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构建策略

发布时间:2015-07-18 09:59

 一般地说,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所构成的理论整体,它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有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这个理论的各个方面;二是有一个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中心问题或主题;三是围绕中心或主题,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回答了一系列相关的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具备了这三方面的要素,是一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有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实事求是贯穿其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是以新民主主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主要是解决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也就是说从根本上解决了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而造成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具体来说,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在中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过渡)。
  毛泽东思想主要是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的。围绕这两个问题,毛泽东提出两条总路线,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谓总路线,是指一定历史阶段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以及实现这些目标、任务的途径、手段等内容的基本概括。
  关于第一个问题,在中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规定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那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总路线确立后,要实现它,还需要具体的理论、策略、方针政策的指导。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和三大法宝理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它是毛泽东突破“城市中心论”的框框,把马克思主义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成果。这条道路是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探索的一条正确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正是沿着这条道路走向胜利的。
  三大法宝理论是毛泽东总结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仅有正确的道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战胜敌人的基本武器,这个基本武器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毛泽东将其称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所谓统一战线,即无产阶级争取同盟军的问题。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单靠无产阶级一阶级孤军奋战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必须团结一切可能争取到的各种社会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反对主要的敌人。统一战线理论主要解决了团结哪些人以及怎样团结的问题。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又一法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毛泽东的名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无和平道路可走,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离开武装斗争,一切无从谈起。党的建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如毛泽东所说,“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党的建设理论主要解决了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的问题。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正确处理好统一战线问题和武装斗争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三大法宝理论,构成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框架,这一理论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依靠三大法宝,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取得胜利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过渡),毛泽东也提出了一条总路线,即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那就是“一化三改”,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谓社会主义改造(革命),就是将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个体劳动者所有制改变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社会主义改造(革命)中,党和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原则和经验,这些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反映在三大改造理论中。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三大改造理论,构成了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理论,这一理论系统地解决了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问题。
  社会主义改造(革命)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毛泽东思想着力解决的中心问题,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而且在探索过程中,曾发生过严重的错误。尽管如此,毛泽东毕竟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人,他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观点,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作者简介:刘立峰(1964.07- ),女,山东烟台人,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上一篇:康有为尊孔教为国教思想的内涵解读

下一篇:江泽民生态思想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