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试论联邦德国文学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5-12-18 11:59

摘 要:

关键词:
  自1949年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这样,德语文学就朝着两个的不同方向发展。虽然东德的作家在创作中多受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和限制,但也不乏追赶现代潮流的另类,像女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和敢于创新的戏剧家海纳尔·米勒等。在作品中,他们多对东德人的心理以及东德的社会现实进行反思和探索,其中,不乏有振聋发聩的声音。所以,这些作品一经在西德出版,便会引起很大的关注和反响。除了这些在东德写作、在西德发表作品的作家以外,还有一些由于种种原因逃离民主德国,移居联邦德国并从事写作的作家,如沃尔夫·比尔曼。他们的作品多以回忆和评论民主德国社会现实为主,而这恰恰正是他们的作品吸引西德读者的魅力所在;而这也正表明,民主德国的作家极其作品在联邦德国文学界有着非凡的地位。因为他们所关心的主题无疑也是联邦德国文学所关心的,那就是生活在“分裂的天空下”的德国人、他们的思想和他们的忧虑与希冀。他们的作品理应属于联邦德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1949~1990年的德国文学逐步引起了世人的关注,逐渐成为世界文学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他们也使战后的德语文学获得了新的荣誉,开始与西方文学接轨,重新得到了世界的承认。1972年,联邦德国作家亨利·希伯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德国重新赢得了世界声誉。他是继托马斯·曼之后的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始终生活在德国的德国作家。虽然在此期间赫尔曼·黑塞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在获奖时都已经脱离了德国国籍。而伯尔不仅亲身感受过战争的血腥与残酷,是一位极富使命感的新一代作家,并使德国文学逐步从废墟中站立起来,并最终重新赢得了世界的肯定。

  除伯尔以外,为战后联邦德国文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西德著名作家还有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彼得·魏斯、阿尔弗雷德·安德施、沃尔夫冈·希尔德斯海默和君特·格拉斯等,其中以里希特为中心的“四七社”影响深远。“四七社”创建于1947年,汉斯·维尔纳·里希特则是其精神领袖。1947年9月10日,里希特组织作家们在一位女作家家里召开了一次文学会议,四七社”文学活动正式开始。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四七社”在活动中不断推出追赶世界文学潮流的新作。如1947~1948年他们探讨的是虚无主义,1949年是萨特和其他存在主义作家,1951年则是贝恩和达达主义者,1952年除了艾略特乔、伊斯、庞德和福楼拜以外,人们又谈起了海明威、卡夫卡和萨特。此外,自1948年起,每年都有布莱希特的追随者出现。就在“四七社”的成员们探讨各种文学与思想流派的同时,他们的写作风格却逐渐偏离了现实主义。到 1952年,在“四七社”的会议中出现现代派风格的作品是不难理解的。

  1977年,“四七社”在萨尔高举行成立30周年庆典,会上正式宣布“四七社”解散。“四七社”带着辉煌的成就完成了自己在联邦德国文学史上的历史使命。它虽然没有公布震惊世界的纲领与宣言,更不愿自称为文学组织,却以其独特的方式挖掘并扶持起了一个又一个文学新人,而这些人又以自己卓越超群的才华丰富了年轻的联邦德国文学。战后德国大作家亨利希·伯尔、君特·格拉斯、马丁·瓦尔泽和英格博格·巴赫曼等人都曾引起世人的关注。从这一点上来看,“四七社”在联邦德国文学史上的确是功不可没的。因为它对各种文学流派的兼容并蓄,德语文学作家不仅很快补上了因战争而耽搁的一切,而且以自己独特的成就赶上了世界文学的发展。

  随着20世纪 60年代的结束、70年代的开始,人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社会政治,而更多的是个人生活。这一变化早在60年代末期政治气氛正浓的时候就已经悄然开始。而最早人明显感觉到这一倾向的首先是下列四位作家的四部作品:

1. 1969年,赫尔伯特·阿赫滕布什完成了关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内心生活的系列报告。

  2. 同年,贝恩瓦尔德·威斯帕尔开始创作一部《小说评论》,在这本书中威斯帕尔实验性地反思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尤其是他父亲在第三帝国时期的经历,表现了二战前后诞生的一代人对父辈的背叛和反抗。20世纪70年代末,这本书几乎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圣书。

3. 从1972年5月到8月,卡琳·施特鲁克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了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1973年,施特鲁克的这本日记以《阶级之爱》为书名出版,这本书使当时还默默无名的施特鲁克一下子成了妇孺皆知的女作家。

4. 从1972 年10月到1973年1月,罗尔夫·迪特尔·布林克曼在罗马给在北方的妻子和朋友们写了大量书信。直到1979 年布林克曼去世,这些书信才以《罗马掠影》为题出版发行。

  继上述四部自传式的作品之后,20世纪70年代还出现了多种展现自我内心世界的作品,各种各样的传记也相继问世。在这一风潮的影响下,就连此前一向视写作小说为一种角色游戏的马克斯·弗里施也似乎开始改弦易辙了。这位闻名于世的瑞士作家一向认为,我们可以讲述一切,只是不能讲述自己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位作家,1975 年却写出了一篇传记性小说《蒙陶克》。乌韦·约翰逊写出了四部曲《周年纪念日》。魏斯写出了长达三卷的《反抗的美学》,在这两部长篇巨著中,作者不仅充分挖掘和利用了文献资料,如档案、报纸等,不仅极其贴近主人公,加以利用了虚构,充分证明了虚构的说服力。对他们来说,文学从不曾死亡,不仅没有死亡,而且始终对社会发挥着巨大影响。

  进入20世纪80年代,确切地说,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后现代”这一概念就出现在西德知识分子的文章中了。最初是在建筑领域里,随后就进入了哲学与文学领域。与此类似的概念当时还有“后工业主义的”、“后结构主义”等。70年代初西德文学创作开始从政治、社会、国家这类题材逐渐转向描写主观世界、自我世界、和日常生活题材,这是由于作家、艺术家对政治的兴趣日益淡化的结果。文学评论家们也常用各种“主义”来概括这一时期的文学,比如新感伤主义、新主体主义、新内心主义等。

上一篇:大家手笔 谱写民族新闻新篇章 ------

下一篇: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书体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