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基于艺术管理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16-12-08 10:09


一、项目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随着西方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传入,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我国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尝试。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主张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以主体地位自觉地建构知识。项目教学法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于项目实施的探究式学习,师生以实际的项目为对象,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就是以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实施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理论指导实践,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式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具体的项目相融合,教和学有机联系密切协同,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项目管理来完成学习目标,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艺术管理专业教学的任务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适应艺术市场、驾驭艺术市场乃至引领艺术市场的能力。项目化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方面显示出其明显的效果,很多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已广泛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一些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也开始了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比如天津音乐学院用文化产业的实际项目引领教学的“项目引领式”中央音乐学院的“艺术管理、策划、制作周”活动。


二、项目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一)基于艺术管理的专业特点


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理念和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创新活动的开发与实施为主的项目管理(projectmanagement)应运而生,它将经验、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社会活动,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艺术管理通过艺术创作和艺术服务的方式为受众提供艺术消费,展演、拍卖、庆典、艺术品或艺术家的推广等艺术管理方式无不具备活动(也就是项目)的特征(明确的目标,一次性,独特性,确定的范围,各种资源约束,多任务,风险性,结果不可逆转性)。如何成功地开展艺术活动,应对和规避艺术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艺术活动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不能仅仅依靠活动负责人的经验和个人能力,而是需要按照项目的特点和规律来规范运作和管理,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沟通艺术家和受众,追求艺术的卓越,提髙艺术活动的成功率和效率。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项目运作的规律实施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熟悉艺术项目运作的特点和规律,尽快进入角色。


(二)基于艺术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艺术管理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艺术管理人才为己任。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兴专业,艺术管理涉及了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学科,具有显著的交叉性和复合性的特征,在专业构建过程中,存在着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课程在学科、专业上的跨度很大,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专业课程中哪些是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在院校之间乃至教师之间存在着较大争议;二是具备艺术学或管理学学科背景并具有实际艺术管理经验的教师缺乏,专任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传统学科和专业转行转轨到艺术管理领域,教师个体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教师在教学中各唱各的调,在教学内容上缺乏协调、配合,造成课程与课程的脱节;三是教师习惯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注重于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艺术管理专业的复合性、应用性特征难以体现,不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来集成课程模块、整合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合力。


(三)基于各院校艺术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基于人才市场“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髙、能力强、适应广”的客观需求,各艺术院校既注重对学生综合理论素养的培养,也重视艺术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多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概括起来各艺术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四种模式。


1、“圈养”模式,专任教师以收集的案例或聘请业内专家授课丰富教学内容。


其一,专任教师案例式教学。优点是紧密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知识系统性、逻辑性较强,对于阐释理论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缺陷和不足也非常突出。案例及其经验、教训都是别人的,任课教师由于没有亲身经历,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在学生面前没有威望,说服力较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髙。


其二,聘请业内资深艺术管理专家授课。优点是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教学方式新颖。缺陷和不足是专任教师常处于缺位状态,学校在课程建设上受制于人,师资培养受到影响,课程缺乏长远规划,课程之间缺乏协调,不利于专业建设。


其三,由专任教师主持聘请的艺术管理业内专家授课。优点是主持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外聘教师的丰富实战经验达到了知识共享,促进了专任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对加快艺术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缺陷和不足是对学生而言依旧是隔靴搔痒,学生对艺术管理缺乏实际体验,与艺术管理实际仍然相去甚远。


2、“放养”模式,学生在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接触了一定的案例后自己在校内外寻找项目自发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处于缺位状态,没有角色分工,更没有责任承担,学生是否在实践,如何实践,成效如何无从知晓。


3、“寄养”模式,学生在学校组织下到教学实践基地实习。学生通过实习直接接触项目,及时发现课堂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补课。伹是专任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过程缺乏实质性的指导,处于不到位甚至缺位的状态,学习过程难以监控,效果难以评价。


上述三种模式未脱离传统的单向度的以灌输为特征的传授式,循着“讲一听一读一记一练”的程序来传道授业解惑,这种传授模式在中国教育中占据了主流地位。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在艺术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不足集中体现在割裂了课程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集成课程模块、整合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合力,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第四种模式一一项目化教学模式被一些艺术院校逐渐采用。


三、项目化教学模式实施的SWOT分析


(―)优势


1、艺术院校具有浓厚的艺术氛围,艺术师资雄厚,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在艺术工作者和艺术爱好者中有着很髙的声誉,这些为艺术管理专业学生提髙人文素养、开阔艺术视野、举办艺术活动提供了沃土和平台。


2、项目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它是基于项目实施的探究性学习,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于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实际的“项目”为对象,通过“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以项目带动教学,围绕艺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集成课程模块,整合课程内容,形成课程合力,能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应用型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艺术项目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成果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团队参与的创新实践活动,其教学过程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这是一种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和学有机联系密切协同的模式,融合了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特点,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项目管理来完成学习目标,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艺术管理知识的建构。艺术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过多过杂,却又缺一不可,单纯的理论学习会使学生因“无用”而厌倦。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需要打通不同课程模块、不同专业课程的脉络,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艺术创作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项目策划和实施的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对理论学习就会因“有用”而自觉。


(二)弱点


艺术院校学科单一,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众多领域缺乏专业师资,图书资料匮乏,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归属存在较大争议,缺乏艺术学以外其它学科的有力支撑。由于艺术管理属于新兴专业,师资尤其是优质师资匮乏,表现为师资力量不足和师资不够专业兼而有之。专任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传统学科和专业转行转轨到这个领域,校外兼职教师或部分专任教师来自于艺术管理的第一线,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三)机会


1、艺术家的创作主要出于其对艺术的爱好和追求,受艺术市场的影响较小,很多艺术品或鲜为人知或有价无市,给艺术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余丁教授说,在当前中国刚刚兴起的视觉艺术管理领域存在两类人:一类人对艺术有感觉伹不会管理,凭感性做事;还有一类人懂管理,伹不知道什么是好艺术。基于此,建构艺术管理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整合校内艺术项目资源和师资力量,提升艺术院校艺术项目运作水平,有益于艺术管理专业的建设获得学校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


2、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应试教育还是主旋律的现实中,艺术院校艺术管理专业的生源质量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文化基础好的学生缺乏艺术技能和艺术鉴赏能力,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文化基础又较薄弱。“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通过项目化实践教学,学生会加强拾遗补缺,尽快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成为合格的职业艺术管理者奠定基础。


(四)威胁


通过对各院校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解,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大致可分为四个课程模块:一是人文通识和艺术理论模块,包括艺术概论、中外艺术史、中外文化史、艺术美学、艺术批评、中国传统艺术、民俗学等;二是艺术基础和艺术技能模块,包括音乐基础、美术基础、设计基础等,也有细化为视唱练耳、乐理、演唱演奏、合唱指挥、素描、色彩、书法、绘画、平面设计的;三是管理基础模块,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产业学、传播学等;四是管理实务模块,包括创意策划、文化传播、市场营销、投融资、项目管理、演艺管理、会展管理、画廊管理、院团管理、财务管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文化政策法规等。


艺术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复合性特点,在学科归属、定位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技能、艺术理论、创意思维、经营管理能力等都有着很髙的要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面面俱到,唯恐挂一漏万,课程在学科、专业上跨度很大,课程体系庞大、繁杂,课程很多而且都不可或缺,使得“不专”成为了艺术管理专业的一大特点。很多管理类经济类的课程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专业课程中哪些是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在院校之间乃至校内教师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艺术管理专业的课程庞杂,主干课程、核心课程与其它艺术专业相比不明确,学生“找不着北”,学习兴趣下降。


四、项目化教学模式探索


(一)整合课程,突出实践


跨学科交叉的专业特点以及教师学科专业背景的多元,使得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广泛而又分散,课程设置面面俱到,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存在较大争议,教师各自为政,课程缺乏协同配合的现象较为突出。在教学上存在着课程模块脱节、课程内容脱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突出问题。绝大多数专业课程总体上偏重理论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表现为忽视课程的实践环节。学生对课程顾此失彼,缺乏明确的专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学习任务不清晰,学无所专、学无所长,学习动力逐渐减弱。


因此,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规范建设,明确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衔接,将有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与艺术实践、管理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突出对学生调研能力、策划能力、宣传推广能力、品牌塑造能力、项目实施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和课外实践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二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在专业主干课程上增加实践性的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由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转化,突出艺术市场调研、艺术院团调研、艺术项目运作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交叉的目的是为了复合,复合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就要通过对不同领域知识进行拓展与融合才能实现。项目化教学模式要以项目实施为载体,整合课程模块、整合课程资源、整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解决课程之间貌合神离的问题。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打通不同课程模块、不同专业课程的脉络,才能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艺术创作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规范教学,加强管理


管理的精髓在于计划合理可行和控制得当有效。作为新兴专业,艺术管理尚缺乏相应的专业规范和教学规范,加强教学管理,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周密可行的教学计划,整合教师资源,整合课程资源,避免各自为政是首要任务。课程组织的科学性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应当体现艺术管理专业的交叉性、复合性、应用性、操作性的特点,通过艺术项目的运作使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艺术管理的实际流程,在学习中切实做到各门课程知识的整合及各项能力的整合。


由于教师学术专业背景的差异,容易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忽视课程模块和课程内容的衔接与整合,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教学计划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连贯性和严密性,在教学实施中要体现整体性和完整性,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实施进行教学前规划论证、教学中跟踪监控、教学后总结反馈,避免课程与课程相脱节、项目实践与课程知识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正常运行依赖于制度的完善和各种规范性文档的健全。一是每个项目都要依据项目管理理论,有确定的项目任务,明确的项目范围和时间、成本、质量的监控措施。二是制订项目计划和项目风险预案并监督执行,养成学生遵守计划、执行计划的习惯和培养应对风险的能力。三是强制学生养成文档整理、归档和结果运用的习惯,及时总结反思项目实施的不足以利下次改进。四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效果形成科学的评价、激励、约束机制。


(三)打造复合型专业化教学团队


教师形成合力课程才能形成合力,学生的知识建构才能是系统的而不是散乱的,学生的能力才能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完成一个项目所涉及到的几乎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之间要了解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且要尽量掌握课程体系中几乎所有课程的主要内容,形成复合型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四)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管理能力


艺术管理是艺术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艺术素养是艺术管理者最基本的职业要求。艺术管理者的作用是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建立审美关联,使尽可能多的观众从艺术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愉悦和益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管理学系创始人、美国国际艺术管理教育者协会前任主席琼•杰弗瑞Joan教授指出“艺术管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艺术,如果不了解艺术家,怎么能理解艺术,不理解艺术,又怎么去做艺术管理呢?”要增强学生的艺术体验和对艺术的认识,提髙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学会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家的创作。艺术管理者倘若一味附和大众趣味,就是背离责任心的表现,其任务应是塑造大众趣味,帮助大众提髙欣赏艺术的能力。艺术管理者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为艺术家营造富有成效的创作环境,提供最佳机会发展其艺术;另一方面,要将由此而获得的成果呈现给理想的观众,为其艺术体验准备条件。艺术和艺术家是艺术管理的核心对象。在教学实施中不能只重视对学生“做事”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做人”上的严格要求,只注重授业而忽视了“传道”。要避免过于强调市场和受众的需求甚至是迎合市场和受众,将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了艺术管理的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应该引导学生在价值理念和价值判断上热爱艺术、尊重艺术家,对艺术的热爱、对艺术家和受众的尊重以及责任意识、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是教学中首先要重视的内容。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管理技能娴熟、经验丰富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管理技能和经验是未来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能力,要通过反复的管理实践来掌握。实践教学是艺术管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通过项目驱动、任务引领的模式训练,才能帮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艺术贵在创新,艺术管理也是贵在创新。项目化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教师指导学生去寻找艺术项目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成果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团队参与的创新实践活动。


(五)结合艺术院校的学科特点推进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方面,充分利用艺术院校的校内资源优势,组织学生进行校内艺术鉴赏与评论,演展活动、文体活动的创意策划、包装营销、运行管理等项目活动,如对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类音乐会及美术、设计展进行宣传、策划及包装;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周末、假期等时间,去进行文化艺术市场调查,开展模拟项目训练、去校外实践基地或其他实践单位进行实训等。以实践的检验与积累,不断加深对艺术自身价值及其社会、市场价值的认识。在一些艺术专业的教学领域实际上已经在实施着项目化教学模式,比如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创意鹤庆”等一系列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主题设计活动,值得艺术管理专业去学习和借鉴。


作者:张力(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上一篇:分析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与改进策略

下一篇:论述适合我国文化艺术管理的管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