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三国演义》里童谣的谶语性

发布时间:2015-07-23 11:14

摘 要:对《三国演义》中的童谣进行研究,是我们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不应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三国演义;童谣;谶语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描述了三国时代军阀混战的局面和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揭露了统治阶级贪得无厌、残暴虚伪的反动本质,反映了下层人民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表达了封建时代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明君贤相的渴望。作者在情节发展的许多重要地方,曾多次引用童谣。
  古人说:“童,童子。徒歌曰语。”(《国语·晋语》韦昭注)。“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
  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儿童传唱的歌谣,旧时认为能预示世运或人事。
  本文,我将对具有谶语性的童谣进行分析。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写到张让等宦官谋杀了大将军何进以后,袁绍曹操等率兵入宫来捕杀他们时,张让等人劫持少帝刘辨,陈留王刘协等从后门逃跑。后经大臣们寻到,迎驾回宫时,小说写道:
  先是洛阳小儿谣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郊。”至此果应其谶。
  意思是:皇帝不像皇帝,藩王不像藩王,成千上万的车马,仓皇逃往北邝山,现在发生的事,用事件发生以前早已流传的童谣来加以证实。
  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催听贾诩》写到董卓入朝后官居相国,位极人臣,“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废少帝刘辨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献帝。自号“尚父,出入仰天子仪仗,妄杀无辜。独揽大权,骄横跋扈。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司徒王允巧设连环计,离间了董卓和吕布的关系,派李肃以天子诏命召董卓入宫,说是要商议皇帝将禅位于他的大事。卓受诏非常高兴,立即排驾回京,当晚在相府休息,准备次日入宫面君。小说写道:
  是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千里草”即“里”字上边一个“千”字,再上边是草字头,合为一“董”字。“十日卜”即“日”字上面是个“卜”字,下边是个“十”字,合一“卓”字,“何青青”与“不得生”两句表示人们对他的憎恨感情。整个意思是,董卓啊,你怎么这样骄横跋扈啊,用不了几天,你就要不得好死啦!
  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论 单福新野遇英主》写到刘备在襄阳的宴会上得知蔡瑁欲加害于他,急忙“跃马过檀溪”逃走后,由一牧童指引会见了南漳隐士司马徽。司马徽建议刘备赶快寻访天下奇才,以辅佐自己早成大事。司马徽说:
     公闻荆襄诸郡小儿谣言乎?其谣曰:“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
  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写到庞统在落凤坡死于乱箭之下时,小说引用了一首童谣:
  先是东南有童谣云“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一凤”指“凤雏”即庞统,,“一龙”指“卧龙”即诸葛亮。在小说第三十五回中,司马徽曾向刘备推荐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前四句是说,两人互相扶持去往西蜀一带,在收川事业正在进行的半路上,庞统就死在了落凤坡东边。“风送雨,雨随风”两句是用风和雨的关系来比喻“伏龙”、“凤雏”两人共同辅佐刘备的不可分离的关系。“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隆汉指蜀汉政权。到蜀汉建国并兴盛时,通往西蜀的道路已畅通无阻。但那时“凤雏”已经不在,只剩下“卧龙”了。
  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写刘备收川大军,在马超投降刘备以后,大军已兵临益州城下,要刘璋投降,情况十分危急,但刘璋仍在犹豫不决时,部下谯周向刘璋进言时引用一首童谣:
一载之前,小儿谣云“若要吃新饭,须等先主来。”
  意思是说,要想得到安居乐业的新生活,就必须等到刘备来入主西川。
  通过上面的介绍和简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兰国演义》所引用的这几首童谣,都具有明显的谶语性。
  《三国演义》中引用的这些童谣,为什么大都具有谶语性?它是怎样形成的?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 谶纬学的盛行。谶语属于谶纬之学的范畴,谶纬之学起于秦,大盛于东汉。从西汉到三国,统治者们都迫切寻求天命鬼神的帮助,都想利用谶纬来证明自己是受命干天,以此来欺骗人民,并妄图借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汉武帝罢黝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家董仲舒,实行思想统治,开启了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董仲舒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了一个封建神学体系,体系的中心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说。他认为“天”对地上统治者经常用符瑞、灾异分别表示希望和谴责。所以统治者以此来指导他们的行动,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将天道和人事牵强比附,假借天意把封建统秩序神圣化、绝对化。到东汉时,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内部矛盾也不断加深,农民已被迫起来反抗。统治阶级为了挽救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谶纬之说更加盛行。豪强集团之间的激烈斗争,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政,农民穷困流离,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以至反抗日趋激烈,所以谶纬之学在东汉极为盛行。
  第二 我国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真正是为儿童成长而作的很少,在各种古籍中保存下来的童谣,大部分是反映当时政治变故的谶语,真正供儿童吟唱的童谣很少。这就决定了作为历史小说的《三国演义》所引用的童谣也大都具有谶语性。在封建社会里,受压迫的广大人民群众往往借助于童谣来讽喻现实,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他们对某些政治事变、政治措施和政治人物、政治形势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但又要避免统治者的迫害,所以他们就通过拟作童谣,并给童谣涂上一层神秘色彩的办法。借儿童之口来传唱歌谣,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同统治者进行合法斗争的一种手段。
  第三 历史存在方面的原因。作家罗贯中囿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创作思想不能不受时 代思潮的影响。这种影响必然要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罗贯中是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等正史的基础上完成《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著的,适当地吸收了有关三国故事的一些民间传说和人民口头创作资料,小说引入童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表达了当时民心民意,大众呼声。所以他从中引用多首具有谶语性的童谣,这是完全符合历史情况的。
  这些具有谶语性的童谣,虽然比较短小,但战斗性很强。因为童谣具有内容浅显、主旨单一、篇幅短小和节奏鲜明有力、押韵上口、易记易唱,很容易得到传播。由于童谣能迅速反映重大的政治题材,有时候成年人为了扩大影响,常常编了童谣来教儿童说,从而在民间能得到广泛的流传。《三国演义》引用童谣,不仅使其具有阅读的趣味性,也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
参考文献:
 ⑴.⑵.⑶.⑷.⑸.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4.
 (6)陈秀娟. 《童谣与五行》. ﹝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六期.
 ⑺詹苏杭. 《谶纬与汉代童谣》. ﹝J﹞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08.10.06.

上一篇:“道”与“理念”——老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新时期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