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试析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发布时间:2015-07-06 11:01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 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问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然而中国传统美学关于自然美、艺术美、道德美的基本原理中,对人与自然合一的关系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本文认为,这些美学思想与当今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
  一、可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原理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或自然事物的美。由于我们所指的自然界,是指一个整体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即宇宙间整个的无机界和有机界,非生物和生物的总和。所以,自然美就包括了无机自然的美,动植物等有机自然物的美,由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同,自然美同时又指未经人化的自然美和人化自然美。自然美是自然领域中的美,它就必须依附于自然,必须通过客观存在的各种自然物表现出来。离开了自然,离开了各种自然所具有的特定的色彩、声音和形状,那也就没有自然界多彩多姿的美。自然美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正是因为由于人类的产生,由于人类的生活的存在,自然界的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草鱼虫才取得一定的社会意义,显示出美与不美的价值来。这种审美价值最明显地体现在:一方面,作为整体的自然美,在人与自然之间起着特殊的协调作用。由于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因此它永远不可能摆脱某种自然属性,血缘般的联系使人类总是与自然存在着一种向心的现象:人类总是愿意返回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成长。同时,无论人类文明的发展达到了多么先进的水平,取得了多大的科技成就,这些都只有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因此,人类文明愈发展,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就越全面、越深刻,人类和大自然息息相关性就越加突出。另一方面,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人类的每一步发展,文明的每一项果实,又都是人类在和自然界的斗争中实现的。自然界原本一片荒凉,它无所谓美丑。只是因为有了人,有了人类的劳动,自然才开始被人类改造和利用。这样,就使得纯粹的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如耕地、园林、水电站、大运河等等,从而产生了新的意义上的自然美。观赏自然美,既使人感到了美的自然,也使人更实在地看了自己的力量,大自然和人的矛盾在对立中得到统一,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力的自豪,促成着人类新的探索、新的创造,努力使自然和人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应该解决的最根本的关系。
必须承认,征服与改造自然是人类自身力量的确立过程。但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基本上是对自身生活环境的改造,建立起适合人类生存需要的美好家园。然而,自然与人类的发展史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来是和谐的,但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实践上的失误,顾不得自然特性、自然规律的征服与改造,其结果带来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在此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的力量与自然的力量共同发挥作用,影响着人类史和自然史的发展与进化。自然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人只不过是按照自然的方式改造自己;当人违背自然的法则自行其事,自然界就会以特有的方式进行惩罚和报复。在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的实践中,如何从自发的、盲目的状态能够迅速地上升到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活动,这就关系到如何把握自然美的特征,使这种实践成果更加完美。因此,在自然美的创造中,必须把握这样一点:顺乎自然,保持本色。本色的东西,是最基本的形态,就是一种朴素之美,真实之美。人化自然与自然本身有着内在的联系,必须充分认识人化自然的进化与自然本身进化的一致性,在两者之间建立协调的发展关系。反之,如果把大自然的恩赐涂抹上太多的人工色彩,使它失去本色,就违反了自然的规律,也就违反了人类生存的规律,必然要失去美的色彩。人类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物质成就,归根结底,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极大地调动和运用了大自然本身的力量。若超出或忽视自然力量的征服,违背自然美的本性,其改造的成就越大,自然力量的威胁也越大,人类就越加感受不到自然美的恩赐。

中国人对自然环境很早就有了审美意识和较高的审美能力.并很早就开始了对环境的美化,形成了重视自然美的历史传统。有五干年的“天人合一”的人类生态观、高效和谐的生产方式、简朴和谐的消费行为和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控制手段,这是一种宝贵的生态财富。在对自然的态度上,中国人对自然抱着一份心心相印的感情,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后来者,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人与自然的统一就决不会有美。这是因为中国几千年来是个小生产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极大,人们不得不注意与大自然的关系,与大自然的适应。所以无论在经济生活或精神生活方面,都和自然环境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又由于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如《尚书·洪范》将大自然的“五行”与人的“五味”相对应,《尚书·舜典》中说过:“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汉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述郑子产“六志”生于“六气”说;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君子”能“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庄子·大宗师》更明白地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主张“任万物之自然,使天性各足”;《易经·文言传》中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汉代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说中,明确提出了“以类合之”、“同类相动”、“类之相应而起”等原则观点,用以构造一个天人相通、即人是自然一部分,人同他所生存的自然界之间有着相通类似的东西的庞大体系,等等。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认为人与自然不应该相互敌对,而是能够并且应该彼此互相渗透、和谐统一的。由于“天人合一”所导致的有机的自然观和自然界的人格化,于是在中国人的眼中,天地、日月、山河、森林,无不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人生命中的最高追求,这正是可持续发展观所倡导的。当今世界日益深人人心的口号是“回归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就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反映。古人云:“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中国的名山可谓世界之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篙山之峻,雁荡之奇,青城之幽,峨眉之秀,千山之丽,黄山之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险、峻、雄、奇与幽、秀、丽不仅代表着上述自然景观的个性特征,而且大体上勾画出中国自然山水南秀北雄,阴柔阳刚的美学风貌,从而在客观上为人们提高了具有丰富价值和不同形态的审美对象。我国古代的许多珍贵文献,如《山海经》、《水经注》、《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等,就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自然景观的美。今天我们提倡“生态旅游”就是指在不损害野生动植物、不危害环境和人文古迹的条件下,让人回归自然、进人自然景观,尽情地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享受在深山密林中远足,在激流险滩跋涉所带来的审美趣味。
二、可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了艺术美的追求
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中的“天”和“人”都是集主客体性于一身的特性,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极不重视主客体的区分、泯除物我彼此界限的倾向,人与自然相通相和。由此推之,人和自然本是一体,那破坏自然也就是在毁坏人类自身。有趣的是,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甚至在我们祖先创造的古老的象形文字中也有形象的体现:癸、类这分别是甲骨文中的“天”字的写法,原意是“人的头顶,引申开来,就是高大”。这种寓“天”于“人”的构字法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形象地反映了“天”与“人”概念的天然联系。而在西方传统观念中,人与自然是主客体绝对分离的,主客观属性不相纠缠。中国关于自然美的哲学美学观对中国艺术精神影响最为明显,反映到艺术创作中,中国艺术就始终贯穿着意境—心与物、情与景交融的审美理想。以自然为表现主体,将人的感情溶人自然景物之中以达到主客交融、物我两忘、主客合一,提倡“绝仁弃义”,返朴归真,美即自然,唯自然方为美。中国古代文人莫不以沟通天人之际为艺术最高使命和最高境界,他们总是在生生不息的运动中去领悟感性存在的永恒价值,“山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天人无隔的这种大境界是中国文人的最高追求。苏轼的“其身与竹化”,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妖媚,青山见我亦相似”,以及程明道因窗前草而见“造物生意”等,都反映了中国文人对自然宇宙有情的看法。因此,中国绘画艺术形成了以“通天人之际”为最高主旨,以人与自然相融相合为表征的传统范式。中国的绘画艺术特点非常突出物象表现情理,强调客观融人主观,讲究笔墨意趣,气韵生动,传神写照,于是有计白当黑,以一当十,画乃心印,画中有诗,意到笔不到、不到即到,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中国画家的笔下一快石、一株草、一棵藤,一抹淡云、一缕青烟、一座古桥都成为立轴的好材料。中国绘画侧重取材于自然中有生命的、活动着的物体,牛、马、羊、虎等兽禽自不恃言,即便是花、草、虫、鱼等,也是取其有生命的人画(这同西方绘画完全不同)。“天人合一”想反映在中国的诗歌创作上,使诗歌抒情方式上特别讲究通过情景交融的意象来传达情感,这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基本形式。刘拐在《文心雕龙》中明确肯定在诗人的审美创造活动和审美观照中,物的感发和心的驾驭同时并存,心与物呈现交流往复、纷纭叠合的双向运动状态。他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即诗人的灵心与大自然那山水云树、春日秋风的生命运动之间,常常是流通无碍,亲切对答的。人与自然亲切如友朋,融合如一体,诗人正是以自然景物为外部形态,以对自然审美感受和对社会的审美感受的交叉汇合为底蕴,情在景中,触景生情,人和自然高度和谐。如此便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风识别苦,不遣杨柳青”,“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落红不是无情物”等等是这种情景交融的典型佳句。在中国建筑艺术中是兼顾实用与审美的,有意识地模糊人与自然的主客观界限,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交流,这就促使中国人把建筑环境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谈论和改造。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人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毁坏环境等于人类自杀。人在规划建筑时,必须自觉地约束自己,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要将天然与人工景观同处一个建筑形体之中,人与自然和谐组成统一景观,彼此强烈对照,造成可居与可游,平面展开与时间流程相统一的情境,把联想引向现实人间,陶冶生活情趣,从“有限”获得“无限”,实现天人合一,心灵与自然合一。在中国的医学技术中早就摸索出经络系统,知道了穴位、按摩、吐纳气法,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发现了小宇宙与大宇宙的紧密联系,不仅从中诞生了以经络为主体的中国最早的医疗、气功,而且为中国最早的哲学、美学—阴阳五行思想的产生与确立,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因此,中国人的这种艺术观、审美观同可持续发展观是完全一致的。

三、可持续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道德美的实践
人与动物不同,人既有自然性的一面也有社会性的一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物质生产,要同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要发展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但这些只是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其价值取决于对人的意义,取决于对伦理的意义。这种伦理的意义就是“善”,“善”不仅是美产生的根源,也是美最终的目的。“善”是能满足人们某种现实需要的功利价值,当人们按照美的观念,运用自己掌握的客观规律指导自己的实践,创造出能满足人们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实际需要的使用价值,这就实现了善的目的。所以美和善的概念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美是事物结构上的特征,而善是其功能上的特征。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自然生态的问题,同时也蕴含人文因素,也是社会美所研究的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就是人类道德美实践。道德美即是杜会美的一种,道德美即是美与善的统一。孔子曾说过:“韶,尽美也,又尽善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里说的美实际上指的就是善。孟子说:“充实之谓美”。说的是一个充满美德的人也就是美的人。因此,我们所理解的可持续发展道德美的追求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道德与英所包含的意版。在远古之初,人类祖先依靠勇敢、智慧、勤劳、坚强这些优秀道德品质,征服了各种自然灾害,走出黑暗而又漫长的年代。在产生这些道德品质的同时,人类逐渐地也有了“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美也产生了。这种感受形式美的能力以及形式美的产生,最初是与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的生产功利和道德功利分不开的。审美价值是从功利价值中分化出来的,说明美始终包含道德意蕴。中国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就有“比德说”。所谓“比德说”是我国古代景物欣赏中一个特有的理论。所谓“比德”,是将自然界的审美对象作为人的品德美、精神美的一种象征,也就是把自然景物与人的精神生活、思想品格、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暗示和象征。如将君子比作“梅、兰、竹、菊”。自然界中的景物与人类长期处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之中,景物的形态、性质、作用等同人类社会中的精神现象在形式构造上往往有类似之处,因而它可以象征性地显现人类的某些本质力量,尤其是象征人类积极向上的一面。比如我们喜爱荷花,荷花本身的色彩造型是美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人们还喜爱荷花的象征意义,所谓“出污泥而不染”,这就与人的廉洁奉公、洁身自好等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了。所以在自然美的欣赏中,也常常包涵有善。
(2)可持续发展给人类带来道德美感。道德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人们按照他们各自的道德观念来处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作为评价某种行为是、非、善、恶的依据。对于他们认为善的和正义的行为,必然为之同情和颂扬;对于他们认为恶的和非正义的行为,则必然厌恶和加以谴责,这就是道德情感的反映。因此,有否这种道德情感是大不一样的。有了这种道德情感,道德就不只是一种不得不遵守的道义的约束,而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以遵守道德信条为荣,以不遵守道德信条为耻,以遵守道德信条为美,以不遵守道德信条为丑。那些污染环境、毁坏自然的行为就是违背了这种道德信条,其行为是丑恶的、不美的,可见道德情感是可以转化为审美情感的。人类只有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时候,道德就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的力量。道德的力量一旦能与审美情感结合起来,就能成为一种道德意志,进而转变成为道德行为。经过大自然的美的熏陶,使人产生祟高的伦理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审美是完善人的道德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相反,破坏自然美的人,在破坏自然美的同时也在破坏他的道德素养,毁坏他的美好心灵,降低他的道德水平。
(3)可持续发展是人性复归道德美的体现。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首先必须维持生存,解决温饱和繁衍后代,要不然人类就会灭亡,被自然所淘汰。然而人类的活动如果仅仅满足于这一点,仅仅满足于适应自然,满足生存的需要,那就还未脱离动物界,与动物没有根本的区别。作为人类而区别于动物界的,就是人能进行自觉的活动,能进行自由的创造,这就是人能“按照美的规律造型”,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这种标志充分体现在人的道德素质上,人类只有健康的体魄、灵活的大脑机能及智能还不够,还必须有一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有较高的道德追求和生活准则,有积极进取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这种道德的作用力下,自身的智力、体力和全部潜力得到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实现真正的人性复归。反之,即使人有再好的智力和体力,而没有对道德美的追求,只有追求物欲享受和一己私利,其结果必是沙漠日益严重,森林遭受破坏,野生动物大量灭绝,河水污染,饮水资源枯竭,给人类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和负值。因此,人类只有提高审美能力,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在这样的道德美追求中.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人性才会复归,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上一篇:美学与流行文化

下一篇:心理学美学:“京派”与“海派”——朱光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