大是两个人交往的开始,从此之后两人在学术上建立了长久的联系,一直持续到李达在“文革”中被迫害去世。毋庸置疑,毛泽东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的20世纪30年代,对其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最大的是马克思和列宁,但是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新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代表的毛泽东,其思想受到李达的影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李达对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和《社会学大纲》等哲学著译上。
  一、《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战争背景下,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的制约,毛泽东读到的马列原著较少,所以李达等人的翻译著作就成了毛泽东接受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途径。20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界在批判德波林学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部有影响力的著作,其中《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是由李达和雷仲坚翻译到我国的,也是三部中翻译最早的一部。毛泽东最早接触了这本书,在延安,毛泽东对这本书作了详细的研究,因此对他的影响也最大。“从毛泽东对这本书的批画看,他研读了多遍,许多章节至少批注了三遍,第一遍批注的时间可能在1936年11月,最后一遍批读完毕在1937年4月4日。……全书批注约
  12 000字,绝大部分是最后用毛笔批写的。”[1]2
  1.《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理论成果,对毛泽东写作《实践论》和《矛盾论》起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毛泽东对此书中关于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相关内容作了详细的批注,其中关于主观认识的发展依赖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关于在实践以外不能认识外界、关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的分析、关于感觉和理解之间的相互关系、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关于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由“自在阶级”进到“自为阶级”的举例等观点直接被《实践论》所采用。
  在《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关于质量互变法则的论述中,毛泽东将主要矛盾制约非主要矛盾的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不同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对立的矛盾双方互相连接、互相渗透;不仅事物内部矛盾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各方面矛盾也具有特殊性;对于均衡论的批判等观点在《矛盾论》中直接采用和吸收。
  2.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诸多观点的发挥的灵感很多直接来自于《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的启示
  《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第三版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在矛盾统一体中各占据什么地位时,虽然指出了分析矛盾各方面特殊性的必要性,但没有具体说明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矛盾双方的特殊性。而毛泽东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指出“对立的两方面中,每一方面各占何等特定地位,即每方的特性如何,各用怎样的具体形式同对方发生依存关系,在依存破裂时,又各用何种形式同对方斗争。研究这些问题,是我们的任务”[1]3。以此为基础,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详细阐述了矛盾特殊性的五种基本形式,包括:关于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特殊性,关于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特殊性,关于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的特殊性,关于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特殊性,关于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的特殊性。通过以上五方面形式的系统阐述,充分地体现了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思想。
  同时《辩证法唯物论教程》对矛盾和颉颃的分析并不具体和明确,毛泽东在批注中指出“矛盾的解决方法与对抗解决的方法不同”[2]74。并在《矛盾论》关于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的分析中,将矛盾分为对抗性的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分别指出对抗性的矛盾用革命方法来解决,非对抗性的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也就是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解决的重要思想。
  二、《社会学大纲》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社会学大纲》在1937年5月出版后,李达立即将书寄给毛泽东,毛泽东看后非常赞赏,称其为“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从毛泽东写的《读书日记》看,他批读此书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平均每天读25页多。从批画的笔迹分析,有相当多的部分,他至少批读了两遍,两次批划的符号也集中在这里。毛泽东对这本书写的批注文字约为3 400字。”[3]84他曾向延安新哲学学会和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的同志推荐此书,强调这是一本好书,在十年内战时期能有这样一本书问世是非常难得的。由此可见,毛泽东对《社会学大纲》非常重视,而且他的很多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也确实受到了此书的影响。
  1.毛泽东将《社会学大纲》的一些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归纳,并使之更加有条理,为其哲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启发作用
  毛泽东对“唯物辩证法的前史”这一章非常感兴趣,在阅读的时候作了大量的批注。在对原始宗教和哲学的出现的考察中,得出了“没有必要的闲暇是不可能产生哲学”的结论[2]216;通过对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人的思想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唯物论在希腊出现的历史根源;通过对古代观念论哲学发展起来的历史分析了解到这种哲学发展的历史依据。从毛泽东的批注中发现他对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使内容更加条理化,从而使自己对哲学的起源、唯心论和唯物论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及哲学史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和详细的认识。
  2.毛泽东发展了关于认识三阶段推移的辩证法,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毛泽东在阅读《社会学大纲》的时候,对于书中所说的“人类的认识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辩证法的过程。认识的过程,由实践出发,而复归于实践,其中包括着由物质到感觉及由感觉到思维的认识的发展过程”的说法,毛泽东批注道:“还有,由思维到物质。”[2]265书中接着说“我们分析认识的过程时,第一要阐明由物质到意识的辩证法,第二要阐明由感觉到思维的推移的辩证法,为要阐明由物质到意识的辩证法,就必须展开唯物辩证法的反映论”。对此,毛泽东又批注为“第三要阐明由思维到物质推移的辩证法,即检验与再认识”[2]265-266。这种将认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的说法,使得毛泽东对于认识过程的理解更加详细与科学,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认识过程两次飞跃、三个阶段推移的辩证法思想。
  3.毛泽东发展了李达关于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看法,使之更加合理
  《社会学大纲》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它“包摄着”其余的规律和范畴,在对立统一规律的论述中,李达指出“对立统一法则,是辩证法的根本法则,是它的核心。这个根本法则,包摄着辩证法的其余法则”[2]132。在质量互变规律的论述中,李达写道“对立统一法则的一种显现形态,是由量到质由质到量的转变法则”[2]135。在否定之否定规律一节,李达指出“对立统一法则的更进一层的具体的显现形态,是否定之否定法则”[2]152。对于此,毛泽东表示赞同,并且在对立统一法则是根本的法则这句话“根本”之前冠以“最”字,充分显示了他的重视,并且在此段话旁边批注“包摄着”“许多组”等词表示对李达的观点的赞同。李达的这些观点,对毛泽东后来的《矛盾论》的写作中更好地发展三大规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上一篇:中国山水画中的哲学思想

下一篇:民本政治的新论证——对《尊德义》的一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