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新闻论文

新闻美学研究与应用论文(共3篇)

发布时间:2023-12-10 17:59

 

 第1篇:新闻美学在新闻采编中的实现研究


  1、新闻采编与新闻美学价值的关系


  新闻采编包括新闻信息的认定、采集、写作和编辑等新闻环节,它构成了新闻作品的重要途径。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工作要想提升新闻作品的质量和品质,需要以美学的标准来审视新闻采编的整个过程,正确把握好新闻采编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而新闻美学是从客观实际的审美关系出发,以内在美为研究对象,将审美规律与美学价值充分结合并进行探究,是研究审美规律以及研究美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新闻采编过程中要以审美活动规律为基础,通过总结得出的审美经验,将审美过程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


  新闻美学的实现主要在于新闻采编过程,只有在新闻采编的每个环节坚持美学原则,才可以实现新闻美学价值;而新闻采编要张弛有序地进行,要创造出具有高品质的、有价值的新闻作品,必然要坚持新闻美学价值的体现原则。


  2、新闻美学的价值标准


  新闻作品中的新闻美学,其实质就是新闻学和美学的完美融合和统一,是美学价值在新闻过程中的价值体现。可以从内容美和形式美两个方面来对新闻美学进行剖析,内容美是指新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和向善性;形式美是指新闻声效运用、画面构成、数字特技等视觉的效果,按照美学规律组合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学会充分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提升新闻作品的美学价值,为观众提供具有及时性、艺术美、求真性、典型性和向善性的新闻作品。


  2.1新闻作品的内容


  高品质的新闻应该具备求真性、典型性、向善性和新颖性的基本特征。其中,求真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准则,新闻工作者要通过新闻的方式来为广大观众还原现实社会,对真实的不断追求,才能使新闻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当前有很多新闻工作者为了追求新闻具有更大的价值、更大的卖点,好说过头话、夸大、渲染,如2012年报道的《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被细心的网友发现是在摆拍;所以新闻的真相才是传播力的前提,真诚才是感染力的基础。典型性是指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采集最具有代表性和深刻性的新闻线索和新闻事件,它们能代表其他新闻,以“点”代“面”,通过典型新闻的介绍为广大观众提供了解外部世界的快捷途径。向善性是指新闻工作者要深度挖掘并积极宣传社会生活中的善与美,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和新闻自身的引导能力,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引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新闻工作者可以将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展现出来,从群众关心的角度出发,发掘生活新闻的积极引导性,用生活新闻指引人们的生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颖性是指新闻的内容和角度应该是最新而且独特的,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反映出社会生活中的新动向、新事物、新气象,达到最大程度的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2.2新闻作品的形式


  新闻报道既要有新鲜的内容,又要有新颖的表现形式,报道就会活起来;或者是同一类题材的新闻报道,换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就会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所以说,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具有好的内容,再辅以好的表现形式,可以使新闻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李向群是抗洪英雄,殉职后各大报社对他的事迹做了详尽报道,而《解放军报》却以《说说儿子向群》为题,从一个父亲的视角对李向群的事迹作了新的报道,该篇报道曾获得1999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新闻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图形画面、文字报道、声音传播等。新闻采编人员借助摄录影像设备,将新闻素材以色彩、影视、声音等形态全方位的记录下来,并依据新闻报道的意图,运用编辑技巧,使其完美的呈现出来。从美学标准来判断新闻作品形式,声音方面,音质效果好,声音和影像搭配合理;文字方面,文字通畅,字幕运用恰当;构图方面,画面重点突出,画面各要素协调。而且新闻素材中的各个要素要重点突出、协调统一、合理搭配,画面、光线、色彩、声音、文字编写及字幕搭配都要事先新闻作品形式美的要求。


  3新闻美学在新闻采编中的实现形式


  3.1语言实现新闻美学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新闻报道通过语言作为媒介进行传播,语言有文学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地方语言等之分。而新闻作品中的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既具有以上几种语言的特征,又具备自己独特的特征,新闻要对当前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要求语言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新闻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新闻语言涉及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和空间,采集的到不同类型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需要新闻语言具备自身的特色。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新闻发布的媒体和受众范围,合理选择文学语言或者地方语言。新闻语言对新闻的传播效果和传播范围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所以新闻采编工作者需要加强自身的文采修养,采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对语言文字进行仔细琢磨和推敲,才能达到新闻美学通过新闻语言来表达的要求。


  3.2结构实现新闻美学


  好的新闻作品除了要对新闻语言进行推敲的润色之外,还要调整新闻的结构,让新闻表达的内容和主题得到全面体现,通过对新闻作品的合理布局,使新闻作品整体达到一定程度的和谐统一。对新闻作品中的各种要素、各种材料进行合理组织和安排,对新闻报道的层次结构进行系统的协调,设计出具有独特效果的作品,体现出新闻编辑的重要作用。总体而言,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要求有好的标题、开头和结尾,能突出中心,段落层次明确,前后具有一定呼应的合理秩序。在新闻作品中,把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的逻辑联系,通过良好的结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让新闻呈现出更好的逻辑性和思维型,可以更好的体现出新闻的美学价值。


  3.3意境实现新闻之美


  新闻作品也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文学作品讲究意境之美,新闻作品也一样,要讲究意境之美。新闻作品是新闻编辑对新闻事件的一种文字性体现,反映事件的真实情况;在新闻采编过程中能否将新闻事件的内在和外在都表现出来,除了与新闻作品的语言和结构有关外,还与新闻作品的意境相关。新闻的意境是新闻写作中的一种境界,新闻意境体现的是新闻采编工作者的情怀,是新闻采编工作者对新闻事实的深刻认识,是新闻精湛写作技巧的表现。在新闻采编过程中,通过意境的运用,可以让新闻呈现出较强的审美情趣,让新闻的真实性和渲染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意境是一种美学,要的是灵性与秀气。“科学求真,艺术求美”,将求真与求美完美的结合,正是新闻工作者要追求的一种境界。


  4、“以人为本”理念在新闻采编中的审美观照


  新闻工作者不仅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美的使者。在新闻工作中要不断发现美,不断的展示美,这是新闻事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人文历史,尽管在新闻报道中会有民族文化传统、政治倾向和一定的意识形态,但作为文化产品,要使新闻价值达到最大化,要充分体现新闻的传播价值和审美价值。新闻作品的美学价值要求新闻报道要有血有肉,内涵丰富,立意深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新闻采编和报道要立足于人,要大量倾注浓浓的人文关怀,时刻关注人类的生存现状,这样才能体现出新闻作品的高价值追求。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发现群众生活的亮点,捕捉具有指导意义、教育意义、鼓舞意义的题材,选择能表现时代生活和气息的题材。


  4.1关注人的情感状态


  新闻采编的主体是人,新闻事件的主体也是人,新闻作品的受众也是人,所以新闻工作者不要再去刻画那种完美无缺的人物形象,而是要把新闻人物作为普通人来写,才能写出人的真本色,性格特点,写出的人物才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才会产生实际意义上的审美效应。在新闻美学中要突出人的情感这个中心问题,新闻作品要彰显人性美,是新闻作品生命价值的延伸;新闻作品要关照人,新闻就一定要强调人性美。央视的《焦点访谈》每一期节目都能让受众感受到人性中的美与丑;原贵州电视台的《百姓关注》栏目以平民的视角选取题材,以平民的审美趣味观察生活,取舍镜头,并用平民化的表现方式进行报道。一位学者指出,新闻美应当表现出多层次的内涵,多视角的观测,多侧面的表现,努力写出人物的生活、情感、性格的细微差别和丰富层次。


  4.2创作有人情味的新闻


  创作有人情味的新闻,实际上就是要在新闻中更多的体现民生,增强亲民意识。人情味新闻要求从人的角度写新闻,突出人的活动、人的作用和人的思想感情,活化出人的思想情趣,使新闻扣人心弦。”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而且通常只有当它对人有影响时,最无生气的题目才会显得重要。所以报道中有一点人情味,可以使生硬的叙述变得生动,使枯燥的报道更加吸引人,使新闻增加可读(视、听)性的重要手段。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新闻采编工作者来自于民众,从新闻工作的实践证明,增强平民意识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能诉诸真实的情感,触摸到新闻的热度。要求新闻采编人员在新闻的内容上要有一些有价值、迎合受众审美期待的东西,多塑造有审美价值的新闻形象;在形式上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能引发受众的审美观照;增强平民意识才能挖掘出更多鲜活的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4.3关注民生问题的新闻


  近年来大众传媒对农民的关注仅限于以“农民工”为主的小范围。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向市民转型的一个过渡概念,他们在地理居住的意义上已经接近市民,但在权利行使、文化素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依然保留着农民的特征。一方面大众传媒服务于城市发展的需要极力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帮助他们与城市社会融合,多方面反映民工需求、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帮助改善生存环境、展示民工辛勤劳动、声援民工讨债、批判虐工事件等等;另一方面,大众传媒怀着城市的优越心理否认农民工本应具有的市民身份,恶意“妖魔化”农民工,将他们与粗俗、贪婪、无知、无信、无礼、见利忘义甚至犯罪问题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将农民“弱势化、边缘化”。


  受众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信息,需要了解周边的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也需要了解国家大事、国际大事,不仅需要了解社会新闻,也需要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体育新闻。只盯住车祸、打架、行骗这样的边缘化新闻是难以占据受众市场的。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更新观念、打开眼界、放宽思路,把握住亲民路线与政府喉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勇于接触实质问题,全方位地反映本地的社情民意和社会、经济信息,这样才能制作出精良的、既为百姓喜闻乐见又能使其精神受益的节目。


  作者简介:邹联贤

  第2篇: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的体现


  随着美学的不断分化,新闻美学随之诞生了,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意境与思想深度等是体现新闻美学的主要内容。一则优秀的新闻作品,可以展现出美学规律及新闻学规律的完美结合,能够实现新闻采编过程中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集合体。因此,新闻美学价值的体现取决于新闻采编工作。本文主要以新闻采编为主体,探讨新闻采编中新闻美学价值的体现。


  一、新闻学美学概念


  美学和新闻学是新闻美学的集合体,美学与新闻学的基本规律是需要新闻美学去体现的,也就是说,在实践中美学价值是通过新闻来体现的。新闻学作为一项特殊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新闻工作规律和新闻宣传活动,新闻采编是新闻的重点研究对象。在新闻的流程中新闻的主要环节是新闻采编,它应用了新闻的写作、采访和编辑等,故而新闻采编环节是新闻美学的主要体现。在审美规律和美学的学科中,我们主要研究美学的审美规律及美的价值,并总结出审美活动下的一般规律,使总结和思考更为理性化,在内在美及外在美的形式下,我们必须将它们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才能完整地体现出它们的真善美。事物的本身能够体现出真的素养,事物良好的一面是善的代言品,体现的是一种内在价值,而事物外在的艺术价值则需要通过美来体现。


  1.新闻的真。真是指事物原本的意义,也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新闻本身离不开真,真是写作的核心内容。新闻的真体现在新闻事件的真实上。不真的新闻一定不美。在新闻采访时,要求新闻记者认真鉴别并做到实事求是。发展事物的规律是通过真体现出来的,新闻背景真实的一面主要由时间、人物、事件等去营造,形象的描述新闻,模拟事件里的人物,都不能够确保他们拥有无私奉献及品德高尚的精神,更不能形象地塑造出完美无缺的人物。与事实相对应是新闻的具体要求,因此事物的真实性决定了新闻的价值。真实的信息是新闻采编的主要渠道。


  2.新闻的善。善是指对事物有益及有利的一面,也就是事物的内在价值。善,可以达到人们的某种标准,而这种标准是对社会有帮助的,可以促进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围绕新闻的“善”来选材,追寻善良的事物和人,宣传情感与思想要从善良的角度出发。善有两种表达形式,其一是正面题材,例如报道先进的人物事迹;其二为负面题材,例如报道、披露官僚主义、违法乱纪和贪污盗窃行为,这是从反面来启发、教育人们,拥有积极的价值内涵。现在社会常常会出现此类新闻,报道某某明星欲、私生活、丑的人物、靠性,新闻工作者反而还去追捧明星,该新闻的价值观有些错位,它没有引导人们向善、向美,而是向恶、向丑,该类似的新闻丧失了美的价值。


  3.新闻采编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美是指事物的艺术美感,也就是事物的外在艺术价值。而新闻的内容美是真与善,美的新闻包含内容美,也包含形式美,一则优秀的新闻,若只是内容向善而又真实,可显得有些乏味,不能将大众的眼球吸引住,更不能称作为美,人们就愿意去看它,又怎么来宣传。形式美主要体现在简洁性的语言、典型性的新闻、新颖性的内容,会体现出整个新闻报道的形式美。新闻的写作与采编对实现新闻形式美具有重要作用。新闻通过语言美来反映美的新闻,其新闻的美又包括新闻的意境美、层次美及结构美。新闻写作的美学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通过报道真实的人和事,来揭露人们的真实情感,并表达出真知灼见的感言;通过概括事物的个性来完善美的新闻;通过对审美规则的应用,对美好人和事的选择以及对远大理想的追求来突出新闻的美。这样说来,新闻的美学原则包括:真实性原则、概括性原则、审美化原则。可对于内容美和形式美,我们首先要明确内容美,然后展现其形式美,另外,在形式美下,才能吸引人们有读或者看的欲望,这样一来新闻的内容美才能很形象地展现在大众的面前。用“真善美”来衡量新闻采编,在实际的新闻采编过程中,要能将真善美的内外统一起来,让新闻作品很好的呈现在美的价值和理念中,凸显出美的外观价值,这才是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的体现。


  二、新闻美学价值的主要体现在新闻采编中


  新闻学的核心及关键是新闻采编,新闻学和美学的统一能够体现新闻采编的美学价值,故而美学价值是通过新闻采编来实现的,从新闻学的特点出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追求新闻的真实性才能实现新闻美学的需求。新闻的特殊性要求拥有真实性的特点,即依照客观实际实施编辑,这时,新闻的真实性体现了新闻的价值,尊重事实对新闻采编有很大的帮助,使具体事实与整体事实达成共识,新闻学的重点是坚持真实性原则。此时真实性的东西存在于美学中,若缺乏了真,美就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了。美在客观事物发展中才能形成,因此在欣赏和评价美时,需要通过外部客体来成就美学的价值意义。故而在实施新闻采编的过程中,要明确新闻的真实性,在掌握真实性原则时,真实性规律的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才能有利于整体真实及具体真实的统一,这也是美的发展基础和前提。


  2.实现新闻美学要求追求新闻的向善性。要统一美学和新闻学,不仅要拥有真实性,而且还要拥有向善性。因此向善的新闻内容是新闻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新闻还具备超越自然的属性,对实现新闻的价值有着重要作用,对社会和人们有益的新闻才会具备向善性的要求。作为新闻的价值判断,新闻需要有效的确定其善恶标准,故而应该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客观选择和判断善与恶,以达到主观向善与真实的统一。与此同时,一切美的事物就肯定是对人们有用的,所以在价值角度上,美学和新闻是统一的,在新闻采编中坚持做到向善,就可以提高新闻的价值,还能为人们做出贡献,同时也能很好的实现新闻美学的价值。


  3.透过新闻的形式美展现新闻的内在美。新闻的价值是靠美学真实性价值体现出来的,要想体现内容美需要借助形式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便可以将美具体化。从新闻学的角度出发,新闻作品是实现美学的核心,因此我们对新闻作品的形式及内容要采取严格的措施,从而达到统一其内容美及形式美的目的。同其他事物相同,美要有一定形式,而且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美有些抽象,拥有一定的价值属性;美也是具体的,依靠在具体的形态上,因而人们才可以去感知和体验。创作是实现新闻美学价值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它可以利用新闻采编来选择新闻的材料,通过优化真实且向善的内容,可以实现新闻形式美的价值。从新闻作品的角度出发,内容美与形式美是需要共存的,一方面可以激发出人们的兴趣,使新闻美能够有效的获得宣传;一方面可以陶冶观众的情操,使观众们的意识达成统一。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我们要选择好的新闻材料,来吸引广大观众的眼球,并将形式美充分的发挥出来,在美的事物下,新闻美学才会散发出光辉动人的价值。


  三、创新意识下的新闻采编工作


  在新闻美学价值的视角下,我们不能只依靠新闻采编流程,创新意识才是新闻美学价值的定心丸,因此我们要在创新下实现新闻采编工作。使众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才会拥有较好的宣传作用,同时才能让大众有机会感受新闻所报道的美。在通常情况下,新闻采编的创新主要由形式创新和思维创新,如:在思维创新上多数群众不爱看新闻类报道,感觉与自己的生活离得太远,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如此一来,新闻采编者就能够从这方面着手,尽可能的去报道同群众紧密相连或者周围发生的事。同时我们还要具备积极向上的创新精神。不能只考虑新闻收视率及传播速度,甚至对新闻进行过分的包装,使新闻太过娱乐化,从而扭曲了新闻的真正目的,使新闻毫无美感而言,也不能很好的体现新闻美学的价值。因此明快而又简洁的新闻报道才能受到大众的喜爱。


  综上所述,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新闻作品的美,是通过写作技巧及优美的语言文字来体现的,并在严谨结构下,使新闻报道引人入胜,另外,还可以统筹安排版面及栏目等,使新闻更加美好。在实践新闻编排时,要充分的利用美学的原则,统一规划好新闻内容及形式,注重新闻的形式美,也只有在形式美的氛围下才能美化其新闻的内容。在综合美的形式下,新闻作品的艺术美感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作者:秦启先

  第3篇:新闻美学在新闻采编中的应用


  真实与及时是评价传统新闻的重要标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新闻也有了不同的要求,美亦成为了评价新闻的一个重要因素[1]。因此,采编工作者应了解美学的要点与规律,积极将之应用于工作中,从美学角度优化新闻作品。


  1新闻美学要求


  完美的统一融合美学与新闻学是新闻美学的实质,具体指的是新闻的美学价值体现。剖析新闻美学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即形式美与内容美。形式美要求根据美学规律来对数字特效、画面构成以及声效运用等进行组合,使新闻视觉效果能够符合受众审美要求;内容美则要求新闻向善,具有典型性与真实性。作为采编工作者,只有具备对各种手段与技术灵活运用的能力才能保证新闻的美学效果,从而制作出满足受众审美需求的作品。


  1.1内容要求


  真实、新颖、向善、典型是新闻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一篇高品质的新闻以上要素缺一不可。新闻的基本准则与本质属性就是真实,新闻是对现实社会的还原,受众通过新闻了解现实社会,要保证新闻的生命力需要不断的追求真实[2]。近年来,为了增加新闻卖点、提升新闻价值,不少新闻工作者没有做到追求真实,过多的渲染、夸大、说过头话等问题较多,以《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的新闻报道为例,没有追求真实,被群众指出新闻图片为摆拍,使新闻价值大打折扣,造成较大的影响。只有真实、真诚的新闻才能真正的发挥其正面的影响力与感染力。新颖要求采编工作者及时的将社会生活中的新气象、新事物、新动向反映出来,从独特的角度挖掘新闻,保证新闻的独到与及时,增加新闻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向善要求新闻能够正确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与舆论导向作用,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进行深度挖掘与传播,引导人们行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传播正能量。典型要求新闻事件与线索具有深刻性与代表性,有以点带面的效果,受众通过新闻能够快速的对外部世界的动态有所了解。


  1.2形式要求


  除了鲜活的内容,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也十分重要。新鲜的内容与良好的表现形式缺一不可,若新闻报道同时具备以上两种要素,其震撼力与感染力会非常强烈,且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表现形式,会令受众对新闻报道产生不一样的感觉[3]。以李向群事迹的报道为例,事件发生后,关于这位抗洪英雄的报道非常多,其中以《说说儿子向群》这一报道最为突出,其突出在于报道视角较为新颖,是以父亲的角度进行讲述。声音传播、文字报道、图形画面等是新闻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采编工作者利用机械设备记录新闻素材,再通过编辑技巧将新闻意图表现出来,色彩、光线、画面、文字编写、声音、字幕搭配都要合理且统一协调,并将素材重点突出,才能达到形式上的美。


  2应用


  2.1意境


  意境既协调虚实与有无,又统一形神情理,是文学作品中时常被强调的美的要素,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新闻作品也需有意境美。将事件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是新闻作品的意义所在,除了需考虑新闻结构与语言,要想同时表现出新闻事件的外在与内在,意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意境体现了新闻写作者的技巧,新闻采编者通过意境来表达自身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其中蕴含了采编工作者的情怀,是一种境界。在采编时有效的应用意境能够提升新闻的渲染性与真实性,强化新闻的审美情趣。意境讲究秀气与灵性,是美学的体现,新闻工作者需完美结合求美与求真,保证新闻科学性的同时提升其艺术美。


  2.2结构


  合理布局新闻作品,和谐统一新闻整体从而形成好的新闻结构,全面的体现新闻主题以及新闻所要表达的内容。新闻编辑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系统协调新闻报道层次结构,合理安排和组织新闻中的各类材料和各种要素,对新闻作品进行设计,使作品有其独特效果。总而言之,好的标题、好的开头与好的结尾共同构成了一篇优秀的新闻,新闻中应有明确的段落层次,中心突出,前后联系且相互呼应,整篇内容秩序合理。在新闻采编时,应以良好的结构形式将客观事物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增强新闻的思维性与逻辑性,从而达到美学要求。


  2.3语言


  新闻的传播媒介是语言,语言又具体分为地方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文学语言等。新闻中的语言比较特别,有自己特征的同时也与以上几种语言存在共同之处。新闻语言需具有客观性与真实性,才能有效报道当前发生的新闻事件;因新闻语言所涉及的空间与领域较多,内容存在广泛性,且采编接触到的新闻人物与新闻事件各式各样,因此,新闻语言需有自己的特征。新闻采编工作者可对新闻受众与发布媒体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新闻语言,在地方语言和文学语言中做出最优选择[4]。对于新闻传播的范围与效果,新闻语言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才能在采编时认真的推敲与琢磨语言文字的使用,从而使语言表达形式合理且恰当,通过新闻语言来达到美学要求。


  2.4人文关怀


  传播美与信息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要达到新闻传播的内在要求,新闻工作者需具备发现美的能力,从而能够将美传达给受众,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一定的意识形态、政治倾向、民族文化传统会对新闻报道产生影响,但从文化产品角度出发,实现对新闻审美价值与传播价值的充分体现才能最大化的发挥新闻价值。新闻美学的应用要求新闻不但要立意深刻,有丰富内涵,还需有生命力有内容,发挥其正面的社会影响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在新闻采编时需关注社会以及人类的生存现状,以人为立足点采编新闻、报道新闻,将人文关怀灌注于其中,实现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新闻工作者需积极融入群众生活,善于发现和捕捉亮点,使新闻题材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表现出时代生活,发挥正面的鼓舞、教育、指导意义。


  2.4.1关注民生


  受众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国际、国内大事,体育、政治、娱乐、文化,与自身生活关系密切的热点事件等均是受众想要了解的信息,若新闻总是围绕着行骗、车祸等事件则难以满足其需求。以“农民工”为例,这一群体因其特殊性受到了传媒的极大关注,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处在市民与农民的中间地带,新闻传播能够反映其需求与生活,有助于农民工的市民化;与此同时,新闻传播并不承认其市民身份,使农民工边缘化、弱势化。新闻工作者需转变思路,不应紧抓边缘化新闻,而是勇于接触本质,将经济、社会、社情民意全面的反映出来,提升新闻质量。


  2.4.2体现人性


  人是新闻事件与新闻采编的主体,也是新闻的受众,因此,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应将人的性格特点、真本色表现出来,向受众展示一个普通人而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难以让受众产生共鸣的人,才能保证新闻的审美效应。因此,新闻应反映出人性之美,突出人的情感,有效的延伸新闻的生命价值。以《焦点访谈》为例,这一节目中的人是多面化的,有丑的一面也有美的一面,真实而生动,这也是这一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人物的性格、情感、生活具有丰富的层次与细微的差别,新闻采编应制作多侧面、多视角、多层次的作品,提高新闻之美。


  3结论


  有机结合新闻与美学要求采编工作者内容与形式并重,并始终坚持求真求新,从而将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作品提供给受众,实现新闻的现实意义与美学意义。


  作者:吴兵兵   李杨

上一篇:新闻媒体舆论导向论文(共4篇)

下一篇:新闻侵权的比较相关问题研究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