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绛彩瓷对当代花鸟画的启迪价值

发布时间:2015-07-16 11:51

 晚清道光咸丰年间,一批艺术造诣极深的画家、瓷艺家如张熊、程门、金品卿、汪晓棠以及景德镇瓷界出众的“珠山八友”之王琦、王大凡、汪野亭等,不满足于按图索骥、僵化程式化的流水线工艺,借鉴元代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浅绛”山水,开创性地将诗书画印紧密结合;因“形”制宜,以釉上彩料在白瓷胎上绘出纹样,用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等主要色彩晕染后低温烧制而成,称为“浅绛彩瓷”。其瓷面墨线浅淡,浓淡相宜,彩料极薄,不似粉彩质感厚实,浅绛彩瓷极具中国水墨画的效果,风格淡雅,舒朗活放,不拘一格。“浅绛”一词虽由山水画而来,然在后世同治光绪年间,浅绛瓷画的料色不断增多,且题材兼有花鸟和人物,不少作品的意趣已然超出“浅绛山水”的范畴而更显丰满,此“浅绛”已非彼“浅绛”,而是被赋予了新的、更丰富、更鲜活的内涵。浅绛彩瓷在今天反又能为中国画的创作提供很多直接的灵感,仅以花鸟画为例,就能从浅绛彩瓷获得不少启迪。
  一、花鸟画应从浅绛彩瓷的色彩中汲取营养
  浅绛彩瓷画延续了元代开始的浅绛山水主色调——淡赭色辅以淡青绿色。赭色接近江南山石土皮的本色,而淡青绿又与江南茂密的自然草木相似。浅绛瓷画的设色虽然淡薄却层次丰富水色灵动,既能体现自然山石、树草真实物象的本色,又不失中国水墨的画意。用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淡紫等色彩渲染,营造画面淡雅柔丽,素静空灵之感。不论是细笔轻抹还是浓墨漫染,均可以从浅绛彩瓷里的赭色或淡青绿主调中得到协调和统一,既带有纸绢画淡抹轻染的调子,还能保留其他诸色明净、清朗、墨分五色的艺术效果。“浅绛”活化于其他花鸟、人物、器物等一切绘画题材之中,反成为当代花鸟画大可借鉴的用色之道。花鸟比山水取象微观,故而更显细致活泼。花木、虫鱼、藤蔓、枝干,无不艳丽多姿、生机盎然。借鉴浅绛之妙在于三点:
  其一,加入不同厚度的淡赭色、青绿色元素,可以有效降低花鸟画常用题材中高纯度色彩元素可能带来的刺激感。赭色与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调和经低温烧制发色,色浓厚处绽放出明艳本色,而色薄处显出似有若无的浓淡层次,整体倾向于一种更接近土地的自然暖调。统一在淡赭色基调下,不论是玫红、翠绿、湛蓝还是亮黄,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色感依旧层次清晰色调明艳,少了刺激和生涩,多了沉着与柔和(图1)。
  图1  清光绪浅绛彩花鸟温酒器
  其二,吸收浅绛色调可以降低画面补色强烈的对比度。花鸟题材中多红花绿叶、翠鸟碧水、五彩昆虫等鲜艳物象。加入淡赭或浅青绿基调,画面即便是红绿、黄紫这样的补色,也能调和统一起来,形成质朴温暖、鲜艳庄重而不媚俗的沉稳色调。如浅绛彩画名家刘芳谷的“富贵长春”瓷板画,余焕文的“松鹤图”对瓶,都以牡丹入画(图2、3)。浅绛设色清淡,唯有牡丹却以艳红色提神,如秋林中采用红枫点缀。牡丹与偏赭色的绿叶、石头及松树并置时,虽多有红绿之交,却格外艳丽典雅、大气雍容,毫无媚俗感。
  图2  刘芳谷(光绪) 富贵长春 浅绛彩瓷板画
  图3  余焕文(光绪)松鹤图 浅绛彩瓷对瓶
  其三,借鉴浅绛彩瓷的设色可增添花鸟画面的古意。浅绛最早见于元代,浅绛山水的高古色调印象深入人心,形成古雅韵味的一种参照印象。浅绛彩瓷复兴了这种设色方式,从色感认知上能引发人们对悠远年代画作的联想。吸取“浅绛”色调,营造雅致文人画之古意,与花鸟画的创新并不矛盾,反而是继承传统的奇妙手法和途径。历经悠久时间方能沉淀出的浑厚淡定的浅绛色调,使花叶、鸟虫、石头、水流、云彩这些寻常元素显得格调高雅,与众不同;在花鸟创作缤纷繁杂的当代,能赋予花鸟作品返璞归真的朴拙古意和恬静气息,也给观者带来久违、平和而深远的归属感(图4)。
  图4  笔者创作榴实图
  二、浅绛彩瓷从构图画幅上为当代花鸟画带来启发
  浅绛彩瓷视瓷画为纸面,打破器形对固定图案的束缚,摒弃辅助纹样,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皆遵循中国画的构图意识,从无穷的空间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精华;“因器形制宜”、“以小见大”、“面移景易”地对瓷器从平面到空间展开经营,可谓艺术价值极高的形、器、画综合创作(图5)。
   图5  程门 高山流水遇知音帽筒
  浅绛彩瓷的画幅构图理念,暗合花鸟小品的气质追求。高宽胖瘦的瓶罐碗盘,各种不同的瓷器器形,对于画家来说既是束缚,又是天赋。就好比琢玉一样,须得因材施艺,方能将其潜在的美挖掘到极致。花鸟画的尺幅较之山水人物格外灵动,有各种画幅如条屏、斗方、扇面、册页,也应像瓷画一样顺应尺幅外形以意布局,不拘一格,彰显各种构图的变化和差异之美。
  三、浅绛彩瓷的文人画气息可为花鸟画家吸收
  浅降彩瓷由过去宋院工致转而师法元人的淡雅,一改传统粉彩的工艺性表现,融入文人雅士悠闲清静的情趣,开创出诗书画印相结合、焕然一新的瓷画面貌,作品多带有很强的“文人画”书卷气。清代本是文人画鼎盛的时期,涌现出不少风格化明显的顶级文人画家。晚清的浅绛彩瓷家也在瓷画中寻求主观意识和感情色彩的表达,将传统文化和高人逸士之风雅带入到寻常百姓家,一时百家争鸣,瓷艺和画艺的文化内涵和品位都得到极大的提升。相比之下,今天花鸟画的创作处在有史以来最为开放和自由的时期,对花鸟画创新的样式和途径也宽容到极致,而传统的审美评判标准几近失衡。提倡改革创新固然重要,但花鸟画家也应该师法心思细密的浅绛瓷画家们,不能丢失可贵的文化精神、笔墨章法、审美意趣;对花鸟树木等自然物象的提炼和思考,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学养,才能使花鸟言之有物而不空洞,使画的境界高雅不落俗套(图6、7)。
   图6  笔者创作 芍药花
   图7  笔者创作 荷塘藕花图
  四、浅绛彩瓷交叉创新的意识值得花鸟画借鉴
  浅降彩瓷是传统绘画与瓷器发展交叉产生的艺术形式,其重要的创新意义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粉彩瓷画基础上开创了新技法,使发色效果浅淡酷似水墨韵味,带来彩瓷面貌的巨大变革;二是开书画入瓷的先河,融 合诗书画印元素于一体,彰显画家个性化的艺术魅力,提升了瓷器的艺术价值;三是源于浅绛山水,却不拘于此,吸收一切可入画之花鸟鱼虫、人物景象,使国画在瓷器的模式下得到了发展。交叉创新在今天的花鸟画创作中仍是重要的变革动力。当今艺术门类繁多,审美多元化,艺术之间的交集碰撞空前增加。花鸟画在坚持本味的前提下,也可以大胆借鉴吸收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其他艺术语言。例如花鸟对年画、油画中色彩的借鉴、对元代“墨花墨禽”意气的吸纳、对现代都市生活新题材的反映、对摄影构图技法的吸收……当代花鸟画应寻求值得交叉借鉴的一切可能,以推动自身不断创新。
  五、结语
  从晚清到民国,浅绛彩瓷虽只存在了短暂的七十多年,然而它开国画入瓷的先河,师法浅绛山水却又独立创新,从工艺到画艺均有重要的突破,带来瓷器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的提升。浅绛彩瓷的古雅色调、独特的瓷上构图、浓郁的文人画气息,特别是其立足不同艺术的交叉点,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胆识和魄力,给当代花鸟画的变革发展带来多种深远而有益的启迪。(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上一篇:中国画中“线”的情感表达

下一篇:早期黄宾虹山水画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