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大学生马克思哲学思想意义与问题探讨论文(共3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15:33

 

 第1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困境的哲学思考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发生了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出现了各种思潮的激荡、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的冲突,并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带来了一些困境。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外化为自觉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观,使他们的政治心理、政治行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困境


  1.1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面临多元化的挑战。在当前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大学生信仰的多元化趋势,也就是说,在大学生价值观领域中有多种信仰的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信仰多元化的直接后果就是马克思主义主导信仰被弱化。


  1.2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当代大学生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普遍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主要被动的通过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以及有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来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实用主义色彩浓厚;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比理科学生高的多,呈现出“文强理弱”的特征。


  1.3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缺乏坚定的信念。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前途缺乏必要的信心;有些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过于遥远;有的大学生为对中国共产党缺乏信心;一些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不纯,例如,入党的目的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考研和考公务员。


  2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困境的哲学分析


  2.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大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不断地展现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等上层建筑产生了冲击和影响,这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例如,“金钱万能”、“金钱至上”观念极端泛滥,导致拜金主义盛行;“不劳而获”、“一夜暴富”观念被推崇备至,导致了享乐主义泛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观念极端流行,导致了利己主义大行其道。这些都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带来的挑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次矛盾又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还存在许多矛盾,我们在解决基本矛盾时,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在不断变化。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一些大学生脱离我国国情,用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准来衡量我国实际,认为“共产主义太渺茫”,甚至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


  2.3内因和外因的挑战


  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向成人转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不仅生理上发生着变化,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对外部世界的诱惑和吸引力没有较强的抵制能力。而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提供了网络游戏、各种信息、多元价值观,甚至黄赌毒等有害信息,这导致有部分大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更有甚者整天沉溺于网上黄色、赌博、恐怖暴力等内容,传播消极的非社会主义文化,给其健康发展极大的危害。


  3解决信仰教育困境的哲学途径分析


  3.1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恩格斯也说:“人们……归根到底总是从他的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这些论断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要想牢固形成某些道德观念和某种道德品质是不可能的。


  3.2提高自身素养,塑造良好环境。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产生信仰困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大学生自身素养还没有完全养成,这决定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而外在的客观条件包括政治氛围、经济态势、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等,都对信仰起着影响、推动、加速或抑制作用。


  一方面,大学生中许多人渴望功成名就,但自身又有诸多缺点,如年轻气盛容易急躁冒进,实际工作中缺乏经验等。他们比成年人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更经不住挫折和诱惑。对他们应加强引导,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使其内因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外因,我们要净化网络、社会环境,弘扬社会正气,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做到网上网下言行一致,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体现大学生的高素质、高格调,积极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与和谐家园。


  3.3处理好共性与个性,坚持因材施教。


  在对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有集中统一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又要有个别、细致的“因材施教”教育。


  我国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差强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材施教不够。因此,要因人施教,把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结合起来。既要加大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的教育,又要重视个性教育作用。这样,才能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针对性,增强有效性。


  作者:庞承智

  第2篇: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的内涵及对当代大学生教育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及生命教育面临问题


  近年来,生命危机事件时常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自杀事件也频繁发生,尤其是大学生自杀率不断上升。2008年3月前后不到一周时间内,广州某农业大学先后有一男两女分别从不同的楼上率为8.89%—18.53%。这一桩桩血的事实让我们不禁自问:是什么让大学生如此漠视生命的存在?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最终归属地又在哪里?这一切都指向一个问题:生命是什么?要研究生命哲学教育,我们首先就要研究生命的内涵。“人是一个双重生命的存在,既具有自然生命,又具有超自然的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完整的”。[1]而生命哲学教育正是适应了生命发展的这一需要,在教育中努力促使青年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使生命不断发展、更新、丰盈、完善。


  二、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价值观的总体认识


  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价值观是建立在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之上的。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为基础和指导,是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它既是真正批判地生命价值观,又是真正科学的生命价值观。


  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有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个体只有首先保持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的社会性意义。因此大学生首先要树立生命存在观,充分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学会有意识地有效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学会热爱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存在。“每一个存在者都满足于自身。没有一个存在者会否定自己,会否定自己的本质性;没有一个存在者对自身来说是有限的。”[2]


  三、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的核心价值


  马克思基于人的实践认为:人的对象性的生存实践活动是对象人化的活动,同时也是人对象化的活动。


  马克思就指出,自觉地推动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就从根本上说明了超越“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道路,从而也敞开了超越个体与类、人与自然的对立而使其走向和谐共存的前景:人的真正的社会化存在或社会存在。


  其次,人对象性的生存实践活动是人生的意义的源泉,也是人合理地对待人生的智慧之源。[3]也就是说,当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时候,他们就能感受到“意义”,也就是人在与其本质力量相适应的对象中的自我确证感。


  再次,人智慧地对待“生”,也就意味着智慧地对待“死”。其实,在人的对象性的生存实践活动中,当人把自己的“生命”“贯注到对象中”去时,人就实现了“生命”与“非生命”的互相转化。现在大学生自杀现象严重,是因为其生理生命不能充分地与社会文化生命吻合,脱离了人的使命感和人生目标。但正因为如此,个人和社会就都应创造条件,使人尽可能地延年益寿,并使人的生理生命最大限度的转化为并支撑起精神和文化生命。


  可见,真正扬弃了人的灵与肉、生与死的外在对立,使人执着生命而又能达观生死的,是马克思。因而,作为人类最高也是最根本的生存维度的“存在”,就必定是人及其世界历史性的“生成”,即人们在生存实践中对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己多元统一、和谐相处的存在共同体的持续建构,只是象征,只是个人解脱式的无差别的心境,而就是人“化世界为家园”的现实的和观念的活动。


  四、生命哲学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提出了关于“新型的人”即全面发展的人的构想,并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从总体上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种历史阶段:(1)“人的依附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2)“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3)“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也是可以预见的最高发展形态。


  人的发展的基本历史进程表明,人的发展不是经历了与社会关系无关的抽象的“人——非人——人”三个阶段,而是经历了如上所述的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密不可分的三个阶段。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在生理上他们已经达到了基本成熟稳定的状态,已经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而在心理上则处于不稳定和冲突的状态。所以要培养大学生的全面性不是人的的发展的“出发点”和“复归点”,而只是人通过创造和控制全面的社会关系才打到的全面性。


  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思想,就这样既以实践为人的生命的基础,又以实践为生命的表现;人的生命既在实践中展开,又在实践中生成;实践既以人的生命生成为目的(即“为了人”)又以人的生命活动为手段(即“通过人”)。只有这种实践唯物主义的生命观,才是社会主义者所应坚持的生命哲学,并以之为指导去生成社会主义大学生。这种生命观,不仅应当贯彻到社会主义的教育中,贯彻到对青年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中,而且也应贯彻于社会主义的实际生活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理所当然地高扬着这种生命精神。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建设,也应以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为理论基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帮助大学生把握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做到生命的意义萌芽,启蒙人生的起点。


  作者:韦毅黄志强

  第3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研究和解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本文重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现代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等三个理论疑难问题,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广大学生提供理论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现代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现代哲学、中国传统哲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现代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批判地吸收西方现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合理成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现代哲学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现代哲学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现代哲学的不同点:一是阶级性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哲学依据,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行动指南。西方现代哲学是资产阶级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哲学依据。二是根本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相统一、辩证唯物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是最彻底的最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西方现代哲学包括两大哲学流派:一是人本主义,二是科学主义。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科学主义,从本质上看都是唯心主义。它们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根本对立的。三是社会功能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就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自觉地进行革命、改革和建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现代西方哲学是资产阶级的哲学,它是资产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欺骗人民群众的精神工具。由于它坚持唯心主义立场和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因而不具有科学性,最终将被历史所淘汰。诚然,现代西方哲学中也包括一些合理的因素,但由于其总的体系是唯心主义的,这些合理因素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现代哲学具有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哲学渊源相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都产生于西方,因而具有共同的思想文化渊源,都从西方传统思想文化中吸取了营养,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西方传统哲学。二是时代背景相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现代哲学都产生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都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斗争的产物,虽然它们代表了现代两大对立的阶级,但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生活。正因为二者具有上述相同之处,因此,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应当开展二者的对话,通过批判地吸取西方现代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也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根本的区别:一是文化传统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西方文化传统,而中国传统哲学则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二是历史背景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现代哲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是现时代的产物。中国传统哲学即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产物。三是阶级性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中国古代哲学其主要派别包括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佛家哲学,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思想工具。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也具有某些相通之处。中国传统哲学从总体上讲是唯心主义占主流,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长期支配人们的思想意识。但是,其中也包含许多精华,比如,朴素矛盾观、“天人合一”观、“知行统一”观、“民贵人和”观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当然,相通并不等于相同。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它毕竟是中国古代感性经验的产物,缺乏现代的科学论证,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批判地吸取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部分,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民族化,同时使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就一定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自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去思考: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唯物的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年均GDP增速约10%,位居世界首位,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结构不平衡、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在逐步扩大、贫富悬殊、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十分突出等等。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是观察、分析和处理发展问题的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唯物辩证法为武器来分析和处理我国的发展问题,一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之间的关系,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二是要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好质量与数量、速度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做到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关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两型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坚持“统筹兼顾”,树立大局意识,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兼顾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利益,实现社会关系的和谐。


  最后,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说明,是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的高度来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按照唯物史观,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坚持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生产力,以先进生产力来推动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社会发展观。历史唯物论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为根据,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人是发展的目的,一切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并最终体现为人自身的发展。


  三、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与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范畴,研究真理与价值的联系与区别,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对于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中不含有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因此,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客观性。所谓价值,是标志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的关系的范畴。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3]价值既不是作为主体和客体任何一方的实体或属性而独立存在,也不是作为抽象的存在,它恰恰是作为一定的“关系质”或“关系态”而产生和存在着的。价值是作为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价值的本质属性是它的主体性。


  真理与价值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真理与价值是对立的。真理与价值的区别:一是原则不同。真理侧重于客观性原则,而价值则侧重于主体性原则。坚持价值的主体性原则,要求人们从主体的利益出发去评价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二是取向不同。真理取向是“求真”,用真理武装主体的头脑,增强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价值取向是“求善”,通过主体的活动使客体为主体谋利益,造福于人类。三是尺度不同。真理的尺度是外在的。只有符合客体的认识才是真理,不符合客体的认识是谬论。而价值的尺度是内在的。只有符合主体利益的客体才是有价值的,不符合主体利益的客体是没有价值的。四是范畴不同。真理是认识范畴,它表征一种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体现着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价值是评价范畴,它表征主体需要与客观属性的关系,体现着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相一致。五是状态不同。真理的状态是一元的。对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不依主体的利益、目的为转移。价值的状态是多元的。由于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存在较大的张力,不同主体对客体的价值评价标准不同,因而形成了价值状态的多元性。真理的一元性决定人们在真理面前是平等的;价值的多元性决定人们在价值面前具有选择性。其次,真理与价值是统一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性:一是相互依赖。一方面,真理不能离开价值。人们追求真理是为了造福人类,实现人的价值。另一方面,价值不能离开真理,人们必须在真理的指导下,有效地改造客体,使之满足于人类的需要。二是相互渗透。真理中包含着价值的因素,真理可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人们用真理来指导实践,必然取得成功。同时,价值也包含真理的因素。人们在价值评价过程中,必然用真理作指导,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三是相互促进。一方面,真理是人们的行动指南,可以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动力,通过追求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可以发现真理和证实真理,推动真理的发展。四是相互统一。真理与价值是人类实践的双重目标,它们统一于实践。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理,体现了“合规律性”;人们又在实践中获得价值,体现了“合目的性”。真理需要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价值虽然由主体来评价,但最终的标准也是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既是获得真理和价值的根本途径,也是检验真理与价值的根本标准。


  总之,真理与价值是辩证统一的。真理的本质是“真”,价值的本质是“善”,“真”与“善”的有机统一就是“美”。因此,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作者:周晓阳等

上一篇:大学生马克思哲学思想价值与当代价值论文(共3篇)

下一篇:大学哲学作用分析与内容改革毕业论文(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