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发布时间:2016-05-14 15:36

  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这位常被称作是继16世纪米格尔•德•塞万提斯以来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在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仅仅三年后,创作了一部被著名评论家安东尼奥•卡瓦耶鲁称为爱情专著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⑴w在马尔克斯写这部书时他已年满58岁,他曾说过有两部书写完之后使人整个儿被掏空了一般:一部是《百年孤独》,另一部就是《霍乱时期的爱情》”。纽约时报曾评价这部小说为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小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之一。”

  

  创作源于生活——可以说这是马尔克斯最基本的文学观点。与马尔克斯其他小说一样,《霍乱时期的爱情》是由他个人经历的种种事情和生活片段拼凑而成。这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正是马尔克斯以父母的爱情故事为原型所创作的,在他构思的二十年期间因为一则新闻消息使得马尔克斯对爱情更加深了他的理解,最终诞生了这部不朽的名作。

  

  该小说主要是通过对三位主人公的两段爱情故事的描写贯穿起来。故事发生在哥伦比亚加勒比海沿岸的一个小镇上。青年阿里萨对费尔明娜一见钟情,费尔明娜在当下由于对爱情的迷惑,不知爱的究竟是阿里萨还是爱情本身。出于对父亲权威的敬畏以及自己对爱情的模糊定义最终选择了更有安全感的婚姻,嫁给了出身名门的乌尔比诺医生并同他生活了50年。人们都以为他们是完美的一对,但实际上他们之间并无爱情可言。对费尔明娜而言,选择更有安全感的婚姻,而非一种爱的“幻觉”。他们生活在一起,只是为了家庭的稳固、为了遵循世俗的常规也是为了生存在当时社会伦理环境的一种自我保护。当乌尔比诺医生猝死后,曾苦苦追求而未达目的的阿里萨来向她表明:他始终不渝的爱着她,然而她再次拒绝了他。因为此时她的伦理身份又变了,作为一个年老丧偶的寡妇,爱情似乎对于她来说是有悖当时的伦理身份。但是经过时间的流逝加之阿里萨持之以恒对费尔明娜的关心呵护,他们最终还是冲破了世俗的眼光走到了一起。当霍乱再度肆虐加勒比海地区时,为了不受外界打扰他们俩最终在挂着代表船上有霍乱病人的黄旗的船上,开始了属于他们永生永世的浪漫航行。

  

  尽管在这长达五十三年来的等待过程当中身体的欲望被一时欢愉给占领,然而从时间和精神维度上来考量阿里萨没有一天不在想念费尔明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对爱情的忠贞。过去‘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成了我们评判所有事情的标准,只是把这样的标准放在男女感情上,似乎总会一败涂地。当两性之间的信任发生动摇的时候,忠贞与背叛就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速食爱情成了新一代年轻人的主流。而我们所赞扬的爱情,应当是恒久而古老的美丽珍宝。这也就是为何这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能唤起如此巨大反响的原因,相信它的魔力会一直影响延续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深思去感悟跨越时空超越精神力量的爱情的真谤。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含义及现实意义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含义文学伦理学批评是聂珍钊教授在2004年“英美文学在中国:回顾与展望”的学术研讨会上所提出来的一个文学批评理论。经过十年时间逐渐发展壮大并且形成一个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2014年《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的出版,说明了我国创新提出的这个文学批评理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书中聂教授解释到“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的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与文学有关的研究方法,它认为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文学论理学批评就是从本质上阐释文学的伦理特性,从伦理的视角解释文学中描写的不同生活现象及其存在的道的原因,并对其作出价值判断。”

  

  众所周知文学的基本功能是教诲作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目的不仅在于说明文学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特点或是作家创作文学的伦理学问题,而更在于从伦理和道德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以及文学与社会、文学与作家、文学与读者等关系的种种问题。”聂教授还指出,今天的文学批评不能背离社会公认的基本伦理法则,不能破坏大家遵从的道德风尚,更不能滥用未来的道德假设为今天违背道德法则的文学辩护,因此对文学伦理学的批评仍然是在一个历史的范畴中。作家写作也应兼具其该有的社会道德责任与义务,文学批评家也同样如此。文学伦理学批评是近十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一个文学批评方法论。主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支撑其理论依据从而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就是研究文学作品在历史的视角上的发生辩证的看待事件原因结果。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提出,对文学作品的多角度解读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为批评家、作家、作品和读者对文学作品的伦理缺失发出警示。

  

  (二)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实意义现代社会随着物质文明的急速发展,与精神文明发展失衡,人们把文学作品与社会伦理道德割裂开,一味追求大众消费趣味,否定了文学作品的伦理性,使得文学作品被扭曲,成为仅供娱乐消遣之物。文学伦理学批评强调文学的教诲作用和净化社会的作用,因此对于提高人们对文学的欣赏水平、督促文学家和批评学家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具有现实意义。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带给文学作品更强盛的生命力,解读作品的同时传递了文学的最基本的教诲功能。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能够结合现实与文学的理论批评方法;并且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其中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义务、自由意志、伦理困境、伦理选择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术语都是文学伦理学批评所发展形成并实际运用的基本术语。在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身份决定其伦理义务,应该做与不应该做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责任。自由意志是主人公内心真实意愿的表达。在伦理义务与自由意志产生碰撞时,便会产生伦理困境,此时最重要的便是主人公的伦理选择,不一样的选择必然造成不一样的结局、从而推动故事发展。

  

  二、对《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分析

  

  (一)阿里萨的忠贞与背叛年少时作为一名邮局职员,阿里萨工作认真负责,才华不凡。作为本阶层最受欢迎的年轻人,他不仅能演奏小提琴还能情意绵绵的背诵和创作诗歌。可自从在费尔明娜家里偶然瞥到了她,他潜在的爱的本能被唤醒了。然而由于当时他们的伦理身份不同,两个人的社会地位悬殊是不可能走在一起的。可阿里萨热烈的追求打动了费尔明娜,不幸的是书信交往了三年以后被父亲发现女儿与贫寒的阿里萨交往的事被父亲毅然决然的阻隔了。

  

  在那个充满了战争、霍乱、偏见和虚伪的伦理环境中,爱情这个属于未来的“现实”,只能是一种脱出常规的激情,因为在当时那样的伦理环境下就两性关系而言,常规就是代代相传的传统偏见、常规就是和谐稳定的体面婚姻。从头至尾,爱情就是这个世界的异己力量,如同霍乱对人类有机体的侵袭一样。爱情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合乎常规的秩序的威胁,例如婚姻、道德、习俗以至被纳入礼俗秩序以及人的精神活动。

  

  阿里萨不顾当时的伦理环境挑战常规,甚至更加的执迷不悟,“唯一使我痛苦死去的是我不能为爱而死”成了他的经典名言。他所有的生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奋斗成为上层阶级,都围绕着他生活唯一目的:重新获得他的心爱的女人费尔明娜•达萨。甚至在他失去童贞最终走上逢场作戏的猎艳之路时,也不过是为了用肉体的欢愉来暂时取代失去费尔明娜的痛苦。童贞与忠贞,这些世俗的爱情准则已无法衡量阿里萨,因为他已不属于这个世界,他已由于他独特的忠贞等待而进入了一个与现实相隔离的世界。

  

blob.png

  小说的后半部分写到阿里萨与众多走马灯般的女人们的性爱经历,他说,他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来维系对费尔明娜之爱。当初,他获得费尔明娜的青睐时,也是住进了客栈。这就是他忠贞与背叛的伦理悖论:阿里萨对费尔米娜的爱在内心是坚韧的,却不是清教徒般的守身如玉,而是不断在新的女伴身上寻找刺激。正因为如此,他在五十一年后终于等到乌尔比诺医生死的机会。而当他相隔半个世纪重新面对费尔明娜时,她看到的是那个曾经卑微地在公园长椅上可怜巴巴地窥视、唯唯诺诺地等待她的曾让她失望的人。如今古稀之年却变成了一个能如磁石吸附她灵魂的人。从马尔克斯的叙述中感到了阿里萨是一个将忠贞捍卫者与背叛者都放在了自己身上的人,不合理却也合理的存在了。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在半个多世纪的荒唐生活之后对他终身的恋人‘连声音也不变地’道出的谎言一样那是因为我为你保留了童贞。”即使这句话是真的,小说中写到,费尔明娜•达萨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但是她喜欢说这句话的勇气。因为他的情书也是由同这个句子一样的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的有用之处不在于他们的意义,而在于它们清晰明理的力量。“他用整整一生的时间期待着这个为时已晚的幸福时刻,那种种折磨、荒唐、失去童贞以至于为弥补这难熬的期待做出的无耻猎艳之举,难道比这漫长的、构成了生活的唯一意义和目的的期待更真实么?在秘密冒险这方面,女人和男人一样:同样地心血来潮,同样的没有丝毫愧疚的背叛。”

  

  (二)乌尔比诺的忠贞与背叛

  

  除了阿里萨之外,费尔明娜生命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人就是她的丈夫乌尔比诺医生。这位相貌堂堂、有身份的医生在晚年终于还是偷腥了。被妻子费尔明娜发现之后,医生承认了自己的出轨,并保证会立即结束这段恋情。费尔明娜听完丈夫的话后,说:“我以为你会像个男人,对我撒谎隐瞒。”不难听出费尔明娜内心深深的绝望——对于丈夫的背叛以及他处理这件事的方法。

  

  小说中有这样一个细节,乌尔比诺医生与林奇小姐在假借着治病注射的时间匆忙的发生关系。马尔克斯叙述到,“他连上衣扣子还来不及解开,鞋都来不及脱就心惊胆战地做起爱来,没有尽兴就惦着要离开。当他重新系上衣扣的时候,她还觉得刚刚起了个头。他恪守给自己规定的框框:做完一切,不超过一次静脉注射的时间。”这样的爱情,大概没有一个人能够堪比模仿。同时,乌尔比诺医生对于这位林奇小姐——自己医治的一位病人,按照医生专业的的职业伦理来说是不应该与之发生男女之情的。可是作为一个男人,医生在行医时忘却了自己作为医生的伦理身份,导致了他出现伦理意识的混乱与自己的病人发生关系。从医生的职业伦理上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职业道德的背叛。历史的回溯是多么的令人心惊胆战,回想当初,乌尔比诺医生去费尔明娜家中给她看病的情形,让人不禁倒抽一口冷气。

  

  在他们风雨同舟共同度过的几十年后,她所需要的不是丈夫如此的坦诚布公,她希望听到的是被丈夫为了维护他们关系而向她隐瞒了的谎言。她失望是因为医生从未真正了解过自己。他不会为她着想,之所以如此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出轨不是出于对妻子的愧疚与尊重,而是在他内心深处无法背负任何的责任与包袱。

  

  初见时就迷情于费尔明娜的气质和她那桀骜不驯的性格,出于男人面子与本能的征服欲他要她维持他的形象;而她也只是个尽妻子义务的女人。虽然他们在世人心中仿佛是完美的一对,但思想感情没有真正融洽过。年轻时没有炽热的爱情,年老时有的只是相依为命。尽管在临死时,乌尔比诺对妻子费尔明娜说只有上帝知道我有多么的爱你!”W48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陪伴在费尔明娜身边半个多世纪,即使是在背叛婚姻之前的岁月里,他也无法和忠贞两字连在一起。无论是在肉体或精神上,这位为当地铲除霍乱、受人尊敬的医生都从未给予过费尔明娜想要的爱情。如果没有出轨事件,这个男人至少在肉体上还是忠贞的。在乌尔比诺医生的爱情里,没有忠贞也无所谓背叛,因为自始至终他爱的都只是自己。

  

  三、结语

  

  小说的结局是阿里萨带着费尔明娜在挂着象征着霍乱标志的船上游弋,决定不靠岸一直一直走下去。这是阿里萨为了躲开现实世界威胁、逃脱社会伦理义务的唯一办法。由于当时伦理环境的影响,一对年近八十的老人相爱会遭到嘲笑及社会上层寡妇再婚有悖伦理道德的传统观念。不得已,阿里萨只好带着费尔明娜漂荡在相对较少道德约束的河流上。爱与性很难赋予道德意义,爱与性也很难区分开来。单身与结婚、自由与常规,全都需要付出代价。

  

  社会伦理、婚姻伦理以及职业伦理共同交织在这本以爱情为主线的小说中,通过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分析《霍乱时期的爱情》,对读者更全面理解小说的情节及人物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读者从阅读敢于摆脱常规的伦理环境,敢于追寻自由意志,大胆追求爱等待爱的故事中深受教诲,也更深入对爱情本质的了解。阿里萨对费尔明娜这种经过岁月的流逝依然不改变的忠贞的爱,必将深深地打动全世界的读者。

  

  作者简介:吴悦(1992-),女,贵州凯里人,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上一篇:“苯丙酮尿症与伦理”生命伦理学教学设计

下一篇:基于伦理学视野下的体育教学研究