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死亡的“对话”_媒介

发布时间:2015-11-19 10:10

论文导读::故事中主人公从6楼到地面的下坠喻指他的堕落。完成了与读者的对话与交流。窗口”--对话的媒介。
论文关键词:堕落,对话,媒介

  前苏联作家阿卡登·爱沃琴科的著名微型小说《飞过窗口的年轻人》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被收编在《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第1卷)》中。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在奔赴死亡的途中,回顾了自己碌碌无为,道德沦丧的人生经历。故事中主人公从6楼到地面的下坠喻指他的堕落,各层楼的“窗口”就像一面面镜子,让主人公反省自己,最后大彻大悟。通过对文本意义的重新建构,读者真实地了解主人公的经历并反思自己的人生,而作者则借助文本,以言语为桥梁,完成了与读者的对话与交流。
  一、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前苏联著名哲学家、文学理论家巴赫金把对话看作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交往、对话的哲学精神贯穿了他的绝大部分著作。“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1]巴赫金提出一个人的“言谈”总是带有某种观点和价值观的表达,但这种表达不是固定的立场而是一个过程,是在和“他人”的对话中完成其功能的。巴赫金强调人实际存在于“我”和“他人”两种形式之中,“我”应先在自己身上找到“他人”, 再在“他人”身上发现自己。他关注的是人如何在认识“自我”和“他人”的过程中重新建构自己:“自我”不可能独立存在,不具有自足的本质,“自我”只有与一切异已的事物相联结才能存在。“他人”在巴赫金的概念中并非一个实体概念,它更多地表现在精神方面媒介,包括他人意识、他人思想,也可指思想的产品:主人公、艺术作品。
  对话关系既可以出现在一个人的独白之中,也可以存在于人与人的意识交流之间,对话的参与者是作为平等主体的“自我“与”他人”,巴赫金从而将小说中的对话形式分为两类,即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微型对话指的是一种“内心对话”,人物“内心独白”是微型对话的典型例子论文网站大全。大型对话则指的是小说结构上的对话安排,可以是人物思想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关系。[2由此可见,巴赫金的“对话”涵义范围很广,包括作者与作品人物、人物与人物,读者与作品、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
  二、“窗口”--对话的媒介
  《飞过窗口的年轻人》中的“窗口”作用非同小可,它们像一面面的“镜子”, 折射出主人公虚幻想象的整体性。 在康拉的镜像理论中,“镜子”是一种隐喻和象征,还可以指水、他人的目光等。“镜子”可以理解为一种中介,通过这个中介我们得到关于认知自身的映像。巴赫金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一文中也曾说过:“镜中的映像永远是某种虚幻:因为从外表上我们并不像自己,我们在镜前体验的是某个不确定的可能的他者,借此,我们试图寻求自我价值的位置,并从他者身上在镜前装扮自己。”[3]在巴赫金看来,镜中的影像是自我与他人的所结合的产物,实实在在的“我”相当于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而从镜子里看到的是“他人”。《飞过窗口的年轻人》中,主人公透过一扇扇“窗”作为旁观者欣赏“他人”的故事,感叹 “他人”与自己似曾相识的一生,从而使主人公在内心更深刻更完整地认识了自己。同时,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透过“窗口”,读者与主人公和作者之间会产生开放性的对话,并由此引发出对人生、对命运、对情感深刻的反思。
  三、文本中的三种对话
  1.主人公与自己的思想对话
  《飞过窗口的年轻人》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在现实中充当了不光彩的“第三者”的角色,后被丈夫发现,一阵争吵过后,丈夫将主人公从6楼狠狠抛出窗外。接下来,作者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让主人公进入到虚幻的过去:飞过5楼的时候,“他好奇地朝里张望了一下”,看到一名意气风发的学子,“想到在此之前,他一直沉溺于世俗的享乐,荒废了学业。现在,他为知识的光亮所吸引。”四楼和三楼窗口的景象让年轻人“意识到以前与女人们的种种邂逅不过是虚无缥缈的痴迷,也只有在这一刻,他才真正体味到那个奇特而神秘的字眼——爱情”,年轻人幻想能过上惬意美满的生活,尽享天伦之乐。飞过2楼时媒介,他看到一位对生活极度绝望欲举枪自尽的男人,“屋里的摆设富丽堂皇。由这富贵舒适年轻人想到生活中还有某种东西,能够破坏一切的舒适与满足,甚至整个家庭。‘那是什么呢?’”“命运似乎蓄意要给他一个刻薄的充满讽刺意味的回答。在一楼的窗口。他看到了这一切。 一个年轻男人坐在窗前,上身一丝不挂地隐在幔帐里。他的膝间坐着个半裸的女人。正往下掉的男人想起他曾见过这个女人,那时她衣冠楚楚地伴着丈夫在外面散步——但现在这男人绝非她的丈夫。”这一刻,他彻悟了,原来自己也与这个年轻男人一样,背离了道德准则,充当了卑鄙的“第三者”角色,这足以破坏一个家庭的和谐和幸福。
  主人公在坠落的过程中透过“窗口”的“镜像”功能,与自己在内心有了一次深刻的对话,这种对话绝非内心独白可以比拟。人物在作者独白思维的控制下,一般失去了自主性,成为作者创作的沉默无声的奴隶,他的思想被作者代替了。巴赫金说过,“主人公既然是作为对世界和对自己的一种观点和看法,就要求用完全特殊的方法来揭示和进行艺术刻画。因为应该揭示和刻画的,不是主人公特定的生活,不是他的确切的形象,而是他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最终总结,归根到底是主人公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最终看法。”[4]主人公这时终于明白,自己被抛出窗外的悲惨的结局全都是由于自己对生活缺乏认真的态度和认知,置道德的底线于不顾而造成的。他偏执地去追求自己所谓纯真的爱情,而他心目中的女神居然“连向丈夫坦白的勇气都没有”。当主人公用“他人”的目光来审视自己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过去的行为太愚蠢,生活已经毫无意义,“最后,他毅然决定就在人行道上结束这次飞行论文网站大全。”或许对主人公来说,结束生命不是一种解脱,而是能够让他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获得新生。
  2.读者与主人公的对话
  博尔赫斯认为,“作为读者和观众的我们有可能成为虚构人物”。[5]当文本的呈现的内容类似于读者真实生活经验和体验时,就会与读者产生共鸣,读者就有了深切的认同感,此时读者似乎在文本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在主人公身上看到了自己。
  《飞过窗口的年轻人》中主人公的感悟通过读者的体验和想象变得更加全面、更加完整和丰富。主人公是具有生命的形象,他会不断地向读者提出问题:我是谁?你是否像我一样开始雄心壮志,结果虚度光阴,一事无成?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果你是我,你会选择不同的人生之路吗?阅读时,这些问题让读者无法抗拒,他只有秉持着思想的火把同主人公讨论这些问题。随着讨论的深入,读者会发现理想、爱情、家庭、道德是他与主人公所面临的共同的重大话题。文本的阅读解放了读者的心灵,宣泄了读者内心的情绪,读者会在与主人公的对话中反思自己,增强自身主体意识,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作者与读者的对话
  文学作品应该具有三大社会功能:审美功能媒介,认知功能和教育功能。文学活动中,三大功能需要作者与读者就文学作品进行交流和对话才能得以实现,正如萨特所说:“精神产品这个既是具体的又是想象出来的客体只有在作者和读者的联合努力下才能出现。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6]作者和读者相互依赖而存在,作者将自己的体验与感受以文本结构的形式呈现出来,只有在读者一边阅读一边将它具体化时,作品的主题意义才能逐渐地显现出来。
  作者通过《飞过窗口的年轻人》中的生动、具体的主人公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场景,通过对作品的再思考,对文本意义的重构,读者与作者的思想中对于善与恶、美与丑产生了激荡与共鸣,读者会在作者的期待中,从主人公的经历中得到启迪和教益。为了不会重蹈主人公的覆辙,读者因此会更加珍惜时光,在道德的约束下去追求美妙的爱情。就这样,原先安静的文字不再沉默,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在相互不断地碰撞对话中得以生存、发展,只有达到这种境界艺术作品才能实现其社会功能,揭示生命和存在的更深的意义,
  四、结束语
  《飞过窗口的年轻人》以 “窗口”为媒介,完成了有关“死亡”的对话。现实与虚幻紧密的结合,让主人公穿越时空审视自己;读者在为主人公堕落的人生和悲惨的结局发出感叹的同时有了切肤般的现实感,由此读者可以通过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正视自己的生活态度,修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或许正是作者期望自己的文学作品所实现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 北京:三联书店,1992:334。
[2]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D].北京:三联书店,1994:32-33。
[3]巴赫金:《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话语创作美学》,1979:31。
[4]巴赫金:巴赫金全集·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社.1998:61-62。
[5]冉云飞:《陷阱里先锋:博尔赫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58。
[6]萨特·萨特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18。
 

上一篇:《冠军早餐》的后现代主义解读_解构叙事

下一篇:《南曲九宫正始》所反映的南戏曲韵中阴阳通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