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简论舞蹈艺术与审美想象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5-09-01 13:00

摘 要:舞蹈这门艺术学科的在审美活动中涉及到诸多的心理因素,其中想象的地位非常重要。在审美与想象中,想象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这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情感是通过想象移入到客体之中的,主体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在审美活动中通过想象可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随着情感的变化,形象通过想象力而获得改变或夸大。

关键词:意象; 自由性; 情感性; 创造性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活随之变得日益丰富多彩,人们的审美心理也在这场变革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大潮愈来愈猛烈地冲击着各种文化艺术门类。有着古老而悠久历史的中国民间舞蹈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它已无法涵盖被现代高度物质文明所扭曲的情感、被激烈的生活节奏所淹没的那份真我。相反,科技越是发达,越是现代化,人们越是带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心理去看待事物。我们不难看到,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把本国古老的民族艺术文化视为珍宝,而舞蹈艺术它来源于生活,是自然和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总是能带给人们一种真实、清新而又质朴的感觉。在我国,民间舞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为什么在高度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下,中国的民族民间舞仍然有着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审美价值?探究其原因是与它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息息相关。它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与创造,同时又客观地反映生活;它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民族内在传统文化特定的心理内涵。
  一个民族的历史、个性、信仰、审美意识、文化底蕴等都会在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中得到集中和形象的体现。同时舞蹈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着,因而在现代生活中,中国的民间舞仍然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符合现代审美心理的需求。
一、 舞蹈的审美想象特征
  在舞蹈中想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原有的表象基础上深入体验,构成新形象即审美意象的过程,是理性和感性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想象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体验和构成意象上。体验是对审美对象内在意蕴的理解,即对客体形象所表达的内容的把握。客体的外在形式因其形象性可以被感官直接感知,但客体的意蕴是内在的,不能凭感官直接感受到,而必须通过感性的想象去体验,审美体验使审美主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理解、把握审美对象的意蕴。由于不同的审美主体有着不同的审美经验和不同的审美理想,因此在体验的过程中,主体需要发挥其独特的创造性,从而体验到不同的意蕴。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舞蹈中的想象创造性还体现在审美意象的生成中。什么是意象?指主观想象所创造的意识化的新形象。当主体深入地把握到客体的意蕴时,其潜在的审美经验和记忆表象在主体的审美情感的驱使下与主体所体验到的客体的意蕴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符合主体审美理想的意象。这里构建的意象与原有表象是“同型”的关系,但不是“同一”的关系,它是审美主体想象的创造性的结果。
  关于舞蹈审美特点,每一时期都有所不同。就说汉代舞蹈的审美特点吧,这一时期,随着经济的增长,财富的积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统治阶级的声色娱乐和奢侈铺张,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技艺精湛出色舞蹈人才。汉代提倡“独尊儒术”的思想,这一时期的审美也是独具一格,由于受到“百戏” 1影响,舞蹈注重技艺结合,炫技往往是舞蹈的一部分。这一时期代表性舞蹈2《巾舞》3《七盘舞》等,《七盘舞》,舞人在盘上飞舞,具有高难动作技巧。舞蹈中大量使用长袖长巾等,丰富了舞蹈动作语汇,总体风格是开朗明丽清新。古人将人们对天、地、人的认识和天、地、人相感应的理念进行了理论形态的总结和升华,即用“天人合一” 概括出人与自然之和谐关系的性质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
  认识高度。同时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而成为中国美学和哲学的重要内涵。
二、审美想象对于舞蹈艺术创作的作用与影响
  “在一切心理要素中,惟有想象才是推动审美过程中的美感沿着不断深入的航线进发的实在力量。”事实上,在审美过程中,是审美情感推动着审美活动的发生,但审美主体只有在情感的推动下,才会通过想象再现或创造审美意象去感受并理解对象的美,没有审美情感的促使,想象就不能成为审美想象。同时,审美想象因受到主体审美情感的推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可以高度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它可以超越时空、自由翱翔。但这种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主体的审美经验作为条件。具有不同主观条件的主体,对同一个审美对象所想象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不仅如此,审美想象活动受着审美对象本身的规定和制约,因为任何审美想象的目的,都是为了深切感受和领悟对象的美,因而审美对象的特征,诱导着审美想象的方向和范围。叶朗将想象的特点归纳为自由性和情感性,认为想象具有情感性和自由创造性的特点,他们都见到了审美想象在情感的促使下自由驰骋的特点,但审美想象的自由性不是信马由缰的自由,它也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舞蹈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反映着一个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有其独有的文化内涵。舞蹈不分国界,不同肤色的人民都能看明白舞蹈所传达的信息。舞蹈的审美想象,不仅表现在对原作进行二度创作上,更多的时候表现在普通欣赏者在欣赏舞蹈时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舞蹈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需要多次创造才能完成的艺术,而事实又证明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必须要有想象心理活动的参与。如果说被称为一度创作的编创,是一种创造性想象,它是在内心情感驱动下,溶进了理性认识的因素,是对回忆起的某些舞蹈素材进行彻底改造、重新组合的想象,那么被称为二度创作的表演或欣赏,则是一种再造想象。因为表演者或欣赏者会根据舞蹈语言转化为心中的想象,同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注入个人的情感体验、认识理解,由此使 作品的内涵变得无限丰富起来。毋庸置疑,舞蹈欣赏者的想象首先是基于舞蹈作品形象所提供的信息的。也正因如此,舞蹈艺术家在创作时的想象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给欣赏者的想象以一定的暗示和召唤。陆机在《文赋》中谈到审美想象的自由性时有如此描绘“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因此可以说审美想象是创造艺术形象最重要的手段,没有它就没有审美创造,也就没有美的欣赏。譬如在第四届电视舞蹈大赛中所欣赏到的维族舞蹈《刀郎麦西来普》就是一个气势撼人,充满了生命力的的男女群舞。其舞蹈动作的优美、舒展、矫健、刚劲有力可居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之首,此外,舞伴互相换位、交错、配合的默契又别有一番韵味。舞蹈所创造烘托出了这一古老民族奔放豪迈的民族性格和气质。
  在面对同一舞蹈作品时,其想象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就如针对同一题材的舞蹈创作,每位舞蹈编导也会产生根本不同的想象,因此作品风格也就不尽相同一样,每个欣赏者的生活阅历、性格、爱好、情感体验的不同就使得舞蹈的内容的表现具有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前些年台湾著名舞团云门舞集带着他们的《白蛇传》来京演出,观看过之后,在我看来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演绎,音乐与舞蹈更是相得益彰,全新的视觉感受。
  在舞蹈的世界里,审美想象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没有人可以隐藏机密,假若他的嘴不说话,他会用指尖说话”。因此,身体语言才敢昂首挺胸地把“听其言而观其行”改为“观其行而后听其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纯粹身体化的舞蹈才有其无限的魅力,不仅成为个体,而且成为群体的无声的言说。审美想象是一种情感的想象,它按主体情感要求而展开,其结果是创造出符合主体审美需要的意象,其目的是实现审美理想。
  结  论
  1.在审美活动中,所有的形象建构都围绕着情感而展开,在情感的作用下,各种各样的形象融合起来,形成了新的符合主体审美趣味的意象。因此我认为,审美主体展开想象的方向,应该是由情感决定的。
  2.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渗透着情感的想象,情感是渗透着想象的情感。审美情感之所以不同于日常生活情感,正因为她经过了多种心理功能,尤其是想象的处理;审美想象之所以能够不同于科学想象,也正是它受到情感的驱动。
  3.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这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情感是通过想象移入到客体之中的,主体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在审美活动中通过想象可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随着情感的变化,形象通过想象力而获得改变或夸大。想象力的作用,常常使对象变得不可思议,但却更符合主体人的审美理想。合情而不一定完全合理,这正是审美想象的特征。
  总之,审美情感渗入想象,不但成为审美想象的推动力,而且成为意象构成的中介力。在情感的作用下,主体的审美需要与客体的表象相互作用,最终主客融合,物我同一。因为物我同一,主客同构,才使主体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现。正是情感推动想象,将表象加工制作组成新的意象、意境,主体的审美理想才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袁禾 中国古代舞蹈审美历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徐尔充 隆荫培 舞蹈艺术概论 海文艺出版社1999
  3.田静 中国舞蹈名作赏析1949-1999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上一篇:谈现代室内设计

下一篇:论室内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